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章  四大都虛妄(上)

第三卷 第八章  四大都虛妄(上)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雲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推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雲何合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阿難在聽完佛的上述分析之後,對於這些概念的本質,已經有了瞭解,但是,在他的心中,還有問題沒有解決,所以他繼續向佛提問。

他說:“佛啊,剛才你所作的那些分析都很好,讓我們都明白了原來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全部都是虛妄的幻相,都是假立的名詞,都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存在。可是我所不明白的是:佛經常對弟子們說和合,說因緣,並且說世界上一切的事物,種種的變化,全部都是四大種(地、水、火、風四種被認為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和合而存在,四大種分離而消亡的。那現在卻說因緣和自然兩種說法,全部都不正確,我在你講解分析的過程中,一直有這個疑問,到現在還是沒有鬧明白。希望佛能夠大慈大悲地為我開示一下,到底你的哪一種說法,才是最正確、最徹底的?到底哪一種說法,才不是遊戲之語?”

佛對於阿難的這個問題,再次差一點暈倒!這個阿難,我從今天已開始講法,就一直對你說今天將要講述十方一切諸佛的秘密,最徹底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說,今天所講述的,基本上都是了義層面,或者是非常接近了義層面的法語,尤其是經過若干分析之後的結論方面,可是你阿難,還是對這次的法語沒有思維進去,還在把今天的法語,和過去其他時候的遊戲之語,暫時之語,方便之語混為一談,真是胡鬧!

阿難的這種表現,和我們很多時候在同其他人進行佛法交流時候的感覺非常相似,正在說了義層面的時候,對方突然就會蹦出不知道什麼層次的法語,而且還要點明這句話是某某某大師說的,是某某某佛菩薩說的,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被噎在那裡,要麼就等一會兒再談,要麼就明確點出其中的問題,可是,很少有人能夠在這個時候轉過彎來,到最後的交流,也就只好草草結束了。

還有的就是在一些網絡上的佛法文章中,往往會看到其中充滿了大師語錄,不同的大師,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下,所講的不同的法語,都會出現在一段文章中,每一句話,我們都能夠知道他正確的地方,但是從一個段落看來,尤其是從一個文章的整體看來,簡直無法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甚至是一些有名的大師的著作或者譯作,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難怪現在學佛的人越來越少,就算是堅持學佛的人,沒有被搞糊塗的,就更加少了!

佛平靜了一會兒,對阿難說:“阿難,你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明白的對我說,你已經明白了聲聞乘、緣覺乘等這些小乘教法的不徹底,希望我今天能夠給你講述最殊勝的直指無上菩提真心的法門。因此,按照我們的約定,以及今天的這個大好時機,我就對你和大眾明白開講了第一義的真理,最徹底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理。雖然中間我也根據你的種種問題,使用了一些論辯中的手段和技巧,但是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最關鍵的那些論點,全部都是相關第一義諦的。你也在剛才表現出有些理解,有些上路的樣子,這令我很高興,我也及時地對你做出了肯定和鼓勵。可是現在,你怎麼又把我過去用來引領初學者入門的方便說法,遊戲說法,在這個時候提出來?難道你還在因緣法上面糾纏不清嗎?你還在執著那些因緣法的真實存在嗎?你啊!聽聞了那麼多的佛法,就好像一個背誦了很多湯頭歌和藥決的人一樣,當一個真正的大醫生,拿了一支真正的藥草,放到了你的面前,你反而卻不認識了。就好像一個只懂得沙盤演兵、紙上談兵的將軍一樣,真正的敵人已經到了面前,你卻還不明白,更不知道如何去應對了。我作為一個成就了的佛,雖然是你的堂兄,但是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實在是太可憐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恨鐵不成鋼,可能說的就是我現在的心情吧?”

“念在你聽聞廣博,未來的責任重大,念在你剛才的發心還算不錯,同時也考慮到今天在座的這麼多大眾,以及未來世佛學人的利益,你現在好好靜下心來,不要再去想別的什麼法語,緊緊地跟著我下面的分析,千萬不要散亂!”

阿難被佛這麼一通教訓,自覺也十分難堪,默默地坐在那裡,靜聽佛的開示。

佛說:“阿難,你剛才所說的四大和合,是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的根基和方式。那麼阿難,如果說四大種的體性,並不是和合的性質,那麼任何一個大種,都不會和其他的大種去互相和合,從而組成一個別的什麼,就好像虛空本身不具有和合性,因此他也就不能和其他的色塵相和合;如果說大種的體性,本身就是和合的,那也就是說大種成了隨時變化的,隨時處在生成、發展、衰敗、消亡的過程中,從生而死,死後再生,生生死死毫不停息,就好像用一團火快速甩動所形成的好像一個整體的旋火輪一樣,從來不會有停歇的機會。阿難,另外的例子,就是水遇冷,則可以變成冰,而冰遇到熱,就又會化成水一樣,如此往返,不會停歇。”

佛在這一段話中,對四大種的總體特徵進行了分析:在假設四大種真實存在的前提下,四大種就應當有具體的形狀和特徵,而這個特徵是否是由其他更加基本、更加細微的元素構成,就是佛用來分析的關鍵。既然你要用真實存在的物質化概念和理解,那我就用物質化的概念,來分析物質化本身的缺陷所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分析和論辯手段,也可以說是一種反證法。在佛教的經典當中,處處可以見到這種論辯方式的身影,可使用到了這種論辯方式,並不能說明佛的認知、佛的見地,就是物質化的。如果你認為佛的見地也是物質化的,那並不是佛錯了,而是你自己斷章取義的錯誤而已。因此說,在閱讀佛經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地通讀完成,之後才能去分析哪裡是什麼層次的見地,而整部經又是什麼層次的見地,千萬不要好像寫論文一樣地隨便引用一段文字,然後就用這麼一段文字來支持或者反證你的某個觀點,這是千萬要不得的。

具體到每一個大種,佛的分析又各自有特點。佛先開始分析地大。

所謂的地大,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地、水、火、風四種基本元素之一,以堅實為性,以能持為用。《大乘廣五蘊論》中說:“雲何地界?謂堅強性。”在《圓覺經》中也說:“發、毛、爪、齒、皮、肉、筋、骨等皆歸於地。”也就是說,地大,其實就是堅固性的一種高度概括性的概念,是不是真正的就有地大的存在呢?

佛說:“阿難,你來觀察所謂的地大的特性,當這個地大表現得比較整體,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說大地,可以被你很輕易地感知到;當這個地大表現得比較細微,比較小的時候,比如說微塵,可能在陽光光線的襯托之下,還是可以被你觀察得到;但是如果繼續把這個微塵細分化,一直拆分到所謂的鄰虛塵,那麼你再來仔細分析這個最細微的色塵。”

所謂的鄰虛塵,也叫做鄰虛,也叫做極微,屬於色法中最細微的部分,已經分無可分了,再向前一步,就直接踏入虛空了,因此說這個鄰虛塵,其實就是色法之根本,也就是現代科學所說的最基本的粒子吧,這個可比什麼中子、質子、夸克、中微子什麼的更要微小呢!不是曾經有人說在茫茫的宇宙中,最微細的物質就是以太,由這個以太,逐漸構成了各種微觀粒子、微小結構,乃至世界和生命的麼,也許以太,就是鄰虛?誰知道呢!我們只要知道鄰虛的概念,就是代表了最極致的基本粒子就好了。

在數論外道看來,既然這個鄰虛,是最基本的粒子,那麼這個鄰虛,就應當在整個宇宙壞滅的時候,也應當保持不壞,不消亡,而是會分散於虛空而常住。所以在這個觀點上,外道認為有常。

佛教之小乘有部宗,雖然也說這個鄰虛,作為極微的基本粒子,可以認為它實有,實際存在,但是從其本質上來說,還是屬於因緣所生法,當因緣壞散,業力消盡的時候,這個極微,這個鄰虛,這個最基本的粒子也會壞滅消亡,因此結論是最基本粒子也是無常生滅。這就是最基本的內外道區別。

《百論序疏》曰:“外道計,鄰虛無十方分,圓而是常,(中略)毗曇明亦有鄰虛塵,無十方分,具二緣生,故是無常。一因緣,二增上緣。”《止觀三》曰:“如釋論解檀波羅蜜,破外道鄰虛雲。此塵為有為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無極微色,則無十方分。”

其實就《楞嚴經》已經進入第三卷的內容看來,就算這個鄰虛是最基本粒子,不管你認為它真正實有,還是假立它實有,最關鍵的是:這個粒子一定是被你所觀察、所分析的,是屬於對境的;而你則是屬於能觀察、能分析者,只要有了能所的區分,所有談論到的東西,全部就都不是究竟意義上的第一義了,如果站在究竟層次,不但能所沒有了,就連常和無常的這一對矛盾,也是不存在的了。就這個意義上來說,小到鄰虛粒子,大到大地星辰,全部都只是虛妄幻相而已,而且在虛妄的同時,還是屬於本來清淨菩提本心。

我們來看看佛是如何說的,佛說:“這個鄰虛塵,是最細微的色塵了,只要再仔細分析,就一定會發現他的體性其實還是空的。阿難,按照這樣的分析,鄰虛塵都成了虛空,那麼也就應當承認可以從虛空中出生色塵才對。你剛才還在說是因為種種條件的和合,才出現了世界,才出現了世界的種種變化,那麼你說說看,這一個鄰虛塵,是由多少個虛空和合而成的?因為根本不可能由鄰虛塵自己,來和合成鄰虛塵自己的啊!再者,剛才已經把鄰虛塵,分析成了虛空,那麼你能說說看,是由幾個色塵,和合成了虛空的嗎?如果是由色塵和合成的,自然就應當是色塵,而不應當是虛空;如果是虛空和合而成的,自然也只能和合成虛空,不會和合出來色塵。而且,你說色塵之間的和合,我還是可以理解,虛空和虛空之間又是如何和合的呢?”

“阿難,到現在為止,你還是不明白,在所謂的你的真心、如來藏當中,本性當中,所幻變出來的色相,其本質還是空性,本來幻變出來的虛空性,其本質也脫離不了色相,不論色相空相,這個如來藏,這個菩提真心,卻永遠都是清淨的,原始的,本來的,從來都是遍佈了整個法界的。”

“這個如來藏,這個菩提真心,因所有眾生的妄心,應所有眾生的虛妄認知能力,遵循著所有眾生的虛妄業力而出現,在不明白本來真心的時候,就被錯誤地當成了因緣所生,或者自然存在。所有的這些錯誤,其實全部都是眾生自己虛妄的心意識,胡亂進行分別判斷而產生的,其實所有的這些認知,全部都是假立的名詞而已,並不具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佛在這裡分析地大的時候,經過各種假設前提之下種種分析,最後的結論就是:所有一切的世界認知,全部都是屬於戲論名相,遊戲而已,做不得真的。如果把佛所說的當真了,那就是被佛騙了,其實不是被佛騙了,而是被你自己騙了。

因此,如果你堅持相信一切佛所說的話語,而沒有智慧去分析的話,就真的應了一位禪師的話“所有經典,都是魔說。”你就在閱讀佛經的時候,入魔了。

古怪麼?不!

《楞嚴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