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史 初生牛犢

亞平寧半島像靴子一樣伸入地中海,它的名字也叫意大利。意大利(Italia)可能是奧斯坎語Italos的希臘語化形式,意思是牛犢之國。

不過,半島上真正的初生牛犢,是羅馬。

羅馬在意大利中部。在這裡有一條台伯河,西北岸叫埃特魯斯坎(又譯伊特魯斯坎、埃特魯利亞、伊達拉裡亞),住著埃特魯斯坎人;東南岸叫拉丁姆,住著拉丁人。

拉丁人是羅馬人的祖先。

羅馬的歷史是在傳說中開始的。根據這個傳說,公元前753年4月21日,也就是中國的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十七年,一個名叫羅慕路斯的人在帕拉丁山丘上建立了一座城市,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羅馬(Roma/Rome)。

這當然並不可靠。

更靠不住的是,羅慕路斯和他的雙胞胎兄弟被說成是戰神馬爾斯的兒子。他們哥倆被叔外祖父拋棄後,一隻母狼喂活了他們,後來又被牧羊人夫婦撫養成人。因此,這只警惕而機敏的母狼,便成了羅馬城的標誌。

羅馬人是「狼崽子」。

儘管誰都知道狼崽子的傳說只能姑妄聽之,羅馬人卻寧願相信這是信史。羅馬作家李維甚至告訴我們,羅慕路斯在建城時曾經這樣對眾人說:上天賦予我們使命,總有一天我們羅馬將成為世界的首都。

這話當然兌現了,不過是在很久以後。

實際上,從傳說中的羅馬建城,到羅馬共和國的真正誕生,他們有兩個半世紀默默無聞,甚至是在埃特魯斯坎人的統治之下。就連「羅馬」這個名字,也可能是埃特魯斯坎人給他們起的,意思是「河上之城」。

不過,埃特魯斯坎人雖然使用一種非印歐語,卻把字母引進了羅馬。這是他們從希臘人那裡學來的,而希臘人則是腓尼基人的學生。腓尼基人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的發明者,也是印度、阿拉伯、斯拉夫字母的祖師爺。

羅馬人從埃特魯斯坎人那裡學到的東西還有:犁,城市排水設施,住宅的前庭結構,拖袈(長袍),以及執政官出行時的排場:十二名扈從每人肩扛一束木棒,當中插著一柄戰斧,以此象徵國家的權力和權威。

這個儀仗或權杖,就叫法西斯(fasces)。

現收藏於意大利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在古羅馬法西斯是權力和威信的標誌,該形象仍保留於今日美國十美分硬幣上,作為權威與集體力量的象徵。

但,儘管埃特魯斯坎人幫他們規劃了城市,包括街道佈局和卵石鋪路,羅馬人依然保留了拉丁語,也創建了自己的社會結構和政治組織。這些結構和組織是那樣地與眾不同,以至於羅馬人的文明也只能另闢蹊徑。

那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構成早期羅馬社會的是氏族,每十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叫庫裡亞。每十個庫裡亞組成一個部落,叫特裡布。三個特裡布(即三十個庫裡亞)構成羅馬城市公社,全體成員則構成羅馬人民。

羅馬人民(拉丁文為Populus Romanus)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貫穿了羅馬歷史的始終。所有執政者都要以人民的名義行使權力。他們的盟國被稱為「羅馬人民之友」,政治對手則被宣佈為「羅馬人民的公敵」。

代表羅馬人民的是人民大會,也叫庫裡亞大會,由全體成年男子參加,按照庫裡亞分組議事。每個庫裡亞有一票表決權,有權選舉執政者,決定戰爭和判決。

不過,人民大會只是權力機關,決策機關卻是元老院。元老院其實就是江湖大佬們的議事機構。選舉和立法都是先由元老院拿出方案,再由人民大會表決。

這樣的政治制度,我們應該不難理解。

事實上,元老院是羅馬真正的權威和靈魂。羅馬人在書寫他們國家時,通常縮寫為SPQR,意思是「元老院和羅馬人民」(拉丁文為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看懂羅馬的政治和歷史。

最高執政者則叫勒克斯(Rex),也就是羅馬王。不過,羅馬王是終身制,而不是世襲制。老王去世後,新王只能由元老院和人民大會選舉產生,沒什麼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顯然,他更像一個終身制的總統而非國王。

這就是共和國誕生之前的羅馬,歷史學家把這個時期稱為「王政時代」。如果說這也是君主制的話,那麼,這種君主制跟中國的君主制是大為不同的。

君主制的中國叫天下。

君主制的羅馬叫公社。

天下的治權來自上天。

公社的治權來自人民。

權力來源不同,授權方式也不同。在中華,邦國時代是上天授權天子,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大夫;帝國時代,則是上天授權天子,官員代理皇權。結果,封建制的天下分崩離析,郡縣制的帝國治亂循環。

王政時代的羅馬就不會這樣,因為他們理順了關係。

權力主體:羅馬人民。

權力機關:人民大會。

決策機關:元老院。

執行機關:羅馬王。

作為君主制,這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權力在理論上屬於人民。然而羅馬人仍不滿意。公元前509年,他們驅逐了最後一個勒克斯,並順手一刀終結了王政時代。

被驅逐的這個羅馬王叫塔克文。他是一個埃特魯斯坎人,也是一個篡位者和殺人犯。在謀殺了先王塞爾維烏斯以後,他既未經人民大會選舉,又未經元老院同意,就自說自話登上了王位,並統治這個國家二十五年之久。

塔克文遭到驅逐,根本原因是公然藐視羅馬的政治傳統和遊戲規則。他從來沒有向元老院徵求過任何意見,也從不問人民大會是否同意他的決策。當然,沒有全副武裝的衛兵保護,他也絕不走出宮門一步。

於是,此人有了一個外號:傲慢者塔克文。

傲慢者塔克文在軍事和外交方面都堪稱天才,在國內卻積累了足夠的怨恨。他的第三個兒子更是出格,居然在到親戚家做客時,持劍強姦了年輕貌美的女主人。

受辱的女人用短刀殺死了自己。臨終前,她呼吸艱難地要求在場的男人為她復仇。這些男人是聞訊以後匆匆趕來的,其中便包括她的父親和丈夫,以及丈夫的朋友即羅馬共和國的締造者布魯圖。

烈女的遺體被放置在羅馬廣場,布魯圖則向圍攏過來的市民發表了演說。憤怒的市民一致同意將國王和他的全家驅逐出境。因此,當在外征戰的傲慢者塔克文趕回羅馬時,他面對的是緊閉的城門。

成功驅逐了國王的布魯圖,在羅馬廣場上召集了人民大會。他提出了改變政體的建議,並要求全體市民指天發誓:從今往後,任何人都不得登上王位,不得侵犯羅馬人民的自由,更不得有個人的專制和獨裁。

提議得到了通過。也許,集權的王政體制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血氣方剛的初生牛犢羅馬人認為,他們需要的不再是一位國王,而是自由和法律。

羅馬共和國誕生了。

此刻,是中國春秋的魯定公元年。

但在羅馬,卻是共和元年。而且,這一制度將延續五百年,比兩漢的總和還要長。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