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節


這次受命前來困住封十八的是北方鬼帝張衡和南方鬼帝杜子仁。
張衡的位於陰司北疆,北疆五行屬水,陰司為玄水,張衡的術法神通和先天癸水有關。
他所召喚的幽冥玄水蛟龍,是他手中法劍所化,操縱隨心猶如活物一般。
傳說中,陰司北疆有體長萬丈的玄水蛟龍吞噬陰魂得道,後來被陰司諸神聯手斬殺。蛟龍死後,當時的北方鬼帝取龍骨三尺三寸,煉成幽冥玄水劍。
此後歷代相傳,成為北方鬼帝的不二法寶。
張衡的戰力為至強天尊,而他法劍所演化的這條幽冥玄水蛟龍的戰力同樣也是至強天尊境界,召喚出來後戰力瞬間提升一倍。
不過由於幽冥玄冥蛟龍和他靈魂連接,一旦蛟龍被殺,張衡便有劍毀人亡之災。
杜子仁召喚的羅浮山鏡像和圖山公子召喚的泰山鏡像屬於同一種類型的神通,不過羅浮山更具有殺伐之威。
因為圖山公子只能借泰山的幾分勢,杜子仁卻可以憑借鬼帝的身份,徵召羅浮山的山魂。
羅浮山山魂出手,天尊道體也要被鎮壓成灰。
和張衡一樣,羅浮山也是杜子仁的最強底牌,兩人底牌出盡,是真的想要滅殺封十八。
……
我趕來的時候,正好看到封十八被這一山一龍封死所有的退路,上天無路遁地無門,外圍還有張衡和杜子仁兩大鬼帝伺機待發,隨時可以發出致命一擊。
封十八已經和兩大鬼帝鏖戰多時,神念虧空,身軀也有多處受傷,勉勵支撐方才躲過一次次殺劫,此刻面對兩大鬼帝的全力出手,封十八心中一片絕望。
頭頂上空的羅浮山無力阻擋,幽冥玄水蛟龍狡詐靈動也難以躲開,而張衡和杜子仁又在外圍虎視眈眈,斬斷了她所有的退路。
封十八披頭散髮,再無半分上位者神明的威嚴。一邊和幽冥玄水蛟龍殊死搏鬥,一邊試圖凝聚神念開闢暴風領域對抗杜子仁的羅浮山鏡像。
可是,以她現在的神念,已經無法再開闢新的暴風領域。
這一戰,她注定在劫難逃。
念及此,封十八不再試圖對抗羅浮山鏡像,而是全力出手,想要在隕落之前殺掉張衡的幽冥玄水蛟龍。
搏殺的同時,封十八依然掛念著人間的戰局。她來這裡是想阻止小白山魔道弟子的滅亡,可惜,在兩大鬼帝的糾纏之下,她終究什麼都做不了。
隨著頭頂上空羅浮山鏡像的降臨,封十八的身形在羅浮山山魂意志的鎮壓下失去了風的靈動。
身形受制後,戰力大減,風龍才一召喚,就被幽冥玄水蛟龍迅捷撲殺,最後封十八不得依靠本尊御使風之法則化為風刀風劍和蛟龍近戰搏殺。
可惜她本來就善戰,更不擅長近戰搏殺。美麗的身軀出現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痕,鮮血飛濺,任憑扶蘇之風綠芒纏繞,修復的生機遠遠比不上流逝的速度。
封十八越戰心越冷,知道自己死劫難逃,頻頻望向下方小白山戰局。
小白山是魔道好不容易聚集的根基,如果全部覆亡,會讓她死都無法釋懷……
便在她準備最後一眼望向小白上的時候,她看到了我。
看到了我眼中的憤怒,也看到了我手中的劍,最重要的是,她在我身上看到了希望。
……
我趕來的時候,羅浮山鏡像已經堪堪壓在封十八頭頂,不足十丈。而那條幽冥玄水蛟龍,也正在瘋狂的噬咬橫掃纏繞,瘋狂的肆虐著封十八的神軀。
血花飛濺,淒美哀傷。
堂堂九天風主,在兩大鬼帝的圍攻下,即將香消玉殞,化為浩蕩神風消散於天地之間。
憤怒盈滿胸膛,仇恨激盪劍海。在英雄之劍的召喚下,整片劍海呼嘯著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羅浮山鏡像。
同時我本尊閃電般的衝向幽冥玄水蛟龍,斬向它的逆鱗要害。
劍氣沖天飛起,天幕震顫。
在封十八上空劍海和羅浮山轟然相撞,虛空碎裂。
漫天煙塵之中,羅浮山鏡像崩塌,和劍氣流形一起太滅歸虛。
虛空碎裂所生成的能量衝擊讓封十八本人也受到了波及,原本就支離破碎的道袍,更加凌亂。
幽冥玄水蛟龍被劍海和羅浮山天崩地裂的撞擊震撼的龍軀微微一僵,恰在此時,我的英雄之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在它的逆鱗位置。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同時逆鱗也是龍最薄弱的地方,猶如蛇的七寸。
英雄之劍乃是天道之劍,無物不可斬,再加上我含怒全力一擊,幽冥玄水蛟龍只來得及發出一聲慘絕的悲鳴,瞬間被我斬碎了龍鱗,斬入要害玄關。
幽冥玄水蛟龍和張衡靈魂相連,蛟龍身受重創,張衡身形一晃,張嘴噴出一口鮮血,急忙御使神念,想要召喚幽冥玄水蛟龍。
見此,杜子仁也趕緊朝我本尊殺來,試圖逼我放棄繼續滅殺幽冥玄水蛟龍。
我鐵了心的要拉鬼帝下水,不閃不避,以本尊強悍的天尊道體應生生承受杜子仁的法劍攻擊,同時全力催發魔劍奧義,無盡劍氣流形沒入幽冥玄水蛟龍體內。
杜子仁修的不是劍道,他的劍威力並不強,強的是劍中附加的陰森鬼氣。
鬼氣入體,我全身猶如墜入冰窖。
我咬牙忍受憑借魔心強悍的生機對抗鬼入侵,同時繼續朝幽冥玄水巨龍體內釋放劍氣流形。
杜子仁乃是陰司老牌鬼帝,鬼氣汪洋無盡,法劍一分一分的沒入我胸口,劍尖直刺魔心,無法承受的穿心之痛迅疾產生。
可我決意滅殺張衡,依然咬牙不鬆手,不到死亡的前一刻,無論有多痛我都不會放棄。
魔心受傷,再也無法壓制鬼氣入體,就在我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封十八從我身後為我輸入一股汪洋澎湃的復甦之風。
由封十八本尊出手施展的復甦之風,生機強大非凡,入體的一瞬間,立刻把杜子仁攻入我體內的鬼氣全部驅逐出去。
《九龍拉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