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投奔人類

白眉兒拖著虛弱的身體,沿著一條牛毛細路行,尋找能充飢的東西。它餓極了,恨不得太陽變成塊餡餅從天上掉下來,讓它使勁啃兩口。

轉過一道溝, 冷不防瞅見前面三岔路口的一棵大樹下蹲著一個身裹破皮襖臉色蠟黃頭髮灰白的小老頭,褲子褪到膝蓋,光溜溜露著腚。它一驚,趕緊縮回腦袋,不由得心頭一陣戰 栗。假如允許的話,它倒是很想嘗嘗人肉的滋味。細皮嫩肉,撕扯起來一定很容易,也不用吐毛,省卻許多麻煩,味道一定比羊肉更鮮美。但它不敢。它曉得人的厲 害,那桿烏黑珵亮的獵槍會噴火閃電,連百獸之王的老虎也不是對手,更甭說豺了。還有腰間挎著的那柄長刀,白刃雪亮,能像秋風掃落葉般地很爽利地剁下豺頭。 它此刻跳出去襲擊小老頭,等於以卵擊石,自投羅網,變成愚不可及的自動送貨上門的獵物。它雖然餓得要死,也不想白白送死。趁小老頭還沒發現自己,趁早溜走 吧。它轉身剛要鑽進灌木叢,突然,小老頭那裡傳來噗嚕嚕一聲悶響隨即順風飄來一股濃郁的氣味。

小老頭撅腚的動作,噗嚕嚕那聲悶響,讓白眉兒很容易就猜到,他在排泄。

迄今為止,白眉兒沒吃過人的排泄物。但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其實凡犬科動物,出於一種天性,都愛吃人的排泄物。豺屬於犬科動物,當然也不例外。

白眉兒聳動鼻翼,貪婪地聞嗅著人屎的氣味。在人的鼻子聞來,自己屙出來的糞便是很臭的。但豺或狗的鼻子聞起來,就是另一碼事了;臭中夾香,亦臭亦香。白眉兒敏感的鼻孔還嗅出人的排泄物裡有許多未消化盡的肉糜和穀物,是頓可餐之食。

說到底,犬科動物愛吃人屎,主要原因是人的消化器官太差勁,吃進去許多食物,只能消化吸收其中一小部分營養,大部分精華混雜在糟粕中被直腸送出肛門。挺可惜的。

白眉兒捨不得走了。小老頭孤身一人,沒帶獵狗,力量有限,不值得太害怕。他並未發現它。它躲藏起來,等他離開後,再過去撿食,不會有太大危險的。瞧他掩鼻皺眉的模樣,它斷定他屙完後會很快走開。

果然不出它的所料。不一會兒,小老頭站起來,提起褲子,繫好褲帶,背起獵槍,沿著小路匆匆而去。

白眉兒早已等得不耐煩,待小老頭走出二三十步後,便急急忙忙地跑到大樹下。哇哈,那泡黃燦燦、狀似老玉的排泄物還冒著騰騰熱氣!它兩隻眼睛乜斜著警惕地 池注視著小老頭的背影,悶著頭大口大口吞嚼起來。排泄物雖比不上活宰的獵物那樣鮮美,但比起凍成冰塊的腐屍來,味道要好得多。熱食開胃,還暖和身子,可 惜,太少了點。它吃得太心急,濁黃的稀屎糊了一嘴。它伸出長舌舔食著沾在唇吻上的絲絲屑屑。那副吃屎的饞相,在人眼看來,未免會噁心得想嘔吐,實在是有礙 觀瞻。

其實,人也不是絕對不吃臭東西,如臭豆腐、臭豆豉、臭大蒜,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喜歡吃的大有人在。人類也並非一概拒絕吃別的生物的排泄物。燕子吐出來的唾沫人就挺愛吃,尊為山珍,名曰燕窩;還有名貴中藥猴結,其實就是母猴排泄出來的月經。

一定是它嚼咬吞嚥的聲音太響了,小老頭似乎感覺到身後有動靜,猛地收斂腳步,驀地回首張望,白眉兒來不及躲避,鬧了個人眼豺眼四目相對。它停止吃屎,扭腰屈腿,全身茸毛奓開,肌腱緊湊,目不轉睛地盯著小老頭。只要小老頭動手解肩上的獵槍,它就會一溜煙地竄逃進灌木叢。

小老頭望著它,咧開嘴笑了,笑得很暖昧,罵了句:“狗改不了吃屎!”便不再理它,轉過身去,繼續趕路。

他誤以為它是狗了,這挺可笑的。它想。

過了一天,還是到處找不到食物吃。白眉兒又餓得慌了,想重複前天的幸運,就又沿著牛毛細路跑到三岔路口的大樹下。巧極了,遠遠便看見那位熟識的小老頭腰裡掛著一隻碩大的酒葫蘆悠悠地哼著小調走過來。

說起來,這也算不上是什麼偶然的巧遇。小老頭名叫苦安子,是獵戶寨的村民,在禿鷲嶺下的樹林裡安了幾十隻逮鳥的金絲活扣,每天都要去一趟,看看有無收穫。三岔路口的大樹下是他的必經之地。

白眉兒蹲在一塊岩石上,巴望小老頭能像昨天一樣脫褲撅腚到大樹下排泄。惱火的是小老頭並未停下來,而是徑直拐進林子裡去了。它不甘心就這樣白來一趟,便 拉開一段安全距離,尾隨著小老頭走。這絕不是什麼友好陪伴,當然也不是什麼惡意跟蹤,而是等待小老頭途中排泄,好及時去撿食。

翻山越嶺,一走 就是半天,日頭當頂時,小老頭終於在一塊背風的窪地裡坐了下來。它以為他要排泄了,卻見他解開又破又髒的背囊,掏出一隻鼓鼓囊囊的篾盒,揭開蓋,抓起一把 東西塞進嘴裡,吧唧吧唧咀嚼起來。它聞到一股穀物與牛肉的香味。爬了半天山,它早就飢腸轆轆了,食物撲鼻的香味更刺激得胃囊痙攣。它的眼光直勾勾地小老頭 手裡的篾盒,口水情不自禁地從嘴角滴答下來。

“哦,白眉瘦狗,跟著我走了半天,想吃東西吧?”小老頭大聲朝它說道,“喏,給你!”他手一揚,一坨東西在空中畫出一道拋物線,朝它砸來。

它以為是石頭,驚慌地要跳開。“噗”,那坨東西已落在面前的雪地上,濺起一片香甜氣息。哇哈,是一塊牛骨頭。它趕緊撲過去,貪婪地嚼咬起來。骨頭上的牛肉雖已被啃光,卻因煮的時間長,骨質已酥軟,能咬爛;骨頭上蘸有鹹味,還有蔥香,好吃極了。

它很快把這塊牛骨頭吞嚥進肚,便又用感激的期待的乞憐的眼光盯著小老頭。於是,第二塊牛骨頭又像只小鳥似的飛過陽光落在它面前。

小老頭吃飽飯後,拍拍屁股走了。它飛快奔到他坐過的地方,把掉在地上的飯粒、肉渣和碎骨一掃而光。

這以後,白眉兒天天早晨都跑到三岔路口來等那小老頭,天天尾隨著他去禿鷲嶺。它總有收穫,或者吃到兩塊骨頭,或者吃到一泡排泄物。對它來說,這小老頭就是它永不枯竭的食物源。只要見到他,它就有吃的,就不會挨餓,自然而然,它就喜歡見到他。

那一天,他不知有什麼事耽擱了,它在三岔路口等到中午,仍見不到他的身影。它焦躁不安,悵然若失,心裡油然產生一種殷切的思念之情。就在這時,他突然出 現了,破棉鞋踩著積雪吱兒吱兒響,順著小路走過來。它一下激動起來,想迎著他跑過去舔舔他的鞋,才跑出兩步,又猶豫地停了下來。

白眉兒畢竟從 小生活在埃蒂斯紅豺群,長期受豺文化的熏陶,養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兩足行走的人類與死神是同一概念,同樣可怕;與人打交道,無疑是在同魔鬼打交道。它雖 然已熟悉他身上的氣味,對他抱有某種好感,卻沒有完全丟掉戒備心理。它害怕它去舔他鞋時他趁機把它俘虜了。還是小心謹慎為妙。可長時間等待思念終於相逢的 喜悅總該化作行為表達出來。或許,它該朝他輕柔地叫一聲,用聲音傳遞情愫。當然,不能像豺那樣尖銳囂叫,人類憎惡豺,要叫,就要叫得和藹親切圓潤,才能達 到取悅的目的。小老頭已快走到自己身邊了,它扭扭脖頸,舒展聲帶,張開嘴,“汪呦——”唇齒間一激靈就吐出一聲似狗非狗的叫。

“霍,又是你,白眉瘦狗。看來,我們很有緣哪。”小老頭意味深長地對它笑笑說。

一晃就是七天。

多次重複就會成為習慣。現在,白眉兒已習慣了這種新的生存方式。到三岔路口來等小老頭,已成為它的覓食模式;覓食方式直接決定著動物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 式及感情取向。他給予,它接受;它乞討,他施捨。這無疑是一種最原始的豢養與被豢養的關係,再進一步就變成了主僕關係。它依賴他活命,不可能不對他感恩戴 德。它不再神經過敏地畏懼人類,它覺得人並不像豺們形容的那般惡毒可怕。豺的傳統觀念在它心裡開始動搖。小老頭身上的汗酸味似乎並不太難聞,人臉上的笑容 分明是和平的旗幟嘛。它對小老頭的感情與日俱增。原先它跟隨小老頭一段路後,只要吃到了他的排泄物或扔棄的骨頭,它就會離開。現在,它吃到東西後,會繼續 跟隨在他身後,陪伴他到禿鷲嶺察看鋪設的金絲活扣有無收穫。一直到夕陽西下,把他送回三岔路口,望著他的背影消失在白雪皚皚的小路盡頭,才戀戀不捨地離 去。

夜闌更深,萬簌俱寂。白眉兒蜷縮在樹洞雪窩,冷得睡不著。想想幾天來的遭遇,未免生出幾許彷徨,幾許委屈。它是豺,豺最瞧不起寄生於人類的狗了,而它的行為,跟一條乞食的狗也差不了多少。它恨自己沒有豺的志氣,也沒有豺的骨氣。一絲羞赧在胸中迴盪。

有兩次它甚至暗下決心,結束這種對豺來說可恥的覓食方式。可一早醒來,它又顛顛地跑到三岔路口去迎候小老頭了。它實在是餓怕了。

對動物來說,生存就是最高原則。跟在小老頭後面撿食他的排泄物和廢棄物雖然有喪豺格,卻很實惠。餓死事大,失節事小。對豺來說,鮮活的雪兔或麋鹿比人的 排泄物或無肉的骨頭好吃多了,可它逮得著嗎?較之攆山狩獵,眼下這種覓食方式不用花什麼力氣,牢靠固定,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呢?說到底,動物都是按快樂 原則行事的。

也許在潛意識裡裡,白眉兒對人類始終存有一種幻想,不像普通豺那樣對人類深惡痛絕,與人類誓不兩立。說到根子上,它不是純種豺,它血管裡流淌著一半獵狗的血液。

要是沒有這場肆虐的暴風雪,白眉兒不會成為那位頭髮花白個頭矮小瘦筋乾巴滿嘴酒氣衣衫襤褸骯髒邋遏的苦安子的獾獵狗,也就不會有後來一連串的酸甜苦辣的傳奇經歷。

因果關係是一環緊扣著一環的。

要是沒有這場肆虐的暴風雪,白眉兒會以豺的理智將自己和小老頭的關係保持在目前這種水平,不升格,不升溫,不昇華,不超越。它同他的交往已達到了極限,再朝前發展半步,就會變成典型的狗與人的關係。它是豺,它不願淪為狗。

現在,日曲卡山麓還是冰雪世界,它還不能脫離小老頭單獨生存。但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春天來臨後,艷陽高照,草木葳蕤,遷徙到遠方去過冬的食草 動物成群結隊回來了,日曲卡山麓又變成豺的豐盛的大食盆。那時,它身體已經復原,骨骼肌腱也長飽滿了,不愁逮不著獵物。一旦食物充盈,它就能毫無顧慮地自 動結束目前這種乞討式的覓食方式。廣袤大地,任我馳騁;兔鹿獐麝,任我宰割;區區一泡排泄物和兩塊無肉的骨頭算得了什麼?對動物來說,只要結束了食物的供 求關係,也就結束了生存的依賴關係,也就結束了感情的依戀與纏綿。它相信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對小老頭的熱情會直線下降迅速平淡。當然,它不是忘恩負義的壞 豺,它會記住他幫它度過嚴冬的那份情意,它會設法報恩的。比如,在恰當的時候獵取一兩隻皮毛珍貴的動物,叼到三岔路口的大樹下送給他。

一場暴風雪刮得它改變了初衷。

或許這就叫命運吧。

暴風雪來得太突然太猛烈了。下午,它尾隨著他剛剛翻過山嶺,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天上密集的雪片一層層灑向大地,地上的積雪也抖擻精神隨風高揚。天地一片白茫茫,真正的白色恐怖,渾然如一個吞噬生靈的巨大白魔。

這是讓一切生命都會驚駭得發抖的特大暴風雪,能把石頭凍裂,能把鷹隼凍得從空中墜落,落到地上便成了硬邦邦的冰坨子。

小老頭急忙找了個山洞鑽進去,順手在洞外灌木叢扯了一捆枯枝。

它沒跟他進洞。洞很小,大約七尺見長五尺見寬,裝下小老頭和那捆枯枝,已沒多少空地。它若擠進去,免不了要和他臉對臉身靠身心貼心,就算沒什麼危險,也怪彆扭的。

它一溜煙跑開去,想在山坡上尋找第二個可以遮風擋雪的山洞。風太大,刮得它搖搖晃晃;雪太密,道道雪簾擋住了它的視線。它轉了一大圈,別說山洞了,連可供勉強棲身的石縫也沒找到。

呼嘯的西北風像一把把刀子似的迎面刮來,凍得它嗚嗚哀嚎。

這時,小老頭佔據的山洞裡傳來辟辟啪啪的聲響,透出一片紅光。它在外面瞄了一眼,火,小老頭在山洞裡燃起了一堆火。

它知道火是什麼玩意兒,如果說暴風雪是白色妖魔,火就是紅色妖魔。它曾和火打過交道。那是一年前夏天的事了。當時它還在埃蒂斯紅豺群裡。那天,豺群到草 甸子去覓食,不知怎麼搞的,突然起火了,天干物燥,風助火勢,遍地野火漫捲過來,豺群嚇得四處奔突。火焰和風跑得一樣快,似乎還有極強的黏性。它親眼看 見,一片火焰飛過來粘在一隻名叫次糯的老豺尾巴上,任老豺怎麼打滾蹦噠也甩不掉,立刻蔓延全身,變成一隻可怕的火球……這場荒火,把五六隻豺燒成了焦炭。 幸虧它腦子靈活,跑到河溝泡進水裡,才躲過那場劫難。

一切野獸都本能地怕火。可白眉兒驚奇地發現,小老頭不怕火,非但不怕,似乎還挺喜歡火, 盤腿坐在火堆旁,兩隻手掌在火焰上搓揉著。火在他面前,失去了瘋狂的野性,比貓還乖,比羊還溫順。橘紅色的火焰輕輕地跳動著,散發出一股很好聞的松脂的香 味,播送著溫暖。它走到洞口,裡頭熱氣騰騰,溫暖如春,彷彿拴著半個太陽。

“白眉瘦狗,快進來吧,外面風雪太大,會把你凍死的。”小老頭朝它招手。

假如它繼續留在洞外,很快就會凍僵的。它只有進洞取暖了。它小心翼翼地跨進山洞。它不敢進得太深,就在靠近洞口的地方徘徊著。

避重就輕是一切動物的選擇本能。

火烤胸前暖,風吹尾巴寒。

“你這狗,比人還懂事,比人還精怪哩。”小老頭綠豆,眼狡黠地眨動著,朝裡挪了挪身體,在火堆旁騰出一條空隙。“來吧,離火近一點才暖和。莫怕,我不會害你。我要想害你,前幾天就崩得你狗頭開花了。”他把擱在膝蓋上的獵槍架到洞底的巖壁上,這無疑是一種友好的表示。

它已經進洞了。進一尺也是進,進十尺也是進,反正就是這麼回事了。它涎著臉,來到小老頭身旁,共享火的溫暖。

“這是山神和獵神可憐我這窮老頭,看我買不起獵狗,給我送了一條來。”小老頭兩眼盯著跳動的火苗,自言自語地說,“這畜生跟了我好幾天了,我要再不用麻 繩把它拴回家,那我就是天下最傻的老傻瓜了。牙口才兩歲的伢狗,養肥了,可換好多罈酒呢。這樣的便宜,不撿白不撿啦。”他說著,從囊袋裡掏出一根麻繩,綰 成個圓圈,亮在它面前。然後,將一塊肉骨頭放在圓圈外的地上。

白眉兒雖然聽不懂他在說些啥,但它很聰明,從他的表情和語調,尤其從綰成圓圈的麻繩上,很快猜出了他的用意。繩圈後的肉骨頭,顯然是誘餌。他引誘它腦袋伸進繩圈去啃骨頭,他就會及時將麻繩收緊,拴住它。

它遲遲不去啃那塊噴香的肉骨頭。

小老頭臉上露出不耐煩的表情,站起來,雙手扯著繩圈,慢慢朝它逼進。他想用麻繩套牢它,佔有它。他想讓它做他的狗,讓它永遠羈留在他身邊。他手裡的麻繩 是權力的象徵,套住了它,也就掌握了它。它將永遠失去自由。如此看來,麻繩其實也是一個絞索。它本能地想躲避,可是,小小山洞,它往哪裡躲呀?洞外是凜冽 的暴風雪,會把它凍成冰棍兒的。

何去何從?何去何從?

豺社會有一條重要的禁忌,就是不與人交往。可是,它早已被豺群無情地驅趕出 來,豺容不下它,把它視為異己和叛逆,處處排斥它打擊它迫害它,它何苦還要遵從豺社會的禁忌呢。其實,它早已打破了禁忌,尾隨小老頭覓食好多天了。既沒吃 苦頭,也沒遭報應,恰恰相反,活得還蠻好,嘗到了甜頭。當然,小老頭誤以為它是狗這才善待它的。這麼說來?它外表看上去很像一條狗,既然如此,它為什麼不 能真的做條狗呢?不不,它惶恐地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豺最痛恨狗了,它不能數典忘祖的。

可是,豺群不要它了,它是只棄豺,做棄豺還不如做獵狗來 得安逸。它形單影隻,太孤獨了。假如做了小老頭的獵狗,就跟寂寞永別了。它的爪牙還稚嫩,冰天雪地裡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假如做了小老頭的獵狗,就不必擔 心會受凍挨餓;它是個四處漂泊的流浪者,說不定哪天會倒斃荒野,死了也是孤魂野鬼。假如做了小老頭的獵狗,算找到了永恆而又牢靠的歸宿。

它真的能背棄自己的種族去做一條狗嗎?

漫長的冬天才熬過去一半,它堅持做豺的話,生死難卜,前途渺茫。

綰成圓圈的麻繩和麻繩後面那張褶皺縱橫笑得像朵花的人臉,無疑是個圈套。它不能往圈套裡鑽。

你還嫌餓得不夠嗎?

它還在猶豫呢。小老頭朝前一躍,手裡的繩圈已套上了它的脖頸。它一驚,本能地聳動肩胛想把腦袋從繩圈裡脫出來,已經遲了。他一收繩扣,它被緊緊套住了。它扭動著掙扎著,但小老頭攥住繩頭不放。

它尖尖的唇吻無意間探進小老頭柔軟的頸窩,它感到他脆嫩的喉侯結在上下蠕動,還有嗡嗡的血流聲。它一陣衝動。不用動心機也不用費力氣,只消瞅準那核桃似 的喉結用力咬一口,他就會跳起死亡的舞蹈,然後栽倒在地永遠也爬不起來了。這是食肉獸本能的反應,是豺與生俱來的嗜血野性。可是,奇怪得很,一種更為強烈 更為神秘的力量卻阻止它這樣去做。它感到待在給它供食的小老頭身邊,那感覺和豺崽依偎在豺娘身邊差不多,都有強烈的依附感和安全感。它覺得如果聽憑野性的 本能咬碎小老頭的喉管,就是罪孽的弒殺,卑鄙的謀害,喪盡天良的背叛。這溫情脈脈的感情和它豺的品性完全是水火不相容的。它想衝破這層甜蜜的無形的羅網的 束縛,但不行,彷彿這種違背豺道的對人類溫順依戀的感情,已融化在自己的血液裡,無法再逆轉矯正了。

白眉兒不知道,自己有一半血液來源於狗。 它是獵狗洛戛播下的種,在母豺達維婭的子宮裡孕育生長,潛伏著一半狗的品性。在豺群中,耳濡目染豺的行為規範,使得它一舉一動都像只地道的豺,但另一半狗 的基因並沒湮滅,而是處於冬眠狀態,一旦外界條件起了變化,便會迅速甦醒萌發。

它停止了掙扎。

小老頭把麻繩的另一端繫在自己的腰間,咧開嘴笑了:“嘿嘿,老子也算有了自己的獵狗。得給這畜生走起個名,白眉瘦狗?不不,沒這種叫法的。乾脆,就叫白眉兒吧。”

名字是一種符號。看來,根據生理特徵來起名,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白眉兒,這個從埃蒂斯紅豺群裡出來的,身上帶著一半豺血統、一半狗血統的混血兒,就這樣做了獵戶寨村民苦安子的獵狗。

《雙面獵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