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決定插手

臨到推定人員,從事籌備了,情緒熱烈的討論方始觸礁,彷彿沒有人願意提名,也沒有人肯於當選。──這時候又有一個面面俱到,聰明已極的意見提了出來;籌備委員何妨改為臨時執委,而個人當選倘有顧忌,乾脆點,就由各工會的團體名義擔任好了。

在上海工人總會成立的前十天,「工統會」主席周貫虹等,還派出代表李載民等,分赴無錫、蘇州、常州、鎮江、南通各地,合組一個「滬鍚蘇常鎮通各工會駐滬聯合辦事處」,自十一月七日起,開始進行籌備工作,並且正式在上海工統會內辦公。──陳群和周貫虹正要大張旗鼓,向外發展,驟然變生肘腋;臥榻之旁,另有「名正名順者」,酣然高臥,對工統會來說,這當然是很大的一項打擊。然而,「工人總會」在呈請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人都准予備案時,卻亮出來了一道護身符:那便是楊虎陳群建制上的頂頭上司:東路軍總指揮白崇禧,他竟呈請中央黨部遴員接收「工統會」,這一件呈文即經中央特別委員會第十次常會議決:交由中央工人部調查情形,妥擬辦法。

第一回合佔了先鞭,工人總會興高采烈,積極籌備,他們推出了各部門的負責人選,並且請由市黨部指派指導員,組織指導委員會,專負指導之責。

這一個令上海八十餘萬工友耳目一新,歡忭鼓舞的工人總會,它第一次推選出來的書記有陸京士、章逸秋、翁端甫,組織為郭晴釗、錢贊廷,調查為徐錫麟、顧若鋒、黎世良。

工人總會在這批青年新銳的領導之下,發展迅速,力量逐漸雄厚,旋不久,他們便以商務、商務發行、郵務、英美煙廠、報界、南洋煙草、華商電氣七大工會為中堅,實力寖假凌駕「工統會」之上。

工統會力圖抗衡,乃以組織對組織,不惜正面作戰,在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成立滬南、滬北、滬東、滬西、浦東、吳湘、租界,七區區聯工會,共同組設「上海市各工會代表聯合辦事處」,發表宣言說:「我們……是純粹工人的團體,……準備將來組織上海純粹工人最高領導機關。凡是破壞上海工人團結者,我們要看做他是敵人,誓以八十餘萬偉大之團結力量對付!」

「工統會」與「工人總會」,兩者之間別開生面,熱烈緊張的競爭,從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一直持續到十七年四月底,國民黨中央設立上海工會整理委員會。五月初,命令工統會和工人總會同時停止活動,而委派市黨部的周致遠、劉雲,淞滬警備總司令部政訓處的賈伯濤、社會局張廷灝、工人總會郭晴釗、工統會翁光輝、龐鏡塘等七人為整理委員。然而餘波蕩漾,波洄不已,一直到同年十月楊虎陳群下台,整理委員會奉令結束,工會整理事宜,全部交由上海市黨部辦理,方始曲終人散,另起爐灶。

在這幾達一年的長時期裡,杜月笙雖然不免有時會被陳老八借重,發揮一下他在工人大眾中所掌握的深厚潛力,但是,對於雙方的明爭暗鬥,在內心裡他始終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工人領導權的激烈爭競,使他霍然憬悟,尤其興趣倍增,他的嚴密觀察,和若干次的親身體驗,給他帶來一個牢不可破的觀念:如欲在黃浦灘上生根、萌芽、壯大,必須抓住社會基層中的基層,眾多的、有組織的工人,於是,他開始從三方面著手:

一、繼續加強運用幫會的力量。

二、虛心結納工人中的新銳領袖。

三、必要時挺身而出,直接爭取工人大眾的好感。

關於第三點,杜月笙不惜大量投資,他有足夠的本錢,把他排難解紛,息事寧人的服務對象,由若干個人擴展到一大裙人,甚或者一個團體。他的野心很大,他要使全上海八十餘萬工友,不分男女「左右」,全都對他心悅誠服,自動擁護。

《杜月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