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衰敗,玄奘失控大哭

玄奘南渡恆河,來到摩揭陀國境內。摩揭陀為佛陀住世時十六大國之一,土地肥沃,風俗淳樸,崇尚佛法,有伽藍五十餘所,僧徒萬餘人,多修習大乘教法。玄奘慕名來到摩揭陀國的華氏城。佛陀圓寂兩百年後,阿育王將首都從王捨城遷到了這裡,並以此為中心建立了印度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帝國。阿育王開始並不崇信佛法,讓他頓悟的是一場極為慘烈的征戰。他的將士殺死對方十萬餘人,自身損傷也極為慘重。更嚴酷的是,這場大規模的征戰帶來的是社會大動盪。為躲避戰亂,人們紛紛逃離家園,從而造成田地荒蕪,百業凋零,而後更發生了大饑荒、大瘟疫……

無數鮮活的生命死於饑饉、戰亂與疫病。阿育王被這場惡戰所帶來的悲慘景象深深震撼了,內心充滿悔恨。於是,他決定皈依和平的佛教。他在與佛陀生平有關的地方,修建了成百上千座佛塔。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人民能遵守佛法,不再紛爭,永遠和平。為了讓世世代代的人們記住他的話,他將法令刻在石頭與石柱上,安放在全國各地。玄奘不止一次在這些石柱上看到這樣的記載:

 

我將佛法刻下來,是為了告誡我的子孫放棄武力征服,他們所獲得的勝利,應該通過忍耐和輕罰來取得。他們應該這樣想,只有佛法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佛法的喜悅才是全部的喜悅。這不僅對此生有益,對來世也無價。

 

當玄奘來到華氏城,眼前的殘破景象讓他大吃一驚。曾經壯麗輝煌的宮殿,而今僅存故基與殘垣斷壁;曾經的數百座寺院,現在只剩下可憐的兩三所。要知道,這裡是佛陀渡過恆河後第一個講經的地方,曾經高僧雲集;這裡曾經是偉大的阿育王維護正法,使佛教得到空前發展的地方!

玄奘一一憑弔那些佛教聖跡,感慨萬千,不勝欷歔。是啊,世事無常,成、住、壞、空[37],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規律。

他繼續向西南行,經礫迦寺再南行百餘里,至菩提伽耶,這裡是佛陀成正覺之地。遠遠地,玄奘就看到了那棵佛教的聖樹——菩提聖樹。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因佛陀在樹下覺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名菩提樹。

玄奘看到,菩提樹四周築起了高大堅固的圍牆,東西較長,南北稍窄,共有四個門。圍牆內綠草如柔軟的地毯鋪在地上,同時栽種著許多珍奇名貴的花木。然而,當玄奘沒有在菩提樹下找到那塊大石頭時,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當年,佛陀就是在那塊石頭上靜坐成道的,因而後人稱之為金剛座。據說,無論大地怎樣震動,金剛座都不會傾覆;而佛教式微,佛法漸衰,金剛座就會被沙土所覆蓋,無法得見。佛陀入滅後,各國的國王聽說了金剛座的象徵意義,隨即雕刻了兩尊觀世音菩薩的坐像,分別放置在南北兩側,為金剛座的標界。人們傳說:若是這兩尊菩薩像隱沒不見,則佛法當盡!

而今,玄奘沒有看到那金剛座,它早已被泥土所掩埋。就連那兩座面向東方的觀世音菩薩像,也已經被泥沙掩埋到了胸部!

在佛陀證道的菩提樹下,玄奘五體投地,用自己的肉體緊緊貼在這片印滿佛陀足跡的土地上。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西行幾年來所遭遇的種種險阻、種種磨難,不禁悲欣交集;他又一幕幕回想起自己進入西域、進入印度所見到的種種景象:原本佛教昌盛的西域諸國,而今幾乎沒有了佛教的蹤跡……

世事無常,成、住、壞、空雖然是自然法則,但這一路行來,他仍然感到觸目驚心,心痛不已。尤其是看到菩提樹下的菩薩像也在漸漸被淤積的泥沙淹沒,預示著佛法將衰,他不禁悲從心來,匍匐在地,號啕大哭……

這雖然不是玄奘西行求法以來第一次痛哭流涕,但卻是最難以自控的一次。沙漠斷水,天山雪崩,強盜舉刀,一次次危在旦夕,他從來沒有如此悲傷;與國王稱兄道弟,公主以身相許,無數至高無上的榮譽,也不曾讓他喜極而泣。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自從踏上求法之路,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的理想之崇高,信念之堅定,境界之忘我,是外人難以體會的。要知道,對於他前行的每一步,都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做前提而拚搏出來的。如今,在這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下,一向意志堅定、無所畏懼、從容鎮定的玄奘,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他就像失卻家園、離別親人的遊子,忽然回到了家鄉,見到了日夜思念的娘親,怎不叫他激動萬分!匍匐在菩提樹下,他就像撲在親娘的懷裡,可以肆無忌憚地敞開自己的心胸,傾吐自己的心聲……

三年多來凶險而艱難的旅途固然使他身心疲憊,親眼目睹佛教在其發源地的衰落也的確讓他傷悲,然而,玄奘最遺憾的並不是這些。作為一個佛教徒,他是多麼希望自己能親自面謁佛陀,親耳聆聽佛陀的綸音!而今,他雖然到達了佛陀的故鄉,親履了佛陀走過的土地,菩提樹依舊茂盛,流逝的千年時光卻難以追回。日到中天,溫暖的陽光籠罩著菩提樹。今天的玄奘不曾見過古時的太陽,今日的太陽卻曾經照耀過佛陀的面龐。玄奘可以朝聖,可以想像佛陀的音容笑貌,可以在佛陀的覺悟之地久久徜徉,但他卻無法親聆佛陀的慈悲教誨。而這,在今生今世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缺憾!

玄奘懊惱哀傷,悲淚盈目,悲慟著追思懺悔:佛成道的時候,我漂淪在何處?我就像一個少不更事而流落異鄉的孩子,不知家在哪裡,不知母親的思念,不聞故鄉的召喚,流浪生死不知歸來。為什麼自己的業障如此深重?直到像法時期[38],自己才姍姍來遲……

 

古道斜陽秋風起,浪子思歸期。

抬望眼,路迢迢,十萬八千里;

山復復,水淼淼,重重坎坷荊棘。

風塵蕩滌遊子淚,多少往事歷歷。

 

暮色蒼蒼望家山,一片真情依依。

夢中常見卻是遙遠,回首已是百年期。

牧笛聲聲,炊煙縷縷,淚雨瀝瀝,

雲水輪迴降甘霖,莊嚴我故國大地。

[1]指大德之人。

[2]即《阿毗達磨俱捨論》,佛教經典之一,古印度世親著,唐玄奘譯。

[3]寺院中負責接待賓客的僧職。

[4]即《大般涅槃經》,佛教經典之一,共四十卷。

[5]即《攝大乘論》,佛教經典之一,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主要論著。

[6]即阿毗達磨,一種闡發佛教教義理論的體裁。

[7]《成實論》是佛教論典之一。研習和弘揚《成實論》的,稱為成實學派。

[8]即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

[9]又名三學,或三無漏學。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是佛教的修行方法。

[10]指研習和弘揚《攝大乘論》的義學僧人。

[11]古印度將一晝夜分為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夜三時)。初夜,相當於現在的20時左右。

[12]這兩句是用來點明修行禪法的人,心中要如一點毛病也沒有的眼睛才好。

[13]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意為“我”。

[14] 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15]六欲天之四。此天有內、外兩院,內院是彌勒寄居於欲界的“淨土”。

[16]古代典籍的通稱。

[17]施主。

[18]佛門法器之一。行腳時可用之驅趕動物防身,乞食時振動錫杖,使人遠聞即知。

[19] 尚未得度的年少行者。

[20]集結僧眾共同勞動。

[21]佛經講座特有的形式:聽聞法師講授後,弟子重述其師所講。

[22]修行人把智慧當做生命。

[23]“三藏”指三類佛教經典,即經、律、論。精通三藏的學者,被稱為“三藏法師”。

[24] 紙張未發明以前,古印度多以貝多羅樹的葉片作為紙類的代用品,簡稱貝葉。因而,最早的佛教經典也是書寫在貝葉上的,稱為“貝葉經”。

[25]佛門特有的一種調劑身心的修行方法,近似於散步。

[26]即帕米爾高原。

[27]現在四川省一帶,包括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一帶。

[28]受具足戒的證明,也用來證明僧人身份。

[29]這是印度佛教信徒對佛、法、僧三寶最恭敬的禮節。

[30]指浮塵為日光所照時呈現的一種遠望似水如霧的自然景象。佛經中常用以比喻事物之虛幻不實者。

[31]即洛陽和長安。

[32]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33]簡稱《仁王經》。仁王,指的是當時聽法的十六位國王。國王們為了使自己的國家長治久安,請佛陀說了此經。

[34]今庫木什山。

[35]即由佛教徒集會,對佛陀學說進行會誦,經過討論、甄別、審核,最後用文字確定下來,成為經典。佛教史上先後共有四次結集。

[36]佛教以外的出家修道人。

[37]佛教教義名數。指世界生滅變化一大週期的四個時量,所謂“成劫”、“住劫”、“壞劫”、“空劫”,亦稱“四大劫”、“四劫”。

[38]佛陀入滅後,依其教法的運行狀況,可區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一般認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正法時期,佛雖滅度,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證果;像法時期,也有教、有行,但因信心、修持不夠,證果的少;末法時期,佛法式微,佛教成了知識,依教奉行者少,研究學問者多,所以證果者十分罕見。

《讀佛即是拜佛:真實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