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淵源

《陰符經》全稱為《黃帝陰符經》,是否真的是黃帝所著,已經拿不出可靠的證據。於是,小雅便立足於《黃帝四經》的用詞造句以及文法來分析,從而判斷該文是否為後人假托黃帝之名成就個人之業。因《黃帝四經》是近年發掘並考古後認定是黃帝年代之物,所以如果從這方面入手,或許可信度要大一些。下面我們先看一下《陰符經》原文,幸好那時的文章都不長:

上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余,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勝,我以不奇期勝。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於象矣。

從文體上來看,戰國時代的文章,洋洋灑灑,一瀉千里,動則幾十萬字,如《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所以《陰符經》無論是句法還是文體上來說,都不可能是戰國甚至戰國以後的作品。即使是春秋末、戰國初如老子、孔子、墨子時代也不可能。因為這時的文章句子已經較長,而不像《陰符經》主要以4字為主,長句雖有,但多以結論為主,這一特點一定是春秋以前的作品,我們可以從《周易》、《詩經》這一類東周早期作品中明顯看出。

上面的分析排除了春秋末期乃至戰國後,小雅基本上判斷是西周至春秋這一段時間的作品。有人懷疑是否為周以前比如商朝或更前的作品呢?基本不會。因為從文中的句子來看,很明顯這是與道家一脈相承,例如「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瞽者善聽,聾者善視」、「自然之道靜」等。

僅憑道家相關為什麼可以斷定是西周至春秋呢?這是因為在西周至東周,一直有兩種不同的文化在相互影響,一種是北方文化,也就是文武周公一直至孔子的儒家文化為傳承;一種是南方文化,也就是延襲黃帝乃至老莊一派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以仁義為本制定出一套稱之為「禮」的行為規範,是屬於形而下的人文體系;而道家文化則是以天地大道為本,研究形而上的思想體系。前者是中原尤其以齊魯為代表,後者是以楚為代表。《陰符經》顯然不是講人們的行為規範,而是講人的行為背後,那種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在發揮著關鍵作用的道。

《陰符經》同時還存在著周文化,那就是《周易》的思想很多。例如:「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於象矣」。從「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這樣的句子可以看出,這已經不是周公時代的《周易》,而是春秋時代的的周易,為什麼這樣說呢?

研究過易經的細心人或許知道,《周易》這個系統並不使用天干、地支這一套完整的系統。雖然《周易》的卦辭中有「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和爻辭中有「先庚三日,後庚三日」的句子,但這決不是用干支來推導卦象。天干地支系統要遠早於八卦的產生時間,大約比伏羲要早至少一千年以上的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開始,干支就已經基本成型,而八卦則是伏羲之後的事了。而將八卦與干支混用則至少要到春秋才開始。

以上分析稍有點證據不足之嫌,有人就提出疑問,道家起於老子、儒家起於孔子,而你為什麼又否定該文章是在老子、孔子之後呢?道家起於老子,是因為老子所著的《老子》一書,非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道家的思想;而孔子弟子三千,他所闡述的儒家思想也是從這時才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一切並不是說老子和孔子之前就沒有道家或儒家的思想。例如,鬻子是周朝立國時三代帝王師,他所著的《鬻子》就是典型的道家思想,上文提到的《黃帝四經》也是道家思想。子產比孔子年長,他的治國思想主要也是儒家而不是法家。

《陰符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