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想學武

高熲對元慶那句『若連幾個紈褲子弟都打不過,將來何以滅突厥!』一直念念不忘,這句話說得霸氣無比,而且出自一個五歲小兒之口,使他忍不住對楊素提起此事。

雖然元慶初來時頗得楊素喜愛,但楊素子孫太多,又加上他一年前接替蘇威出任尚書右僕射,朝務繁忙,他很快便將元慶忘記,以至於高熲提到元慶這個名字時,他愣了半天,想不起是自己哪個孫子?

虧得封德彝提醒,他才想起是兩年前那個私生子,他這才慢慢回憶起兩年前初見元慶那一幕,那個孩子是有點與眾不同,也不知他近況如何?居然被高熲誇讚,使他也極想見到元慶。

這時,門開了,元慶快步從門外走進,他很乖巧地跪下,給楊素磕了三個頭,又給高熲磕了一個頭,主客分明。

「孫兒元慶給祖父請安,給高相國見禮!」

楊素輕捋長鬚,心中暗暗點頭,「這孩子連磕頭這種細節都注意到了,難怪高熲說他知禮,不錯!」

他立刻笑瞇瞇道:「好孩子,起來吧!」

元慶站起身,楊素又仔細打量他一眼,見他身材高壯,皮膚雖然很白皙,但並不文弱,氣勢十足,顯得渾身很有力量,難怪能以一打六,而且他好像才五歲,卻長得像七八歲一般,記得兩年前初見此子,就覺得他長得比常人高大,倒是個可築之才。

「元慶,這兩年祖父沒有管你,你都學了什麼?」

元慶躬身施禮,恭恭敬敬說:「回稟祖父,孫兒一直在府中讀書習字,閒時去練武場,看武師教授家丁武藝。」

旁邊高熲聽元慶口齒清晰,條理清楚,忍不住問道:「元慶,可學過《論語》?」

元慶連忙回答:「回稟相國大人,《論語》去年已學完,《詩經》也學完,現正在學寫詩。」

元慶倒沒有說謊,從上個月開始,沈秋娘開始嘗試著教他們寫短詩,元慶雖然對後來的唐詩宋詞知之不少,但真要他自己寫詩,卻寫得一團糟,而且他對寫詩不感興趣。

高熲聽他學得頗多,便有心想考他一下,他微微一笑,「既然學寫詩,那有沒有寫出幾首詩來?」

元慶有點猶豫,他是寫了兩首,雖然自我感覺不錯,但嬸娘說他寫的詩不是詩,是拼字,如果真的拿出來,恐怕會讓祖父丟臉,可讓他盜用後人的詩,他又覺得不恥。

他偷偷看一眼楊素,見捋鬚笑而不言,好像無所謂,但他眼中卻充滿了熱切,又有一絲緊張,就像封德彝所說,祖父在等他爭面子。

他知道祖父楊素是一個極要面子之人,如果今天他演砸,給楊素丟了面子,恐怕他以後就再無出頭的機會,想反,如果他今天成功,那他可以趁機提出築基的要求,他已經盼望了一年半,想到從此可以學武,他心中便一陣激動。

既然寫詩只是一種手段,是一塊達成自己願望的墊腳石,又何必太在意是否是自己所寫,關鍵是築基,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莫說是剽竊一兩首唐詩,就算把唐詩三百首全部佔為己有,他也毫不內疚。

他負手一步步走著,彷彿在學曹子建七步成詩,實際上他在考慮用哪一首詩較好,現在還是古體詩時代,他不能隨口吟出唐詩宋詞,他還沒有開宗立派的資格。

上個www.tiAnyashuku.com月他倒是整理出了十幾首,本來想向嬸娘炫耀,但最後放棄了,他的老底嬸娘比誰都清楚,根本不會相信是他寫的,今天倒是可以一試。

他記得有一首詩很應景,就是隔了一個多月,他有點忘記了,他一步步走著,遠遠不止七步,至少走了三十步,這才終於想起。

「現在可以開始嗎?」他歪著頭問高熲。

高熲見他模樣可愛,便笑著點點頭,「你說吧!我洗耳恭聽。」

元慶沒有直接說那首詩,而是先預熱一下,他便朗聲誦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倒符合他現在的年齡,高熲呵呵笑了,誇讚道:「不錯,很有童趣!」

楊素還是笑而不言,他心中卻有一點失望,這首詩雖然清新,但還是缺乏一種霸氣,他希望孫子寫出何以滅突厥之類的霸氣之詩,讓高熲徹底呆住,而不是說很有童趣之類的話。

楊素一直在和高熲暗中較量,高熲文武全才,治理天下的才能更是他遠遠不及,不僅如此,高熲的幾個兒子都非常爭氣,長子高表仁才學出眾,幾年前娶了太子楊勇之女為妻,讓楊素頗為嫉妒,他的兒孫大多是平庸之才。

難得高熲誇讚他的一個孫子有霸氣,他就希望元慶能給自己好好爭臉,把高熲的氣勢壓下去,但元慶這首詠鵝的詩太讓他失望。

楊素忍不住問:「元慶,還有別的詩嗎?」

元慶連忙躬身答道:「回稟祖父,這首詠鵝詩是孫兒一年前的趣作,但最近孫兒心念軍功,又寫了一首明志之詩,我只是擔心高相國可能不感興趣。」

「你這個小滑頭,我幾時不感興趣了?」

高熲笑罵他,「你快說明志之詩,寫得好,我有賞!」

「那孫兒就獻醜了!」

元慶凝神想了想,便緩緩吟道: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好!」

楊素忍不住高聲讚道:「好一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他得意非常,回頭問高熲:「高相,此詩如何?」

高熲在凝神思索,他不太相信這首詩五歲小兒能寫,可不管他怎麼想,就是想不起自己曾讀過這首詩,應該不是抄襲之作,他當然想不起,這首詩是數十年後由唐朝詩人楊炯所寫。

高熲臉上終於露出一絲苦笑,他能感受到楊素的得意,他輕輕撫摸元慶的小腦袋,輕輕一歎:「真神童也!」

他蹲下按住元慶稚嫩的肩膀,凝視著他的眼睛道:「你是天才美玉,當以良匠雕琢,我渤海高氏,乃世家名門,兄長高峮,更是名滿天下大儒,我讓他收你為關門弟子,你意下如何?」

楊素見高熲終於被孫兒之才所折服,他心中大喜,如果能成為名儒高峮的關門弟子,那也不錯,他正要替元慶答應,卻見封德彝拚命向自己施眼色,意思是讓自己不要答應,雖然不知原因,但楊素對封德彝一向信任有加,他便改變了主意,笑道:「元慶,你按自己的想法來,不必勉強自己。」

元慶聽出祖父有讓自己拒絕之意,而且他自己也不願意,便緩緩搖頭,「我不想學文,我想學武!」

高熲覺得元慶在文才上更有發展,小小年輕就能寫出如此大氣的詩句,此子若善加培養,將來是大隋的棟樑之才,他也聽出楊素不太願意讓元慶跟自己學文,但高熲還是想再試一試,又誘導元慶,「為什麼一定要學武,現在天下已定,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學文更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不是更能實現你心中的抱負嗎?」

元慶還是堅決搖頭,「我抱負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突厥未滅,西域未取,相國怎敢說天下已定?」

高熲愣住了,良久,他慨然長歎,「我高熲輔佐君王十四年,被譽為開國第一相,可見識竟不如一個五歲的小兒,慚愧啊!」

楊素暗暗讚歎,不卑不亢,膽識過人,竟敢直斥相國,這才是他楊素的孫子,他心中既後悔,又是慶幸,後悔自己糊塗,竟然不知道自己有如此佳孫,慶幸是他還是及時發現,還來得及好好培養。

這一刻,楊素也認定了元慶,這個孫子將來一定會是楊家的希望。
《天下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