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永壽道長的事曝光,方太后頗是無地自容。
    若只是被騙些香火錢也就罷了,關鍵,還危害到了皇子。而且,不是尋常的皇子,是嫡出皇子。方太后這回是真病了。
    宋嘉言頗是明白事理,聽昭文帝安慰了她一篇子好話,便對昭文帝道,「母后在宮裡受那妖道蒙騙,唉,不要說母后,就是我,素來不信佛啊道的,九皇子病急亂投醫,我不也信了那妖道?」
    「這事兒,與母后無甚相干。九皇子養在慈寧宮,向來無災無病,身體康健。母后是皇子的親祖母,一時不慎受了妖道的利用。只是,母后心裡內疚自責,難以排譴。」宋嘉言溫聲道,「陛下悄悄的勸開了母后,母后這病也就好了。」
    宋嘉言道,「待明兒,我帶著九皇子去慈寧宮給母后請安。好在九皇子福大命大,並無大礙,這也是祖宗保佑。」
    「倒是有一樣,陛下可得好生查查。母后為人心軟,等閒怎麼會信一個道士的話?到底是誰把妖道舉薦給母后的?不但蒙騙了母后,還對皇子下手。看到九皇子,我就想到七皇子,當初,那孩子的病到底是怎麼回事,也當好生查一查。」宋嘉言正色道,「若只是騙些銀錢,咱們也就罷了。這樣直接將手伸到皇子身上,所謀豈是小事?」
    昭文帝道,「朕會著三司細查的。」
    宋嘉言便不再說什麼了。
    反正借此機會,九皇子回到了她的身邊,連帶著九皇子身邊由方太后安排的宮女嬤嬤,宋嘉言也均換作了自己人手。
    見好就收方是上策,她在昭文帝心中的份量,遠比不方太后。
    宋嘉言非但親口擇清了方太后,每日帶著公主妃嬪們侍疾,又安慰了方太后無數好話,「母后是九皇子的親祖母,為妖道所騙罷了。母后不必傷心,陛下定會嚴查此事。這事,與母后並不相干。就是舉薦妖道的二舅舅家,說不得也是為妖道所騙。」舉薦永壽道長的不是別人,正是方太后的二弟。這年頭並不計劃生育,一家子兄弟姐妹眾多。方太后就有一兄兩弟一妹,承恩公府不爭氣,方太后的二弟一家就常進宮請安,討方太后歡喜。
    要宋嘉言說,上一次方太后張羅著給她算八字折戟清風道長,方家竟然會再薦道長進宮給方太后使喚?宋嘉言都不知道這家人的腦袋是怎麼生的,怎麼就不能長些記性?
    方太后擔心不著自己,不要說九皇子無事,哪怕九皇子暴斃死了,昭文帝會與方太后生隙,卻也不至於為兒子逼死老娘。方太后擔心的,無非是方家罷了。
    聽宋嘉言這樣說,方太后歎,「哀家對不住皇后,也對不住九皇子。皇后信任哀家,將小九抱給哀家撫養,卻險些害了那孩子,哀家這心裡實在慚愧的很。」
    宋嘉言溫聲道,「母后想的多了,陛下與我斷不會這樣想的。」
    「小九兒還好嗎?」
    「有太醫每日來診脈,並無大礙。」
    方太后再歎一聲,「這樣我也放心了。」
    宋嘉言打發宮人侍女下去,輕聲道,「若母后不嫌我多嘴,二舅舅的事,我跟陛下說一說。」
    方太后眼睛微微濕潤,握住宋嘉言的手道,「好孩子,方家不是什麼有能耐的人家兒,家族亦無傑出子弟,不過是瞧著哀家的面子,大家敬他們一敬。若說仗著哀家佔些便宜或是跋扈些,是有的。若說謀害皇子,我是萬不能信的。他們,也斷不敢有此心。」
    宋嘉言溫聲道,「我明白。」
    先時四皇子逼宮作亂,昭文帝成年的皇子俱都死去,如今皇家正缺孩子,嫡出皇子的身份自然更加貴重。在這個時節,方家薦了這麼一個坑蒙拐騙的道士進宮,其用心用意……不要說皇帝這種擅長腦補的生物,便是宋嘉言,心裡也得懷疑方家用心。
    畢竟,她與方家是有過節的。
    晚間自慈寧宮回了鳳儀宮,宋嘉言便將方太后的顧慮一五一十的對昭文帝說了,「老人家就這點兒心思了,方家,就是看著母后與陛下的面子,也得給他們留一絲體面。母后姓方,卻是皇家的媳婦。將心比心,將來我做了祖母,對娘家再親近,也越不過親孫子去。何況,母后先時抱了小九兒過去,就是為了讓小九兒與方家親近,並不圖別的。妖道的事,母后一樣是受了蒙騙。至於方家,能留一絲情面就留一絲情面吧,只當孝順母后了。」
    昭文帝隱怒,「糊塗是出了名的!」親舅舅家,昭文帝又好個名兒,向來沒薄過他們,結果,方家打臉的事兒是一出接一出。
    宋嘉言輕輕的撫摸著他的脊背,柔聲道,「陛下放心吧,我會把小九兒養的健健康康的。他們,有陛下的福氣照著,保佑著,肯定會平安的。」
    「我對方家雖然平平,也不願在這種事上去計較。只要小九兒平安,權當為兒子積福了。」宋嘉言道,「母后心病不去,身子也好不俐落。眼瞅著就是新年了,別叫老人家這樣過年。」
    「依你說,方家如何處置妥當?」昭文帝忽然問宋嘉言。
    宋嘉言溫聲道,「朝中事,我並不大懂。不過,此事,若是不處置,斷然不妥。只在輕重之間罷了。」
    「要說方家,榮辱皆來自陛下。母后看重的,也不是方家做多大的官有多高的爵,無非是方家在陛下心中的份量。」宋嘉言道,「母后是個明理的人,方家的處置,輕了重了的,母后不會說什麼。陛下好生勸慰母后幾句,叫母后知道,心中並沒有遠了舅舅家,母后斷沒有不放心的。」
    昭文帝輕輕的歎了口氣,問,「七皇子那裡可好?」
    宋嘉言道,「每日都譴了太醫過去給七皇子請脈,太醫說七皇子身子不錯,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妥。淑妃倒是來哭過幾場,說的是她當初求太后將那妖道請進宮給七皇子行醫就藥之事,悔恨不已。我安慰了她幾句,讓她回淑宜宮好生照顧七皇子。」
    「平日裡瞧著像個明白的,做的事總是不著邊際。」帝王最善遷怒,昭文帝沒法子去跟老娘翻臉,就是方家,也得留一二情面,獨秦淑妃,當初哭著鬧著請妖道進宮給七皇子醫病什麼的。如今再提及秦淑妃,昭文帝難免惱怒。
    宋嘉言眉心輕擰,拉住昭文帝的手,「這些事,都是小事,宮裡有我,陛下只管放心就是。我要提醒陛下,是另有他事。」
    如今,昭文帝也就最愛聽宋嘉言說話了,道,「你說。」
    「我對佛道之事,向來不大信的。只是,這世間,多的人信奉。一個山野的騙子,入得貴人眼,就能攪出這樣的風波來。陛下於此,不可不妨。」宋嘉言不疾不徐道,「佛道與皇權,各有其道。但有一樣,佛道有他們各自尊奉的菩薩法王。按他們的教義,菩薩法王更在皇權之上。陛下是天之子,天下至尊之人,平日間離他們遠些,他們尚知恭敬。一旦篤信,不怕神仙生事,只怕這些人藉著神仙生事了。」當初方太后可不就是藉著永壽道長的嘴,自鳳儀宮抱走了九皇子。
    昭文帝溫聲道,「你想的周全。」
    「我也只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罷了。」宋嘉言抿嘴一笑,「偏生心裡存不住話,想到就跟陛下說了。」
    昭文帝直接把舉薦道長的二舅舅擼成白板,至於方太后那裡,不知昭文帝是如何安撫老娘的。反正,年前,方太后總算鳳體大安了。
    方太后為了顯示對九皇子的看重,親自跟昭文帝說要大辦九皇子與公主的抓周宴。方太后笑,「小九兒、小五生的日子好,非但與皇后同一日的生辰,又正是上元節,本就是普天同慶的日子。這抓周宴,就在哀家宮裡辦,好生熱鬧熱鬧。」
    說著,方太后笑望宋嘉言一眼,「還有皇后,去年第一個千秋節正趕上誕育皇子皇女,今年也要好生辦上一辦。」
    昭文帝笑,「是該好生慶賀一番。」宋嘉言自進宮以來,識大體,有手段,把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且又有九皇子之事,宋嘉言沒有死纏爛打的抓著方家不放。這對至尊母子二人投桃報李,自然要給宋嘉言臉面。
    宋嘉言笑,「母后、陛下疼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臨近新年,朝中忙,後宮同樣不清閒。
    端睿公主年紀大了,公主府已經建好,按昭文帝的意思,明年公主出嫁,嫁妝之類自然要備好。公主成親,多少銀子多少產業多少陪嫁是有定例的。而且,端睿公主是昭文帝長女,又深受帝寵,昭文帝自然想多陪嫁女兒些。
    宋嘉言是嫡母,更不能小氣。
    端睿公主還是老樣子,除了跟著母親戚貴妃清點嫁妝,就是帶著三個妹妹到鳳儀宮跟宋嘉言學著打理宮務。宋嘉言性子磊落,早便與昭文帝說過,「我不在的時候,她們如何我不知道。如今,她們既然叫我一聲母后,能教她們的,我都會教。」
    公主們也不是傻子,機會難得,又有皇后主動拋出橄欖枝,自然樂得往鳳儀宮走動奉承。
    宋嘉言對公主們好,哪怕公主生母的位份不太高,女兒依舊是她們的指望。於心中,到底是感激宋嘉言的。
    「母后喜歡水仙?」端睿公主是個細心人,自然留意到鳳儀宮比比皆是水仙花。比起內務府進的花,並不算精細,亭亭的綠莖,潔白的花苞,也有幾分雅致。
    宋嘉言笑,「我少時的院子裡有許多花木,自春到秋,各有景致,唯冬天萬木皆凋,無景可賞。我常會去外頭買了水仙根來養,水仙好養活,香氣也好,養在室內,既熏了屋子又養眼。就是送給朋友,自己養的東西,心意也不一樣。」
    端睿公主輕聲一歎,笑道,「若母后有多餘的水仙,賞給兒臣兩盆,兒臣覺著,這花兒很好。」
    看端睿公主似有心事,宋嘉言卻沒有多問,笑,「我這裡多的是,本也準備送你們的。」
    端睿公主道了謝,又說了幾句話,便告辭了。
    送走端睿公主,梁嬤嬤捧了盞杏仁茶過來,道,「這兩日,聽說德妃常帶著八皇子去太后宮裡請安。」
    宋嘉言捏著銀匙柄,不緊不慢的攪著碗中溫熱的杏仁茶,垂眸未語。
    年前,宋嘉言把養的水仙都賞了下去,多是親戚家,唯一的例外就是翰林李家與秦家了。
    宋嘉言養水仙的歷史由來已久,見了宮裡送來的水仙,宋榮笑,「看來,娘娘的心情很不錯。」在宮裡還有這樣悠閒自得的心情,只能說宋嘉言是真的如魚得水。
    李睿笑,「是啊。」可惜沒有藉機一棍子將方家打落塵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怕是方家終有一日再會生事。
    宋榮望著李睿,道,「太后娘娘知道收斂,也就夠了。」昭文帝還活著,只要不是謀逆大罪,怎麼也不會將舅家弄死。但是,方太后妄奪九皇子,宋家絕不能坐視。孩子是宋嘉言生的,嫡出的皇子,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若是由方太后養育,日後親疏難定。難道要宋家白白的為方家做嫁衣,這是妄想!一個鄉野騙子,方家能舉薦給太后,方太后借永壽道長之口,奪了九皇子不算,還在宮內大興道場。
    永壽道長既然能被方家收買,自然能由別家收買!
    佛道之人,易生事,更易敗事!何況這永壽道長的來歷,不提也罷!
    太后的手,實在伸的太長了些!
    秦崢與小郡主名存實亡的親事,讓秦老尚書頭疼的很,更不必提秦三太太,以淚洗面、長吁短歎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
    秦家與宋家本已絕交,宋嘉言做了皇后,忽然賞下兩盆水仙花兒。
    這兩盆花兒被秦崢養在房中,秦老尚書一聲長歎,宋嘉言在後宮清清楚楚的說出她不信秦淑妃的話來。秦淑妃的日子已是艱難,偏生宋嘉言又賞了水仙給秦崢……而且,宋嘉言賞的正大光明,昭文帝面前也過了明路,「我不喜淑妃,是我單不喜歡她這個人,與秦家無甚關係。這花兒,也是安一安秦家的心。」
    轉眼,上元節已到。
《千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