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塵埃騰飛》寫完了,但估計很多人都覺得沒寫完,有的說「意猶未盡」,有的問「還有呢?」,還有的希望我能寫個後記或者續集。

    續集暫時沒法寫,後記可以寫一個。

    但在我回答「後來呢」之前,我先賣個關子,說幾句與「後來呢」不是太有關的題內話。

    如果我沒數錯的話,《塵埃騰飛》應該是我在網上連載的第九個長篇故事(《飛來橫情》只有十四集,只算一個中篇)。這九個故事有九個男主角,雖然《致命的溫柔》和《十年忽悠》的男主角都是艾倫,但《至死不渝》有兩個男主角,所以總共仍然是九個。

    有人說《塵埃騰飛》裡的男主角滕非是我寫的第一個「豐滿」的男主角,因為他有優點,也有缺點,而我以前寫的男主角,比如老三艾倫等,都太「完美」了,不真實。

    下面我想就「完美」說幾句。

    作者寫不寫人物的缺點,與人物實際上有沒有缺點,是兩回事。作者沒寫人物的缺點,不等於人物沒缺點,這就像作者沒寫人物上廁所,不等於人物從不上廁所一樣。只有當作者寫了「該人物從來不上廁所」時,讀者才能認為(作者刻畫的)該人物從來不上廁所。

    即便是傳記小說,作者也不可能把人物的點點滴滴都寫下來,只能選取那些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東西來寫。所以無論哪個作者,都是選擇性地寫某些事,而不寫另一些事,這就叫「情節取捨」。

    情節取捨是衡量一個作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該取的不取,該捨的不捨,都是敗筆。

    但什麼該取,什麼該捨,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對我來說,情節的取捨都是圍繞題目來進行的,而題目則是根據故事的內容來決定的。一個完整的故事,總是有發生、有發展、有結束的,而「發展」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沒有發展,故事就沒有生命力,就是一潭死水。由此,情節的取捨是根據故事的發展來決定的,如果一個人物的缺點對故事發展有作用,那我就寫,反之則不寫。

    比如老三,很多人說他很完美。現在我們假設老三有個腳臭的毛病,那麼要不要寫進故事裡呢?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這個缺點對於故事發展沒什麼影響。如果他背靜秋過河的時候,一脫鞋,就把靜秋臭翻了,結果靜秋倉皇逃去,沒要他背,並從此不再理他,那麼他這個缺點就一定要寫了,因為影響了故事的發展。

    再比如艾倫,我老早就知道他跑得不夠快,所以他只愛打三小球,而不愛打三大球。這也算是一個缺點,或曰弱點,那麼這個缺點要不要寫呢?當然犯不上寫,因為這對《十年忽悠》故事的發展一點影響都沒有。如果他是因為跑得不快才被公安抓住的,那就應該寫寫他這個缺點了,而且要在前面章節就寫,為後面他的被抓留下伏筆。

    《塵埃騰飛》裡的滕非,我之所以寫了他的缺點,是因為這些缺點左右了故事的發展。有了這些缺點,故事就向著我們現在看到的方向發展了;如果沒有這些缺點,這個故事就會向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些缺點是該故事的關鍵,不寫不足以推動故事發展,當然要寫。

    比如他的不會(不愛?)做飯,就是這個故事發展的關鍵,如果他會做飯,陳靄就靠邊站了,也就沒有這個故事了,所以他這個缺點一定要寫。

    滕非的另一個缺點,就是他做事缺乏原則,說嚴重點,就是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雖然他的目的,常常是造福他人。

    他在美國生活多年,研究的是東亞政治經濟,還寫過論述關係網與中國政治經濟關係的專著,但他並不知道中國的關係學不一定適應美國的氣候。他把中國的關係學引進到美國來,在美國也搞拉關係、走後門、任人唯親這一套。這些小手段,曾一度使他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這些做法,終究不符合美國的價值觀,C大可能早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一旦機會成熟,稍有借口,就撤了他的職,讓他不名譽地丟掉了孔子學院院長職務。

    還有他與龍曉慶的關係,不僅嚴重地玷污了他對陳靄的愛情,也直接威脅到他在C大的教職。

    但當我們看到他受到審查,被撤職,連教職也可能保不住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動了惻隱之心,把責任全都推到了C大和那幫中國人身上,認為他是一個受害者,有的讀者甚至讚揚他是一個完美的情人,他的愛情是艾米小說中最完美的愛情。

    這些都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很多情況下,不是作者沒寫人物的缺點,而是讀者不願意看見人物的缺點,因為讀者已經把某些人物完美化了。

    除了剛才提過的滕非,很多讀者把老三也完美化了。我寫的時候,是寫了他的缺點的,比如他以前有過未婚妻。這個缺點不能不寫,因為他的未婚妻對故事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還有,他認識靜秋不久,就在山上擁抱且親吻了靜秋,這也可以算是他的缺點,我也寫了,因為這個情節對故事的發展也起著重要作用。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親吻怎麼是缺點呢?多美啊!

    但如果現在有這樣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群眾普遍反映他有未婚妻,而他認識你十六歲的女兒不久就親(強?)吻了你女兒,我包你會暴跳如雷,殺了他的心都有了。

    但當你從我寫的故事裡看到這樣一個老三的時候,你受了整個故事的影響,尤其是受了他死訊的影響(人都活不了幾天了,現在不吻,更待何時?),你不僅沒有暴跳如雷,還把這一切都當成他浪漫的證據,在心裡把他完美化了,完美到看見黃顏在《認識你,是命運對我的恩賜》裡說「如果不是靜秋竭力反對,老三那次在山上就會把事辦了」時,你便認為黃顏在污蔑老三的地步,而你卻說是作者把老三寫得太完美了,那就有點嫁禍於人了。

    有人看見我這樣說,一定認為我對男人要求太高了,他們會說:

    「是的,老三以前有過未婚妻,但誰以前又沒有一個兩個女朋友呢?有的十個八個都不止了。以前有未婚妻,總比婚後亂搞要好吧?」

    「是的,滕非跟龍曉慶有過一段關係,但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只有這麼一段。想想現在中國該有多少男人叫雞,網戀,出軌,他至少還沒叫雞吧?」

    所以說,讀者認為我故事裡的男主角「完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世界上好男人太少了,因此自覺不自覺地降低了對「完美」的要求。

    記得黃顏寫《幾個人的平凡事》時,看到很多女讀者對朱Peter讚不絕口,認為朱完美到不真實的地步,黃顏大為驚訝,曾寫貼說:「朱Peter有什麼了不得?不就是妻子病了他曾鞍前馬後地伺候,妻子死後幾年沒忘嗎?難道這不是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大意如此)。

    讀者看了他的這個評價,頓時嘩然:這還沒什麼了不得嗎?有幾個男人能做到?

    嗚呼!大概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男人不照顧生病的妻子,或者在妻子屍骨未寒時便忙著迎娶新婦,所以讀者看到一個還沒壞到這個地步的朱Peter,就覺得朱太完美了。

    連趙亮這樣的男人都有讀者替他說話,大意是趙亮在陳靄走後還能照顧女兒,自己也沒尋花問柳,對陳靄雖然不關心,但也沒打罵,還是很不錯的,比趙亮糟糕的男人多了去了,云云。

    我看見唐小琳回復這位讀者說「那你嫁給趙亮好了」,差點把我笑暈,但笑完也有點悲哀。

    對於「完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有很多人在談到老三的「完美」時,都把「出身將門,多金」放在首位,甚至有人問:如果老三不是軍區司令的兒子,沒那麼多錢,他的愛還會這麼感人嗎?

    其實我在故事裡從來沒說過老三是軍區司令的兒子,故事裡的靜秋只是聽別人說老三的父親是軍區司令,但故事裡的老三自己從來沒這樣說過。故事裡的靜秋與江老師去A省尋找老三時,軍區看門的士兵也沒說軍區司令姓孫,或者該軍區的任何高級將領姓孫。

    還有「多金」,我記得故事裡已經寫過,老三因為是搞野外工作的,有野外津貼,收入相對而言高一點,但也沒高到離譜的地步。他留給靜秋的錢,也就幾百塊。那時的人,不論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沒有現在這麼容易搞外快,就幾個死工資,所以老三並不多金。

    綜上所述,人物顯得完美的原因有三:

    1、人物的缺點對於故事發展沒什麼作用,因此作者沒寫,而讀者便認為人物沒缺點。

    2、讀者對「完美」的要求降低了,自己把人物完美化了。

    3、讀者對完美的定義跟作者不同。

    滕非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塵埃騰飛》裡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人;老三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山楂樹之戀》裡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所有故事裡的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任何人寫的任何故事裡的人,都不是完美的人。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

    如果你讀故事的時候讀到了一個完美的人物,多半是因為你自己把人物完美化了。

    讀者把故事人物完美化,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如果你只能被完美的人感動,那麼你把人物完美化甚至有好處。但請切記兩點;

    1、不要認為是作者將人物完美化了。

    2、不要認為人物真的是完美的,並因此拿來做標尺,去衡量你自己的丈夫或男朋友。那樣衡量的結果,只能是增加你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影響你跟丈夫或男朋友的關係。

    現在來說說《塵埃騰飛》的「後來呢」。

    《塵埃騰飛》寫到這裡,很多人都想知道滕非到底辭職了沒有,被開除了沒有,陳靄到底離婚了沒有,她跟滕非結婚了沒有。

    這些我都沒有寫,因為我也不知道。

    那是不是意味著這個故事不完整呢?

    我認為這個故事是完整的,因為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塵埃騰飛》,而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已經騰飛了,所以絕對完整:)

    我知道我這個後記仍然沒有回答「後來呢」的問題,而我能力有限,只能回答到這個地步,下面我用熱心讀者的建議來進一步回答:

    如果滕教授過不了審查關,最終被撤職,並被學校開除,陳靄該如何處理她跟趙亮以及滕教授的關係?

    1、跟趙亮離婚,跟滕教授結婚50%(105votes)

    2、跟趙亮離婚,也斷絕跟滕教授的來往1%(3votes)

    3、不跟趙亮離婚,跟滕教授做情人7%(14votes)

    4、不跟趙亮離婚,斷絕跟滕教授的來往

《欲(塵埃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