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官治天下 中央與地方

官僚制度的第一要素,是機構。

機構分為中央和地方。

中央的是政府機構,地方的是政權機構。

具有政治意義的「中央」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原文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這說明戰國末年集權制已成定局,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也提到了議事日程。[9]

但,中央的真正建立卻要到秦漢。

秦漢帝國的中央,結構和層次非常清楚。機構,是皇宮、相府、卿寺;首長,則是皇帝、三公、九卿。皇帝在漢代也被叫做縣官,宋代則叫官家。這就是說,皇帝不但是天子,是君主,也是最大的官僚。

帝國的政治,豈非官治天下?

中央首長的分工也很明確。皇帝是國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腦,九卿是政府部長。宰相三公,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三權分列。至於九卿和九寺,則官職與官署同名,其職責是:

太常,負責宗廟禮儀和皇家祭祀;

光祿勳,負責宮殿大門和宮中宿衛;

衛尉,負責宮城屯兵;

太僕,負責皇宮車馬和皇帝出行;

廷尉,負責刑律;

大鴻臚,負責蠻邦事務;

宗正,負責皇親國戚;

大司農,負責國家經濟;

少府,負責工商稅務(用作皇帝私房錢),以及皇帝的飲食起居、醫療保健、文化娛樂;

中尉,負責京城保衛。

顯然,這裡面只有大司農(財政部部長)、大鴻臚(外交部部長)、廷尉(公安部部長)和中尉(首都衛戍司令),可以算是中央政府官員。其餘,則都是皇帝的家臣:光祿勳是門房和侍衛隊長,衛尉是近衛軍司令,太僕是馬車伕,太常、宗正和少府則是皇帝的大管家。

這實在不太像政府。

然而皇帝的家臣,卻又同時管國務。比如擔任顧問的博士,便隸屬於太常;負責議論的大夫,便隸屬於郎中令;作為秘書的尚書,則隸屬於少府。

家國一體,公私不分,皇家事務和國家政務混為一談,這些都是典型的封建特色──家天下。

其實就連宰相,也一樣。邦國時代,天子、諸侯、大夫的家臣,在內打理家務叫宰,出門擔任副官叫相。宰相這個詞,也是封建殘餘。[10]

封建殘餘的徹底剷除,要到隋唐。那時,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帝國中央才像模像樣地有了政府。秦漢兩代的組織變革,則主要不在中央,而在地方。

秦和西漢的地方政權都是兩級:郡和縣。縣屬郡,郡屬中央。中央是最高權力機關,郡縣是下屬機構,其長官則由中央任命,所以叫「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郡縣制的根基在縣。

漢代縣的長官不叫縣官(縣官是皇帝),叫縣令或縣長(大縣叫令,小縣叫長)。縣令或縣長的佐屬,是縣丞和縣尉。縣丞管文書、穀倉和監獄,相當於副縣長(丞即副職)。縣尉管治安,捕盜賊,相當於公安局局長。

但,縣令和縣長是官,縣丞和縣尉是吏,他們的品秩(讀如志,俸祿)也不一樣:縣令六百石到千石(讀如但),縣長三百石到五百石。縣丞和縣尉二百石到四百石,叫長吏(長讀如掌)。級別更低的叫少吏(少讀如紹),秩百石。

縣的上級則是郡。

秦和漢初,郡的主官有三個:郡守(漢景帝時改名為太守)、郡尉(漢景帝時改名為都尉)、郡監(漢武帝時被取消)。郡守管行政,郡尉管軍事,郡監管監察,正好對應著中央政府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西漢中央主要職官職掌秩祿簡表

部門 沿秦 漢改置 職掌 秩祿 備註 三太 太師   輔佐皇帝 金印紫綬 位在三公之上,不常置。 太傅   同上 同上 同上 太保   同上 同上 同上 三公 丞相(相國) 大司徒 總理庶政,輔 佐皇帝 金印紫綬 萬石 漢高祖時置一丞相,高祖十一年更名為「相國」,哀帝時改稱「大司徒」。 太尉 大司馬 掌全國軍政 金印紫綬 萬石 武帝建元二年,省去太尉,後又置大司馬,冠以將軍之號。 御史大夫 大司空 掌論議及糾察 諸事 銀印青綬萬石 (上卿) 成帝時改稱「大司空」,哀帝時又復置,後又改稱「大司空」。 九卿 奉常 太常 掌祭祀禮儀 銀印青綬 中二千石 秦之「奉常」,景帝時改稱「太常」。 郎中令 光祿勳 掌宮殿掖門 同上 秦之「郎中令」,武帝時改稱「光祿勳」。 衛尉 中大夫令 掌宮門衛屯兵 同上 景帝時改稱「中大夫令」,後復之。 太僕 太僕 掌輿馬 同上   廷尉 大理 掌刑獄 同上 景帝時改稱「大理」。 典客 大行令 大鴻臚 掌賓客朝覲及邊地各民族之事務 同上 景帝時改稱「大行令」, 武帝時改稱「大鴻臚」。 宗正 宗伯 掌親屬諸事務 同上 平帝時改稱「宗伯」。 治栗內史 大農令 大司農 掌谷貨 同上 景帝時改稱「大農令」, 武帝時改稱「大司農」。 少府   掌山澤租稅 同上 成帝時置尚書五人,東漢發展為尚書檯。 列卿 中尉 執金吾 掌徼循京師 銀印青綬 中二千石 武帝時改稱「執金吾」。 典屬國   掌蠻夷降者 二千石 成帝時併入大鴻臚。 將作少匠 將作大匠 掌治宮室 二千石 景帝時更名「將作大匠」。 宮官 詹事   掌皇后太子家事 二千石 成帝鴻嘉三年省詹事官,並屬大長秋。   長信詹事長信少府長樂少府 掌皇帝後宮諸事 二千石 長信詹事,景帝中六年更名「長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長樂少府」。 將行 大長秋 皇后卿 二千石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太子太傅 太子少傅   掌教太子 二千石 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舍人。 軍官   大將軍     武帝初為衛青而設。有時位在公之上。   驃騎將軍 掌兵及征伐之事   不常設   車騎將軍 同上   同上   衛將軍 同上   同上 前後左右軍   同上   同上   列將軍 同上   同上

本表據陳茂同《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

官名如此,官署亦然。漢代郡的官署稱府(郡府),也稱朝(郡朝)。縣的官署則稱廷(縣廷),也稱寺(縣寺)。郡曰朝,縣曰廷,合起來就是朝廷。郡曰府,縣曰寺,豈非對應著中央的相府和卿寺?

也許,這正好說明郡縣是中央的分支,也說明秦漢兩代重視地方。漢宣帝就說,要保證地方上「政平訟理」,只能靠好的郡守。實際上郡官的地位不低。比如品秩,九卿「中二千石」(月谷一百八十斛),郡守「二千石」(月谷一百二十斛),郡尉「比二千石」(月谷一百斛),而且郡守和郡尉都是銀印青綬,跟九卿和御史大夫一樣。[11]

因此,郡尉升為郡守,郡守轉為九卿,都不困難。直接升為御史大夫的也有,比如上黨郡守任敖,淮陽郡守申屠嘉(申屠嘉後來還做了丞相)。同樣,九卿轉任郡守也不算降職,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並不隔膜。

更重要的是,中央、郡、縣,只有三級。層級少,管理就方便。下情不難上達,政令亦很通暢,可謂效率高而成本低。如果將郡數控制在八十以內,每郡下轄十到二十個縣,對於中央集權的大國應該說是最合理的安排。

然而東漢以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不再簡捷,層級也越來越多。東漢,郡之上有州;唐宋,州(府)之上有道或路;元代,路之上有行省;明清,省之上有督、撫。

當然,明清的總督和巡撫,從理論上講都是中央派駐地方之專員,也都兼有中央政府的官職和官銜,嚴格地說不算地方官。布政使和按察使,才是省長。唐的道,宋的路,元代的行省,剛開始也不是行政區。但,縣的上級機關和上級領導越來越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就與漢武帝有關。因為最早成為郡縣之上行政區域的州,便正是漢武帝的發明。

那就從州說起。

[9]見《韓非子·揚權》。

[10]請參看《漢書·百官公卿表》、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1]見《漢書·循吏傳》。

《易中天中華史:漢武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