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卷 第八十四章

    終卷第八十四章
    ><首><發>
    在肖香全面解除家族軍的第三天,川國的眾臣便大張旗鼓地向肖香展開勸進。
    肖香現在已牢牢掌控了川國的軍政大權,而且她自己也有繼承王位的意願,群臣的勸進其實就是走走形式罷了。
    當然,肖香也免不了俗套,群臣三次勸進,她三次婉拒,直至第四次勸進的時候,肖香才『勉為其難』地接受。
    至此,川國的新一任君主正式誕生,難得的是,肖香還成為了川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君主。
    肖香登頂王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除王室同族對她的潛在威脅。
    她把肖淵、肖玉、肖鵬等兄弟姐妹全部封了侯爵位,看上去,她似乎很仁義,沒有濫殺手足宗親,還將其全部封了侯,但實際上,她沒有給他們半寸封地,也沒讓他們掌握到任何實質xing的權利,而且還嚴禁他們離開都城,這些公子、公主們的侯爵位倒是徹徹底底的成了空頭銜,反過來自己還被肖香軟禁在了都城之內,完全生活在人家的掌控當中。
    肖軒病故後,川國轟轟烈烈的王位之爭就此告一段落,肖香在眾多的兄弟姐妹當中脫穎而出,這固然與她自身過人的能力有關係,也有幸運和機緣巧合的成分存在。
    等肖香處理外朝廷內外種種的隱患之後,才倒出手來,對付貞地的叛亂。
    而耽擱了這麼久,現在貞地叛亂的形勢已與以前大不相同。
    李舒自從得到風國的暗中資助後,軍備、錢糧可謂是樣樣充足,實力擴充得極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兵力又激增到二十多萬。
    這時候李舒的自信心也空前膨脹,不再滿足一城一縣的爭奪,矛頭開始直指貞西的涇谷、番條、白南三郡。
    李舒早就訂下以貞西做為根基,然後再逐漸向東擴張,最後完成收復整個貞地的戰略構想,只是此三郡駐紮有大批的川國zhōng yāng軍,其中包括川國的第九、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七四個軍團,總兵力有四十餘萬眾。
    若想以二十多萬的兵力戰勝四十多萬的川國zhōng yāng軍,即便是貞人也很難能做到。不過李舒倒是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他率領麾下叛軍,首先對白南郡展開進攻。
    川國駐守白南郡的是第十七軍團,在貞西四個軍團當中,第十七軍團兵力最少,剛好是十萬人,戰力又最弱,統帥也不是太出名的將領,一位名叫董勃的中將軍,名不見經傳。
    另外,十七軍團最讓李舒藐視的是它在白南郡沒有防禦重心,兵力全部分散在各縣各城鎮,東一波,西一波,很容易給叛軍逐個擊破的機會。
    出於這些原因的考慮,李舒率先進攻白南郡,與川國的第十七軍團展開正面交鋒。
    貞地中部的叛軍竟然流竄到貞西,主動來攻白南郡,這確實是川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戰事一開始,以李舒為首的叛軍便勢如破竹,長驅直入,直直插入白南郡的腹地。
    雖說第十七軍團於白南郡各地的守軍都有殊死抵抗,但最終都因兵力太少,寡不敵眾,被迫撤離駐守之地。
    僅僅才半個月的時間,叛軍便由白南郡的最東面一直打到白南郡的最西面,再往西去,就已出了貞地,進入與貞地相接壤的番邦——齒越。
    在打通邊境之後,李舒立刻派出使節,去往齒越,拜見齒越國王虛伊曼,請他出兵增援。
    當年貞國與西境的番邦爭戰不斷,齒越便是貞國眾多敵國中的一個,只是在後來的征戰當中,入侵貞國的齒越軍被貞軍殺得大敗,貞軍趁勝追擊,一舉攻入齒越國境內,並由邊境一路燒殺搶掠,直接打到齒越的國都,最後*得齒越國王交降書、遞順表,向貞國俯首稱臣。齒越投降之後,貞軍便悉數撤回本國,沒有霸佔齒越的一城一鎮,其一是地方太小,當時雄心勃勃的貞國還沒將其看在眼裡,其二,別看貞國在其它公國眼中是個野蠻之國,和番邦蠻族差不多,但貞國自己可是自視甚高,不屑去占齒越這樣未開化的番蠻之地。
    對於貞國的『寬宏大量』,齒越十分感激,就此與貞國交好,而且齒越也真是被貞人打怕了,打心眼裡懼怕貞人,也敬重貞人。
    後來,貞國被滅,原本一向安分的齒越又開始蠢蠢yu動,不時出兵進犯邊境,川國無奈,只好在與齒越接壤的白南郡駐紮下一個軍團來守邊。
    雖說貞國是被川國所吞併,但齒越人並不怕川人,對其更無敬畏之意,但身為叛軍的李舒派出使節到了齒越後,卻被齒越人奉為上賓,以國賓之禮待之,齒越的國王亦是親自接見了叛軍使節,聽說原貞國的王族後裔李舒yu光復貞地,向齒越救援,虛伊曼當場做出承諾,願派出三萬jīng銳之士援助李舒,只要白南郡歸李舒管轄,齒越以後絕不冒犯。
    從齒越順利借來三萬jīng銳,讓李舒的實力又得到大副提升。而後,叛軍在白南郡全境四處掃蕩川軍,直接把川國的第十七軍團打出白南郡,*逃到番條郡境內。
    一舉攻克白南郡全境,令叛軍上下群情鼓舞,當地的貞人百姓更是紛紛來投,一時間,叛軍的勢頭如ri中天。打得順風順水的李舒信心更足,隨即開始籌備對番條郡的進攻。
    在叛軍裡,也不全是貞人,其中還有風人,當初按照唐寅和李舒的約定,風國在叛軍裡是設有監軍的。其中最為重要的一位監軍就是陶元豐,他是靠風國的征武令起家的,別看年紀不大,才三十出頭,但參與過的征戰太多了,從對寧征戰時就跟隨在唐寅的身邊,可算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這麼多年過去,陶元豐也由當年的無名小卒成長為堂堂的中將軍。
    李舒打白南郡的時候,陶元豐是支持他的,而現在李舒要攻打番條郡,陶元豐則表示反對。
    番條郡是貞西三郡中守軍數量最多的一郡,本來就駐紮有兩個軍團,現在十七軍團殘部又逃到了番條郡,那裡的兵力已相當於三個軍團。
    叛軍是在白南郡把十七軍團打得大敗,但在大大小小的戰鬥當中,十七軍團的傷亡連超過千人的次數都少,看到己方不敵之後,其將士立刻選擇撤退,所以在這麼多場戰敗當中,十七軍團的主力未傷,兵力仍多達八、九萬人。現在,川國的第九、第十一、第十七軍團在番條郡境內聚集一處,叛軍再去攻打番條郡,想取勝已是難上加難。
    陶元豐的意見是,己方應繞過番條郡,先取十六軍團駐守的涇谷郡,打下涇谷郡後,己方便可由白南和涇谷二郡同時發兵,一南一北兩面夾擊番條郡,最大限度地分散番條郡境內川軍兵力。
    對於陶元豐的建議,李舒還是很重視的,也有認真聽取,但最終還是認為他太多慮了,己方現在是勝勢,氣勢如宏,而川軍現在是敗勢,士氣低落,縱然番條郡境內的川軍兵力眾多,但也不足為懼。
    李舒並未採納陶元豐的戰術,堅持己見,毅然發動了對番條郡的全面進攻。
    只是在這場戰役當中,叛軍一開始的進攻就受到巨大的阻力,番條郡境內的川軍拚死抵抗,與叛軍展開了血戰。
    番條郡一戰,雙方拚殺得異常激烈,當真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叛軍是步步緊*,川軍則是寸土不讓,雙方對每一座城邑甚至每一座村鎮的爭奪都投入了重兵。
    此戰經歷一個月後,叛軍也僅僅在番條郡境內推進了百餘里。
    這時候,叛軍已呈現出疲軟之勢,連續的攻堅戰也讓叛軍打得甚感頭疼,恰巧在這個騎虎難下的關鍵時刻,川軍那邊有了打正面決戰的意圖。川國的第九軍團全部、第十一軍團半部、第十七軍團半部合計二十萬的大軍全部聚集在番條郡的望西平原。聽聞消息的李舒認為戰機來了,立刻下令,召回各路出擊的兵馬,合兵一處,趕往望西平原,與川軍主力決一死戰。
    川軍早到,在那裡是以逸待勞,而叛軍是長途跋涉而來,又經過連番爭戰,全軍上下身心疲憊,可以說此戰還沒開打,叛軍便已輸了三分。
    李舒對此倒是滿不在乎,在他看來,雙方的兵力相當,只此一條就足夠了,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他自信天下還沒有哪支軍隊能在正面打敗貞軍。
    此戰,雙方都把全部的主力投入進去,兩邊的人馬皆在二十萬左右,這也是貞地叛軍作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交鋒,甚至連在番條郡默默無聞的望西平原也因此戰而變得名揚天下。
    等到雙方的戰鬥正式展開,望西平原成了名副其實的絞肉場,雙方針尖對麥芒的軍團會戰讓整個平原都變成了人間地獄。
    戰鬥當中,一個兵團的將士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投入到戰場上,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等一個或幾個時辰過後,抬下來的要麼是屍體,要麼是缺肢斷臂的重傷兵。
《唐寅在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