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的刱始史實

中國之有「交易所」,始於民國十年,在上海四川路、愛多亞路轉角,像一顆彗星般燦然出現的「上海物品交易所」。

這一個交易所的理事長是寧波巨商、滬上聞人虞和德(洽卿),常務理事為聞蘭亭、周佩箴、郭外峰,他們都是智識份子,頭腦比較新,認識很清楚的工商業者。「物品交易所」成立初期,原名「證券物品交易所」,經營業務範圍,從證券到標金、紗布、麵粉、雜糧,無所不包,由於它創設未久,而各種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上海人為了有以區別,於是將這個設立最早的老交易所,改稱為「物品交易所」。

此一交易所的出現,迅即掌握了上海的重要商業。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是服務社會,平准物價的商業機構,灌輸給工商業者一種嶄新的、合理的、有傚法則的觀念。有了「交易所」,由於貨品大量買賣進出都集中於一地,工商業者可以明顯的看出供求關係的趨向,供過於求則價跌,求過於供則價漲,這種公開買賣制度,澈底的掃除了少數人操縱物價,以及過去茶樓酒館私下議價率而據為市價標準的弊端。

同時,由於「交易所」的設立,生產業者和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尤可藉由「期貨真賣」,避免因匯兌價格和國內市場貨價漲跌而生的風險。──在民國廿四年法幣政策實施以前因為國外金與銀的比價經常大起大落,每每牽動外匯行市,經營國外貿易者所負擔的風險極大。再則,定貨時和結貨時的貨價,又不時受到國內政局動盪不安的影響,唯有「標金期貨」的買頁,才可以使其趨於平衡。凡此,都是創設交易所的用意所在,亦即「交易所」所可發揮的功能。「交易所」本身,僅祇站在中間人的立場,向買賣雙方,收取合理的佣金。

為使讀者對於「交易所」的業務和功能,及其對於整個經濟社會的貢獻,筆者在此舉一個例,有以說明。譬如,某紗廠購進棉花七萬擔,每擔價格二十四元,這七萬擔棉花可以紡成十六支紗兩萬件,平均每件紗的成本是原料(棉花)八十四元,再加上工資、動力設備和其它開銷二十元共計一百零四元。然後我們假定,某工廠在購進棉花的時候,十六支紗的市價為一百三十元,所以,某工廠預計這一筆生意,可獲利潤每件二十六元乘兩萬件,一總是五十二萬元。

問題在於,用一百六十八萬元買進的七萬擔棉花,如欲紡成兩萬件十六支紗,為期需要六個月。六個月以後,十六支紗的價格必定會有所漲落,設若是漲,某紗廠即將獲致暴利,設若跌了,某紗廠便要大虧其本。

現在,有了「交易所」,某紗廠便可以從從容容,毫無風險,利用拋售期貨,亦即「標金期貨」的辦法,借重「交易所」的信用,在支出一百六十八萬元購棉加工的同時,立刻收回紡成十六支紗的貨款。例如,第一個月完工的棉紗三千件,以一百三十元的價格拋出,第二個月三千五百件,價格一百二十七元,第三個月約三千件,價格一百二十五元,第四個月三十件,價格一百二十三元,第五個月三千件,價格一百二十元,第六個月四千件,價格二百十八元。如此這般,某紗廠便可在出資購棉的同期,一下子收回二百三十九萬另五百元,淨賺三十一萬零五百元。某紗廠只要安心生產,準備交貨好了,生意做得穩穩當當,毫無風浪可言。這對於增加生產,安定物價,實有莫大之功能。

自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交易所設立以後,從民國十年冬到民十一年間,上海交易所之爭相設置,有如雨後春筍,風起雲湧,幾乎但有一業,便有某業的交易所,但有一物,也有一物的交易所。交易所的股票,往往在數日之內暴漲故倍。有這麼許多各業各物的交易所扮至沓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乃以擴大影響,服務工商的機懷,對每一位後起同業,不惜循循善誘,竭力支持。新設的交易所毫無基礎,缺乏人才,甚至於連經營的方針也茫然無知,這時候,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最重要的場務科長,甚至日夜奔波,身兼十幾家交易所的同樣職務,同時更兼任五六個訓練機構的教務主任。

《杜月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