第1章 形成 Becoming

我已經60歲了,但我最近才有所頓悟:世間萬物都需要額外的能量和秩序來維持自身,無一例外。我知道一般來說,這就是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即所有事物都在緩慢地分崩離析。但最近幾年中,事物分崩離析的速度是我不曾體驗過的。現在,我能感受到所有事物都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中,並且還在飛速地消耗。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高度組織化的生物當中,還發生在石頭、鋼鐵、銅管、碎石路和紙張這些最死氣沉沉的東西上。沒了照料和維護,以及附加其上的額外秩序,萬物無一會長存下去。生命的本質,似乎主要是維持。

最近讓我驚訝的,是新科技所需要的維護量。維護一個網站或者一套軟件運轉,就如同保持一艘遊艇漂浮在水面上一樣,都是吸引注意力的黑洞。我多少能夠理解,為何像水泵這樣的機械會在一段時間的試用後壞掉:水分會銹蝕金屬,空氣會氧化防水膜,潤滑油會蒸發消失——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修復。但我並沒想到過,由比特組成的無形世界也會分解。那麼,有什麼是不會壞掉的呢?很顯然沒有。

全新的電腦也會有僵慢卡死的那天。芯片會老化。程序會出故障。剛剛發佈的新軟件立刻就會開始出現損耗。而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和你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的工具越複雜,就越需要(而不是越不需要)我們的照料。事物對變化的自然傾向無可避免,即便是我們熟知的事物中最具吸引力的那個——比特。

然後,不斷變化的數字領域就撲面而來。當你身邊的所有東西都在升級的時候,你的數碼產品自然也會受到壓力,讓你對它們進行必要的維護。即使你不太想升級,也必須這麼做,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如此。這是一場升級軍備競賽。

在升級工具這件事上,我曾經是個吝嗇鬼(畢竟眼前的工具還能用,為什麼要升級它?),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換新的。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升級了這個東西之後,你忽然需要升級那件東西,緊接著又得因此把所有的東西全升級一遍。我有過一次對小零件進行「小」升級而毀掉了全部工作生活的經歷,所以我才會把工具更新這件事推延好幾年後才做。但是,我們的個人科技產品正變得更加複雜,變得對外圍設備更加依賴,變得更像有生命的生態系統,推遲升級的行為也就隨之變得更加具有干擾性。如果你拒絕進行不斷的小升級,那麼積累起來的變化會最終變成一項巨大的更新,大到足以帶來「創傷」級別的干擾。所以,我現在把升級看作是一種衛生措施:只有定期升級,才能讓你的科技產品保持健康。持續不斷的升級對科技系統來說至關重要,重要到這已經成為主流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和部分軟件應用中的自動功能。而在這背後,機器也將會更新自己,隨時間慢慢改變自己的功能。這一切循序漸進,所以我們不會注意到它們正在「形成」。

我們把這場進化當作了平常現象。

未來的科技生命將會是一系列無盡的升級,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功能不再一成不變,默認設置蕩然無存,菜單變成了另外的模樣。我會為了某些特殊需要打開一個我並不會每天都使用的軟件包,然後發現所有的菜單都消失了。

無論你使用一樣工具的時間有多長,無盡的升級都會把你變成一個菜鳥——也就是說,你會變成笨手笨腳的新用戶。在這個「形成」的時代裡,所有人都會成為菜鳥。更糟糕的是,我們永遠都會是菜鳥,並永遠因此保持虛心。

這意味著重複。在未來,我們所有人都會一次又一次地成為全力避免掉隊的菜鳥,永無休止,無一例外。原因在於:首先,未來30年中,大部分可以主導生活的重要科技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因此面對這些科技,你自然會成為一個菜鳥;其次,因為新科技需要無窮無盡的升級,你會一直保持菜鳥的狀態;第三,因為淘汰的循環正在加速(一個手機應用的平均壽命還不到30天!) [1] ,在新科技被淘汰前,你不會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任何事情,所以你會一直保持菜鳥的身份。永遠是菜鳥是所有人的新設定,這與你的年齡,與你的經驗,都沒有關係。

如果我們誠實的話,就必須承認,技術元素之所以不停升級和持續變化,有一方面就是為了讓我們魂不守舍。就在不久前的某一天,我們(所有人)都覺得沒有手機的話,第二天就活不了了。但在10年以前,這種需求卻會讓我們目瞪口呆。現在,網速一慢,我們的脾氣就見長,但在以前,在我們還很「純真」的年代裡,我們對網絡一點想法也沒有。今天,我們渴望無時無刻地和朋友保持聯繫,但在從前,我們只是每週,最多每天才和朋友聯繫一次。但新事物還是源源不斷地被我們發明出來,它們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慾望,新的嚮往,新的需求,也在我們的思緒裡挖出了難以填滿的新的溝壑。

有人感到憤怒,不滿我們被所造之物如此擺佈。他們把這種沒有窮盡的升級和變化看作是一種墮落,認為這是對人類高貴尊嚴的踐踏,也是我們不愉快的根源。我同意,科技確實是根源。科技的動向推動我們永遠追求「新」,但「新」總是轉瞬即逝,在永不停歇的變化中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滿足感因此不斷從我們的指尖溜走。

但我還是慶幸。慶幸科技元素帶來了永無止境的不愉快。我們與動物祖先的區別,在於我們不僅滿足於生存,還要瘋忙著去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慾望。正是這種不滿足觸發我們創造,推動我們成長。

不在心中製造待以填補的缺憾,我們就無法拓展自己,更無法拓展我們的社會。我們正在拓寬我們的邊界,也在拓展存放自我身份的容器。這過程會痛苦不堪,其中定然會有淚水和傷痛。深夜播出的專題廣告片和無窮無盡的已被淘汰的科技產品自然難以提升科技,但我們擴展自身的道路本就是平淡乏味,日復一日。因此,當我們展望更美好的未來時,這種種相對的不適也應該考慮在內。

沒有不適的世界會停滯不前;某些方面過於公平的世界,也會在其他方面上不公平得可怕。烏托邦中沒有問題可煩惱,但烏托邦也因此沒有機遇存在。

因為這種悖論,烏托邦永遠都不會奏效,我們也因此不會為這個問題擔憂。每一種烏托邦的構想,其中都存在使其自我崩潰的嚴重瑕疵。我對烏托邦的厭惡更深。因為我從未見到讓我想在其中生活的烏托邦,總是會感到無聊。而烏托邦的黑暗對立面——反烏托邦,卻更加有趣,也更容易想像。畢竟,有誰構想不出一個大災變中,世界上只剩下了一個人的世界呢?或者這個世界的統治者是機器人領主?抑或是逐漸淪為貧民窟的超級城市行星?甚至最簡單的:一場毀天滅地的核大戰?這些構想,都是現代文明如何崩潰的無窮可能性。但反烏托邦是不可能僅僅因為具有畫面性和戲劇性,並且更加容易想像,就有可能成為現實的。

大部分反烏托邦故事裡的瑕疵是其不可持續。消滅文明尤其困難。災難越劇烈,反烏托邦就消失得越迅速。雖然災難引發混亂,但應對系統會很快地自組織起來進行應對。我這裡只舉一個例子:不法分子和黑社會組織似乎會在「大爆發」時橫行一時,但他們很快就會被有組織的犯罪和武裝所取代。因此,不法分子會迅速變成敲詐犯,而敲詐犯變成腐敗政府的速度或許還會更快,因為這一切都能讓強盜們的收入最大化。從某種意義上講,貪婪就可以解決無政府的問題。

真正的反烏托邦和電影《瘋狂麥克斯》(Mad Max)毫無相似之處,倒更像是舊時的蘇聯:那裡不會無法無天,反而充斥著令人窒息的官僚機構;社會被恐懼所統治,除了得到很少的一點利益之外,大多束縛不前。但就像兩個世紀以前的海盜們一樣,反烏托邦比外表看上去的更加守法,更有秩序。實際上,在一個真正破敗的社會當中,和反烏托邦聯繫起來的殘暴犯罪是嚴加禁止的。大強盜會讓小強盜的數量和混亂程度保持在最低限度。

不過,反烏托邦和烏托邦都不是我們的歸宿;我們的歸宿會是「進托邦」(protobia)。更準確地說,我們已經到達了進托邦。

進托邦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變化的狀態,是一種進程。在進托邦的模式裡,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雖然變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麼一點點。它是一種漸進式的改進,也是一種溫柔的進步。進托邦中的「進」(pro-)來自於「進程」(process)和「進步」(progress)。這種微小的進步既不引人矚目,也不鼓舞人心,極易被我們忽略,因為進托邦在產生新利益的同時,也在製造幾乎同樣多的新麻煩。今天的問題來自昨天的成功。而對今天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又會給明天埋下隱患。隨著時間流逝,真正的利益便在這種問題與解決方案同時進行的循環擴張背後逐漸積累起來。自啟蒙時代 [2] 和科學發明時代以來,我們每一年的創造,都比我們每一年的破壞多出那麼一丁點。而這少少的積極變化,積累數十年才能進入我們所謂的文明之中。它帶來的利益永遠不會成為電影中的橋段。

進托邦很難被人察覺的原因,在於它是一種「形成」。它是一種變化方式不斷變化的進程。進托邦本身就在變化成別的東西。雖然要我們為一種形態正在轉變的軟進程(soft process)喝彩不太容易,但察覺到它還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對創新的負面已經變得非常敏感,而且對過去種種烏托邦的承諾深感失望,以至於我們變得很難去相信一種進托邦的未來,哪怕它非常溫柔,只是一種明天將會比今天前進一點點的未來。想像任何一種我們渴求的未來都會非常困難。不信?那麼從科幻作品中為這個星球找到一種既有趣又讓人滿意的未來(《星際迷航》 [3] 不算,因為它發生在太空裡)試試?

能幸福地駕駛飛行汽車的未來不再吸引我們了。和上個世紀不同,今天已沒人想要搬進遙遠的未來裡生活。很多人甚至對其心生恐懼。這讓人很難對未來嚴肅起來。所以我們被束縛在短視的現在,被困在視野不超過下一代人的當前。有些人接受了奇點理論 [4] 信奉者們的展望,即從技術上講,想像未來100年是不可能的。我們因此對未來盲目。這種盲目或許只是現代社會難以逃避的苦惱。或許在文明和科技進步的這個階段,我們進入到了一種永恆而無止境的現在,不會有過去和將來。烏托邦、反烏托邦和進托邦統統消失,只有盲目的現在(Blind Now)。

另一種選擇是擁抱未來和未來的「形成」。我們所瞄準的未來,是當下就能看到的、「形成」這種進程的產物。我們可以擁抱眼下這些將會成為未來的變化。

恆常的「形成」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進托邦的龜速前行當中)是,不斷地變化會讓我們無視其漸進式的變化。在不斷的動作當中,我們不會再去注意動作。變化因此是一種能自我掩蓋的動作,常常會在我們回顧過去時才顯現出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傾向於從舊事物的框架中來觀察新事物。我們當下對未來的展望,實際上會曲解新的事物,好讓它適應我們已知的事物。這就是為什麼最早拍攝出來的電影,都像是戲劇表演一樣,而最早的虛擬現實(VR) [5] 又製作得好像電影一樣。這種生拉硬套並不總是壞事。小說家在人類的這種反射中勘探發掘,從而將新事物和舊事物聯繫起來。但當我們嘗試瞭解將來會發生什麼的時候,這種習慣就會愚弄我們。我們很難感知到正在發生的變化。有時候,這些變化顯露出的軌跡似乎不可思議、難以置信,甚至讓人感到荒唐透頂,我們因此對其報以輕視。我們只會時常對那些已經發展了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事物感到驚訝。

我對這種干擾沒有免疫力。我曾深度參與30年前在線世界的誕生,也迎接過網絡的到來,還見證過這一文化變革迅速結出果實。然而在每個階段,都很難在當時看到事物未來「形成」的模樣。難以置信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我們察覺不到「形成」的方向,是因為我們並不認同這個方向。

我不認為我們需要無視這種持續進行的進程。最近一段時間,變化的速度已經是前所未有,這讓我們放鬆了警惕。但現在我們知道,我們是,也將會是永遠的菜鳥。我們會更經常地相信那些不太可能的事情。所有事物都在流動,而新的形式將會是舊事物的融合,這種融合與舊有的那些遠遠不同。通過努力和想像,我們可以學習更加清晰地辨識前方,不再盲目。我寫下本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將我們目前變化的狀態梳理清楚,並使過去30年中一直向著進托邦緩慢前行的漫長趨勢之軌跡顯現出來。

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我們通過最近幾年網絡的歷史,可以學習到哪些關於未來的東西。1994年,在網景(Netscape) [6] 這個圖形瀏覽器點亮網絡之前,互聯網只有文字,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存在。它很難使用,沒有圖形畫面,你要輸入代碼才能夠使用它。誰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這麼無聊的東西上?如果當時的人們知道互聯網的存在,那麼無論是企業郵件(和領帶一樣讓人興奮)還是為青少年開辦的俱樂部,都會輕視互聯網。儘管它確實存在,互聯網還是被人們完全忽略掉了。

任何大有作為的新發明都會有反對者,而且作為越大,反對聲也越大。在互聯網誕生的黎明階段,我們不難找到聰明人對互聯網說的糊塗話。1994年晚些時候,《時代週刊》如此解釋為什麼互聯網永遠不會成為主流:「它並非為商業設計,也不能優雅地容忍新用戶。」瞧瞧!1995年2月,《新聞週刊》 [7] 在標題裡懷疑得更直接:「互聯網?呸!」(Internet?Bah!)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天體物理學家、網絡專家克裡夫·斯托爾 [8] 。他認為在線購物和網絡社區有違常識,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在文章裡說:「真相是,在線數據庫不會取代報紙。然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主任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9] 卻預測說我們會直接從互聯網上購買書籍和報紙。啊,說得多好。」當時,對充滿「互動圖書館、虛擬社區和電子商務」的數字世界抱有懷疑是主流的看法,斯托爾用兩個字給這種看法下了個結論:「胡扯。」

1989年,在我和美國廣播公司(ABC)高層參加的一場會議裡,就瀰漫著這種輕蔑的氣氛。當時我向這群坐辦公室的人們展示「互聯網這個東西」。他們的情況是,ABC的高管意識到了有事情發生。當時的ABC是世界三大電視台之一,相比之下,那時的互聯網就像蚊子一樣渺小。但是(像我這樣)生活在互聯網裡的人們一直在說,互聯網會毀掉他們的生意。然而無論我告訴他們什麼,都沒辦法說服他們互聯網不是邊緣事物、不僅僅是打字,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僅僅是十幾歲的小男孩才用的東西。網絡上那些分享行為,那些免費的東西似乎太過不可能。ABC的一位高級副總裁,名叫史蒂芬·懷斯懷瑟(Stephen Weiswasser),把對互聯網的貶低定了調。他對我說:「互聯網會變成90年代的民用電台。」他後來又對媒體複述了一遍這個論調。懷斯懷瑟對於ABC忽視新媒介的觀點的總結是:「被動的消費者是不會變成互聯網上的『噴子』 [10] 的。」

我被請出了門。但我在離開之前,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我說:「聽著,我剛好知道abc.com這個地址還沒被註冊。快去你們的地下室,找到你們最懂技術的計算機極客,讓他立刻把abc.com註冊下來。別猶豫,這事值得去做。」他們茫然地向我表示了感謝。一周之後,我又檢查了一遍,那個域名還是處在未註冊狀態。

嘲笑電視領域裡的這些夢遊者不難,但在為沙發馬鈴薯 [11] 想像替代方案這件事上,他們不是唯一碰到麻煩的。《連線》雜誌也是這樣。我是《連線》雜誌的創始編輯,而在最近重新審視20世紀90年代早期的《連線》雜誌(這些雜誌都是我編輯過的,我曾經對它們引以為豪)時,我很驚訝地發現,這些雜誌兜售的未來,充滿了高產值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5000個永不關閉的電視頻道和虛擬現實,以及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一堆比特。實際上,《連線》雜誌對未來的展望,和ABC這樣的廣播、出版、軟件和電影行業所希望的一樣。在這種未來裡,網絡基本上是以電視的方式運作。只需幾次點擊,你就能從5000個擁有相關內容的頻道(而不是電視時代的5個頻道)中選擇瀏覽、學習和觀看。從所有時段都在播放的體育比賽,到與海水水族相關的內容,你可以從這些頻道中任選一個沉浸其中。唯一不確定的是,誰會給互聯網填充內容?《連線》雜誌的展望是,他們會是一群類似任天堂和雅虎這樣的新媒體初創公司,而不是ABC這樣臃腫的舊媒體。

問題是,內容的生產代價昂貴,而5000個頻道就會耗費5000倍的成本。沒有哪個公司會富有到這種地步,也沒有哪個行業能夠龐大到這種地步,以成功運營這樣的一個企業。本應為數字革命牽線搭橋的大型電信公司,為了應付網絡投資而出現的不確定而陷於癱瘓。1994年6月,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的大衛·奎恩(David Quinn)在一場軟件發行商大會上承認:「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才能從這裡面賺到錢。」向網絡填充內容所需的金錢數額巨大,讓很多科技評論家陷入驚慌。他們深憂網絡空間(cyberspace)會變成網絡郊區(cyburbia)——所有東西的從屬和運營,都成為私有。

對商業化的恐懼在實際建造了網絡之硬核(hardcore)的程序員群體中尤其強烈。這些硬核程序員是代碼作者,是Unix [12] 的擁護者,也是保持特殊網絡運轉的無私的IT志願者。這些脾氣暴躁的網絡管理員認為他們的工作高貴優雅,是天賦人類的恩賜。他們把互聯網視作開放的公共場所,不能被貪婪和商業化侵蝕。雖然現在很難相信,但在1991年之前,在互聯網上開商業公司被視作不能接受的運用方式,是被嚴格禁止的。那時的互聯網沒有電商,也沒有廣告。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當時負責管理主幹互聯網,以下簡稱NSF)的眼裡,投資設立互聯網的目的是研究,而非商業。當時的規定禁止將互聯網「大範圍用於私有事物和個人事物」,雖然這在今天看來天真至極,但在當時卻頗得公共機構的歡心。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參與了早期文本在線系統WELL的建造。我們的私有WELL網絡接入新興互聯網之路頗為坎坷,部分原因是NSF的「可接受用途」政策對我們形成了障礙。最終,我們沒被允許接入互聯網,原因是WELL不能證明其用戶不會在互聯網上經營商業業務——當時的我們就已經對將要「形成」的東西視而不見了。

甚至在《連線》雜誌的編輯部,這種反商業化的態度也瀰漫開來。1994年,我們在為《連線》雜誌的萌芽期網站「HotWired」舉行早先的設計會議時,我們的程序員對我們醞釀的創新(最早期的點擊橫幅廣告)非常失望,認為它破壞掉了這片新領域中前所未有的社交潛力。他們覺得網絡很難建立在尿布廣告的基礎上,並且已經被人下令用榜單和廣告破壞掉網絡。但在互聯網這個新興的並行文明中,禁止金錢流通是瘋狂之舉。網絡空間裡存在金錢是必然的。

但和我們所有人都錯失掉的大事相比,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錯覺而已。

早在1945年,計算機先鋒萬尼瓦爾·布什 [13] 為網絡的核心理念——超鏈接頁面列出了大綱。但直到1965年,才開始有人嘗試把這個概念變成現實。此人名叫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是一名自由思想家。他展望了一個尼爾森版本的超鏈接計劃。不過,在將數字比特應用到比較有用的事物上時,尼爾森則鮮有成就。因此他的努力僅被一群與世隔離的追隨者所知曉。

1984年,我在一位計算機專家朋友的建議下,接觸到了尼爾森,當時距離第一批網站的出現,還有十年的時間。我們在加州索薩利托(Sausalito)一處陰暗的船塢碰面。他當時在附近租下了一間船庫,看上去游手好閒:他的脖子上戴著一支掛在繩子上的圓珠筆,口袋裡塞滿了疊著的筆記,那些滿滿噹噹的筆記本裡還露出了長長的紙條。他對我談起他那整理人類全部知識的計劃時,熱切得讓下午4點的酒吧都有些不合時宜。方案就寫在那些尺寸被裁成3*5比例的卡片上,而這樣的卡片,他還有許多。

儘管尼爾森彬彬有禮,和藹可親,但對於他的談話,我的腦子還是有些趕不上趟。不過,我還是從他那關於超文本的奇特想法裡收穫到了不少驚喜。尼爾森確信,世界上所有的文檔,都應當是其他文檔的註腳,而計算機應該讓這些文檔間的聯繫變得清晰可見,永不間斷。這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理念。但那還只是開始!他在檢索卡片 [14] 上草草塗寫出了他所說的「文檔宇宙」(docuverse)中的好幾種複雜概念。這些概念包括如何將著作權轉回給創作者,以及當讀者在存放文檔的網絡中挑挑揀揀的時候怎樣追蹤支付。「嵌入」(transclusion)和「互偶」(intertwingularity)這些術語,就是他在描述他設計的嵌入式結構會帶來怎樣的龐大猶如烏托邦似的好處時說出來的。而這種結構,將會把世界從愚昧中拯救出來!

我相信他。雖然尼爾森行事古怪,但我很清楚,一個充滿了超鏈接的世界是未來某天將會實現的必然。在網絡中生活了30年後,現在回想起來,我對網絡之起源感到最吃驚的,是在萬尼瓦爾·布什的預見、尼爾森的文檔宇宙,尤其是我自己抱有的期望裡,我們錯失掉了多少東西。我們都錯失了一件大事。關於超文本和人類知識相關的變革,只是網絡變革的邊緣。這場變革的核心,是一種全新的參與方式。這種參與方式已經發展成了一種建立在分享基礎上的新興文化。通過超鏈接所實現的「分享」方式,又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思想。這種思想一部分來自人類,一部分來自機器,前所未有,舉世罕見。網絡已經釋放出了新的變化。

不僅是過去,我們沒能想像出網絡會變成什麼樣子,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看不清網絡變成了什麼樣子!我們把網絡綻放出的奇跡當作理所當然。誕生20年後,網絡已經廣袤到難以測探。包括那些根據要求臨時創建的頁面在內,網頁的總數量已經超過60萬億。平均到每個在世的人身上,就是接近一萬個頁面。而這些網頁,全都是在過去不到8000天裡創造出來的。

這種從一點一毫積攢出來的奇跡,會讓我們對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麻木。今天,通過任何一個互聯網的窗口,我們都能得到各種各樣的音樂和視頻、全面透徹的百科全書,還能查看天氣預報,幫助那些需要我們的廣告,觀看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衛星照片,跟蹤全球最前沿的資訊。此外還有:納稅申報表、電視指南、導航路線、實時股票信息、電話號碼、能虛擬體驗的房地產交易信息、世間萬物的照片、體育比賽比分、購買幾乎任何東西的電商、重要報紙的存檔,等等。而獲取他們所耗費的時間,幾乎為零。

這種視角如上帝般不可思議。僅需幾下點擊,你對世界上某一點的觀察,就可以從地圖轉換成衛星照片,繼而再轉換成3D圖像。想回顧過去?網上就有。你還可以聆聽所有發微博、寫博客的人每天的抱怨和說辭。我懷疑,天使觀察人類的視角是否能夠比這更好。

我們為什麼不對這種滿足感到驚訝呢?古代的國王們可能會為了獲得這些能力發動戰爭。而從前,只有小孩子還會夢想著這樣一扇充滿魔力的窗戶會成真。我曾經回顧過專家們對未來的期待,而我能肯定的是,沒有任何人把這種物質全面豐富、按需取用而且完全免費的時代考慮進他們對未來20年的計劃當中。在當時,任何蠢到把上述一切鼓吹成是不久後的未來的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套論據:全世界所有公司的投資加起來,所得到的錢也不夠供養這樣一個聚寶盆。網絡今日取得的成就,在當時看來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我們對過去30年有所瞭解的話,這種不可能就顯得更加合理了。

泰德·尼爾森那關於超文本嵌入的複雜草圖中,並沒有想像到會有一個虛擬的跳蚤市場出現。尼爾森設想中的Xanadu超文本系統,規模就好像那些自家經營的小咖啡館一樣,不用Xanadu,你就寫不了超文本文檔。但恰恰相反,網絡蓬勃發展出了eBay、Craigslist [15] 、阿里巴巴這樣的全球跳蚤市場,每年經手的交易量,就有數十億美元。而這些跳蚤市場運作的地方,恰恰就在你的臥室裡。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工作是用戶完成的:他們拍攝圖片,分類信息,更新內容,宣傳他們自己的產品,甚至管理他們的也是他們自己。雖然網站會聯繫當局逮捕惡意滋事的用戶,但保證公平的主要方法,則是一個由用戶產生評價的系統。30億條反饋評論,就能創造出奇跡。

我們都沒能看到,這個在線的美麗新世界,是怎樣被用戶製造出來的。臉譜網、YouTube、Instagram和推特所提供的全部內容,無一來自它們的員工,而是來自它們的受眾。亞馬遜的崛起令人咋舌,原因不是它變成了「萬貨商店」(這點不難想像),而是因為亞馬遜的顧客(其中就包括你和我)爭先寫下的評論。這些評論使得用戶在網站商品的長尾中選購變得可行。今天大部分重要軟件的製作者,都不會去做問詢台的工作。那些熱情的顧客會在公司的產品支持論壇頁面上向其他顧客提供建議和幫助,向新用戶提供高質量客服服務。通過普通用戶組成的巨大槓桿,谷歌公司得以將每月900億次搜索所帶來的流量和連接模式轉變為新經濟中有組織的智能。同樣,沒有任何人在對未來20年的預見中,看到這種自下而上的變革。

YouTube和臉譜網上的視頻無窮無盡,沒有任何一種網絡現象比這更能讓人感到困惑。媒體專家們對受眾的全部瞭解都加強了一種觀念,即受眾永遠不會抬起屁股給自己找點樂子(他們瞭解的確實不少)。就像那個ABC大佬說的那樣,用戶就是一群沙發上的馬鈴薯。所有人都覺得寫作和閱讀已死;所有人都覺得,當你能安坐下來聆聽音樂的時候,創作音樂就太過麻煩了;所有人還覺得,業餘者根本不會製作視頻——用戶產生的作品永遠不會大規模實現;就算實現了,一個受眾也吸引不來;就算吸引來了受眾,也無關痛癢。那麼,當你目睹在21世紀最初10年的開端裡,5000萬個博客幾乎瞬間爆發出來、每秒鐘都有兩篇博客發佈出來的場景之後,就會感慨這有多麼震撼了。之後的幾年,用戶製作的視頻又以每天65000條的速度上傳到了YouTube,2015年的每一分鐘都會迸發出300個小時長度的視頻 [16] 。而在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警告、竅門和新聞標題又源源不斷地爆發了出來。每個用戶都在做著那些在ABC、AOL和《今日美國》(以及所有人)的希望中,只有ABC、AOL和《今日美國》才能做的事情。這些用戶創造出的頻道在經濟方面毫無意義。製作它們的時間、能量和資源來自哪裡呢?

答案是:來自受眾。

參與行為所攜帶的營養推動普通大眾在撰寫免費百科全書、製作平光輪胎更換的免費教程,以及分類整理參議院投票這類事情上,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這種模式在越來越多地支撐網絡運轉。幾年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只有40%的網絡內容是以商業形式創造出來的。支撐人們創造其餘部分的,不是責任,就是激情。

這種朝著用戶參與的突然轉變,從那個認為規模化生產的商品優於任何手工產品的工業時代走出來,這種朝向用戶參與的突然轉變可謂一種驚喜:「我們曾經以為業餘愛好者自己動手製作東西這種事,在那個馬和馬車的時代就早已消亡了。」對於製作東西和更加深入互動的熱情,而不只是做出選擇,是一種巨大的力量。雖然在數十年前,這種力量已經逐漸發展,但我們卻未曾意料到,也未曾看到它。這種對於參與的原始衝動已經扭轉了經濟,並且還將在社交網絡的氛圍(眾愚成智、蜂巢思維和協作行動)中穩步轉換成社會的主流。

當一個公司像亞馬遜、谷歌、eBay、臉譜網以及大部分大型平台那樣,通過公共API將其部分數據庫開放給用戶和其他初創公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新的層面上鼓勵用戶參與了。運用這些能力的人們將不再是公司的顧客,而會為公司分擔開發、銷售、研發和市場工作。

用戶和受眾參與網絡的方式不斷進步,不斷更新。這讓網絡把自己植入到了這顆星球上的每一項活動和每一寸土地中。實際上,在今天看來,人們對於使用網絡會遠離主流的焦慮看上去非常古怪。1990年,人們擔心男性會在互聯網上佔據主導地位,但這擔心完全多餘。2002年,大家都錯過了一個值得慶祝的時間點:當時,在線女性的人數第一次超過了男性。而在今天,網民中有51%是女性。當然還有一點,互聯網不是,也從來不是青少年們的國度。2014年,互聯網用戶的平均年齡大約是44歲——這歲數的人腿腳已經開始不靈活了。

在全面接受網絡這件事上,有什麼例子會比阿米什人 [17] 也採用了互聯網更有說服力呢?最近,我一直在訪問幾個阿米什農民。說他們老套並不過分:戴草帽、蓄鬍鬚,妻子都還戴著19世紀風格的套頭帽;他們不用電,不用電話,不看電視,外出則乘坐馬車。阿米什人以牴觸科技聞名,但這名不副實。實際上,他們只是很晚才採用了科技而已。當我聽到他們提起自己的網站時,吃了一驚。

「阿米什網站?」我問道。

「給我們家生意做廣告用的,我們的商店裡會焊些燒烤架賣。」

「這樣啊,可是……」

「哦,我們會在公共圖書館用網絡終端,我們還會用雅虎。」

到此,我知道網絡帶來的轉變已經完成,我們都在向著更新的方向變化。

暢想未來30年,網絡會變得怎樣激動人心時,我們不免首先想到網頁2.0——就是更好的網頁。但是2050年的網絡不會是更好的網頁,它會變成別的東西,和今天網絡的差距就像是最初的網絡和電視的差距一樣。

嚴格來說,今天的網絡從技術角度上可以被定義成我們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一切。也就是說,今天的網絡就是所有可以訪問到的超鏈接文件。但在今天,數字世界的大部分都不能用搜索引擎搜索到。臉譜網、手機應用、網絡世界,甚至是一段視頻裡發生的很多事情,今天的搜索引擎都無能為力。但在未來的30年中不會是這樣。超鏈接的觸手會不斷延伸,把所有的比特連接起來。一個主機遊戲 [18] 裡發生的事件會像新聞一樣搜索即得。你還能尋找一段YouTube視頻裡發生的事情。而只要說出你想從手機裡找到姐姐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網絡就會幫你搜索出來。

超鏈接還會延伸到實體當中,無論人造還是天然。把一塊幾乎免費的小芯片嵌入產品中,就能讓你對你的房間,甚至整棟房子展開搜索。這種跡像已經出現。我可以用手機操作恆溫器和音樂播放器。再過30多年,整個世界都會和我的設備交織在一起。毫無疑問,網絡將會延伸到這顆星球的各個物理維度。

它還會延伸進時間。今天的網絡顯然忽視了過去。我或許能讓你看到埃及塔希爾廣場(Tahir Square)的實時流媒體影像,但想看到一年前的廣場幾乎不可能。瀏覽特定網站的早期版本特別不容易。但在未來30年中,就會出現能讓我們查看過去任一版本的「時間機器」。就像你的手機可以加入過去幾天、幾個月乃至幾年的交通數據來改善導航一樣,2050年的網絡也會充滿了來自過去的內容。而網絡本身也會延伸到未來中去。

從睡醒睜眼的那一刻起,網絡就會盡力預測你的意圖。在記錄了你的日常生活後,網絡會嘗試先你一步:在你提問前就給出答案;在你開會前就給出文件;在你和朋友吃飯之前,就根據天氣狀況、地理位置、本周吃了哪些東西、上次和朋友見面吃的什麼等等你會考慮的因素推薦出最完美的地點。

你還能和網絡對話。你不用在手機上翻找朋友們的一堆照片,而只要向網絡提起一個朋友,它就會預測出你希望看到哪些照片,還會根據你的反應,為你展示更多或者從另一個朋友那裡拿來一些東西。又或者,你馬上就要奔赴下一個會場,這時網絡就能選出兩份你必須要看的電子郵件。

網絡會越來越像是一種存在,而非20世紀80年代大名鼎鼎的賽博空間那種你會前往的地點。它會像電一樣,成為一種低水平的持續性存在。它無處不在,永遠開啟,暗藏不現。到2050年,我們會把網絡理解成一種場景。

這種強化後的場景會釋放出許多新的可能性。然而數字世界已經膨脹出了許多選項和可能。在未來幾年裡,網絡似乎已經沒有全新事物的落腳之處了。

你能想像在1985年,也就是互聯網時代的黎明,當一個充滿雄心壯志的創業者,是件多麼棒的事麼?那時,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域名,還不用承擔任何成本。這麼好的機遇持續了很多年。1994年,《連線》雜誌的一個記者發現mcdonalds.com沒被註冊後,在我的鼓勵下註冊了下來。之後,他嘗試把域名送給麥當勞,但沒有成功。不過,麥當勞對互聯網的無知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它後來變成了《連線》雜誌上非常有名一篇文章。

當時的互聯網還是一片廣袤的處女地。無論你選擇做什麼,都能輕而易舉地成為第一。消費者的期望不多,行業的壁壘又極低。做一個搜索引擎!當開網店的第一人!播放業餘愛好者拍的視頻!當然,這些都是當時。

現在看來,前幾波的開拓者好像已經開疆拓土,把每一個可能的角落都開發得一乾二淨。他們留給今天這些後來者的,似乎只有困難和苦澀。30年後,互聯網似乎會充斥著App、平台、設備和遠遠超過我們未來一百年的注意力所需求的內容。就算你能通過小小的創新搾出油水來,在那種極大豐富的環境裡,又有誰會注意到呢?

但是問題在於,僅就互聯網而言,什麼都還沒有發生呢!互聯網仍然處在開端的開端。它只不過在變化而已。如果我們能夠乘坐時光機前往30年以後,再從那時的視角來回顧現在,我們就會意識到,在2050年,大部分運轉人類生活的偉大產品,在2016年以前,都還沒被發明出來。未來的人們查看的會是全息投影,佩戴的會是虛擬現實隱形眼鏡,呈現的會是可以下載的形象,操作的會是人工智能界面。他們回溯時會說,哦,你們那會還沒真正地擁有互聯網呢(沒準互聯網在未來已經有了別的名字了)。

那些未來人說得沒錯。因為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本世紀前半葉最偉大的網絡事物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只不過那些奇跡般的發明都在等著一個狂人以他的卓識遠見來點化我們去採摘那些纍纍果實——這情形,就像是1984年的那些.com域名一樣。

那些未來人說得沒錯。因為在2050年,會有另外一個白鬍子老頭問你:你能想像在2016年當一個發明家會有多棒嗎?那是一片廣袤的處女地!你隨便找個什麼東西,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上傳到雲裡面去。那時的設備裡不像現在,傳感器成千上百,很少有超過一兩個的。那時的期望不多,壁壘很低。成為第一輕而易舉。

而到那時,未來的人們會感慨:「唉,我們要是意識到那時有多少可能性該多好!」

所以真相就是:此時此刻,今天,2016年,就是創業的最佳時機。縱觀歷史,從來沒有哪一天會比今天更適合發明創造。從來沒有哪個時代會比當前、當下、此時此刻更有機遇,更加開放,有更低的壁壘、更高的利益風險比、更多的回報和更積極的環境。未來的人們回顧此刻時,會感慨道:「哦,要是活在那時該有多好!」

過去30年已經開創出了不可思議的起跑線——可以建造真正偉大事物的堅固平台。但即將到來的將會不同,將會超越現在,將會成為他物。而最酷的東西尚未發明出來。

今天確實是一片廣袤的處女地。我們都正在「形成」。這在人類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最佳開始時機。

你沒遲到。

[1] 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道過,iPhone應用的平均壽命少於30天。——譯者注

[2] 指在17世紀~18世紀歐洲地區發生的一場知識及文化運動,該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實存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啟蒙」,開啟現代化和現代性的發展歷程。——譯者注

[3] 《星際迷航》(Star Trek)是美國的科幻影視系列。主要描述詹姆斯.T.柯克上校與聯邦星艦進取號艦員們的星際冒險故事。——譯者注

[4] 奇點理論(Singularity)是一個根據技術發展史總結出的觀點,認為技術發展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而接近於無限的進步。這一事件不可避免,而且轉折點來臨的時候,舊的社會模式將一去不復返,新的規則開始主宰這個世界。而後人類時代的智能和技術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就像金魚無法理解人類的文明一樣。——譯者注

[5]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用戶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用戶如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譯者注

[6] 網景瀏覽器(Netscape Navigator),是網景通信公司開發的網絡瀏覽器,曾在20世紀90年代一度領先瀏覽器市場,後來在與微軟IE瀏覽器的競爭中失敗。Firefox瀏覽器的前身是網景瀏覽器的開源版本Mozilla。——譯者注

[7] 《新聞週刊》(Newsweek),在美國和加拿大發行的新聞雜誌,一度是僅次於《時代週刊》的美國第二大新聞類雜誌。——譯者注

[8] 全名克利福德·斯托爾(Clifford Stoll),曾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Lawerence Berkley National Laboratory)擔任網絡管理員,並領導逮捕了20世紀80年代的著名黑客馬庫斯·赫斯(Markus Hess)。——譯者注

[9]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美國著名計算機學家,美國著名投資人,代表作有《數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譯者注

[10] 「噴子」的原文為troller,英美國家的網絡用語,意為在互聯網爭論中故意散佈垃圾信息和虛假信息的人。該詞有時還有中文網絡用語中「釣魚」的含義,即在網絡上故意散佈虛假信息吸引人認同,然後對其嘲笑。——譯者注

[11] 美國俚語,指長時間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因為這類人體型大多肥胖,因此綽號「沙發馬鈴薯」。——譯者注

[12] Unix操作系統(尤尼斯),是一個強大的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支持多種處理器架構,按照操作系統的分類,屬於分時操作系統,最早由Ken Thompson等人於1969年在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編者注

[13] 萬尼瓦爾.布什(Vannevar Bush),美國著名工程師,二戰期間為曼哈頓計劃發揮了巨大的政治作用。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memex概念,可以看成是現代萬維網的雛形。——譯者注

[14] 依照一定編目規則記錄圖書資料的卡片,記錄信息的卡片一般存放在圖書館卡片目錄櫃中供借閱者查詢使用,是計算機普及前的主流圖書館檢索方式之一。——譯者注

[15] 美國最大的信息分類網站。——譯者注

[16] 數據來自Youtube官方網站。

[17] 阿米什人是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中的一個信徒分支,以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過著簡樸的生活而聞名。——譯者注

[18] 即通過遊戲主機鏈接電視進行的電子遊戲。——譯者注

《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