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註釋》50章 赤子

50章 赤子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蜂蠆虺蛇不螫,
攫鳥猛獸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蠆:蠍子一類的毒蟲。虺:毒蛇的一種。攫鳥:長有利爪的鳥。朘:男嬰的生一殖器。
一個品德純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嬰兒。蜂蠍毒蛇不傷害他,凶鳥猛獸不撲抓他,他的筋骨雖然柔一弱,卻能結實地抓住小的物體,不知交一合之事,小生一殖器卻能自然勃一起,這是精力旺盛的表現;有時整天號哭不止,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真氣暢通、和諧的表現。
透過嬰兒的自然本能,我們可以悟出許多哲理:一,之所以“蜂蠆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是因為嬰兒處於無私無慾的生理狀態,無貪爭之念,無相害之心,不會威脅到其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純真是嬰兒的主要特徵。二,嬰兒雖然骨弱筋柔,但弱中有強,柔中有剛。三,嬰兒“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是因為來自父母的先天精氣沒有受到一點一滴的損失,是內因使然。精氣是人一體生長發育的根本動力和源泉。四,嬰兒“終日號而不嘎”是-陰-陽二氣充分調和、暢達的表現。 “精之至”是“和之至”的物質基礎。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和:和諧、平衡,是矛盾的同一性*。常:永恆的規律。益生:有益於生命。祥:吉祥,是認識並尊重客觀規律的結果。
認識了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把握了事物矛盾運動的客觀規律,把握了這一客觀規律,才能明察養生之道。有益於生命叫做吉祥,尊重客觀規律,使理性*戰勝情感、意氣才是真正的堅強。
這裡,“益生”是同一說,“心使氣”是鬥爭說,鬥爭的目的在於同一。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物體剛剛強壯就趨向衰老,這是因為不懂得養生之道,不懂得養生之道生命就會早逝。
就人類的身體素質而言,最強壯的時期大約是二十二歲左右,此時身體完全發育成熟,超過這個年齡,身體就開始衰老。對此,世人都以為是正常現象,而在老子看來,這是不懂得養生之道的結果。不懂得養生之道,壽命就會縮短十分之三。br /> 不懂得養生之道就會放縱一欲|望,對外執著於名利,或作損人之心,或作防人之心,終日疲憊不堪;對內追求感官刺激,貪杯貪色*,吸煙吸毒。如此以來,內損外耗,元氣大傷,-陰-陽失和,於是各種疾病相伴而生:頭疼感冒、神經衰弱、失眠健忘、陽萎早一洩、高血壓、糖尿病、腦血栓、心臟一病、艾滋病、各種老年性*癡呆症、精神憂鬱症等等。現代人的生命終結,有多少人是無疾而終、自然老化的呢?看到人們在極端痛苦中死去,我們能從中感悟到什麼呢?古人說:“財是催命小鬼,色*是刮骨剛刀,酒是穿腸毒一藥。”這些至理名言,誰能悟得透呢?
造成“物壯則老”的關鍵就在於不能“心使氣”,即只講自我情感、意氣,不講理智,不顧客觀規律,結果只能使-陰-陽失調,導致生命“早已”。
本章通過嬰兒的生理現象,總結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然而,統一是相對的,有條件的,認識了這一規律就要以頑強的道德意志去克服自我的不道行為,否則,就會遭到懲罰。《道德經》的中心議題在於強調整體的統一性*。強調統一性*並非不講鬥爭,鬥爭是統一的必要條件,統一是鬥爭的必然結果。把握科學的鬥爭方式是取得統一的關鍵,這就是老子的用心所在。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