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這世界有救嗎 儒家的藥方

孔子的主張,是「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是孔子對顏回提出來的,原文是「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我們知道,仁,是孔子的核心價值;禮,是孔子的政治主張;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因此,這段話是儒家的綱領。[10]

然而孔子所處的時代,卻「禮壞樂崩」。更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四個字還是他學生說出來的。

這個學生叫宰予。

宰予是言語科的學生,能言善辯,也喜歡較真,常常讓孔夫子下不了台。有一次他居然說,父母親去世,為什麼要守喪三年呢?時間太長了吧?一個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啊!

◎ 孔門四科十哲

四科 十哲 德行 顏回,字子淵,亦稱顏淵。小孔子三十歲,魯國人。好學第一。 閔損,字子騫,小孔子十五歲,魯國人。素稱德孝。 冉耕,字伯牛,小孔子七歲,魯國人。患麻風病,不見人。 冉雍,字仲弓,小孔子二十九歲,魯國人。出身貧賤。 政事 冉求,字子有,小孔子二十九歲,魯國人。生性謙退、多藝多才。 仲由,字子路,小孔子九歲,魯國人。豪爽耿直,素稱勇力。 言語 端木賜,字子貢,小孔子三十一歲,衛國人。辯才無礙。 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小孔子二十九歲,魯國人。伶俐善辯。 文學 言偃,字子游,小孔子四十五歲,吳國人。任武城邑宰,推行禮樂教化。 卜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四歲,晉國人(一說衛國人)。才思敏捷。

禮壞樂崩,出處就在這裡。

宰予恐怕是詭辯。因為堅持三年之喪,本身就是尊禮和守禮,怎麼會禮壞樂崩?然而喪期內不能作樂,包括不能飲酒和做愛,是事實。

這多少有點麻煩。

我們知道,在儒家那裡,禮和樂是俱為一體的,沒有樂也就沒有禮。何況不孝有三,斷後為大,不做愛哪來的兒子?於是孔子只好耐著性子問宰予: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就吃那細糧穿那絲綢,心裡好過嗎?

宰予說,好過呀!

孔子無話可講,只能氣呼呼地對宰予說:汝安則為之!一個君子在居喪之時,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聽不進音樂,這才要披麻衣,吃粗糧,住草廬。你既然心安理得,那就為所欲為好了!

宰予聽完,一聲不吭就出去了。

孔子卻不能平靜。

在他看來,宰予真是沒有愛心。孔子說,喪期為什麼定為三年?就因為「三年乃免於父母之懷」。是的,孩子長到三歲,父母親才不抱了。爹媽抱了你三年,你不該為他們守喪三年嗎?何況實際上還只有二十五個月。這樣合情合理的事,宰予怎麼就想不通呢?[11]

然而這場不了了之的辯論,卻為我們開啟了智慧之門,也為禮樂制度找到了人性的根據。

什麼根據?

愛必須得到回報。

這一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愛與愛的回報就必須設定為道德,這就是仁;必須設立為制度,這就是禮。禮是仁的制度保證。因為愛,或者仁,或者孝,都是無形的,內在的。不彰顯出來,就無法確認;不訴諸行為,就無法培養。禮,豈能可有可無?

但更重要的,是仁。

仁為禮樂之本。孔子曾經反問:禮,難道就是犧牲和玉帛嗎?樂,難道就是鐘鼓和舞女嗎?[12]

周代鼎簋制度圖示,據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說明圖。雖然孔子言「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禮樂等級制度仍然在實物上表現顯著,上圖所示的列鼎列簋制度即是其中最典型代表。這一制度的特點,是鼎單數、簋雙數,從九鼎八簋依次遞減,至低級士只有一鼎。該制度到後期開始瓦解,也反映著社會結構的鬆動和變革。

當然不是。那是什麼?愛。因此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心,就不會拿禮樂當回事。這層意思,他是用反問的語氣說出來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13]

那麼,愛心從何而來?

天性。

出自天性的愛,叫天良。沒有天良,就不是人,叫「人而不仁」。因此,孔子很奇怪宰予為什麼會反對三年之喪。他甚至反思:宰予難道就沒得到過三年之愛?應該也得到過吧?或許,他真沒得到過?[14]

總之,禮壞樂崩絕不是禮樂制度不好,而是人心出了問題。但只要人性依舊,天良尚存,這世界就有救。只不過,救世先得救心。

仁愛,就是拯救世界的「速效救心丸」。

問題是,這藥丸找得到嗎?

孔子認為找得到。因為它的原材料是每個人心裡都有的,這就是對父母、對子女、對親人的愛,叫「親親之愛」。這種愛是天然的,固有的,不需要討論和證明的。只要納入古已有之的禮樂制度,就萬無一失。

合邏輯嗎?

合。

有問題嗎?

沒。

都贊成嗎?

不。

墨家、道家、法家,全都反對。

[10]見《論語·顏淵》。

[11]見《論語·陽貨》。

[12]見《論語·陽貨》。原文是:「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13]見《論語·八佾》。

[14]見《論語·陽貨》。原文是:「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此處所言,是對這句話的三種理解。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