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你與大腦間的特殊關係

現在已經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每個人都和其大腦無意識地形成了一種特殊關係。而要成為批判性思維者,我們必須將這種無意識的關係提升到意識水平。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關於「我們是誰、我們正在經歷什麼(現在每時每刻)、我們將要去哪裡(我們的未來),以及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過去)」這些內在想法的產物。此外,所有這些想法都在和我們的情緒和感受相互作用。情緒和感受機制不斷地對我們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

對於我們「相信」的每一個積極想法,我們的頭腦會很自然地傾向於產生積極的情感去與之匹配。相反,對於每個消極的想法,大腦傾向於產生消極的情感。如果我們能夠很明確地識別大腦中這三個機制持續作用的相互關係,我們將對我們自身的思維進行控制和調整。讓我們更進一步來思考這個觀點。

圖3-2表示大腦的三個基本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圖 3-2 思維指出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受告訴我們事情的進展是順利還是糟糕至極; 需求則驅動我們指向或脫離某一行動

正因為我們給經歷的每個情境賦予意義,故而我們體驗著愉悅、幸福、沮喪、痛苦、困惑、渴望、激情和冷漠等情緒。我們選擇某一特定的視角思考事件,將事件與我們曾經歷過的相似或相關環境中的情感體驗進行聯結。我們根據客觀現實,在對現實的客觀解釋、洞察甚至歪曲中理解事物的意義,做出相應的反應。例如,相同情境中的兩個人會做出完全不同的反應,一個體驗到痛苦和沮喪,而另一個卻感受到好奇和興奮。

來思考這個例子:兩個學生要完成提升寫作能力的任務。第一個人可能體會到困難、遭遇挫折,並且最終放棄。這個學生給提升寫作能力的任務賦予了消極的意義,將之定義為一個注定失敗的情境。因為他認為學習寫作應該是容易的,而當他實際遭遇困難的時候,他感受到沮喪情緒,感受到挫折感。而在相同情境中,另一個人將寫作能力的提升視為挑戰,他體驗到激動、令人愉快的情緒,這並不因為他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寫作技巧,而是因為他對任務有著積極的心態。他認為學習寫作應該是困難的,需要很多時間。而高水平寫作能力的達成必須要重複地修訂。

在這個例子中,嚴格來說,實際的任務完全是一樣的。然而,困難或簡單取決於個人應對挑戰的方式。是決定勇敢面對還是完全避免挑戰最終決定著這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而從根本上來講,這又是由思維習慣所決定。思維的差異導致了行動和情感體驗的差異。

圖3-3表示大腦的三個基本機制的相互關係。

圖 3-3 思維、感受和需求的互相關係 這三個機制持續地相互作用,並且在動態的過程中相互影響。

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思維,那些帶給我們消極體驗的思維習慣將會使我們最終變為難以改變的、頑固不化的人。例如,當我們接受忽略情感回應、「填鴨式」的數學教育時,我們常常會成為「數學憎惡者」或患上「數學恐懼症」,從而最終終止學習。從此,我們也會盡可能地迴避任何與數學相關的事情。在我們眼中,數學就是莫名其妙的、一串與任何生活無關的公式。或者,我們常認為自己「太笨」,不能理解數學。

但是,如果我們在課堂裡控制自己的思維,謹慎地分析課堂中講授的內容,以確定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內容。那麼,無論課堂本身有多枯燥,我們都能進行自主學習。

圖3-4表示我們如何影響自己大腦的運作。

圖 3-4 通過改變想法來改變不良的感受和需求

我們要相信,只要努力,我們就有能力學會任何事情。當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們要繼續堅持。當我們感到困惑時,我們知道提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我們不害怕說:「我不理解這個問題。」我們知道最好的思考者就是那些能夠區分能夠理解和不能理解的人。

圖3-5表示通過控制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控制大腦全部的三個機制。

圖 3-5 通過控制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控制大腦全部的三個機制

當我們理解了思維、感受和需求之間的關係,意識到每一種感受狀態背後都有一個思考過程時,我們就能夠在情感和需求的基礎上分析想法。如果我在課堂中感覺厭倦,我會問自己:「究竟是什麼想法導致了這種厭倦情緒?」如果我對所學並不感興趣,我會問自己:「是什麼樣的想法影響了我不願意學習這個內容?學習這個內容的實際價值是什麼?這是我需要學習,並且對我有益的東西嗎?如果是的,我需要做些什麼來學習嗎?」

圖3-6表示你的想法控制著生活的每個部分,但你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嗎。

圖 3-6 你的想法控制著生活的每個部分,但你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嗎
《批判性思維工具(原書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