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侯爭霸 蠻夷之邦:楚

楚人是蠻夷嗎?

好像是。

蠻夷,是相對於中國而言的。中國,就是中央之國,或中原之國。本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說過,當時人們的世界觀,是天圓地方。半球形的天扣在正方形的地上,叫「普天之下」,簡稱「天下」。正方形的上下左右,是四個海,東西南北各一個,叫「四海」。人類居住的地,在四個海的當中,叫「四海之內」,簡稱「海內」。海內或天下的正當中,叫「中國」,即天下或四海之中的邦國。住在中國的,是諸夏或諸華,即華夏。東西南北的「非華夏民族」,細分則東曰夷,南曰蠻,西曰戎,北曰狄;統稱則叫夷,或蠻夷,或夷狄。所謂「攘夷」,便包括了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圓形之內叫天下,方形之內叫海內,方形之中也叫中國。

華夏與蠻夷或夷狄,差別主要在生活方式。按照《禮記·王制》的說法,東夷和南蠻「不火食」,即不吃熟食,生吞活剝;西戎和北狄「不粒食」,即不吃糧食,只吃肉類。至於服飾,東夷「被發文身」(被讀如披,意思也是披),即披頭散髮,身上刺青;南蠻「雕題交趾」,即額頭刺青,光著腳丫;西戎「被發衣皮」,即披頭散髮,不穿絲綢或麻布,披獸皮;北狄「衣羽毛穴居」,也是不穿絲綢或麻布,還住在洞穴裡。其實還有吳和越,是「斷髮文身,裸以為飾」,即剪斷頭髮,身上刺青,不穿衣服。[14]

顯然,華夏與非華夏民族的差異,是文化的。但在當時「中國人」眼裡,卻等於開化和不開化,文明和野蠻。

這並非沒有道理。

事實上,用火、農耕、養蠶業和紡織業,都意味著生產力的進步。用火則熟食,農耕則粒食,養蠶則衣帛,紡織則衣布。因此,茹毛飲血,不吃糧食,不穿衣服,身披獸皮,不會蓋房子,都是落後的表現。至於文身和刺青,則是原始時代的風氣。所謂「被發文身,以像麟蟲」,正說明這些民族還停留在生殖崇拜或圖騰崇拜階段,沒有跨入文明的門檻。[15]

文明是對野蠻的鎮壓,而這種進步是要有標誌的。對於華夏民族來說,這個標誌就是束髮。因為對頭髮的約束,即意味著對自己的約束,而且是道德的約束。因此,斷髮和披髮,都是不文明的,甚至不道德。赤身裸體和刺青文身,也如此。因為要顯露刺青和文身,就不能穿衣服;而如果一絲不掛,暴露無遺,則體面何在,體統何存?

蠻夷,豈非不開化的野蠻人?

於是一種文化上的優越感,便在華夏民族心中油然而生。正是這種文化優越感,讓中原諸夏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周邊民族,包括蔑視楚。

楚人的來歷,現在已經說不清了。所謂「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是靠不住的。司馬遷自己,也說他們「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比較靠得住的,是楚人的先君熊繹帶兵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被封在「楚蠻」,號稱「楚子」。子,未必就是子爵,反倒可能是「蠻夷之君」的意思。事實上《春秋》一書中,蠻夷或夷狄的酋長或國君,可是一律都稱為「子」的。

由此可見,楚人雖然在西周初年就與中國發生關係,卻並不被看作諸夏。楚人自己,也以蠻夷自居。楚的國君熊渠和熊通,就公開說「我蠻夷也」。他們這樣說,目的是要稱王。因為華夏各國的國君,只能稱公稱侯。能稱王的,只有周天子。於是熊渠便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意思也很清楚:我們楚人既然是蠻夷,憑什麼要按照你們中國的規矩來?熊通則更不客氣,乾脆自稱武王,公然與周人的祖宗平起平坐,完全不把天下共主放在眼裡。[16]

這樣看,尊王攘夷,楚也是重點打擊對象。他們來爭霸,豈非天大的笑話?

可惜這是事實。

我們知道,所謂「春秋五霸」,歷來就有各種說法。但無論哪種說法,都有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可見楚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國,並無爭議。實際上春秋剛剛開始,中原諸夏就已經感到了楚國的威脅。為此,鄭國和蔡國在鄧(疑在今河南漯河市境內)舉行了盟會。這時的鄭君是莊公。以鄭莊公之強,尚且懼楚如此,其他諸夏可想而知。[17]

鄭莊公的恐懼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時的楚君,正是自稱武王的熊通。這時的楚國,則正蒸蒸日上。他們早已控制了漢水流域和長江中游,視周邊小國和蠻族部落為盤中餐、囊中物,對中原沃土也垂涎三尺,覬覦已久。武王在世時,漢水沿岸姬姓諸國便被楚人吞併已盡。他的兒子文王繼位後定都郢城(今湖北荊州市),又先後滅掉申國(姜姓,在今河南南陽市)、鄧國(曼姓,在今湖北襄陽市)、息國(姬姓,在今河南息縣),征服蔡國(姬姓,此時在今河南上蔡縣),把勢力範圍擴大到了鄭國的家門口。

楚人似乎也不放過鄭國,因為鄭國是中原的樞紐和門戶。於是,從文王到成王,楚人五次伐鄭,非逼得他們跟自己親善不可。最後一次,鄭文公幾乎就要扛不住了,打算向楚國投降。想當年,鄭莊公與蔡國結盟,就是為了對付楚國。現在蔡國成了楚人的馬前卒,他們還能依靠誰?

齊桓公。

[14]見《左傳·哀公七年》。

[15]《淮南子·原道訓》稱:「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民人被發文身,以象麟蟲。」

[16]請參看《史記·楚世家》。

[17]事在魯桓公二年,《左傳》稱「始懼楚也」。

《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