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項羽爭雄 巨鹿之戰

巨鹿是章邯的滑鐵盧。

章邯是在帝國處於緊要關頭的時候,受命於危難之際的。之前,他的官職是少府,掌管著山林湖泊的賦稅。當時,陳勝的一支部隊突破函谷關,進軍到戲(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眼看就要攻進咸陽。情急之中,秦二世只好啟用章邯為將,讓他帶兵前往平叛。

這一回,胡亥總算聰明。

章邯確實是軍事天才,剛一上陣就連連得手,殺陳勝於下城父,滅魏咎於臨濟,破項梁於定陶。當時在臨濟(今河南省封丘縣),齊王田儋和楚將項它(讀如駝)都應魏王魏咎之請來救援,共戰章邯。結果怎麼樣呢?

田儋戰死,魏咎自殺。[10]

章邯,豈非也是一代名將?

然而要戰勝項梁,卻不容易。臨濟之戰後,項梁率領楚軍繼續作戰,先後破章邯軍於東阿、濮陽、定陶。項羽則與劉邦並肩作戰,破秦軍於雍丘,還殺了李斯的兒子李由。這個時候,是沒有理由認為章邯會勝的。[11]

項梁自己,也這麼認為。

事實上,在節節勝利之後,項梁已不把章邯放在眼裡。每次提起章邯,都是一臉的不屑。他沒想到,章邯並沒有氣餒。他更沒有想到,秦二世會大批調兵增援。結果章邯反敗為勝,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也戰死在沙場。

章邯戰勝楚軍後,便乘勝前進渡過黃河,一鼓作氣攻入趙境。這時,原來的趙王武臣已死,新趙王是趙歇。張耳和陳餘,則一為相,一為將。趙軍被章邯擊敗後,趙歇、張耳、陳餘都逃進了巨鹿城,並向楚王頻頻求救。

唇亡齒寒,楚懷王不能坐視。

問題是,項梁已死,誰來將兵?

懷王選擇了宋義。

宋義這個人,以前是做過楚國令尹(丞相)的。他早就勸告項梁不可輕敵,也料定項梁必定失敗。他甚至在出使齊國的途中,對迎面相遇的齊使說:大人慢慢走。到得晚還能倖免,早早趕到定陶只怕就沒命了。

這當然是先見之明,也可謂知兵。

於是,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軍,率兵救趙。其他各部也都歸宋義統領,號稱「卿子冠軍」,也就是「公子上將」的意思。

項羽卻看不上這公子哥兒。

宋義也似乎讓人看不起。他率領部隊走到安陽(今山東省曹縣,並非今河南省安陽市),便按兵不動,一停就是四十六天。他的想法,是要靜觀其變,讓趙軍和秦軍先打了再說。秦軍敗了,就趁機打落水狗。如果趙軍敗了,秦軍也會疲憊不堪,楚軍仍可乘虛而入,撈他一把。

於是,宋義不理軍事,天天設宴飲酒。

項羽忍無可忍。

在項羽看來,宋義的想法無異於癡人說夢。以秦軍之強大,趙軍根本就不是對手,哪有什麼勝利成果可以分享?秦軍滅了趙國以後,也只會變得更加強大,又哪來的可乘之機?什麼「我承其敝」,簡直放屁!

何況趙國盼救援,望眼欲穿;懷王憂社稷,坐不安席。現在天寒地凍,大雨傾盆,戰士們飢寒交迫,只能吃豆子和野菜。你宋義卻觥籌交錯,酒綠燈紅,有心肝嗎?

更糟糕的是,宋義還下了一道命令:但凡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不聽指揮的,殺無赦。

這當然絕非項羽所能接受。

他的回應也很簡單:一劍砍下了宋義的腦袋。

對此,無人表示異議。

楚懷王也只能硬著頭皮,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擔任了上將軍的項羽,立即命令英布等人率兵兩萬火速救援巨鹿,然後親率全軍渡過黃河。過河的時候,項羽下令鑿沉所有的渡船,砸碎煮飯的鼎鍋,燒掉居住的房屋,只帶三天的口糧,以示拚死一戰的決心。

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成語: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的楚軍兼程北上,一到戰場就與敵交手,破其防線,毀其壁壘,斷其糧道,亂其陣腳。結果,秦將蘇角被殺,王離被俘,涉閒自焚,巨鹿解圍。

項羽一戰成名。

是的。項羽真正成為歷史人物,起點就在此戰。當時,前來救援的各路諸侯,在巨鹿城外建起的壁壘不下十餘座。秦楚兩軍作戰時,他們都「從壁上觀」。楚軍在戰場上殺聲震天,銳不可當,諸侯軍在壁壘上看得心驚肉跳,氣都透不過來。等到戰後他們來拜見項羽時,無不戰戰兢兢匍匐在地,只敢用膝蓋著地跪行進入轅門。

於是,項羽當之無愧地成為諸侯聯軍的總司令。

這一年,他二十五歲。

現在輪到章邯糾結了。

章邯兵敗的消息傳到咸陽,胡亥龍顏大怒,譴責之令頻頻下達。章邯派人到咸陽解釋,趙高卻拒不接見。章邯的部下司馬欣說:趙高是不會放過我們的。勝了,他嫉妒;敗了,他治罪。何去何從,請將軍三思。

陳餘也給章邯寫信。陳餘說,秦最冷酷無情。想想看吧,白起和蒙恬,曾經立下多少汗馬功勞?最後怎麼樣呢?死路一條。為什麼?功勞太大,封無可封,只好強加罪名。現在,將軍您可是「有功亦誅,無功亦誅」,為什麼不棄暗投明?難道還看不出天要亡秦嗎?

於是章邯投降。

軍糧已盡的項羽,也決定與章邯握手言和。兩人相約見面,互訴衷腸。說到趙高,章邯竟泣不成聲。

項羽安撫了這位過去的對手。他立章邯為雍王,並讓他留在軍中效力。雍,在今陝西省鳳翔縣,春秋時期曾經做過秦國的國都。所以,雍王其實就是秦王。

章邯當然想不到,這很可能會是一張空頭支票。因為項羽許給他的地盤,馬上就要歸劉邦了。

[10]見《史記》之《秦始皇本紀》、《魏豹彭越列傳》。

[11]以下無注者,均請參看《史記·項羽本紀》。

《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