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問題的提出:心目何所在?

第一卷 第六章   問題的提出:心目何所在?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對阿難說:“阿難!你要知道,所有的一切眾生,從那個沒有開始或者說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時候,就一直輪轉在這個生死輪迴之中,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這些眾生,沒有一個知道自己本來就具足的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心性,不知道本來就清淨的覺明體性,是自己家裡的原有的寶貝。反而使用各種的妄想,希望通過自己的種種妄想,來減少痛苦,增加歡樂,或者破除輪迴,永享安寧。但是,因為眾生的方法不對,全部都是用自己的妄想,因此從來都不會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就一直在這個輪迴中沉淪。你今天如果希望能夠明白至高無上的菩提覺悟,真正的明白自己的真心覺性,那就要老老實實地當下反應地回答我的問題。十方所有一切的佛,所成就的道路,全部都是一樣的,之所以他們能夠擺脫了生死的桎梏,能夠自主於一切,全部都是來源於直心,全部都是來源於老老實實毫不矯飾的反應。不論是剛開始修行,還是已經到達了一定的程度,還是已經得到了究竟的成就,從來沒有脫離過直心,從來沒有弄虛作假來糊弄別人也糊弄自己的。”

佛在這裡首先強調了眾生全部都具足了成佛的根本,只是不知自己寶貝,反而妄圖依靠各種邪門歪道來解脫輪迴。其實正是這些邪門歪道,才導致了輪迴難空,苦難難度。這也就說明,每一個人都不要自作聰明,要根據往昔像佛、祖師這樣的成就者們的教導,通過正確的路子和方法,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地。佛首先強調了導師的重要性。

接下來,佛立刻強調弟子誠實的重要性。雖然佛、祖師等有著無盡的神通和變化,但是每一個眾生要想解脫,並不能靠上師像扔石子一樣地把自己扔到苦海的彼岸,沉淪苦海的是自己,解脫的也是自己。

那麼,在學佛的過程中,在應對上師的問題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去揣測上師的意圖,然後通過自己的揣測,去說一些自己認為能令上師開心的言語,去做一些自己認為能令上師高興的動作,認為這樣,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加持,可以更快地證悟。可實際上,這些扭曲了的作為,其實恰好屬於佛剛剛所說的妄想,是不能獲得利益的,哪怕你花了很多錢進行供養,哪怕你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因為是帶有欺騙的性質,所以必然得不到真正的回報,當然要除了那些本來的目的就是沽名釣譽、追求聲名利祿的人而外。弟子應當老實地當下反應地應對上師的任何教導,只有這樣,上師才能夠真正發現你的長處和短處,才能夠做出符合你的特性的指導,否則就會誤人誤己。而且從究竟意義上來說,直心本來就是道場,直心本來就可以令人擺脫所有的束縛,直心絕對可以令人解脫。可是,真正的直心,又有誰能夠做到呢?又有誰會願意被人認為是瘋子呢?!就連最親密的夫妻之間,現在也都流行婚前財產公證了;就連師徒之間,也都隨處可以發現鬥智鬥勇的案例。直心,難啊!

這裡,在佛提出了這些要求之後,就抓住阿難剛才所回答的出家的最初發心,接著問道:“阿難,你剛才已經說了,你最初出家的發心,是看到了我的三十二相之後,也想獲得這樣的相好才出家的。那麼,我來問你,你是用什麼看見了三十二相?又是誰產生了愛慕的想法的呢?”

阿難對佛所提出的這個問題,肯定感覺有些怪異,什麼!佛竟然問我是用什麼看到了三十二相?難不成有人可以用腳丫子看東西麼?還問是誰產生了愛慕的想法?不是我還能有誰?!可是,因為佛剛剛已經很清楚地強調了不要自作聰明,要老老實實地回答問題。因此,阿難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了佛的問題:“我,阿難,直心回答佛的問題:我是用眼睛看見了佛的三十二相,然後在我的心中產生了愛慕之意。”

大家覺得阿難的回答正確嗎?相信如果這個問題讓大家來回答的話,一定也是同樣的回答。看東西,當然是用眼睛看見的了;產生愛慕之意,除了在心中產生而外,還有第二個可能嗎?佛這麼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佛的意思是這樣的:“阿難,我能明白你所回答的意思,我也知道這是你真實的答案。你是用眼睛和心,產生了看見和愛慕。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眼睛和心是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了。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要想解決你在學佛修行上的問題,首先就應該解決這個眼睛和心。如果你連眼睛和心都搞不清楚在哪裡的話,那你就根本擺脫不了外塵和煩惱。讓你輪轉在輪迴中的最根本的因素,對你來說,就是眼睛和心,那我在來問你:你的眼睛和心在哪裡?”

這就是作為一個導師的功力了,尤其是一個傳播佛教真理的導師,在傳播佛法之前,一定先要清楚弟子的實際情況,清楚弟子的困難和要求,然後根據弟子的困難和要求,選擇合適的法門,開、示、悟、入。而不是對所有人,都傳一句“阿彌陀佛”,或者一句“念佛是誰?”,或者六加行各十萬遍。這是不負責任、偷懶的做法,是對不起師傅的這個稱呼的。

佛在這裡,緊緊抓住阿難的反應,打算從眼睛見色,心生喜樂的這個方向,來徹底撕開阿難的煩惱網,讓阿難找到真正的歇腳處。

而且,因為阿難已開始請佛宣說十方如來最初成佛方便,佛現在直接從心入手,也恰恰說明了所有諸佛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就是要把心搞清楚。那麼,所有入門學佛的人,如果一開始沒有從心入手,我們就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你並不是學佛的。因為佛在《楞嚴經》這個很高的經中,非常清楚地透露出解決心的問題,才是真正的成佛最初方便。

在這個方面,禪宗、大圓滿、大手印等法門做的比較到位,注意了,我這裡說的是比較早期的這三種法門,而不是目前已經被人為地增加了許多東西,甚至被改變了很多的目前的法本和做法。

而且,在這個問題提出的時候,其實佛已經給阿難挖了一個很深的坑,也已經知道阿難肯定會跳下去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究竟意義上來說,如《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又:“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色聲香味觸法。”所有的能夠被看見的色,包括三十二相,和能夠去看的五蘊構成的身體的一部分——眼睛和心意識,都不是真實的存在,都是虛妄不實的。既然已經屬於虛幻,那麼就連眼睛和心這樣的名詞都不應該存在。也就不應該出現佛對阿難所提問的“心目何所在?”這個問題。

其實當佛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隱含了一個意思:假設心目是真實存在著的話。也就是說,佛並沒有站在究竟的層面上來幫助阿難解決問題,而是退回來幾步,打算用不了義的名相,幫助阿難盡可能去認識了義的真諦。這就是大家在傳播佛教教義的過程中,或者說在學習佛教教義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迷惑的地方,到底這一段話中所講的意思,是站在什麼層面上來講的?是究竟果位層面的嗎?就像大圓滿根本經典中的論斷那樣?還是接近果位的即將成就的上乘道位層面,就像圓滿次第的法門那樣?還是僅僅為了激發已經入門的學佛人的信心,而宣講各種圓滿功德和佛土利益的生起次第,或者說就像《觀阿彌陀經》那樣?還是僅僅為了讓眾生積累一些善根,結下佛教的緣分的抑惡揚善,持戒得福等最基本佛法?如果沒有弄懂這一段經文所對應的對機、所講經的場合、當時的問答機緣等問題,而直接依文解意地生搬硬套,那必然會領會錯了佛意。

就像參禪的人,看禪宗公案,往往只是看那些文字的機鋒,只注意什麼喝茶、野鴨子、干屎橛等等,卻完全忽視了當時的場景還原,就號稱自己機鋒無敵,其實最後也只是落得個鸚鵡學舌而已,落得個文字禪、狂禪而已,不會得到任何實際的利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禪宗流傳至今,因參禪而悟道的人越來越罕見,禪宗也僅僅流於形式了。就連韓國和日本的禪宗學人,也叫囂真正禪門不在中國,而在他們那裡。可悲也夫!

學佛的一開始,就應當在明眼善知識的幫助下,先釐清自己所樂於見聞的屬於了義教,還是屬於不了義教,然後在這個大的類別下,再去選擇具體的經教和法門,而且還要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反覆錘煉自己的辨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在學佛過程中感覺到樂趣,得到進步和利益。

可憐阿難,這個時候並不瞭解佛的苦心,還是在心中對佛的這個問題感覺到怪異。他還真的就站在了佛給他挖好的這個坑底,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準備回答佛的這個問題呢!

《楞嚴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