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問 Questioning

我對人性和知識本質的諸多認識都被維基百科顛覆了。剛開始,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維基百科不可能成功,如今它卻已經眾所周知。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在線參考資料,出人意料的是,無需許可,全世界任何人都能隨時對它的內容進行補充或修改。雅加達的一個12歲孩子如果願意,也可以編輯「喬治·華盛頓」這個詞條。我過去認為年輕人和無聊的人愛搗亂,而網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會讓人人都能編輯的百科辭典成為泡影。我還認為那些盡責的內容提供者免不了會誇大或記錯事實,讓我們更難獲得可靠的內容。根據自己20年的上網經驗,我覺得不能信賴一個隨機的陌生人提供的內容,而一群隨機內容提供者聚集在一起將造成一團混亂。由專家創建的網頁,如果沒有編輯過也不能讓我信服。一部未經編輯的百科全書,完全出自業餘人士乃至不學無術者之手,似乎注定沒有價值。

基於對信息結構的瞭解,我深信,沒有刻意的大量精力和智力活動投入帶來的轉變,知識不會自發地從數據中產生。我曾經參與過盲目的集體寫作,結果都只會產生平庸、劣質的內容。這種形式發生在網絡上又有什麼區別呢?

因此,當第一部標準的在線百科辭典(當時叫做Nupedia)在2000年推出時沒有大獲成功,我並不覺得意外。儘管人人都能編輯辭典,但是Nupedia要求新內容必須由一批其他內容提供者花費漫長的時間進行重寫,這讓新手感到氣餒。然而,Nupedia的創始人另外建立了一個易用的維基網站,方便人們編輯內容。令人倍感意外的是,由於任何人無需等待他人審核就能自行編輯或發佈內容,人們主要的活動反而都在維基網站上。我當時對這個網站的期望值並不高,如今它已經換了一個名字——維基百科。

我當時的想法大錯特錯。維基百科的成功不斷超越我的期許。根據2015年的最新統計,它擁有3500萬篇文章,涵蓋了288種語言。這項成就值得炫耀。美國最高法院引用它,全世界的中小學生依靠它,所有的記者和終身學習者借助它迅速瞭解新知識。人性的種種缺陷沒有阻止它的持續進步。因為最少的規則限制,人們的弱點和美德都轉化成了公共財富。維基百科的成功說明,借助恰當的工具,重新找回被破壞的內容(維基百科上的恢復功能)比創建一篇破壞性的文章(蓄意搗亂)更容易,因而好的文章會更普及並且質量逐步提高。人數相同時,借助恰當的工具,合作團體的成就能超越一群有野心的競爭個體。

集體向來能夠放大某種力量,就像城市和市民之間的關係一樣。但讓我驚訝的是,我們對於工具和監管的需求如此之少。雖然在最初10年有所增加,維基百科的行政系統規模相對來說依然很小,人們幾乎看不見。然而,最讓人驚喜的是,我們並不知道維基百科這股力量能走多遠,不知道「維基化」智力活動的極限在哪裡。它能編寫教科書,製作音樂或電影嗎?它能制定法律或實施行政管理嗎?

別急著說「不可能!」,讓我們等著瞧。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業餘人士不可能制定法律,但是維基百科已經讓我的想法改變了一次,我不會再輕易下結論。我們認為維基百科不可能成功,但它卻成了現實。它屬於理論上「不可能」做到而實踐中卻能完成的事情之一。一旦經歷過這種事情,你不得不改變想法,期待其他類似的事情發生。說實話,其他的出版領域也嘗試過維基模式,但並未獲得廣泛成功。方法和程序的錯誤導致維基百科最早版本(Nupedia)失敗,有鑒於此,合作的教科書、法律以及電影或許需要更先進的工具和方法。

我並不是唯一一個改變想法的人。一旦你在成長過程中已然瞭解維基模式的可行性,一旦你認為開源軟件顯然比精打細磨的專門產品更好,一旦你確信分享自己的照片和其他數據比保管它們更有意義,那麼,這些想法將使我們更激進地傾向於秉持公共財富的觀念。曾經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變得理所當然。

維基百科還改變了我的其他看法。過去,我是一個堅定的個人主義者,一個傾向於自由論的美國人,而維基百科的成功讓我對社會力量產生了新的認同。如今,我更關注集體的力量以及個人在面對集體時產生的新義務。除了拓展公民的權利,我還想拓展公民的義務。我深信維基百科的影響力還沒有被完全發掘,它改變人們想法的力量正在潛意識中影響著全世界的千禧年一代,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蜂巢型心智的實例,並且使人們相信,「不可能的事」也能夠做到。

更重要的是,維基百科讓我更願意相信「不可能」發生的事能夠實現。在過去幾十年中,我不得不接受那些曾經被認為不可能實現結果卻能夠實施的好點子。比如,1997年,我第一次遇到在線跳蚤市場eBay的時候就曾疑惑:為買一輛從未親眼見過的二手車,我難道要把幾千美元轉賬給一個遠方的陌生人?以我對人性的瞭解,我覺得這件事情行不通。可如今,陌生人之間的汽車交易已經成了頗為成功的eBay公司的主要利潤中心。

20年前,我或許會相信,2016年時我們的手持設備上會有全世界的地圖。但是,我不太可能相信設備上有許多城市建築的街景圖,有顯示公共廁所位置的「應用」,還有關於步行和公共交通的語音提示,並且地圖及這些功能竟然都是免費的。這在當時看來似乎完全不可能做到。如今,豐富的免費內容已經出現在億萬台手機上。這聽上去似乎還是難以置信。

那些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過去,大家都曾經認為,人們不會分文不取地工作。即便真的不要報酬,沒有老闆,也製造不了有用的產品。然而今天,一些在軟件工具上實現的經濟成果完全是由志願者不計報酬或是在沒有老闆的情況下創造的。過去,大家都曾經認為,人們天生希望保護隱私,但現在,從早到晚完全公開分享這種「不可能」的事情還是出現了。過去,大家都曾經認為,人們大多數時候總是懶惰的,他們寧願觀看而不願意去創作,永遠不會離開沙發創作自己的視頻,數百萬業餘愛好者製作的幾十億小時的視頻應當不可能出現——和維基百科一樣,YouTube在理論上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不可能」的事又一次在實踐中成為現實。

每天都有過去不可能的事變得可能,並且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但,為什麼是現在?是什麼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間古老的界限?

在我看來,如今發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體現了一種更高級的新型結構。它們是大規模分享帶來的,更準確地說,是大規模合作和大量實時社會互動的結果。相對於一堆細胞,組織是一種更高級的新型結構;相對於人類個體,新的社會結構好比組織。在兩種情形中,新的層級結構都會醞釀出新的事物。新的層級中發生了低層級中不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好像組織能夠做到細胞完成不了的事。維基百科、Linux、臉譜網、優步、互聯網,甚至人工智能這類群體結構能夠完成工業時代人類無法完成的事。

長期以來,人類都在發明新的社會組織形式——從法律、法庭、灌溉系統、學校、政府、圖書館直到文明本身這個規模最大的組織。這些社會工具讓我們成為人類,使我們的行為從動物的視角看來是「不可能」的。比如,人類發明了書寫記錄和法律後,一種在我們的靈長類近親中不可能實現的公正變得可能,這種公正在口頭文化中同樣不會出現。灌溉和農業系統中的合作與協調產生了原本更加「不可能」的諸如預測、事先準備這類行為,以及人類對未來的敏感。人類社會向生物圈展示了各種先前不可能實現的行為。

在現代的文化與技術體系中,技術元素正通過不斷發明新的社會結構加速創造新的「不可能」事物。eBay的高明之處在於發明了廉價、易用、快捷的信用評價體系。人們有了這種技術手段,能夠快速給予交際圈之外的人永久的信用評價,從而放心地與遠方的陌生人進行交易。這項微不足道的創新開啟了一種更高級的、新型的協作方式,實現了一種以前不可能做到的新交換模式(陌生人之間的遠程買賣)。與此類似,技術保障下的信用加上實時的協調功能成就了打車服務軟件優步。維基百科上的「恢復日誌」按鍵使得修復一篇被蓄意破壞的段落比故意破壞內容更加容易,由此釋放出一種信用的新的更高級組織形式,凸顯出一種過去從未大規模實現的人類行為。

人們改變社會交往方式的步伐才剛剛啟動。超鏈接、無線局域網以及全球衛星定位服務事實上都是通過技術形成的連接關係,而這類創新剛剛開始,大多數有可能實現的最令人讚歎的交流方式還沒有被發明。人類還處於發明真正的全球組織的初期階段。一旦我們把自己置身於全球實時同步的社會,之前不可能的事將真正開始以爆發的方式變成現實。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創造某種全球意識,只需要讓每個人都能隨時與他人以及其他事物相聯通,並能共同創造新事物。有了人類共享的互聯互通,現在看來不可能發生的奇跡將變得可能。

我期盼未來幾年中自己的想法出現大的改變。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很多對人類來說「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實並非真的如此,而許多「不可能」的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更直白地說,如果把聯繫鬆散的人類部落中的那些司空見慣的事情放在緊密相連的世界之中,它們或許就會顯得不那麼自然。大家都以為人類是好戰的,但是,隨著解決社會衝突的新途徑在全球範圍內逐漸出現,我預測,有組織的戰爭對人們的吸引力以及它們的作用都會越來越弱。當然,也有很多難以想像的糟糕的事情我們原本認為不可能發生,但結果卻並非如此,因為新技術釋放了說謊、欺騙、偷竊、監視和恐嚇的新方法。人們在有關網絡衝突的國際規定上沒有達成共識,這意味著未來幾十年內或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不可能」的惡劣事件。由於全球性的互聯互通,一次相對簡單的黑客攻擊將造成級聯式破壞的不斷湧現,並且迅速達到難以置信的規模。事實上,全世界的社會結構將在所難免地遭受破壞。在未來的30年裡,如果網絡和電話系統全部癱瘓一天,那麼,這一天帶給人們的震驚記憶將在此後的幾年裡難以消除。

在本書中,我有理由不去關注這些負面內容。任何一項發明都可能被人們用某種方式蓄意利用,從而帶來危害。天使般的技術也能被用來研製武器,並且一定有人會這麼做。罪犯往往是一些世界上最富創造力的發明家。任何事物中80%的部分都是價值低劣的。然而重要的是,這些負面內容與正面內容一樣符合我所描述的普遍趨勢。負面事物同樣會逐漸經歷知化、重混以及篩選。罪行、騙局、戰爭、欺詐、折磨、腐敗、垃圾信息、污染、貪婪以及其他不良慾望都會變得越來越去中心化,並以數據為中心。不管是美德還是邪惡都受同樣的生成力量的支配。創業公司和大企業需要一直適應無處不在的分享以及持續不斷的屏讀,這對犯罪集團和黑客團體來說同樣如此。

雖然不符合直覺,任何有害的發明都能給人們提供一個契機,去創造前所未見的有益事物。當然,有益的事物也能(或許一定會)被相應的邪惡想法所利用。善與惡相互激發的循環的加速,讓我們看上去像是在原地踏步。每一輪循環以後,我們都能獲得前所未有的額外機遇和選擇。這一點十分關鍵。選擇的拓展(包括選擇去破壞)增加了自由程度,而更多的自由、選擇和機遇是我們進步的基礎,也是人性和個人幸福的基礎。

技術的運作把我們拋向新的層級,開啟了一個由未知機遇和令人恐懼的選擇所構成的「新大陸」。全球規模的互動帶來的後果超出了人類可控的範圍。拍級、艾級、澤級以及「無限巨級」的龐大領域讓人類難以理解,它們屬於巨型機器以及星球級別,對數據量和能量的需求也是非人類的。我們在集體中的行為當然和作為個體時有所不同,但是我們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區別。更為重要的是,集體中個體的表現也各不相同。

當人類搬進城市並開始建立文明時就在經歷類似的變化。不同的是,我們向更高級以及更大規模的全球聯通邁進的速率是前所未見的。社會組織形式正朝著極端巨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以及極端快速(光速)的方向發生結構性轉變,捲入其中的人類將以新的方式互相聯通。多數「大家都知道」的關於人類的事情都是基於人類個體的,可10億人互相聯通的方式或許有100萬種,其中每種都能透露出有關我們的全新事實,或者創造出我們的新特性。無論哪種情況,人性都在發生變化。

經我們許可,實時、多樣以及逐漸具有全球規模的聯通方式將出現在大大小小的事物中,而我們會在一個新的層級上運作,由此得到的「不可能」的成就會不斷讓自己感到驚訝。維基百科包含的「不可能」成分將悄悄退而成為顯然的事情。

各種難以置信的現象不斷湧現,此外,我們還在邁向一個以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為新常態的世界。警察、急診室醫生以及保險代理人已經見到了一些端倪。他們意識到不太可能發生的瘋狂事件其實時刻都在發生。例如,一個小偷卡在了煙囪裡;一名卡車司機駕車與別的車正面相撞,從擋風玻璃飛出去竟然雙腳落地,安然無恙地走開;一頭野生羚羊在跳過自行車道時撞倒了一位騎車的人;婚禮上的蠟燭點著了新娘的頭髮;一個在後院碼頭釣魚的女孩兒釣到了一頭和人一般大的鯊魚。從前,這些事情是屬於私人的,只會被當作謠言或朋友之間的傳聞,很容易讓人懷疑。人們不願意真去相信這些事情。

但如今,它們出現在YouTube上,充斥著我們的視覺空間。你能夠親眼看見這些事情發生。我提到的每一件奇聞異事都有數百萬人觀看過。

不太可能的事情不光指這些意外。網絡上充斥著令人不可思議的表演,有人可以沿著大樓邊緣向上飛奔,踩著滑雪板沿郊區屋頂朝下滑,或者眨眼間就能完成「壘杯子」。不只是人類,動物也會開門、騎車和畫畫。這類事情還包括非凡的「超人」成就——驚人的記憶任務或是對世界各地口音的模仿。在這些極致的技藝中我們看到了人類的超凡之處。

每分鐘都有一件不太可能發生的事被上傳到網上,而它只是我們一天內看見或聽說的數百個非凡事情之一。網絡如同鏡頭,能聚焦非凡的事件並把它們折射成一道能夠照亮人們生活的光,把各種稀有事件濃縮在一小段可供觀看的日常視頻之中。如今,我們幾乎整天都在網上,而只要在線,非凡的濃縮片段就能讓我們大開眼界。這就是新的常態。

這些「超人」的成就正在改變我們。我們不再只想展示自身,還想要成為最好、最偉大、最非凡的展示者,就像TED視頻中的演講者一樣。我們不想觀看整場球賽,只想看集錦中的集錦,或者說那些最精彩的移動、接球、跑位、射門以及踢球,越是難以置信,越是「不可能」做到,我們越想看。

我們還想獲得關於人類最極致的體驗,包括體重最重的人,身高最矮的侏儒,鬍鬚最長的人等等所有這些最牛的事例。這些事例數量一定是稀少的,然而,由於我們每天觀看大量最牛事例的集錦視頻,它們似乎成了常態。人們向來重視那些關於極端怪異者的照片或繪畫(例如早期的《國家地理》或是雷普利的「信不信由你博物館」 [1] ),但是當我們在牙醫診所排隊,拿著手機觀看這類視頻時,會產生一種親切感。這些視頻十分生動,佔據著我們的思緒。我認為已經有證據表明,海量的非凡事例正激勵著普通人,讓他們敢於做出非凡的嘗試。

與此同時,最衰的失敗集錦則是另一種極致的呈現。我們每天看著世界上最笨的人做著人們能夠想到的最蠢的事情,彷彿置身於一個由最微不足道、最瑣碎不堪以及最鮮為人知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組成的世界中。每個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麼一兩個奇異的瞬間,因此人人都能保持一項短暫的世界紀錄。好消息是,這些事情能讓我們瞭解人類和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極端主義拓寬了我們的極限;壞消息是,貪得無厭地追求極端狀態導致我們對平凡的事物總是感到不滿。

這種趨勢不會停止。攝像頭無所不在,因此當人們在被追蹤之下的集體生活不斷擴張時,我們會收集到上千個人被閃電擊中的視頻,因為低概率事件發生的次數比我們料想的更多。當我們穿戴著微型攝像頭時,最難實現的事、最極致的成就、最極端的行動將會被記錄下來並實時分享到全世界。60億人各自最非凡的時刻將會充斥網絡視頻流。從此,我們不是被平凡包圍在原地,而是漂浮在超凡之中,超凡隨時會變為平凡。因為難以實現的事不斷佔據我們的視野,直到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世界上只剩「不可能」的事情,會覺得這些事情並不是那麼難以實現,進而認為「不可能」的事必然會發生。

這種難以實現的狀態如同夢境一般。確定性自身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確定了。就好像當我連接到了一個包含全部知識的屏幕以及由數十億人交織而成的蜂房後,這一切同時倒映在幾十億玻璃碎片上,此時的真相更難尋覓了。對於任意一條知識,你很容易就能得到一個反對觀點。任何一個事實都有它的反事實。互聯網的極端超鏈接屬性將讓這些反事實凸顯出來。有些反事實是荒唐的,有些勉強站得住腳,而有些是有理有據的。這就是知識之屏的詛咒:你不能依賴專家解決問題,因為每個專家都有一個與其相對的反專家。因此,我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會遭到無處不在的反事實的侵蝕。

諷刺的是,在全球即時聯通的時代,我對任何事情的把握反而變弱了。相比於從專家那裡得到事實,我更願意從網絡上流動的事實中拼湊出自己認為確定的事。權威的、唯一的事實變成了一串事實。我不光要知道自己關心的領域中的事實,還要瞭解任何我接觸到的事物,包括我不具備直接相關知識的領域。這意味著必須不停地質疑自以為已經瞭解的事情。這或許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完美狀態,但它同樣說明,我更容易因為某些錯誤的理由改變自己的想法。

與各種各樣的網絡掛鉤時,我覺得自己就像網絡,試圖從各種不可靠的內容中獲得可靠性。我試著從半事實、非事實或其他散落的事實中拼湊出真相,卻發現自己的想法被流動的思考方式(設想、臨時想法、主觀直覺)吸引,並且傾向於流動的媒體,如mashups、推特ese以及搜索網站。但是當我瀏覽網上這些流動的想法時,常常感覺像在做一場清醒的夢。

我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做夢,只知道夢滿足了意識的一些基本需求。如果有人看著我上網,就能發現我從一個推薦鏈接跳到另一個時會開始做白日夢。最近,我在上網時夢見自己和許多人一起觀看一個光腳男子吃泥土,接著看見一個唱著歌的男孩臉部開始融化,接下來聖誕老人燒掉了一棵聖誕樹,後來我漂浮在世界上最高的泥房中,再後來一個凱爾特結自行解開,然後有人告訴我製作透明玻璃的配方,最終我看見自己回到中學時期,騎著一輛自行車。而這些只是某個早晨我瀏覽網頁的頭幾分鐘內發生的事情。漫無目的地跟隨著一個個鏈接,我們會落入一種出神狀態,這或許是對時間的可怕浪費,或許和夢一樣,是創造性地浪費時間。在網上閒逛時,我們可能陷入一種集體無意識之中。我們點擊網頁時做的夢可能是讓我們能夠做同樣的夢的一種方法,而夢的內容與我們點擊了什麼無關。

這場名為「互聯網」的清醒的夢同樣模糊了嚴肅的想法和娛樂的想法之間的界限,說得更直白些,上網時我們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工作還是在娛樂。許多人覺得,消除工作和娛樂生活的界限是互聯網最讓人詬病的一點。上網是代價高昂的時間浪費。網絡把瑣碎和淺薄帶入各個行業。前臉譜網工程師傑夫·哈默巴赫(Jeff Hammerbacher)曾經發出著名的抱怨:「我們這一代中最聰明的人竟然都在思考如何吸引人們點擊廣告。」有人認為這場清醒的夢帶來了令人上癮的對時間的浪費。恰恰相反,我珍視對時間的「有益浪費」,它是創造力不可或缺的來源。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工作和娛樂的合併、嚴肅地思考和娛樂地思考的結合,是互聯網帶來的最偉大的創新之一。高度演化的先進社會的理念不就是使人們不再需要工作嗎?

我注意到蜂巢式心智已經將我的思考方式充分地推廣並散佈開來。我的思考方式更偏向行動而不是沉思。當出現一個疑惑或一種直覺,我不會在內心漫無目的地反覆咀嚼,讓自己的無知不斷滋養它。我會開始做事,會迅速行動。我開始尋找、搜索、提問、質疑、突然行動、記筆記、做標記,嘗試把一切變為自己的東西。我不會等待,也無需等待。有了一個想法後我會先行動而不是先思考。不少人覺得這恰恰是網絡最糟的地方——讓我們失去沉思的能力。另一些人覺得這些淺薄的行動只是愚蠢的瞎忙,隨大流,或者是行動的錯覺。但是我們拿這些與什麼相比呢?是與不動腦筋地看電視、在酒吧中懶洋洋地聊天、在圖書館裡拖著慢悠悠的步子卻找不到心中幾百個疑問的答案相比嗎?想像一下這一刻正在上網的億萬人。在我眼中,他們並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愚蠢的鏈接上,而是進行著富有成效的思考,包括快速地得到答案、搜索、反饋、做白日夢、瀏覽、接觸不同事物、寫下自己的想法、發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意見。可以把他們和50年前相近數量的看電視或是在躺椅上看報紙的人做比較。

我們在網上肆意「衝浪」,「上躥下跳」,在各種信息之間切換,刷微博或發送狀態,不斷熟練地瀏覽新內容,做白日夢,質疑一切事實。這種新的生活模式並沒有錯,它體現了一種特徵,同時也是對淹沒我們的數據、新聞和事實的海洋做出的合理回應。我們必須保持流動和機敏,流轉在各種觀點之間,因為這種流動性反映了我們周圍動盪的信息環境。這種模式既不是懶惰的失敗,也不是放縱的奢侈,而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想在湍急的河流中划獨木舟,你的動作必須快如流水;同理,要對付迎面而來的艾字節級的信息量以及各種改變和顛覆的力量,你必須緊跟各個領域前沿的流轉速度。

但是不要把這種流動和淺薄相混淆。流動性和互動性同樣能讓我們迅速把目光轉移到比以前更複雜、更龐大、更深奧的工作上。技術給了受眾與故事和新聞互動的能力,比如錄製節目供以後觀看、倒帶、搜索、鏈接、保存、片段剪輯、剪切和粘貼,讓人既能得到完整版也能得到簡化版。導演們開始拍攝情景劇,而且是許多年才能講完的大型連續故事。其中的經典大作如《迷失》《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黑道家族》《火線》,都包含多條交織的劇情線、多位主人公以及難以置信的角色深度。這些錯綜複雜的作品對持續注意力的要求不僅超越從前的電視劇和電影,甚至能讓狄更斯以及其他昔日的小說家感到吃驚。狄更斯或許會驚歎地問道:「你是說觀眾不僅跟得上劇情,還想看更多集?能堅持很多年?」以前,我絕不相信自己會享受如此複雜的故事,或者花時間關注它們。如今,我的注意力水平已經增強了。與此類似,電子遊戲的深度、複雜性以及對投入程度的需求與冗長的電影或名著不相上下,僅僅熟練掌握一些遊戲就需要花費50小時以上。

然而,各種新技術其實都成了一種東西,它給我們的思考方式帶來了最重要影響。看上去,你先是沒完沒了地看微博,網上「衝浪」或是逛YouTube頻道,接著僅僅用幾分鐘時間瀏覽書籍的片段,之後終於回到你的工作報表或是翻看手機頻幕。事實上,你在一天中花費的這十幾個小時都在關注同一種無形的東西。這個機器(或是龐大的平台,又或是巨大的傑作),偽裝成了億萬個聯繫鬆散的碎片。我們不容易看到這個整體。儘管是事實,但是高薪的網站主管、成群的網絡評論人以及不太情願自己的影片在網上播放的電影大亨不相信他們只是一場全球表演中的一些數據點。只要身處40億面屏幕的任意一面中,我們就是在參與並試圖回答一個開放的問題——這個無形的東西是什麼?

計算機製造商思科(Cisco)估計,到2020年,互聯網上除了幾百億面屏幕還會有500億的各類設備。電子產業領域預計將有10億可穿戴的設備,用來追蹤我們的活動,並將數據加入「流」中。我們還能預計將有130億讓智能居家生活更有生氣的家用裝置,如Nest恆溫器。30億設備將被置入在線汽車。1000億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將內置在諸如沃爾瑪超市貨架上的產品中。這就是物聯網,是我們製造的所有東西的夢想之地,也是實現不太可能的事情的新平台。它是用數據建成的。

與信息關聯但不等價的知識,正在以類似信息膨脹的速度爆炸式增長,每兩年翻一番。而幾十年來,每年發表的科學論文數量增長的速度甚至更快。縱觀上世紀,全世界每年的專利申請數量呈指數增長。

我們對宇宙的瞭解大大超出一個世紀之前的人類。關於宇宙物理法則的新知識被我們運用到諸如GPS和iPods這樣的消費品上,以及用來延長自身的壽命。望遠鏡、顯微鏡、螢光鏡、示波器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方法觀察世界,而一旦我們開始使用新工具,就能迅速瞥見新的答案。

然而科學包含一個悖論。每個答案都會孕育至少兩個新問題,因此,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就越多,相應的問題也會更多。望遠鏡、放射鏡、迴旋加速器、粒子加速器不僅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還拓展了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最近,受到過去發現的幫助,我們發現宇宙中96%的物質和能量是看不見的。宇宙不是由我們上世紀發現的原子和熱量構成,而是由被我們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未知存在構成。「暗」是無知的一種委婉說法,因為我們確實不知道宇宙中大部分物質由什麼組成。更深入地研究細胞或者大腦,我們將發現自己對此同樣無知。我們甚至說不出自己不知道什麼。上述的這些發明能幫助我們窺探自己的無知。在科學工具的幫助下,如果知識真呈指數增長,我們應該很快就能消除困惑。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不斷發現更大的未知領域。

因此,雖然我們的知識量呈指數增長,但是問題的數量同樣會以指數級的更快速率增長。數學家會告訴你,兩條指數曲線之間逐漸拉開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數級的。這個差距就是我們的無知,它正在呈指數增長。換句話說,科學作為一種手段,主要增長了我們的無知而不是我們的知識。

沒有理由認為這一點在未來會發生改變。一項技術或工具的顛覆性越強,它生成的問題越具有顛覆性。我們可以預計,人工智能、基因操控、量子計算這些近在咫尺的未來技術將接二連三地釋放新的重要問題,即我們從沒想過要問的問題。事實上,保險地說,我們還沒有問出最重要的一些問題。

每年,人們在網上的提問多達2萬億個,而搜索引擎給出了相應數量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質量很高,不少答案令人拍案叫絕,而他們都是免費的!互聯網即時搜索出現之前,沒有一定的花費不可能得到這2萬億個問題的答案。當然,答案只是對用戶免費,而谷歌、雅虎、Bing以及百度這類搜索公司創建這些答案卻是需要一定費用的。2007年,我計算出谷歌回答每個提問需要的成本大約是0.3美分,並且這個數額可能逐年下降。根據我的計算,谷歌從放置在每條搜索或答案周圍的廣告中得到的收益為27美分,這讓他們能輕鬆地提供免費答案。

我們永遠都有問題。30年前,最大的答問業務是電話查詢台。在谷歌之前我們有「411熱線」。每年人們撥打通用「信息」號碼「411」約60億次。過去,另一個搜索工具是黃頁。根據黃頁協會的統計,20世紀90年代,50%的美國成年人每週至少使用一次黃頁,查詢兩條內容。當時的美國成年人口數約兩億,黃頁的使用數量也就是每週兩億次左右,一年則有104億次查詢。這個數量不可小覷。另一個尋找答案的經典場所是圖書館。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圖書館年訪問人次約10億,其中3億左右是「查詢業務」,也就是提問。

雖然在30年前,僅美國一年就有一百多億人次查詢答案,但是當時沒人會相信免費或以低價格提供答案竟然可以是一樁820億美元的生意。沒有多少讀過MBA的人夢想著填補這方面的需求。人們對提問和答案的需求是潛藏的。在搜索功能沒有實現之前,人們並不知道迅速得到答案如此有價值。2000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個美國成年人平均一天在線就4個問題尋找答案。以我自己的生活為例,我問的問題更多。谷歌告訴我,2007年的某個月我問了349個問題,平均每天10個,而問題數量的峰值出現在每週三上午11點。我問谷歌一年中有多少秒?它迅速告訴我答案——3150萬秒。我問谷歌所有的搜索引擎每秒的搜索總次數是多少?它告訴我60萬次,或者說600千赫的頻率。互聯網回答問題的頻率和電波一樣快。

儘管答案是免費的,它們的價值卻是巨大的。密歇根大學的三位研究員在2010年進行了一項小實驗,試圖瞭解普通人可能為搜索付出多少代價。他們的方法是,讓一座藏書豐富的大學圖書館裡的學生回答一些谷歌上的提問,但是只允許使用圖書館裡的資料。他們測量學生回答一個問題的平均用時,結果發現是22分鐘。谷歌回答同一個問題的平均用時為7分鐘,整整少用15分鐘。以美國人22美元一小時的平均時薪來算,谷歌搜索一次節省1.37美元。

2011年,谷歌的首席經濟學家哈兒·范裡安(Hal Varian)用另一種方法計算出回答一個問題的平均價值。他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根據返回的cookies等判斷,谷歌的用戶平均每天只搜索一次。這指的當然不是我這樣的用戶。我的高頻率搜索行為與諸如我母親這樣幾周搜索一次的人相抵消。由於問題變得廉價,我們問的問題更多了,而范裡安使用一些數學方法補償了這個因素,並計算出搜索為每個人每天節省3.75分鐘。使用之前的薪資標準,人們每天節省0.6美分。如果你覺得時間很寶貴的話,我們不妨把這個值估算為1美元。人們願意為了搜索每天支付1美元,即每年350美元嗎?或許吧。當然,我自己絕對願意。用另一種方法描述,他們可能願意為每一次搜索支付1美元。經濟學家邁克爾·考克斯(Michael Cox)問他的學生是否願意完全放棄互聯網,得到的答案是哪怕給100萬美元他們也不願意放棄。這件事發生在智能手機流行之前。

我們提供高質量答案的能力越來越強。只需用自然的英語提問,iPhone的語音電話助手「Siri」就能作答。我本人經常求助「Siri」。想瞭解天氣情況時,只要問:「『Siri』,明天天氣怎麼樣?」安卓用戶可以詢問「谷歌即時資訊」來瞭解和他們的日曆相關的信息。IBM的「沃森」證明,大多數與事實相關的問題,人工智能都能迅速準確地找到答案,部分原因是:對於先前問題的正確回答會增加人們問下一個問題的可能性,同時,過去的正確答案使得創建下一個答案更加容易,並增加了答案語料庫的整體價值。我們向搜索引擎提的每個問題以及任何被我們視作正確的答案,都能改善這個過程的智能水平,提高引擎將來回答問題的價值。當我們知化更多書籍、電影以及物聯網時,答案將無處不在。我們正邁向每天詢問幾百個問題的未來生活。大多數問題和自己以及朋友相關:「珍妮在哪兒?下一班巴士是幾點?這種零食好不好?」每個答案的「製作成本」將微不足道。尋求答案的這種搜索將不再是發達國家的奢侈品,而是全世界的必需品。

我們很快就能用交談的口吻詢問「雲端」任何問題。如果問題已經有了確定的答案,答題機器會向我們說明。比如,誰贏得了1974年年度最佳新秀獎?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久而久之,它會學著清楚地說明什麼是已知的,什麼是未知的。就像人們在回答問題時一樣,它可能需要先和我們對話以消除歧義。如果可能,答題機器會毫不猶豫地提供關於任何主題的深刻、模糊以及複雜的事實性知識,這一點與人類不同。

即時可靠的答案帶來的最主要的結果並不是一片和諧的滿意之聲。豐富的答案只會生成更多問題!根據我的經驗,一個問題越容易回答,答案越有價值,生成的問題則越多。儘管機器能夠無限拓展答案,我們提出新問題的時間卻有限。提出一個好的新問題與吸收一個答案的時間不成正比。與如今的趨勢相反,答案將變得廉價,而問題會變得更有價值。巴勃羅·畢加索在1964年就聰明地預測到這個結果。當時,他對作家威廉·費菲爾德(William Fifield)說:「計算機是無用的。它們只能給你答案。」

因此,一個到處都是超級智能答案的世界鼓勵人們對完美問題的追求。什麼才是完美的問題?諷刺的是,最好的問題不是能讓我們得到答案的問題,因為隨處可見的答案正變得越來越廉價。

一個好問題值得擁有100萬種好答案。

一個好問題就像愛因斯坦小時候問自己的:「如果和光線一起旅行,你會看到什麼?」這個問題開啟了相對論、質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時代。

一個好問題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個好問題挑戰現存的答案。

一個好問題與能否得到正確答案無關。

一個好問題出現時,你一聽見就特別想回答,但在問題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對此很關心。

一個好問題創造了新的思維領域。

一個好問題重新構造自己的答案。

一個好問題是科學、技術、藝術、政治、商業領域中創新的種子。一個好問題是探索、設想、猜測,是能帶來差異的分歧。

一個好問題處於已知和未知的邊緣,既不愚蠢也不顯而易見。

一個好問題不能被預測。

一個好問題是機器將要學會的最後一樣東西。

一個好問題將代表受教育的頭腦。

一個好問題能生成許多其他的好問題。

我們想用問題和答題機器做什麼?

我們的社會正在從嚴格的層級制度向流動的去中心化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從名詞向動詞,從可觸摸產品向無形生成物,從固定媒體向混雜媒體,從存儲向流動,從確定的答案向不確定的問題轉變的過程。當然,我們永遠需要事實、秩序以及答案發揮作用。它們並沒有離開,而是和微生物以及混凝土材料一樣,成為文明的大塊基石。但是最寶貴的方面,也就是生活和技術中最活躍、最有價值以及最多產的那一面將位於前沿之中,處在充斥著不確定性、混沌、流動性以及各種問題的邊緣地帶。能夠生成答案的技術將繼續得到重視,以至於答案會變得即時、可靠、無所不在,並且幾乎免費。但是能夠幫助我們生成問題的技術將獲得更多青睞。引擎生成了不安於現狀的人類能夠探索的新領域、新產業、新品牌、新可能性以及「新大陸」,與此相隨,提問機器將會適時出現。

提問比回答更有力量。

[1] 世界上最大的奇趣博物館,位於倫敦,於2008年開業。裡面展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趣的人、物,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來此參觀。——編者注

《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