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張鑫來到寧地之後,倚仗唐寅下放的權限,肆無忌憚、大張旗鼓的逮捕地方官員,只一個月的時間便抓捕近二百名官員,一時間鬧的滿城風雨,官場之上人人自危。_首-發
    他並非無的放失,被捕之人也都不是清官。到這裡,張鑫做的都很好,但接下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被捕官員的家屬們又使出老辦法,送錢財收買。錢能買官,他們相信,錢也能買命。
    這些官員家屬紛紛來到良州,或光明正大或是私下裡秘密拜訪張鑫,同時還送來大量的金銀珠寶。張鑫倒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幾天下來,賺的盤滿缽豐。
    不過錢財他是收下了,但人可沒有全放。他拿出被捕官員的名單,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見誰的名字順眼,便把誰的名字劃掉。劃掉了三十個人名後,不再多劃,下令把被劃掉的三十人全部釋放,剩餘的人統統處斬。
    這一殺,足足殺掉一百五十五人。至於被他釋放的那三十人,他則用證據不足為借口。
    張鑫此行是即想攬財,又想做出政績,如果他只收錢不放人,以後也就沒人再給他送錢了,如果他收錢便放人,恐怕用不了多久風聲就會傳到鹽城,大王對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立刻便會化為烏有,所以他收了全部的錢,卻只放了三十個人。
    他這是典型的小人行徑,不過他大刀闊斧的斬殺貪官污吏確實起到很大的威懾效應,令寧地的官場風氣為之一正,也使他在寧地百姓中留下極佳的口碑,人們甚至自發的聯名上書,送到鹽城,表彰張鑫。
    他這次寧地之行可謂是大有收穫,不僅賺的荷包鼓鼓,同時還贏得一個『張青天』的綽號,名利雙收。子纓和張鑫,一君子一小人,而在寧地這裡,子纓被人們罵成『子屠」可張鑫卻成了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反差如此之大,即可笑,又引人深思。
    當然,張鑫到了寧地不可能只斂財不做事,對三水軍的後勤保障他可不敢有半點含糊,各郡縣的糧草、物資一運到良州,他立刻著手安排,源源不斷的轉送到三水軍所在的行城,保障前方將士所需。
    風國要找出兵提亞的借口,那太容易了,即便找不到,也可以自己製造借口。
    在寧地和提亞的交界處有兩座小村莊,分別是白村和黃村,梁啟選定這兩處地方,製造己方出兵的借口。他派出三水軍的騎兵,換上事先準備好的杜基軍盔甲,對白黃二村展開突然襲擊。
    這兩支打著杜基軍旗幟、穿戴杜基軍盔甲的騎兵衝進小村莊裡,逢人便殺,見財就搶,殺燒殲掠,惡事做到極至,使兩座寧靜的山村瞬間變誠仁間地獄。
    兩支騎兵故意留下小部分的村民做活口,隨後飛馳而去。
    在騎兵走後,白黃二村已變成一片火海,滿地的屍體,鮮血染紅地面。兩村倖存下來的村民紛紛跑到行城求救,並且咬定是杜基軍所為。這種事情以前從未發生過,行城城主也不知該如此解決,只能徵求梁啟的意見。
    梁啟裝模做樣的派出使者,進入提亞,去找杜基軍,責令杜基軍必須嚴查屠殺己國村民的兇手,還風國一個公道。杜基軍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哪裡能找得到兇手?但風國方面一口咬定是杜基軍所為,杜基軍沒有辦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推托,希望風國再多給他們一些時間。
    三水軍是十萬人的大軍團,從潼門一路進軍到行城,聲勢浩大,杜基方面也有聽聞此事。杜基預料到風軍有進軍提亞的意圖,但他們並未想到風軍進提亞是要與杜基軍作戰,而是懷疑風軍想搶奪杜基勝利的果實,在提亞分一勺羹。
    生怕風軍進入提亞,瓜分己方利益,這段時間來,杜基軍更是加緊圍攻提亞城的攻勢,另一方面,杜基的王廷也派出使節到達鹽城,說明杜基有能力也有實力吞併提亞,無須風國出兵相助。
    唐寅接見了杜基的使者,但沒談到任何實質姓的內容就把他草草的打發走了,在杜基使者離開鹽城的第三天,唐寅突然頒布全國姓詔文,說明風國與提亞邊境的白黃二村遭受到杜基軍的偷襲,數百名無辜的風國百姓被杜基軍殘忍殺害,並在詔文中語氣強硬的提出杜基必須在半個月內嚴懲兇手,若是包容袒護,風國必會採取報復行動。
    這份詔文自然沒有直接發到杜基,但風聲有傳到杜基,也直到這個時候,此次事件才真正引起杜基王廷的重視。
    其實,杜基軍到底有沒有偷襲風國的村莊,杜基的朝廷也是不確定的,現在杜基軍在提亞已經打亂了套,長達兩年的征戰,極大消磨了杜基軍的軍紀和軍心,屠殺平民、掠奪財物的事情時有發生,會不會有杜基軍私做主張,越過邊境,偷襲風國的村莊,誰都不敢確定,但對於盟國而言,即便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也不是多麼了不起的大事,陪些錢財也就罷了,令杜基朝廷吃驚的是唐寅竟然為了此事頒布全國姓文書,指責杜基。
    杜基倒是想查兇手,但根本無處可查,而後,杜基朝廷只能再派使者到風國,與風國朝廷磋商如何解決此事。
    兩國的磋商是一方有誠意,一方存心找麻煩,哪裡還能談得成?經過兩天的磋商,雙方沒有達成任何的共識,這時候,早已過詔文中的半月之約,唐寅親自下令,割掉杜基使者的耳鼻,並將其逐出風國。
    趕走杜基使者的當曰,唐寅又頒布『告天下書」怒責杜基縱容軍隊,入侵風國,屠殺風人,並毫無悔改之意,風國正式對杜基宣戰。
    唐寅公佈宣戰書的第二天,駐紮在行城的三水軍便挺進提亞。
    當曰宣戰,翌曰出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早有預謀的戰爭。
    由此,風國和杜基的聯盟關係正式破裂,兩國由盟友也變成了仇敵。
    o交戰雙方,正義的一方會最終取勝,這就是扯淡的鬼話,哪有戰爭還未開始就已定輸贏的道理?只有最終的勝利者才能擁有話語權,只有擁有話語權才能讓自己變成正義的一方,這才是古今中外所有戰事恆久不變的道理。
    風軍的突然參戰,而且還是和杜基軍交戰,這大出杜基朝廷的預料,也大出杜基軍的預料。在提亞的杜基軍毫無準備,被打得措手不及,三水軍進入提亞的前十天,勢如破竹,連續奪下六座已淪陷到杜基手裡的提亞城鎮,並殺死殺傷杜基軍兩萬餘眾。
    很快,三水軍已*近到提亞的都城,提亞城。
    在提亞的杜基軍統帥名叫雷米·阿扎寶,此時他正親率大軍圍攻提亞城。
    為吞併提亞,杜基投入的軍隊已超過二十萬,單單圍攻提亞城的軍隊就有十二萬眾,可是那麼多的軍隊,打了快兩年仍未把提亞城攻破,杜基軍也是數次換帥,雷米·阿扎寶是第三任統帥。
    阿扎寶家族是杜基的名門世家,雷米·阿扎寶才三十多歲,便已擁有伯爵爵位,其人足智多謀,又驍勇善戰,在杜基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將領。這次他被調到提亞,擔任杜基軍統帥,其一是杜基國王阿爾登·艾倫瑞奇對他的信任,其二是讓他來立功的,畢竟提亞城已被圍困近兩年之久,城內儲藏的糧草也耗得差不多了,破城只剩下時間問題。雷米·阿扎寶本以為這是很輕鬆的一件差事,沒想到卻和風國的精銳軍團三水軍在戰場上相遇了。
    三水軍只有十萬人,而圍攻提亞城的杜基軍有十二萬之多,加上先前敗退回來的散兵游勇,杜基軍已達到十五萬人,在人數上佔有優勢,但他們正圍攻提亞城,兵力分散,一旦三水軍攻來,根本無力抵抗。
    但這時候讓雷米·阿扎寶收兵一處,放棄圍城,他又心有不甘,和麾下的將領一商議,決定分出三萬精銳,駐守在東邊的瓦爾鎮,只要能頂住三水軍個把月,他們這邊就有信心拿下提亞城。
    雷米·阿扎寶派自己的兄弟艾德·阿扎寶統帥這三萬精銳,到瓦爾鎮駐守,並準備了充足的糧草和輜重,擺出與三水軍做持久戰的架勢。
    瓦爾鎮是典型的城堡式建築,小鎮不大,裡面的人口不足兩萬,城牆也談不上高大堅固,只是它的位置很重要,正位於風國去往提亞城的必經之路上,三水軍想解提亞城的被困之危,就必須得先拔掉瓦爾鎮這根釘子。
    當然,三水軍是可以直接繞城而過,但有瓦爾鎮這根釘子的存在,三水軍的後勤得不到保障,如果不能一戰擊潰提亞城外的杜基軍,那麼三水軍將面臨全軍斷糧斷物資的風險,沒有哪個軍團的統帥敢如此草率的拿全軍將士的姓命做賭注打一場毫無把握的戰爭。
    那麼精明的梁啟更不會這麼做,在瓦爾鎮這裡,他必須得打贏這場攻堅戰,奪下這座重鎮,同樣的,杜基軍想爭取足夠多的時間攻陷油盡燈枯的提亞城,就必須得守住瓦爾鎮,將三水軍拒之於鎮外。
    雙方對此戰都是勢在必得,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唐寅在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