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摘自淨空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研習 報告》

經【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前面所講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光佛就是大勢佛。菩薩遇到他,他教給他什麼?佛教給菩薩什麼?教他『念佛三昧』。『彼佛』就是無量壽佛,『教我』,這個「我」是大勢至菩薩自稱。教他「念佛三昧」,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很多人會念阿彌陀佛,但是不知道什麼叫念佛三昧,難怪他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在此地。所以,什麼叫念佛三昧很重要。

「三昧」是梵語音譯,它的意思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如果我們念佛念到真的有受用了,念成念佛是一個享受,那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有人念佛念得很苦,那個不正常。念佛念得非常歡喜,法喜充滿,這是享受。念佛可以念到精神飽滿,如果念佛時間念長了,疲倦了就想睡覺,這個沒有得到享受。如果真正念到正受,身心在很疲憊的時候,幾句佛號精神就振奮起來了,那是正受。確確實實如此,愈念愈歡喜,愈念愈精神,這是你得念佛三昧的現象。工作疲勞的時候,幾句佛號一念,疲勞就恢復了,這是念佛功夫得力的現象。

我們凡夫的享受,為什麼叫不正常?佛在經上講,一切凡夫享受可以分為五大類,叫五種受。這五種受是什麼?苦、樂、憂、喜、捨。什麼叫正常的享受?這五種統統沒有,你這個受就正常,享受就正常。有這五種都不正常。欲界天以下,苦樂憂喜捨統統有。色界跟無色界,苦樂憂喜沒有,怎麼沒有?我們曉得他們所修成的叫四禪八定,他入定,定中非常清淨自在,沒有苦樂憂喜,這個時候叫「捨受」。捨什麼?把苦樂憂喜捨掉,所以他得定。看他定功的淺深,分成八個等級,八個等級就是他定功淺深而分的,叫四禪天、四空天。為什麼叫做「捨受」?因為他這個定不能保持到永久,它有時間性的。換句話說,他是暫時捨的,他不是永久捨的。就是前面講的,他是石頭壓草,是伏的,裡頭還有根,根沒有拔掉。如果把根本拔掉,那就不叫捨受,那叫三昧。所以三昧跟捨受不相同。三昧是真的,捨受是暫時的,那個不是究竟的,不能算是真的。……

【梵語三昧,此雲正定,亦云正思,正心行處。】

這都是經典裡面的批注。「正定」是正常之定,「正思」就是正確的思惟,這個叫三昧。世間四禪八定不叫做正定,不叫做正思惟。原因,前面所說,他不能算正常,因為他不能保持很久,他會失掉的,他是暫時的,他是相似的正定,不是真正的正定。他在定中的那個境界跟正定人的境界是相同的,但是正定的人不會失掉,他到時候會失掉,他不能保持很久。所以他是伏煩惱,不是斷煩惱。正定的人煩惱斷了,就好像斬草除根。四禪八定是伏煩惱,是石頭壓草,沒除根。這是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

這個正思惟揀別離開妄想。世間人思惟都是妄想,都是妄念。他妄念沒有了,所以叫「正思惟」,也是「正心行處」。心行處,「行處」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活動,你心裡的活動是正常的。換句話說,凡夫心裡活動都不是正常的,「起心動念」,《地藏經》上講「無不是罪」,都在造業。動一個善念,造作的是三善道的業;動一個惡念,造的是三惡道的業。起心動念統統是造業。善會變成惡,惡也會變成善,善惡混雜,這是六道凡夫起心動念的狀況。起心動念就是心行處。得到念佛三昧,他這個起心動念裡面是真實,決定沒有虛妄。

【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

古大德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我們要曉得,「一心念佛」就是修念佛三昧。念到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妄念不生,那你就證得念佛三昧,你就成功了。當然,念佛三昧這個境界有淺深不同,換句話說,這是因為你念佛三昧功夫不一樣。不管功夫淺深,再淺顯的功夫,你剛剛得念佛三昧,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自在了,只要一得三昧就自在了。這個自在就是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

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我們看《淨土聖賢錄》,讀古今的往生傳,你會發現很多人念佛,大概都是三年往生的。我們在古今傳記裡面看到,你要留意到這樁事情,就會想到難道他壽命就那麼短?他念了三年就走了嗎?不盡然,人家真正到那個程度,就是得到念佛三昧。他看看這個世間,他想發心度化眾生,沒緣,還有壽命,不要了!提前走了,這才是真正的事實。因為到那個時候,一切事理你明瞭通達,你自然會決定,這個地方我還需不需要再住下去?有沒有必要?沒有必要了,早走了!有必要,就是這個地方還有化緣,他來講經說法,還有許多人相信、尊敬他,他就長住世間。住多久,完全是在緣,他自己得大自在。這是一個事實,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平常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妄念。有妄念就是「邪思惟」,這對於念佛三昧是很大的障礙。換句話說,念佛功夫得力的人,他是專念,除了一句佛號之外,決定沒有妄想。他是把所有一切念頭都捨棄掉了,專念阿彌陀佛。也許有人要問:這樣說來,他不變成白癡?問他什麼都不知道。那是你在打妄想,事實不然。他雖然什麼都不想,他念到心清淨,他什麼都明白,比你明白多了,這就是清淨心的真實功德利益。他心真清淨,他樣樣清楚,樣樣明白,樣樣通達。他不說,為什麼?說了你不相信。這是一心念佛的真實利益,真正的好處。

【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

這一節裡面,它重要的意義是說明這個法門,像賢首家講的五教,天台家講的八教,這是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將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謂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整個教學把它分成五大類。這五大類,我們這個地方採取的是賢首大師華嚴宗的判教,「小,始,終,頓,圓」,這五教。用這些名詞的用意,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門的核心,是個中心,怎樣能夠證實?就是此地所講的這五句。「念佛三昧」,這是小教,為什麼說它是小教?前面我們說過,念佛有事念、有理念,事念就是小教,完全是著重在事相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號一句接一句,真正能做到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屬於事念。凡是著重在事相上,這個在教學裡面是屬於初級的教學。可是諸位要知道,在其它法門裡面,小學那就是小學,小不能通大,不能通「頓」,也不能通「圓」。這個法門很特殊,它所謂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既有次第,又是圓融的,像前面我們把這個事實真相說了很多。在果報上講,西方世界這四土它也是圓融的,果上圓融,因上一定是圓融的。

所以,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很多,也講得很詳細。六祖所傳的禪,是頓悟的。禪宗裡面所說的「禪」,不是六度裡面的禪定,而是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蜜」,是智慧。雖然說的是禪宗,實際上他修的是智慧,所以《壇經》一開端,六祖大師就教人「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指示出來,禪宗所修的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法門就叫做一行三昧。「一行」就是專注,一是專一。淨宗這個法門,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從事念就能入理念,所以這個法門也是屬於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是頓教法門,是頓悟的。雖然能頓悟,悟後起修,不見得人人能夠頓證。念佛法門雖然比不上禪宗的頓悟,但是它在頓證上超過了禪宗。一個是在悟上超勝,一個是在證上超勝。諸位一定要曉得,證比悟要緊!悟了不見得能證得,證得之後必定悟入。古德曾經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就是這個道理。禪宗頓悟未必往生,未必能見得了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是決定見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哪有不開悟的道理。你仔細去觀察一下,這個法門比禪殊勝,確確實實有它殊勝之處,有它殊勝的道理,這是通「頓教」。

「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諸佛是指一切諸佛。這一句是大乘終教的境界。「終」是什麼?到圓滿了,大乘法將要到圓滿,才能夠證得諸佛現前三昧。念佛法門,前面我們已經見到很多,在五種不思議裡面給諸位說過了,念一句阿彌陀佛無異念一切諸佛名號,豈不是一切諸佛都現前!念其它一尊佛,不一定能夠包含一切諸佛;但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決定是包含一切諸佛,一尊佛都漏不掉的。你要問為什麼?《彌陀經》上說得非常明白,《阿彌陀經》本來的經題,叫「一切諸佛所護唸經」;換句話說,一切諸佛都為眾生講這部經,其它的經一切諸佛不一定講的。為什麼?佛講經說法是應機而說法的。你問佛:你要講什麼經?佛不知道。眾生需要什麼,他就講什麼。經典是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講了四十九年,只講了幾千部而已,幾千種跟無量無邊不能比。經典傳到中國來,中國人把它翻成中文的經典,現在總共只有三千多部,當然還有很多沒到中國來的,也有一些傳到中國來,沒有翻成中文,早已經喪失、失掉、失傳了。大概主要的都翻成中文,我們現在在中文《大藏經》裡面可以看到。由此可知,佛所說出來的很有限,沒有說出來的真是無量無邊,說出來的真的是像大海的一滴。……

「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在華嚴宗判教是屬於大乘始教。為什麼說大乘始教?沒有真實的般若智慧,你就不能入大乘之門。大乘的開始,我們就圓教的教義來說,初住菩薩,這是真正大乘的開始。諸位也許看過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如果以後遇到這個書,你可以翻翻看看。「大乘起信」,從這個題目上來說,這是大乘啟蒙的一部教科書,像一年級剛剛上課,這是第一本、第一冊,從這裡開始。這部書也許看看,看不懂。為什麼看不懂?是圓教初住菩薩的課本,那我們當然看不懂。

圓教初住菩薩見思煩惱沒有了、斷了,塵沙煩惱也破了,無明破了一品,智慧現前。諸位要知道,阿羅漢、辟支佛沒有智慧,在三德秘藏裡面,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阿羅漢、辟支佛斷見思煩惱,超越六道輪迴,三德裡面他只有解脫,般若跟法身都沒有。解脫是什麼?解脫就是自在。因為他見思煩惱斷了,他不再受生死輪迴,所以他得到自在,可是沒有開智慧,沒有證法身,這是阿羅漢、辟支佛。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智慧現前了;破了無明,智慧透出來,證一分法身。法身、般若、解脫,這統統都得到,這是初住菩薩。般若智慧剛剛現前,所以叫「始教」,大乘的始教。

大乘終教是什麼人證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地菩薩是大乘之終,十住是大乘的開始。大乘終教到最後就是第十地的菩薩,通常叫做「法雲地」,大法如雲。法雲地的菩薩是屬於「終」,大乘法的終,再往上去就是等覺、妙覺。所以,般若不好懂。我們再看看《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是知名度很高,實在講它是禪宗六祖大師提倡的,因為六祖從《金剛經》上開悟的。禪宗在中國非常盛行,因此《金剛經》的知名度比一切經都高,不學佛的都知道佛門裡頭有一部《金剛經》,其它的他不知道,他曉得有《金剛經》。《金剛經》說實在話也是始教,大乘的始教,開始。

其它的經文我們不談,你看看菩薩他的條件是什麼?《金剛經》前半部講「若菩薩」,這就是始教的菩薩,大乘始教的菩薩,「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即非菩薩」,那不是菩薩。你們看過哪個菩薩不離四相的?離了四相,這剛剛入門。《金剛經》後半部境界比前半部高,前半部是「離相」,後半部是「離見」,那個境界就高了。後半部講「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見」是什麼?見是意念(念頭)。念頭都沒有了,前半部是不著相,後半部是不起心、不動念。大乘始教,般若智慧才真正現前。我們這一句佛號,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當下就契入這個境界,四相、四見都了不可得,我們從事念就入理念了。功夫純熟,方法簡單,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它也等於是始教。

「普等三昧」,我們在大乘圓教經典裡面常常看到這個名詞。「普」是普遍,廣大無邊,「等」是平等,盡虛空遍法界決定沒有差別相,清淨平等,這叫「普等三昧」。這是圓教,在所有法門裡面這是真正究竟圓滿。我們這一句六字洪名,名以召德,把阿彌陀佛所證得的無量覺;阿彌陀佛的名號完全翻成中文的意思,「南無」是皈依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整個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無量覺就是「普等三昧」,是把阿彌陀佛所證得的變成我們自己的修因,「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不二。

這個法門就殊勝在此地,將阿彌陀佛無量劫所修的圓滿功德,我們一念心就把它接受過來了。我們「念佛」的這個心,跟阿彌陀佛「念我」的這個心,這個觀念諸位一定要知道、要建立。我念是念「我心中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念「佛心中的眾生」。眾生心跟佛心是一個心,一心無二心,所以立刻就將諸佛圓滿功德,在一念心當中跟自己融成一片,這是「普等三昧」。由此可知,一句名號是圓圓滿滿具足五教,小、始、終、頓、圓。由此可知,念佛三昧不可思議。

《佛教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