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流行歌手龐龍因為一首網絡歌曲《兩隻蝴蝶》而在流行歌壇一炮竄紅,他曾經說,他要感謝網絡的傳播力量,但我覺得他首先應該感謝的是遠古時兩個相愛的人,是他們的故事讓那兩隻蝴蝶在東方的情感文化裡有了無比神秘的力量。

我想,之所以我們對「兩隻蝴蝶」會那樣的認同,是因為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曾經被梁祝化蝶的故事深深打動過。事實上,在世界範圍內,中國的東方式愛情理念的宣傳「名片」不是《紅樓夢》,而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它早在1954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就被全世界的記者譽為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對於梁祝的故事內容,我想大多數人大概都是從越劇或由越劇翻拍的電影裡獲得的印象,說有個女孩兒名叫英台,她的故事特別精彩。她先是男扮女裝到杭州去上學,路上遇到梁山伯,兩人草橋結拜,在學校兩個人朝夕相伴,同學三載,祝英台暗戀梁山伯,梁山伯卻懵懂無知,只把祝英台當兄弟看。兩個人畢業的時候,分別前有一段十八相送,是梁祝戲裡的經典,最後祝英台與梁山伯約定,把家中的九妹許配給梁山伯,讓他七月七來家中迎娶。送走祝英台後,梁山伯從師母那裡得知,英台竟是女兒身,也就明白了所謂的小九妹其實就是英台自己,是英台把自己許配給了梁山伯。這讓梁山伯非常興奮,他根本就等不及到約定的東方情人節那天,一早就趕到祝英台家提親,可是這時候祝家已經把英台許配給了太守家的公子馬文才。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面前,祝英台只能含恨送別了梁山伯。梁山伯興沖沖而去,卻敗興而回,不多久就抑鬱而終。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去逝的消息,在父母逼婚的那天,外披紅喜服,內穿白喪服,與父親談好要先到梁山伯墳上拜祭,然後才去馬家行婚禮。到了梁山伯的墳上,她脫去紅衣,露出喪服,是放聲大哭,這哭聲感天動地,使得梁山伯的墳突然裂開。祝英台縱身一躍,跳進墳裡,與梁山伯合葬在了一起。祝英台死後,她和梁山伯的墳上飛出兩隻美麗的蝴蝶來,他們相伴相依,再不分離,人們就把那雙宿雙飛的蝴蝶,一隻叫做梁山伯,一隻叫做祝英台,這就是美麗的「梁祝化蝶」的故事。

對於這個故事,我首先談兩個小小的疑問。第一,就是祝英台的父親為什麼在對女兒的態度上有前後不一致的地方?第二,就是那個倒霉的馬文才,他到底是怎麼捲進這場故事裡來的?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我說祝英台父親的表現前後不一致是什麼意思呢?

這要從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說起。我們知道,這個故事的緣起是因為祝英台的女扮男裝、杭城求學。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我考證了一下,從女扮男裝所具有的社會性意義這個角度來看,至少在《四庫全書》所記載的典籍裡,祝英台的女扮男裝在中國古代那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雖然先秦時的《左傳》裡也說過楚王的王妃樊姬偶爾也學男人扮成將軍的模樣,但這並不是我們平常意義上所說的女扮男裝。而梁祝的傳說大概起於三國以後、六朝以前,現在可以考證的,最早有梁祝故事記載的,應該梁元帝時期《金樓子》一書,此書著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552——554年間,可是他的原作在明末已經消失,清乾隆年間編修的《四庫全書》還提到這本書。現存可以見到的最早記載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晚唐張瀆的《宣室志》上開始有了較為詳細記載。《十道四蕃志》和《宣室志》最後都提到晉丞相謝安奏請朝廷表彰這件事兒,也就是說,梁祝的故事最遲應該發生在東晉的時候。

後來一個較為著名的女扮男裝的典型就是花木蘭,但花木蘭故事產生的準確時間應該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從時間上看,它應該是晚於梁祝故事的。至於說後代有很多女扮男裝的事兒,那基本上是在明清市民文化的興起的背景下出現的。比如說黃梅戲裡的《女駙馬》,《再生緣》裡的孟麗君等等。所以從「女扮男裝」這一行為藝術的產生根源上看,祝英台可謂是一個開創者,從這個角度上不僅可以看出祝英台本身的個性氣質與性格特徵來,更重要的是從這個細節上還可以看出祝英台那種較為開放的家教、家庭環境來。也就是說,祝英台的父親,戲裡那個古板的祝員外,其實在對待女兒的事上應該是非常開明的。你想嘛,在那個時代,連女兒女扮男裝獨自外出求學這種開天闢地的事兒,做父親都支持,至少可以說他是沒反對的,這說明這個做父親的相當不容易了。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比我們現代文明社會裡的許多父母還要強!最少他能跟女兒溝通,並能最終接受女兒大膽的想法,並真地讓她去實施,這在今天很多父母都不一定能做到,更何況是那個遠古時代呢?而且,祝英台在外男扮女裝一扮就是三年,這也說明父母對祝英台的信任度是很強的。

那麼,這樣一個開明的父親為什麼會在後來祝英台的情感生活中那麼堅決的反對梁祝戀,並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呢?有人會說,這女扮男裝和婚姻大事是沒得比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在古代的封建禮教下,那可是比天還大、比地還大的約束。

請注意,梁祝故事所發生的東晉時期,並不是我們後來傳統印象裡認為封建禮教盛行的宋明時期,因為這時候儒家的理學還沒產生,社會對女性的桎梏還不是那麼的強烈。再看東晉時候的歷史實踐,這時候社會民眾的思想是非常開放的,《世說新語》中就記載了一些故事,有的就是表現做父母的並不能完全主宰孩子的婚事,尤其是女孩子,在自己的婚姻上還是有很大的自主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上還繼承了先秦的傳統,還可以算是中國古代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時期。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又在這樣一個開明的家庭環境中,而且,還有梁祝兩個人的師母為二人做媒,也就是說並不是完全沒有「媒妁之言」的,經過祝英台和梁山伯努力地、堅決地,甚至是抵死地抗爭,祝英台的父母還是「任你風狂雨驟,我自巋然不動」,我覺得,這就讓人有些疑惑了。

有人會說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你難道沒看過那部轟動全球的動畫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嗎?那裡頭說得很清楚嘛,因為是馬文才家,也就是馬太守家逼婚,所以祝英台她爹沒辦法。他一個員外,胳膊擰不過大腿,怎麼敢跟太守家悔婚呢?

這個問題確實提得很好,事實上整部戲的關鍵也確實就在這個問題的解答上,這就要說到我們的第二個問題:馬文才那個倒霉蛋是怎麼捲到這場梁祝的愛情故事裡來的呢?

我想,看過好萊塢動畫版本的觀眾,肯定都對吳宗憲配音的馬文才印象深刻,這個天下最大號又是最小號的電燈泡從一開始就跟梁祝糾纏在一起。說他是最大號的電燈泡,是因為他從梁祝相識、結拜開始,就一個勁兒地追祝英台,損梁山伯,一直到梁祝化蝶,他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鍥而不捨,也算是癡心不改了。說他是最小號的電燈泡,是因為影片為他設計的形象是瘦瘦的,小小的,長條的,是無恥卻無聊,又相當猥瑣的。這樣一個特別的電燈泡最後既毀滅了梁祝的愛情,卻又照亮了梁祝的愛情!

說實話,從情節設計上看,馬文才這個人物形象的刻劃是相當成功的。但是,這純屬是後人的藝術創作,不要說馬文才不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同學,就是動畫片《梁祝》和某些電影、電視劇裡常說的馬家逼婚一事,事實上,我要告訴大家,那也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看,這些電影、電視劇的祖本都是越劇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戲曲版的《梁祝》中並無馬家逼婚一出,而且情節表現出來的是祝英台和梁山伯都並不認識馬文才,只是說祝英台從學堂畢業回家的時候,父親告訴她已經把她許配馬文才,而馬文才則是太守家的公子。越劇裡最後的三場戲分別是「哭孝」、「逼嫁」與「化蝶」,這三場戲始終都沒出現過馬文才,甚至沒出現過任何馬家的人。而且從「逼嫁」這一場的名稱也可以看出來,是祝英台的父親在逼祝英台嫁,而不是馬家在逼婚。這就說明,把梁祝的悲劇責任強加在馬文才身上,或者說是強加在馬家身上,那是不太公平的。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就是,這個故事在古代的版本中還有一個結尾,但被現代版越劇改編時完全摒棄了。據明代史學家王世貞與楊慎根據唐人典籍考證說,最後是馬家把祝英台對梁山伯的忠貞這件事兒,向上匯報給了當朝宰相謝安,並奏請謝安表彰祝英台與梁山伯的墓為義婦塚。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不難看出,馬家在梁祝悲劇這件事上完全是個旁觀者,雖然梁祝的悲劇也確實是因為祝家與馬家的結親而起,但馬家,以及馬家的那個馬文才,在這出愛情悲劇事件上並不是什麼元兇,甚至連幫兇也根本算不上。

如果馬家不是幫兇,那麼就不存在馬家逼婚這一說,那這樣的話,祝英台父親的「逼嫁」的行為就更讓人難以理解了。這個本來很開放,很開明的父親,就這樣一意孤行,一手把親生女兒逼上了絕路了嗎?

其實越劇在改編這個古代故事時,是明顯注意到了這一點的。所以開始第一出,就把祝英台要女扮男裝去求學的戲設計成女兒與父親的矛盾衝突,說祝員外是個老古板,堅決不准英台去杭州求學,是英台女扮男裝裝成個算命的騙了他,才最後獲得他的允許。這樣,這個古板的老頭形象才會與最後的那個迂腐的父親形象完全吻合起來。但即使這樣,越劇也只是把梁祝結合的障礙設計為祝員外一人,因為越劇在這個戲上的初衷還是為了表現家長制對青年男女真摯愛情的扼殺。但後來,在影視作品改編加工時,我們已經習慣了表現封建各種醜惡勢力對所有真、善、美的東西的迫害,所以順理成章地要把馬家和馬文才拉下水,讓他們成為那個落後社會的黑暗代表,這比只啟用祝英台父親這個人物,那效果無疑要好得多。所以經過強化祝英台父親的迂腐與刻板,強化馬家父子的無恥與醜惡,現代版梁祝的故事就有了我們現代人特別容易的接受的主題,那就是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真摯愛情的迫害,封建制度對所有真善美事物的扼殺,這讓我們更容易想起某個年代特別喜歡說的一句口號:

「那個萬惡的舊社會啊!」

但是請注意,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並不是到現代才流傳開的,古代的人們就很喜愛這個故事,民間更是對梁山伯對祝英台充滿了同情,要不然人們也不會把那些雙宿雙飛的蝴蝶就分別叫做「梁山伯」與「祝英台」了。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古人是沒有我們現代人這種覺悟的,也就是他們在這個故事看到的並不會是什麼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的迫害,那麼這個愛情故事真正打動那個時代人們的關鍵是什麼呢?這也是我們今天要還原這個故事的關鍵所在。

先來看看古代典籍記載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與現代版的梁祝故事有什麼不同。

我們前面說過,現在可以看到的有關梁祝故事最早有著較為詳細記載的是唐代張瀆的《宣室志》,這裡面是這樣記載的: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祝英台女扮男裝的驚世之舉確實是實有其事。另外,她也確實跟梁山伯是同學,是好朋友。但是祝英上了兩年學就先回家了。又過了一年,梁山伯從同學、友人那裡得知祝英台竟然是女孩子,心裡是「悵然有所失」,回到家就讓家裡人去祝家提親,可得知這時候,祝英台已字馬家了,「已字」就是女孩兒許配給了男方。

梁山伯聞此消息,後來抑鬱而終,病死在鄞陽縣令的任上,墓在鄮城西郊,正好就是祝英台去馬家成親必經的路上。祝英台成親路上,船過這一段江面,江上大風大浪,就堵著船不讓過去。祝英台一問才知道曾經思念她成疾的梁山伯就葬在岸邊,於是上岸哭祭,真情感動天地,墓陷地裂,祝英台於是跟梁山伯得以合葬。注意,最後,梁山伯這個墓最後經謝安申請,被朝廷表彰為「義婦塚」。要知道這本是梁山伯的墓,按道理應該叫「義夫塚」啊,就算是兩人合葬在此,也不能只叫「義婦塚」啊?原來啊,在古代男權社會裡,古人認為梁山伯對這段錯失的情感念念不忘固然不易,但祝英台作為一個女人,能對已經逝去的梁山伯還如此有情有義則更為不易,所以才將此墓叫做「義婦塚」。

看了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大體情節上與現代梁祝的故事並沒有本質的差別,但是通過情節所表現出來的人們的情感取向是不一樣的。最關鍵的就是造成這個愛情悲劇的兩大外力不見了,既「馬家的逼婚」與「祝家的逼嫁」不見了。雖然造成梁山伯抑鬱而終的原因還是祝英台已許配馬家,但這已經純屬是命運的捉弄,而非人為的慘劇了。

既然不看重這種外力因素,那麼這段愛情本身一定有什麼特別的內涵讓世人感動,我想這才是這個愛情故事在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也一樣被人廣為傳播的最重要的原因,那麼這種特別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呢?

我以為答案很簡單,就是兩個字——「錯過」。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打動我的地方,並不是它的時代意義和社會內涵,而是那段愛情的本身。

對於愛情來說,最痛心的愛,大概就是被錯過的愛。

用李商隱的詩來說,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用周星馳美麗的大白話來說,就是「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擺在我的眼前,我卻沒有珍惜,等到錯過之後,才追悔萬分。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會對那個女孩兒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段話說得實在太精彩,以至於雖然是段假話,也同樣被人廣為傳頌。請注意,周星馳扮演的孫悟空在對紫霞仙子說這話的時候,當時的意圖還是為了騙她,為了得到月光寶盒。但我想,如果是換了梁山伯或者祝英台說這話,我相信,這一定是他們痛徹肺腑的痛心之語。所以當梁山伯知道祝英台竟是女兒身,而她又許配給了馬家之後,那種巨大的後悔讓他在短時間內就抑鬱而終了。所以當祝英台得知思念她的梁山伯已經抑鬱而終時,就撲在梁山伯的墳上,痛哭到天崩地裂,與梁山伯一起雖不能生則同室,卻最終死則同穴了。

我們經常會在「當愛已經往事」時,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事實上,沒有愛可以重來,所以留給我們的只有如深淵般的悔恨與蒼涼。這種感覺不論在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地方,對於人類來說都是一樣。我從來就不同意在愛情上也有進化論一說,唯獨愛情是不可能與時俱進的,是千百年來也是千百年後都不會有絲毫變化的,我說的是那些讓人產生愛與恨、悔與痛的各種感覺。正是這種感覺讓我們在解讀梁祝故事的時候,產生了最為強烈的共鳴,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注定與一些人、一些事曾經失之交臂、擦肩而過。

正因為如此,最後的化蝶才特別的美,因為那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與我們的愛,比翼雙飛。

說到擦肩而過與失之交臂,我們在人群裡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感覺,但《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歌也唱過「人海之中,找到了你,找到了真愛所依!」也就是說,幸運的話,你可能偶然一抬眼,就會在人群裡找到你的真愛所依,有一位叫桃葉的女子,便是這樣的幸運。

請看下回:桃葉的故事——「聞郎江上踏歌聲」!

《五代前的那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