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節

他們打著白旗,剛剛上了岸,林仁全就派人飛報京師了,這等涉及兩國的大事,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隱瞞的。
孟展收到消息後,又喜又憂。喜的是,瀚王既然派出使者,說明至少在談判結束之前,不會再打孟國。憂的是,也不知瀚王會提出什麼條件,是否會讓他難堪。
這時,彭太師卻提出,派出一支禁軍前去迎接。彭太師自獲悉瀚王派出了使喚節,就開始相信崔文的判斷了。
他卻不知,崔文相信楊瀚一定會派出使節的原因,卻是因為楊瀚征討大澤時,也派過使者。要阻止南秦立國時,同樣派出過使者,唯獨對孟國之戰,他是兵臨城下,不宣而戰。
這不合乎楊瀚一向的脾氣,想來是因為孟國鎖國鎖的太快,在戒備之意表現的如此明顯的情況下,不先打一仗,炫耀軍威,使者也不好說話。
不過,崔文判斷的雖然正確,他倒沒有坑彭太師的意思,而是他真的相信,楊瀚絕對破不了忘川和劍南兩道天塹。
彭太師如今既然相信了崔文的判斷,對於軍方自然就有些躍躍欲試了。於是,他馬上向皇帝進言,應當派一支禁軍前去迎接。
理由是,以荼單為首的軍方,無疑是在養敵自重。為了讓皇帝不得不向他們妥協,軍方很可能會趁機生事,挑起兩國大戰。
萬一,軍方派人扮作盜匪,對瀚王的使者半路下手,那瀚王豈肯善罷甘休?
孟展自從在草原上眼見得連他也得仰其鼻息的一代草原霸主靳無敵那般雄壯的大軍頃刻間化作一個個火人,迅速被瀚軍摧毀,土崩瓦解,孟展就對楊瀚的不可敵產生了陰影。
他只想苟且於南疆,逍遙自在,做一個安樂王侯,既無雄心壯志稱霸天下,也不想與楊瀚爭雄,自然擔心節外生枝,因此馬上從善如流,派了一支大軍,並扔了心腹內侍楊三壽監軍,唯恐得罪了瀚王的使者。
這楊三壽快馬加鞭趕到劍南關,迎住了瀚軍的使節,頓時暗暗欽佩陛下英明,這位瀚王大使,果然派頭極大,那些軍中人,就算是隸屬於彭太師一派,傾向於主和的,又怎肯被他呼來喝去,充作犬馬?
也只有他這種從小習慣了伺候陛下,甘為陛下忍辱負重的人才能承擔這個任務啊。
「啊呸!」
那位脾氣很大的瀚王特使一口黑痰呸到了楊三壽的臉上:「你個沒卵子的蠢貨,就不能換條路走麼?這是要嗆死咱家呀?」
楊三壽滿臉陪笑,努力克制著擦臉的衝動,細聲細氣兒地道:「大人,這條路最快,也最好走,這不是為了大人您行路方便麼?」
楊三壽嘴上說著,心裡卻罵,誰是沒卵子的蠢貨?我們孟國可沒有太監,你才是個沒卵子的。
沒錯,此番大使,就是有吠天犬之稱的司馬傑,三山世界的馬屁之神。
他此番負責帶象奴隊運送糧草至大澤,一到忘川河畔就衝進楊瀚的行宮,痛哭流涕地撲上去,抱住楊瀚的大腿,訴說他是如何地想念大王,如何地茶飯不思。
胡可兒在旁邊悄悄擦了擦濡亮濡亮、杏脯兒般嬌嫩的唇,臉蛋兒仍是半紅半白的,卻已被他連綿不絕的馬屁逗得想笑。
楊瀚卻是緊緊抓著衣服下擺,生怕這混蛋力氣大了,暴露什麼出來,好不容易趁著司馬傑換氣兒的功夫,楊瀚趕緊掙脫了腿,遠遠地逃開,這才擺脫了他的滔滔馬屁。
此時,已是楊瀚南攻,大火之後的第六天,楊瀚可不知道那火越燒越遠,仍未止歇。不過,他估摸這裡的消息應該已經傳至錦繡城,發酵的也差不多了,該是再加一碼的時候了,正在思量派誰出使。
李淑賢是個不錯的角色,但他正在小青麾下效力。
徐海生也使得,但他正負責遷徙三山的南秦牧民的安置。
至於羊皓,此人性情太過陰鷙,只適合藏在暗中謀劃些什麼,叫他做大使,去與人正面鼓弄唇舌之利,實非其長。
直到司馬傑來了,楊瀚才眼前一亮,出使南孟,再沒人比他更合適了啊。
這人固然是拍馬屁上癮,但那也得分是誰,一個可以完全拋棄自己的尊嚴,可以無限放低自己的身姿,卻諂媚奉迎他人的人……楊瀚當初在街道司時,市井之中,三教九流裡,早看過無數。
越是這種人,在他可以毫無顧忌地仗勢欺人時,越是無視他人尊嚴,那副盛氣凌人的姿態,沒有人可以做得比他更好。
於是,楊瀚馬上決定,派司馬傑赴南孟為使。
楊瀚又過了三天,才派司馬傑上路,這三天,他帶著司馬傑,巡視軍營,策馬江岸,馬鞭遙指對岸,對司馬傑說的都是南孟如何地不堪一擊,他要滅南孟不費吹灰之力,一旦南孟惹怒了他,所有南孟百姓不論尊卑盡皆為奴,永世不得抬籍一類的話。
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給司馬傑洗腦。
所以,過江之後,司馬傑那真是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彭太師派人算是派對了,不然再讓他在忘川河畔頤指氣使幾天,恐怕林仁全自己就要按捺不住,上前捅他三刀,再扔進忘川河去餵了王八,報他個逃匿不知所蹤了。
也許,在一次次不要臉地吹捧他人的過程中,對自己壓抑的太狠,這時全都張揚了出來,也虧得楊三壽能夠忍耐。
被司馬傑罵了一通,楊三壽就屁顛屁顛地去找護送的將領陳知行去研究了。
陳知行一聽,便皺眉道:「楊大人,這不合適吧?我們一路行來,該叫他盡量少與外界接觸,免得探到我國虛實。如今這條路,已經做了準備,驟然變道如何來得及?到時,他去時一條道,回來一條道,便足以總結出許多有用的消息。更何況,另一條道不易行,這馬車過不去呀。」
陳知行說著,回頭看了看那輛奇大無比的馬車。
這是陛下前往南秦時乘座的馬車啊,瀚王派司馬傑出使,居然叫他乘坐此車,這不是明擺著羞辱我朝麼。
楊三壽正色道:「我等出行時,陛下和彭太師曾再三叮囑,務必不要讓瀚王使喚者尋釁滋事。若是給了他理由,你看他如此嘴臉,豈有善罷甘休的道理?勢必要鬧出很多事來!
你道我不嫌厭此人?你看,我這臉上,他的唾跡我還沒擦呢,我怕他何來,為了孟國,我楊三壽個人聲名何足道哉。陳將軍啊,為了江山社稷,我們個人榮辱,暫且放在一邊吧!」
楊三壽好說歹說,就差跪下磕頭了,陳知行無奈,只得吩咐大軍改道,這一改,更足足繞出去幾十里,走了另一條山坳,這裡未曾遭受火災,又有大山阻擋,空氣便清新了些。
只是那巨大的馬車,卻只能使人駕駛,仍沿原道行駛,而司馬傑這裡,卻是坐上了滑竿,一路吱吱呀呀、顫顫悠悠的。
司馬傑一路上不停地作威作福,要這要那,搞得楊三壽疲於奔命,但司馬傑倒沒有左顧右盼,刺探什麼,這讓楊三壽不禁暗笑陳知行多疑,卻不知,隨司馬傑而來的侍從之中,卻有四個,乃是擅長堪輿風水之學的術士。
這些人不僅於山川地理多有研究,而且最擅長察顏觀色,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早經由這四個毫不起眼的隨從,暗暗搜集了起來。
************
兩道高大的門,看起來極其厚重,閃爍著青銅的金屬光澤。
但是門柩中不知做了什麼設計,如此沉重的大門,每次開合,居然並不吃力。
宋詞自從被帶到太卜寺,便見到了五位看起來地位十分尊崇的人,現在他已經知道,權力地位最為尊崇的那位是大宗伯,名叫黎大隱。接下來是左宗伯向君,右宗伯薛涼,還有兩位是卜博士。
初次的詢問,宋詞就發現,他們向自己問起的,幾乎全是關於楊瀚的事情,而對於他這個人,這幾人毫無興趣。
幾人詢問一番後,便叫人把他帶下休息,給他安排了舒適的住處,飲食也很精美。之前一直困在那小山村裡,他還以為這裡住著的都是未開化的蒙昧土人,這時從他們的餐具器皿、屋舍建築、室內傢俱,才隱隱感覺到,似乎,這裡一直在靜悄悄地發展著一個古老的文明?
宋詞走過四大洲,他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他完全可以感覺到,這裡的一切所蘊含的深厚底蘊,至少也得發展幾千年才可能。
《南宋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