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6:人們傾向於做出超出個人經驗的概括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時,得到一個重要發現,即兒童傾向於過度概括自己的直接感受。如果一些好事發生在他們身上,對他們來說,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了;如果一些壞事發生在他們身上,對他們來說,整個世界都糟糕透了。他把這種現象稱為直接的自我中心。

然而,皮亞傑沒有強調的是,許多成人思維也有相似的反應模式。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世界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的即時(情緒的)反應要保持看待事物的恰當角度是不容易的。

生活中某一情境和事件的負面性常常會帶來廣泛的負面影響,這種負面性有時甚至會在我們整個生活中投下陰影。不論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是負面還是正面事件,過分悲觀主義還是愚蠢樂觀主義,這些不合理的想法總會主導我們的思維。我們能夠迅速地從生活中一兩件負面(或正面)事件上跳到認為我們生活中一切都是負面(或者正面)的想法上。自我中心的負面思維很容易帶來放縱和自憐,而自我中心的正面思維很容易導致不切實際的自滿。

甚至一個國家都可以通過一件積極事件就給自己貼上不切實際的自滿的標籤。1938年在英國,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帶著與希特勒達成的協議從慕尼黑回到倫敦,他宣佈:「我們的時代是和平的!」大多數英國人洋洋得意地慶祝獲得了希特勒的承諾,但卻沒有考慮到希特勒一貫食言的事實。整個英國陷入了一種由直接自我中心帶來的全國性狂喜狀態。

丘吉爾表達了對希特勒讓步的懷疑,但像這樣理性的聲音被視作杞人憂天,因而被毫不留情地棄置一邊。但是,丘吉爾的懷疑是從長遠、實際的眼光來思考整個事件的。

思考悲觀主義者每天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早上醒來,他們不得不處理一些意料之外的瑣事。隨著他們處理的「問題」增多,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開始顯得負面起來,漸漸地,壞事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一天結束時,他們已經看不到生活中任何積極的事了。他們的思維(通常是隱性的)是這樣的:

所有事都很糟糕,生活不公平,我身上從沒有發生過任何好事。我總是不得不應對問題,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都這麼糟糕?

一旦這些想法主導了他們的思維,他們就失去了用理性思維制衡負面思維的能力。他們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他們的自我中心思維讓他們看不到更加實際、積極的事實。

策略性理念

如果我們在自我中心的負面作用開始主導我們思維之前就能夠理性地思考,那麼我們就能減輕這種負面作用的影響甚至根除它。首先,這要求我們瞭解直接的自我中心。然後,在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中找到直接自我中心的例子。

接著,我們要列出一張豐富且全面的生活事實的清單。摒棄自我中心,以理性思考的角度列出這張清單是很重要的。

不論事件積極還是消極,我們都要以長遠的視角給予事件恰當的考量。我們必須確定我們最為重視的事情,必須形成長遠的歷史的視角,必須以正確的價值觀和長遠視角來看待問題,必須摒棄片面的、過分概括化的自我中心。當我們頭腦中形成一個看待問題的完整「大圖」思維框架時,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偏見和錯誤信念而被不成比例地放大。

當我們感受到自己存在直接的自我中心傾向時,我們要主動地以理性思維來制衡它。我們要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推理,指出思維中的缺陷,識別我們忽略的相關信息,找出我們歪曲的信息,檢查我們的假設,並思考我們思維產生的結果。

簡而言之,通過在頭腦中形成一幅深刻全面的「大圖」思維框架,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全面地考慮觀點,我們能夠將自己的直接自我中心傾向減到最小。我們可以有效地分析我們生活中事件的重要性,進而無論在大風大浪的生活海洋中,還是在瑣碎平靜的日常湖面上,我們都能掌握好正確的人生方向。

《批判性思維工具(原書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