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方崛起 兩筆賬

圍宋之役,有兩個邦國的態度值得玩味。

這兩個邦國,就是晉和鄭。

照理說,晉國是應該救宋的。這不但因為晉宋之間有盟約,也因為晉楚兩國有如冷戰時期的蘇美,既是霸權的代表,又是爭霸的勁敵。實際上楚莊王稱霸之難,就在於有晉。我們知道,春秋時期有條件、有資格、有能力爭霸的邦國,不是五個,而是四個,即齊、楚、秦、晉。其中,晉國又最霸道。從文公創霸,襄公繼霸,到厲公復霸,悼公定霸,霸權二字始終不離晉國,伴隨他們走完春秋。

晉,是楚的死對頭。

不過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晉國維持霸權之難,就在於有楚。楚,是從華夏誕生霸主之日起,就強行摻和進來的。跟齊桓公爭霸的是他們,跟晉文公爭霸的也是他們。所以,無論於情於理,於義於利,晉都應該抗楚援宋。

那麼,晉國為什麼作壁上觀?

因為邲之戰。

邲之戰,是城濮之戰後晉楚兩國的第二次大戰。它的故事,我們在《青春志》中已經講過,這裡要說的是背景。背景,就是春秋的爭霸跟戰國的兼併不同。戰國,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滅掉一國是一國,吞併一家是一家。春秋卻像黑社會掰手腕搶地盤,誰的小弟多,誰就是老大。小弟的想法也很簡單,誰的拳頭硬,誰就是大哥。鄭國大夫子良就說,反正晉楚兩個大國都是不講道德只講武力的,那就誰打過來我們跟誰吧!大國都不講信用,我們守什麼信?[6]

可惜中小邦國做牆頭草的結果,是挨打的次數更多。因為沒有哪個大哥會縱容小弟叛變,也沒有哪個小弟會連巴掌都沒挨過,世面都沒見過,就乖乖地跟了某個大哥。何況跟了以後也不消停,得在大哥身邊鞍前馬後。結果是什麼呢?不服軟,要挨打;服了以後轉變立場,也要挨打;服了以後不轉變立場,則要跟著去打別人。如果是中等邦國,則還可能仗勢欺人,欺負一下小國,順便撈點油水。

因此,中小邦國捲入戰爭的次數,不會少於大國。比如春秋時期,鄭國參戰的次數是七十二,宋國是四十六。這些戰爭,有的是自衛,有的是侵略,有的是因為要服從霸主的命令,還有的是因為左右搖擺。

搖擺也不奇怪,因為沒有誰永遠強勢,永遠勝利,永遠是老大。比如城濮之戰晉勝,邲之戰就是楚勝。一方勝利後,另一方的小弟,就會自動或被動地臣服和依附於勝利者。失敗的大國當然不幹,就要教訓這些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弟。小弟扛不住,又歸順原來的老大。新的老大當然也不幹,就要來找他們算賬。這個賬當然總也算不清,最後只好兩個大國再打一仗,算總賬。

這就是所謂「晉楚爭霸模式」。夾在當中兩邊挨打的,只能是中小邦國。[7]

鄭國就是如此。

說起來鄭在春秋早期,也是一條漢子。但到楚莊王時代,卻已是沒毛的鳳凰不如雞。魯文公十七年(前610),鄭國雖然追隨晉國、夥同衛國和陳國伐宋,但晉國仍然懷疑他們與楚國私通。鄭國無奈,只好寫信向晉國再三解釋,那語氣簡直就是哀鳴。信的最後說,「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難道是我們的罪過?大國如果總是不能體諒,那我們小國真是走投無路了。[8]

可惜大國從來就不體諒,而中小邦國也不能不替自己打算。兩年後(前608),宋國由於被晉國痛打,從了晉。鄭國跟宋國是世仇。宋國從晉,鄭國就從了楚。陳國和蔡國歷來是宋國的跟班,於是陳國也從了晉。楚莊王見陳國和宋國叛變,就起兵侵陳侵宋。晉國為了救陳救宋,則起兵伐鄭。楚國為了救鄭,在北林(今河南新鄭市)跟晉軍打了一場遭遇戰,俘虜了晉國大夫解揚(後被釋放)。鄭國則在第二年(前607)奉楚國之命伐宋,大獲全勝,還俘虜了宋國執政華元(後來逃走)。

這下子晉國火冒三丈,一連幾次伐鄭,一直打得鄭國投降。鄭國與晉國結了盟,楚國當然要教訓他。於是從魯宣公三年(前606)起,楚國接二連三伐鄭,也一直打得他投降。不過這回鄭國服楚以後又叛楚。楚莊王豈能容他,便在魯宣公十二年(前597)春天將鄭都團團圍定。

於是被圍的鄭人進行了占卜,然後在太廟裡和城牆上放聲大哭。三個月後,鄭都淪陷。鄭襄公光著膀子牽著羊,遞交了投降書。前來救援的晉國三軍嚥不下這口氣,與楚軍開戰,也被打得一敗塗地。而這場戰爭,就是邲之戰。

有邲之戰,才有宋之圍。實際上,楚莊王圍宋之前,晉景公已在同一年伐過鄭了。只不過沒有真打,而是陳列部隊,耀武揚威。晉人公開的說法,是要不戰而屈人之兵。但實際情況,多半是被楚人打怕了。所以,圍宋之役,晉國袖手旁觀,鄭國則甘當楚國的馬仔。

邲之戰開戰前,楚軍三名士兵駕一輛戰車衝向晉軍方陣,殺一人取其左耳,生俘一人而還。途中戰車上的弓箭手射殺一頭鹿,獻給身後追趕的晉國將領,最後全身而退。楚國士兵高超的車戰技巧令人歎為觀止,而表現出的翩翩風度,則宣告著楚國開始按周禮行事,不再是蠻夷國家

邲之戰是一個轉折點。一方面,楚國成就了霸業。今後的歷史,將是晉楚繼續爭霸。這是一筆賬。另一方面,則是晉國開始聯吳,楚國開始聯越。這是另一筆賬。晉與楚是對手,吳與越是世仇。他們的背後,又有齊與秦。齊國常常幫助晉國,秦國則往往幫助楚國。齊助晉,秦助楚,結果是培養出兩個大霸國。晉聯吳,楚聯越,結果是培養出兩個小霸主。有了他們,爭霸戰爭的戲碼將變得更加驚心動魄;而華夏文化的雨露,也將滋潤到長江下游。[9]

這兩個小霸主,就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6]語見《左傳·宣公十一年》。

[7]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8]請參看《左傳·文公十七年》。

[9]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