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一滴_成峰

以智慧拔除世間的苦難

——《普門品》一滴

成峰

《普門品》簡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先是《妙法蓮華經》中的一品。後期,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並逐漸流行,所以它被分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本。

本品主要宣說觀音菩薩的普門救度。長行部分敘述無盡義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初番問答觀世音菩薩的得名因緣,次番問答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方法。末段特別讚歎菩薩弘誓、慈力,勸當憶念歸敬。頌文之後,以持地菩薩稱讚得聞本品功德作結。

在民間,《普門品》又被稱為《觀音經》,相當受重視。歷代祖師的註解頗多,重要的有隋代天台智者的《觀音玄義》、《觀音義疏》,宋代四明知禮法師各為作《記》等。伴隨著經典在社會上的流通傳播,觀音菩薩的大悲品質深入宣傳到各個角落,得到各界民眾的廣泛認可,並為絕大多數佛教徒所贊同,形成中國佛教獨特的觀音信仰。

智慧與慈悲

在《普門品》中,我們瞭解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毫無揀擇的悲愍願行。這也是為何在民間大家都稱其為大悲菩薩的原由,他已經作為救苦救難的代表,扎根於廣大民眾心田。

學習 佛法的宗旨在於成佛,而成佛並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或是喊喊口號的玄談,那必定有個落腳之處,這就是要成就佛陀的品質。

佛之所以被尊稱為佛,來源於他為二足尊,即具備圓滿的慈悲與智慧,這是他的根本所在。

修學佛法,慈悲與智慧缺一不可,慈悲是智慧之門,智慧是慈悲之鑰。缺少慈悲,佛法積極利他的精神就無法完全彰顯;匱乏智慧,普度眾生的偉大事業有可能滑入世俗善行。因此,我們在大力學習 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的同時,更要體察效仿他的智慧,籍此作為我們實踐慈悲的指南。

《普門品》上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個偈頌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為何能夠救濟無量眾生的苦難,他又以何種方式來幫助眾生脫離苦海,邁向解脫。原來,菩薩不僅擁有強大的慈悲,而且還飽含勝妙的智慧。立足在通達宇宙諸法空性,因緣現起的基礎上,菩薩具足了一種力量,不僅能夠觀察發現世間苦難的根源,進一步還可以使用眾生願意接納的方法來幫助引導他們當下面臨的煩惱。

我們學習 《普門品》,最終要瞭解究竟慈悲需以菩提心為前提,以空性慧為根本,以無限、無分別為對象,以無住無念為標準,以無所得為究竟。普通人的慈悲與佛菩薩的慈悲有著天壤之別,凡夫的慈悲建立在貪著與愛染的基礎之上,在關心他人的過程中,無法將「自我」完全剔除。同時,在選擇關心的對象時,也是選擇與自己相關的人與生命。除此之外的其他有情,我們就不會太在意了,甚至漠不關心,我們稱這種慈悲為愛緣慈悲。當然,這是凡夫心的特徵。

打個比方,可以幫助我們來體會這個道理。我們看父母親對於兒女的關懷,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從呱呱墜地到呀呀學語,乃至讀書求學、進入社會就業以至於娶妻生子,每個方面都操心倍至、體貼入微,惟恐有所疏漏。我想,這種感受大家都曾經歷,無論作為其中任何一方。可是,我們會發現,如果不能跳出情感的束縛,有時對於晚輩的慈悲不僅造成自己對他的執著,甚至會因為溺愛而給家庭帶來無法挽回的悲劇。

歷史上就有這樣一樁事情。有一對夫妻由於早年忙於生計,直到中年才得子。因此,他們對孩子就寵 愛有加。小時候,孩子提出的每項要求,他們總是盡量答應;即便是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他們也會千方百計予以滿足。孩子一天天長大,進入私塾讀書後,要求也一天天變化。看到同學和鄰居家裡的東西,他只要喜歡上了,回到家中,就會開口向父母要。起初,父母還能勉強答應。可是後來,實在無能為力,就哄他日後再買。孩子卻不依不饒,一定強迫父母妥協。父母無奈,只好默不吱聲。孩子看在家中得不到,就到外面小偷小摸,失竊人家發現後帶著一幫人上門來追問,母親儘管心裡很清楚,但想到如果承認下來,孩子可能會無臉見人,所以就矢口否認。這樣,不僅未能及時制止孩子的違法行為,而且助長了他的氣焰。此後,他無所顧忌,加入一個偷竊團 伙,成為遠近聞名的大盜。直到有一天,由於偷竊國家糧庫,被官府衙門抓捕歸案。直到此時,他母親還在想著找熟人打點疏通,將兒子早點放出來。由於案件在當地影響重大,處理結果很快宣佈下來,他兒子和為首數名罪犯被處以死刑。這時,母親傻眼了,悲傷欲絕,痛不欲生。為了能再見上兒子最後一面,她買通了看守。見面之時,母子兩人抱頭痛哭。稍後,兒子對母親說:「媽媽!請您答應我的一個請求?」「你說吧,孩子,我一定答應你」母親一邊抽泣一邊回答。「我想再喝一次奶」兒子說。母親對兒子說:「母親無能,不能救你,」一邊說一邊掀開了上衣,兒子將母親的乳房含在嘴裡。幾秒鐘後,傳來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母親胸口佈滿鮮血,兒子口角上也是鮮血。母親質問兒子:「你怎麼能下得了手?」兒子振振有辭回答:「如果在我第一次偷別人東西時候,你就指責教育我,我也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所以我恨你啊!」母親聽了兒子的話,啞口無言。

為了免除孩子一時的痛苦,卻給他帶來終生的痛苦,這也就是祖師大德們經常說起的「慈悲生禍害」的道理。

所以說,慈悲必須以智慧作為指導。脫離智慧的慈悲之船,只能駛向苦難的深淵。觀音菩薩常在苦海,救度眾生,靠的就是了達世出世間的真相。《心經》上介紹了他在因地修行時,照見五蘊皆空後,所以徹底解脫世間的一切苦厄。

由此,我們可以明瞭,無論解決自身的苦難還是幫助芸芸眾生,在大悲心的根上要不停地澆灌智慧的甘露。這樣,方能開出圓滿的菩提之果。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