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佛法修學五大科目(四)六度 3.忍辱

淨空法師講述

第三是‘忍辱波羅蜜’。忍辱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當年翻經的法師,看到中國人有一種倔強的個性。在古書上常常記載著:‘士 (讀書人)可殺不可辱。’談到忍,什麼都可以忍,連殺頭也沒有關係,都可以忍,只有侮辱不可以忍;因此,翻經法師就將這一名詞翻作忍辱。辱都能忍,那還有 什麼不能忍的呢!所以忍辱是專對中國人倔強的個性翻的,它原來的字義只是‘忍耐’,沒有辱的意思,其用意是告訴我們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 心。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忍耐,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以讀書求學而言,念大學四年,就得忍四年,不能夠忍耐四年,就畢不了業。到這 個地方聽講兩個半小時,也要有耐心,能夠忍得住,這一堂佛法才能聽得圓滿。由此可知,一個人沒有耐心,無論他條件多好,也是一事無成。因為成功永遠屬於有 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世尊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講菩薩六度,特別強調‘佈施’和‘忍辱’,其他講得很少。換句話,這兩個是修 行成敗的關鍵。

俗話常說:‘處事難,處人更難。’從前處人還容易,現在處人比從前不知道要難多少倍!原因在那裡呢?從前的教育,是教我們做人;現在的教育,只教我們做事。所以我們不知道怎樣做人。對自己的情緒千變萬化都無法理解,不要說去瞭解別人。你說處人怎麼不難呢!

為此,佛教給我們忍耐。忍耐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對人為的加害要能夠忍受。忍人家對你的侮辱、對你的陷害。能忍,絕對有好處。為什麼呢?能忍, 心清淨,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也是最大的福報。第二、是自然的變化。如冷熱、寒暑的變化,能夠忍;飢餓、乾渴要能忍;遇到天然的災害,也要能夠忍耐。 第三、是修行。佛法的修學也要忍耐。在沒有得到法喜之前,功夫沒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路是艱辛的,這個階段過去之後,就很樂了,為什麼呢?因為功夫 上軌道了。就如上高速公路,在沒有找到高速公路,在底下繞圈子的時候,那是很苦啊!路上車子又多、又慢,得有耐性啊!上了高速公路,就很舒服、暢快了,一 切阻攔都沒有了。我們學佛也是如此,開頭學都是摸索無量的法門、宗派。到底那宗好?我想學什麼?有的人很幸運,三年、五年就找到了;就好像幸運的人,走一 段小路馬上就接上了大路。有些人花了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輩子都摸不到門路!那就很冤枉、很苦了。這當然與自己的善根、福德有關係,善根、福德、因緣具 足,佛菩薩必定加持。這就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真心向道、真心慕道的人,佛菩薩常常在那裡守護照顧,到他真正肯接受了,再給他啟示,光明大道就找 到了。那佛菩薩為什麼不來點醒你呢?點了,是你不接受!告訴你這個方法,你心想:唉!這未必好,我聽人家講那個法門比這個殊勝啊。你還跟佛菩薩抬槓、爭 論。如此佛菩薩只好不來了。這一點希望諸位細心去領會。所以修行要有很大的耐心,沒有耐心不能成就。耐心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耐就沒有更進一層的境界; 耐心也是精進的預備功夫,有耐心才談得上‘精進’。

《認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