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修行:以慈悲心轉化嗔恨

第二天,女居士們找到監院,強烈要求寺裡撤換更夫,生怕契此再借打更之機,在深更半夜行不端之舉。監院無奈,只好順應民心,不讓契此打更了。一個大活人,總不能讓他白吃乾飯。然而,全寺所有的地方都不接納契此。人們寧可自己多幹活、多受累,也不願意與他為伍。

偌大一個天華寺,竟然沒有契此的生存之地!

他欲訴無聲,欲哭無淚,唯有心頭的傷口在滴血。

寺裡容不得契此,監院就將他派到寺外服勞——到寺廟所屬的水田里幹活。

古時候,每座寺廟都有一些田產。有政府劃撥的,也有居士佈施的。居士來自四面八方,所以捐獻的田產有遠有近。離寺廟很遠的土地,只好租給他人耕種,俗稱為田莊。而寺院附近的水田旱地,或有寺僧集體勞動耕作,或有僧人帶領僱傭來的莊客耕種。

天華寺是奉化沿海最大的寺院,多年累積,在附近擁有大片水田、坡地,需要專人管理。契此就這樣成了一個穿僧衣的農民,種莊稼的僧人。

身為僧人卻不能修行,這並不是契此最大的煩惱,最讓他難以忍受的,還是那如影隨形的惡名。

契此每天從寺院到山下的寺田,都要經過山門前的一個村莊。他每次從村中穿過,總是有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戳他的脊樑骨,或指桑罵槐,盡情諷刺、挖苦他。甚至有一些小伙子故意向他吐口水挑釁,或者直接破口大罵他是花和尚……

契此無言以對,只好低垂著頭,繞著路走,躲開人群。實在避不開時,只能默默承受。

有一天,契此內急,到村裡的一個廁所方便。他剛剛蹲下,一攤稀牛屎從牆外飛了進來,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腦袋上!

面對種種難以忍受的侮辱,契此不知道怎樣才能擺脫這種強加給他的、沒完沒了的困厄,他感到自己的胸膛就要爆炸了……

 

彌勒跟隨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之後,他所率領的十五人,聽聞佛陀說法,都證到了阿羅漢,成了四果聖人。只有他,一無所獲,僅僅是發心而已。

那些證果的弟子,是為聖僧,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相反,像彌勒這樣未斷諸漏[5]、尚是凡夫胎的出家人,自然就很難得到人們的青睞。尤其是彌勒,與他同來的人都成了羅漢,更凸顯了他的無能。再加上他整天嘻嘻哈哈,好像對什麼都不在乎,人們普遍認為他貪圖享樂,放逸身心,不肯精進修行,所以不能證果。因此,許多人都很輕視他,言談話語之中,經常諷刺、嘲笑他。彌勒毫不在意,照樣整天樂呵呵的,好像他是一個無心人一樣。

彌勒說自己是個無心人。

有一次,有人直截了當地問他:“彌勒,你也出家多時了,為何一直不入流?”

彌勒說:“我是一個無心道人,所以不入聲聞流。”

“什麼是無心道人?”

彌勒回答:“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就是對一切無想、無念、無所求。所以,你們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不過,儘管他是一個樂天派,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因為王捨城裡的人都知道他尚未證果,所以他進城乞食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供養他。試想,同樣的東西,供養聖僧,可以得到更多的功德,誰還願意白給一個不入流的人吃喝呢?

乞討不到食品,彌勒不得不經常餓肚子。餓肚子他也照樣無憂無慮,整天呵呵笑個不停。

這一天,又到了乞食的時候。彌勒看到,舍利弗與羅睺羅一前一後步出祇園精舍,向王捨城走去。他想:舍利弗是佛陀的大弟子,而羅睺羅更是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所生的兒子,他們兩個入城乞食,一定能得到很多人的供養。於是,他就跟在舍利弗與羅睺羅身後,步行到王捨城乞食。

他的如意算盤是,人們在給他倆的缽裡放食物的時候,不會好意思單單冷落他吧?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往常他獨自乞食,多少還能得到一些食品,而今天他跟隨著舍利弗他們,壓根就沒吃上飯。

走在前面的舍利弗、羅睺羅還沒進城門,彌勒突然發現,一個惡狠狠、凶巴巴的大漢從旁邊躥了出來。他先是往舍利弗的缽裡撒了一把沙子。舍利弗不但不惱怒,反而像得到最美味的食品一樣向他點頭致謝。惡漢又衝向羅睺羅,照他的臉上狠狠打了幾拳!

彌勒見狀,下意識地加快了腳步。惡漢行完凶就開溜了。而站立在一旁的舍利弗並沒有阻攔他,任他離去。彌勒趕到的時候,看到羅睺羅滿臉是血,痛得嘴唇發抖。看得出來,羅睺羅緊咬牙關,才強忍住了胸中的怒火。這時,舍利弗說道:“羅睺羅,我們都是佛陀的弟子,應該有忍辱的精神,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不能心懷嗔恨。我們要以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佛陀經常教誡我們,對於個人所受的委屈詆毀,要以忍辱為寶。因此,羅睺羅,你要熄滅胸中的怒火,忍受心中的屈辱。世界上最大的勇氣,就是難忍能忍。天上人間,任何力量都不能勝過忍辱。”

聽了師父舍利弗的一席話,羅睺羅心情趨向了平靜。他走到小河邊,水面上映照出了他滿是血污的臉。然而,他的心並沒有隨之波動,默默地捧起水,洗去血漬。

舍利弗與彌勒看到這種情形,心裡無比感動。

羅睺羅說:“剛才的疼痛,我已經不把它放在心上了。這世上有著許多的惡人,不如意的事也很多,我的心並沒有因此怒火中燒,只是想到,像這種無法無天的暴徒,如何處置是好?佛陀教導我們,要有慈悲心,要和藹待人,要忍辱積德。但是,那些愚狂的人卻因此輕蔑我們,反而恭敬那些凶殘的人。佛陀演示的真理,對於他們來說,如同陽光照耀死屍一樣,毫無反應。佛陀開示的人生真諦,對於那些愚昧的人有效嗎?”

舍利弗聽了之後,對羅睺羅很滿意。於是,他們返回了祇園精舍。佛陀聽了舍利弗的講述,對羅睺羅的忍辱精神給予了讚揚,並且對所有的比丘開示說: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見到佛,就會背離佛法、遠離僧眾,就不能在輪迴中得到解脫。只有能忍惡行的人,才能消除災禍,得到安詳。有智慧的人能體察到因果,所以能控制嗔恨念頭的升起,常行忍辱。忍,是修道的助緣,可以使你早日解脫;忍,像大海裡的舟船,可以渡過一切苦難;忍,是病者的良藥,能夠救助人的性命。我之所以能夠成為佛陀,獨步三界,受到人天敬仰,是因為我的心安穩,深知忍辱德行的可貴!”

《讀佛即是拜佛:彌勒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