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認識你,是命運對我的恩賜(13)

    上集說了「中國傳統的精神」,現在我們來說說「中國傳統的品德」。

    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的品德」這個說法不妥,因為「品德」多指個人的品行和德性,比如我們經常聽說「這個人品德不好」或者「那個人品德良好」,但很少聽說「中國的品德很好」或者「中國的品德不好」的。

    也許網友「隨便說說」指的是「中國傳統美德」,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仍然不妥,因為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所以還是指個人的品行和德性,不過是好的品行和德性而已。

    我們的確聽到有人說「中國傳統美德」,但他們實際上指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嚴格說來,民族也不是某個具體的人,也不能具備某種品行或德性,所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指中華民族的大多數個人都具備的、而且是世世代代中國人中的大多數都具備的品行和德性,不然就不能代表「中華民族」,也不能叫做「傳統」。

    這樣一說就麻煩了,「大多數人」?多少人算「大多數」?如果真的講究起來,總得要個百分之八九十才算「大多數」吧?但誰做過這種統計呢?一代一代都統計過?估計誰也沒做過,就那麼隨口一說的。

    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當我們想描繪一個人的品德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可說的東西;當我們要總結兩個人共同的品德時,可說的就少了很多。甲有的,乙不一定有;乙有的,甲不一定有。如果擴展到三個人,四個人,共同的品德就越來越少了。

    所以有人說「兩個個人之間的差別大於兩個民族之間的差別」,我很贊成這種說法,因為要找到一個民族的共同特點,就得不斷抽像,把那些具體的東西層層抽掉,才能找到共同的東西。比如對於一個美國人,你可以說出他很多的特點,亞裔,黃種人,女性,學生,等等,但對於整個美國民族來說,你不能說美國民族都是亞裔,都是黃種人,都是女性,都是學生。這些具體的因素都得抽像掉,不然就不能囊括整個美國民族,到最後大概可以說「美國人是地球人」,那麼對於中國人也一樣,中國人也是地球人,所以中美兩個民族的差異遠遠小於張三和李四之間的差異。

    但我們的確經常聽到兩個民族之間的比較,比如說美國人愛冒險,中國人則比較安分守己,或者說美國人自信,中國人謙虛,等等。其實這都是一種「臉譜」,英語叫做stereotype,在這裡指對某個民族或某類人公式化模式化的描寫。

    所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也是一種公式化模式化的臉譜,誰也不知道歷代中國人究竟有多少具備那種美德,加之經過層層抽像,大多沒有什麼具體意義。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勤勞勇敢」這四個字。「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曾經是(仍然是?)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詞兒,提到「中華民族的美德」,大家莫不想到「勤勞勇敢」上去。但仔細想想,卻真不知道在說什麼,屬於「說了等於沒說」一類的詞。說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就像說中華民族「四肢健全」一樣,沒有什麼實際的表彰意義或者區別意義。

    什麼叫「勤勞」?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人拉肩扛就叫「勤勞」?機械化生產就不叫「勤勞」?用手洗碗、用手洗衣、以步當車就叫「勤勞」?用洗碗機洗碗、洗衣機洗衣、騎自行車、開汽車就不叫「勤勞」?可見不同的年代對「勤勞」有不同的概念,很難傳而統之。

    聯繫到靜秋,她受苦受累打零工,並不是因為她愛打零工,而是被生活所迫,如果不打零工她家就能生活下去,她就不會去打零工,這算不算勤勞?如果被生活所迫去掙錢養家是勤勞,哪個民族不勤勞?

    什麼叫「勇敢」?是一個人上山打老虎叫勇敢,還是半夜起來到墳地走一圈叫勇敢?靜秋半夜走到山楂樹附近會嚇得毛骨悚然,那麼她算不算勇敢?也許當我們談到中華民族的勇敢時,大多指的是在戰場上不怕死,但靜秋從來沒機會上戰場,所以也無從測試她勇敢還是不勇敢。

    可能有人要說,「美德」指的是「禮義仁智信」那樣的品質,但那是「中國傳統的道德」,也就是中國傳統認為每個人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如果「中國傳統的品德」是指「中國傳統的道德」,那就比前兩種解釋複雜了。

    我們總聽說「道德」「道德」,究竟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法律的延伸,有人說道德是統治者制定的、用來約束人民的行為準則,有人說道德是人民自己約定俗成的辨別好與壞的法則。這些說法都有道理,道德就是一種行為規範,具有以下四種特性:

    1.規範性:告訴人們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

    2.滲透性: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不是僅限於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地區

    3.穩定性:一種道德觀念形成之後,可能上百年、上千年不改變

    4.自律性:也就是前面說過的「法律的延伸」。遵守法律,是強制性的,違反法律就會有執法機構來干涉處理,但道德是靠每個人自己遵守的,如有違反,可能會受到批評譴責,即所謂「拉上道德法庭」,也可能被罰款,但沒達到判刑的地步。

    道德按其規範的區域可分為三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婚姻與家庭道德,但中國傳統道德一般是把這三類混在一起談的。

    所謂「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一般是指以儒家學說為基礎的道德觀念,因為千百年來儒術都是受到統治者推崇的,所以道德往往是統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活學活用」儒家學說的結果。有人把以儒家學說為基礎的中國傳統道德概括為五個字:「禮義仁智信」,有的概括為八個字:「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歷代統治者加減刪改,但大致就是這些內容。

    據說孫中山提倡「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蔣介石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提倡「新生活運動」,將「禮義廉恥」定為「國之四維」,與孫中山的「八德」並稱「四維八德」,並為禮義廉恥下了個定義:

    「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

    在抗日戰爭時期再度改為「禮是嚴嚴整整的紀律,義是慷慷慨慨的犧牲,廉是實實在在的節約,恥是轟轟烈烈的奮鬥」

    看來老蔣為了湊足四個字,把句子弄得「四平八穩」,不得不委屈一下中國文字,把通常不做四字重複的詞語也弄成四字重複詞語了,什麼「慷慷慨慨」,完全是湊字數。而且他下的定義等於沒下,什麼樣的「規矩」?為誰「犧牲」?都沒回答。至於把「恥」解釋為「轟轟烈烈的奮鬥」,也實在叫人懷疑老蔣的中文水平。

    國民黨統治大陸期間,四大家族帶頭貪污腐化,各級官員無不跟風自肥,不僅使國民黨失去民心,失去政權,也讓它提倡的八德四維跟著遭了殃,經常用作反諷。據說有人送給國民黨一位顯要人物的輓聯就是這麼兩句:

    上聯:忠孝仁愛禮義廉

    下聯:一二三四五六七

    含義是:無恥,忘八。

    中國傳統道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問青紅皂白,不管對錯是非,一切由地位和尊卑關係來決定,基本都可以加個「盲」或「愚」在前面修飾。忠是愚忠,是不問君主對還是不對的,只要你是臣民,你就得忠於君主,不然就不是好臣民。孝是愚孝,不問父母對還是不對的,你都得服從,不服從就是不孝。

    解放之後,就很少有人談「傳統道德」了,這個很好理解,按照兩個凡是的理論,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既然國民黨是鼓吹傳統道德的,共產黨當然沒有理由繼承過來,跟著鼓吹,代之而起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的最基本特徵是「集體主義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由於「集體」和「人民」一向是兩個很模糊的概念,所以這個道德法則基本屬於「解釋權在中央」那一類。

    根據列寧的定義,共產主義道德分三個階段,在奪取政權的階段只表現在先進階級即無產階級身上,奪取政權之後,則成為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則成為全體人民的道德。

    靜秋是所謂「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即共產黨「奪取政權之後」的階段,應該是「共產主義道德占統治地位」的時期。從她出生起,就沒有誰提倡過「中國傳統的道德」,只提倡「共產主義道德」。到了文革初期,更是盛行「破四舊,立四新」,五四時期沒破完的,文革接著破,廟宇被砸了,古跡被毀壞了,封資修的一套被踩在腳下了,只要沾個「傳統」的邊的,都朝不保夕,時刻面臨被打倒的危險。傳統戲劇被批判了,傳統手藝被束之高閣了,傳統節日似乎還沒停掉,但慶祝方法改變了,舞龍燈舞獅子劃龍船都被「破」掉了,誰還敢提「中國傳統的道德」幾個字?

    當然有人要說,在靜秋的年代,「中國傳統的道德」是被批倒了,但是她的父母呢?總還是受了「中國傳統的道德」的影響的吧?難道他們沒有影響靜秋?

    靜秋的父母都出生於上世紀的二十年代,那個年代受五四運動影響,是有點趨向於「全盤西化」的,國門大開,外國的東西引進來,中國的留學生走出去。那時很熱門的兩個詞就是「德先生」和「賽先生」,也就是「民主」與「科學」。從文學方面來講,則是大量引進外國文學,大肆鼓吹外國文學,大力模仿外國文學,你隨便數一下,就會發現那些有名的文人們,如魯迅,巴金,老捨,徐志摩,郁達夫,錢鍾書等,都留過洋,都是深受外國文學文化影響的人。

    靜秋的父母都是在解放前讀書上學的,靜秋的父親畢業於相當有名的一個藝術學院,學的是西洋樂器提琴與鋼琴,兼學西洋繪畫,懂幾國外語,深受歐美人文主義影響,因厭惡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嚮往民主自由,而投奔到當時的解放區,希望像聶耳、冼星海等進步音樂家一樣,用音樂為革命服務,救國救民。

    靜秋的外祖父早年投身革命,具有相當開明的婚姻觀和子女教育觀,所以靜秋的母親擺脫了舊時女子的悲慘命運,能夠出來讀書,當上老師,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新女性。

    靜秋父母的戀愛婚姻都是相當反傳統的,他們是師生,而靜秋的父親在鄉下老家還有兩個包辦的媳婦。靜秋的父親「經過了千辛萬苦才把鄉下的兩個媳婦離掉了,跟她媽媽結了婚。媽媽等了他很久,等到快三十了才結婚,這在那個年代,可以說已經快到做婆婆的年紀了。」

    靜秋父母婚後的愛戀方式也是反傳統的:

    「她爸爸和媽媽一直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她爸爸隔一兩個星期就回來一次,即便是經常回來,他跟她媽媽還要寫信。文革當中她媽媽在八中被批鬥的時候,寫信的事還被拿出來批判過,說她父母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靜秋的奶奶代表的則是所謂傳統婚戀觀:

    「她奶奶是那種老思想,總覺得是她媽媽把她爸爸的魂勾走了,才搞得她爸爸跟兩個鄉下媳婦離婚的……。在她奶奶心目當中,只有原配才是合理合法的夫妻,離婚再娶的都是不正當的。所以她奶奶最見不得兒子跟媳婦纏綿……」

    可以說,在愛情方面,靜秋深受父母的影響和熏陶。她父母言傳身教的,並不是中國傳統的婚戀觀,而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是「小資產階級情調」,也就是歐美文學中描繪歌頌的那一套。

    靜秋本人閱讀過的歐美文學作品,《山楂樹之戀》已經有很多描述,比如老三借給靜秋的第一本書是《約翰-克裡斯朵夫》,靜秋試圖從對老三的迷戀裡拔腳出來時,想到的榜樣是《簡愛》,他們在山上談到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

    有人大概出於愛國的原因,非常希望能從老三靜秋的愛情之中找到一些中國傳統的影響,但遺憾的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也許你想從任何中國人的動人愛情之中找到中國傳統的影響都是不可能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凡是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的故事,都是反傳統的,因為中國傳統要麼不談愛情,要麼反愛情,鼓吹的是男尊女卑,包辦婚姻,從一而終,門當戶對那一套,除非你對「傳統」下一個新的定義。

《認識你,是命運對我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