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白話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白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經文采用江 蘇江 寧江 味農居士校正本

前言

老法師講記摘錄: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講述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

佛法,是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明瞭,而且是正確的明瞭,圓滿究竟的明瞭,那樣的智慧才稱之為「佛陀」。

這種說法,乍聽之下,是很難接受的!這有點像宗教裡面稱上帝是「全知全能」。人哪有可能是「全知全能」呢?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所有一切眾生,確實都有這種智慧、能力。因此,佛說「眾生皆平等」,所有一切眾生本來是平等的。佛不比我們高,我們不比佛差,都是平等的。雖然平等,可是今天我們的智慧、能力確實不相同。

社會上有聰明的人,也有愚癡的人;有能力很強的人,也有能力很薄弱的人。這種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呢?佛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你迷失了自己的本能,本來具有的智慧、能力。迷失,不是真的失掉了,只是迷了而已。如果能夠破除迷惑,你的能力就恢復了。

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教導我們把迷惑顛倒去掉,恢復本能而已。佛只是把你怎麼迷的,這些真相說出來;說了之後,你覺悟了,然後你把迷惑放下,就成佛了。

佛法之難,難在它所說的意思在言語之外,意在言外,且少有人能理解得了。

說的是一個名詞,一句話,本意卻不在字面,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因此不能執著言說。執著言說,就迷惑了;光看字面意思,你完全無法理解它講的是什麼;所以,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樣你就喜歡了,就得受用了。

許多人,把佛法看成迷信,把學佛的人、信佛的人,當成被神精玻執著於經中的隻言片語,理解不了其真實義,只知其字面的意思,其實他完全沒有搞明白。這種人,把佛法完全錯解了,還自以為聰明,不迷信,真是執迷不悟。

所以,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能解「如來真實義」者,必是「善根、福德、因緣」深厚之人。

學佛、聽經,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學佛?為什麼聽經?先要把我們的目標、方向搞清楚,決定不能夠含糊籠統,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

學佛,有一些人是為陞官發財、平安長壽;為這些學佛,得到的利益太少太少。實際上要是為這個目標,不學佛也能得到。

學佛,經上講「自度度他」,什麼叫「度」?度,是個比喻,像過河,從這個岸坐小船渡到那一邊。這個「度」跟「渡」是一個意思。我們這邊這個岸,是生死,是輪迴,是煩惱。要從這個岸度到諸佛菩薩永遠沒有生死,沒有輪迴,得真正自在快樂的彼岸,這是學佛的目的。換句話說,如果要不把目標訂在了生死、超越輪迴,我們這一生學佛就一定空過,那才叫真可惜!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清楚的。

世間人真是可憐。佛看到,「可憐憫者」。都在那裡作夢,在夢中造業,苦不堪言。佛跟眾生,對於宇宙人生真相覺悟不一樣,所以眾生在迷,佛覺悟。

妙音居士:

《金剛經》是世尊對須菩提尊者及當時參與法會的大眾、眾菩薩們講的,在很多段落上其文意的上句與下句之間的跳躍非常大,有時似乎說不通。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須菩提尊者那樣的佛法素養,佛的一個說法出來,我們無法體會到其言外之多重含意,是以無法將上下文的真義串聯起來。

好比說,佛在各個段中的種種說法,就像是浮在空中各樣物體,相互之間似有不相干之處,但是,如果看它們在地上的投影,就會發現這些影子是連在一起的,而且相互首尾相連成為一條清晰的脈絡。這個脈絡才是文之本意。當然,要見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呀。

目前,網絡上雖有不少別人譯的《金剛經》白話文,但我約略讀來不是個味道,多處地方都將字面意思理解錯了。所以,現今有必要將古大德之義依近德之意淺釋之,以供初學參考。

此文雖為白話,即有直譯,也有意譯。因為,古文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普通話的語法順序不完全一致。又部分地方僅用今人之俗語譯,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句的本義為「只須徹底明瞭一切相皆是虛妄,即不逐妄,便知有真。故見諸相非相,則相不能障性,即見如來,何必滅相,即相可以見性也」,現依俗語譯之為「若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便是得見如來了」。

如是不一而足,但求能夠讓初學者不至錯解經文的字面意思,以開啟學教之確信而已。

文意主要參考江 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和淨空法師的《金剛般若研習 報告》之內容。若有「願解如來真實義」者,請詳參此二文。

本人在此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白話

《金剛般若》是一切佛法的總綱,它的重要性、義理的深廣、條理之繁密,也由此可知。

在說法四十九年之中,世尊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由此可知,般若是整個佛法的中心。佛當年講「般若」共有十六會,中文譯本《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聽說西藏文中有千卷之多。這樣大部的經典,讀誦已經相當困難,何況受持、演說。因此,世尊在第九會由博而約,特別宣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部經在中國前後有七種譯本,流通最廣的是羅什大師的譯本。羅什大師把它翻成一卷,又加上魏譯的一小段,總共只有五千八百三十七個字,用現代人的看法,這不是一篇很長的文章,不到六千字。不但般若的精華、般若的宗旨盡在此經之中,我們得到這一卷,可以說整個佛法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七個字是別題,後面「經」字是通題。

金剛,是比喻。金剛的特性是「堅固、鋒利、光明」,三個特性比喻般若。

金剛,是金中的精華,金中最精之物,稱為金剛。「最堅最利,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金剛寶光明能照數十里」,是希有之寶物,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已經見不到了。為什麼見不到?眾生福保一切眾生福報大的時候,這些許許多多的珍寶都自然出現。

世尊用「金剛」來「喻般若正智,能破煩惱重障」,這是取它堅固、鋒利,能除煩惱;光明映照,能夠照破無明。「照破無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完全見到了。

般若,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就是智慧。我們不把它翻成智慧,還用般若,這在從前翻譯體例裡面,叫做「尊重不翻」,對這個名詞尊重,所以用音譯,再加以解釋。「義為自性本具之正智,所謂佛之知見」,佛與大菩薩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因果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瞭,這種能力就叫做「般若正智」。

波羅蜜,是梵語,義為彼岸到,俗話「到家了」。印度梵文的文法,跟中文相反,中國人講「到彼岸」,他說「彼岸到」。這裡講的是「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達涅盤彼岸」。

涅盤,有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不滅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不生不滅。千萬不要誤會,認為涅盤就是死了;如果涅盤就是死了,不要修,每個人最後一定要入般涅盤,所以不是這個意思。

涅盤,就是真正證得不生不滅,證得清淨心現前,就叫證得涅盤。

涅盤跟死完全不相干,死了不是涅盤,死了就麻煩大了!死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不可以死,死了就不得了,就麻煩大了!決定不能死。學佛,我們就是要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證得不生不死,真的是了斷生死,就是要證得,這是圓寂。

本性,性乃本具之意。本具,本來如是,而非從無而有。本自不生,故亦不滅。

煩惱,見思惑也。見思惑皆從我見而生。欲了脫生死,須證不生滅之性。欲證本性,須化除我見。然我見根深,必須用種種法以調伏之,開根本智以斷絕之,所謂理雖頓悟,事須漸除。

圓寂,即是修行功夫到達究竟圓滿清靜寂滅的境界,永遠不再有妄想、分別、執著了,不生不滅了。有了妄想、分別、執著,就有生有滅了,就不圓滿、不寂靜了。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譯文:

這部經完全是我聽佛講的。有一個時期,佛住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都在。

那時,世尊每當吃飯的時候,都會披上大衣,托著飯缽,步行進入捨衛大城化緣。在此城中,世尊逐戶依次化緣後,就返回祗園精舍。用餐完畢,將大衣和飯缽收好,再將腳洗乾淨後,就展開座墊坐定。

提示:

本段所敘述的事情是身教。世尊天天都在做上述表演,表明佛時時處處都在給大眾做開示。

如是:不異為「如」,意思就是一樣,沒有兩樣,完全相同,這叫如。無非曰「是」,非就是不一樣。這裡代指後面要說的經文,完全是阿難聽到的、看到的,沒有別的。

我:阿難的自稱,也是有緣聽經聞法的眾生,即是我,也是你,誰學是誰,誰修是誰。阿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記憶力超群,所以被推舉出來復講佛的經典,以便眾人集結。

聞:反聞聞自性。凡夫耳根都向外攀緣,所以被外面塵境污染了清淨心;佛菩薩比我們高明,他的聞向內,不向外。反聞,向內聞自性。

一時:即是過去,也是現在,更是將來;這個一時,無時不是一時。此地是指佛住持祗樹給孤獨園的那段時間。

捨衛國:波斯匿王所在之國。捨衛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豐德」。

祗樹給孤獨園:佛講經說法的祗園精舍,大多數經典亦說於此,與王捨城之竹林精舍並稱為佛教最早之兩大精舍。祗:祗陀太子之名。祇陀,也是梵語,意思是「戰勝」。祗樹:祗陀太子佈施的樹,菩提樹,旃檀樹等。給孤獨:捨衛城一位名叫須達多的長者,夙憐孤獨,好行佈施,這個夙是指的多生多世以來,不僅今生如此佈施,往世也是如此的佈施,人譽為給孤獨長者。園:由須達多長者從祗陀太子處所換置,樹為太子所施,也屬兩個人共同建造的場地。

佛: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為慈悲、清淨之意,教導眾生要修慈悲心、清淨心。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見到佛像,聽到佛名,提醒自己,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需要覺而不迷,這是佛的意思。

大比丘:大阿羅漢。大,指大悲大願。比丘:指已受具足戒的男眾,破六賊的出家修行者,女眾為比丘尼。比丘取清淨之意;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眾: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團 體、社團 ,古印度稱之為眾,此處指修六和敬的僧團 。六和敬,就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注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遵守這六條才叫做僧團 。

千二百五十:指世尊的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此處用千二百五十表圓滿之意。

爾時:當時,那時。此處仍然是指佛住持祗樹給孤獨園的那段時間,天天都這樣做。

世尊:舉世最尊之人,是總號,稱呼時用。佛的十種德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陀。

食時:吃飯的時候將至,須先乞食。

衣:袈裟,是梵語,意為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主要有三種,它們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稱為「三衣」。

三衣:分別介紹於下。

五衣:梵語「安陀會」,意為「中著衣」,用五條布料,每條一長一短做成,共計十隔。用處:是平常起臥時用的。也有說是工作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務衣」。佛法傳到我國,又因氣候條件的不同,就隨順中國人的衣著,僧尼們都穿著漢代的褲襖,代為「五衣」。

七衣:梵語「郁多羅僧」,意為「上衣」,用七條布料,每條兩長一短做成,共計二十一隔。用處: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眾衣」。

大衣:梵語「僧伽黎」,意為「眾聚時衣」或「大衣」。用處: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佛著「大衣」出門去化緣,雖然是為眾生種福,然畢竟是乞討,所以一則要著裝齊整以示對施主的尊重,二則是向大眾宣示出家人是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方便接引眾生前來求學。回到住處,要把「大衣」脫下收好,講經時著「七衣」即可。

缽:梵語缽多羅,此處應翻作量器,謂食應其量,勿過大以制貪。

乞食:化緣,無善緣的以此種下向善的緣由,有善緣的漸次而度脫。

次第:不因貧者不化,不因富者而化,不擇貧富,一視平等,按著順序一家一家的托,只有七家。如果缽裡裝滿了,就不到第二家;如果缽裡很少,不夠吃,再托第二家,第三家,到七家缽裡頭還不滿,不可以到第八家去,那就變成貪心了。

還至本處:身都回來了,心也要收回來,心意收放之間,可以看到一個修行人的功夫。

飯食:吃飯。寶雲經言:乞得之食,分作四分。一分,擬與同梵行者;一分,擬施貧病乞人;一分,施水陸眾生;留一分自食。

洗足:為護眾生,赤足(印土常著革履,易傷生命)行乞,恐粘塵染,故須洗之。

坐:結跏趺坐,為佛門常式。跏趺有四益:(一)身心攝斂,速發輕安。(二)能經時久,不令速倦。(三)異於外道,彼無此法。(四)形相端重,令眾敬信。

第二品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譯文:

當時長老須菩提,也坐在大眾當中,這時便從坐而起。偏袒著右肩。右膝跪在地上。雙手合什虔誠恭敬地向佛請教道:「希有,世尊!如來時時以善巧之方愛護著眾菩薩,處處以方便之法教導著眾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該如何守護此心?如何降伏自己的妄心呢?」

佛說道:「很好很好。須菩提!如你所說,如來時時以善巧之方愛護著眾菩薩,處處以方便之法教導著眾菩薩。你現在仔細聆聽,定當為你宣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該像這樣守護此心,像這樣降伏自己的妄心。」「是的,世尊!我很願意聆聽。」

提示:

佛重複須菩提的話,不是無緣無故的,實為須菩提做的印證,證明他所悟不錯:世尊在穿衣、吃飯這種平常之事當中,以身教的方式做到「善護念、善付囑」的。須菩提尊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世尊在此處已經答覆盡了。「如是」指代的就是「善護念、善付囑」二句。也就是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這師徒二人之間已經講圓滿了。但是,世尊講的「如是」也有啟後之意,是要在接下來做更為詳細講說,所以須菩提尊者也就裝作沒聽懂,所答對的意思是:我今諦聽,「願樂欲聞」。他這一句的含義就很深了,一則是要順世尊之意展開下面的經文;二則是代參與法會的大眾啟請;三則是為「當來世」的眾生啟請。

時:這個時候。是佛說此《金剛經》開始的那個時間。

長老:齒德俱尊之稱。唐譯為具壽,惟顯年老;魏譯為慧命,唯顯德長。羅什法師依當時中國的文義,譯為長老,兼含年長與德高二義。

白:指下對上的請求,這是須菩提尊者向世尊請教。

希有:是讚歎,屬於禮節。讚歎老師讓別人聽,他聽到這個人有這樣的德行、學問,那我要跟他學。不拉信徒,讓你自發地到善知識這邊來求學,讚歎是這個意思。

善:佛時時處處都潛移默化地愛護並教導著眾生,言傳身教,從來沒有中斷過。

菩薩:所有真學佛的弟子都叫菩薩。只要你發了大乘心,我今天發心來學佛,我願意作佛,我要求生淨土,動這個念頭的人,就是菩薩。

善男子、善女人:上文中的諸菩薩,尤指修淨業三福的人。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中國意為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所證得的究竟圓滿的果德。

菩提心:即是大慈悲心,即是清淨、平等、覺心。

住:守住,保持不變,令心止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

其心:指凡夫心,即是妄心,生滅不停,是虛而不實之心,與真心相對。

諦聽:諦者,真實正確也,一不可以貢高,二不可以卑下。學佛者務須免除以上二病,虛心領受,故雲諦聽。既能諦聽,豈可不說。

如是:如須菩提言,指代上文善護念、善付囑二句,並有承前啟下之義,以展開下面經文。

願樂欲聞:願,願望;樂,好樂、歡喜;欲,希求。若唯心願而不好樂,聞或不切;能好樂而不希求,聞或不深。聞,聽其言、知其義、明其理,要做到得意、忘義、棄言,而能消歸自性。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文:

佛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和大菩薩,應該像這樣降伏妄心。所有一切眾生的種類,像卵生的、胎生的、濕生的、化生的,或者有形象的和無形象的,又或是有妄想的、無妄想的、似覺非覺的,我都使他們證入究竟的涅槃境界而圓滿得渡。像這樣度脫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而實際上卻沒有眾生被我度脫。為什麼呢?須菩提!倘若菩薩還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相續相,就不是菩薩。」

提示:

世尊以善巧給出了「降伏其心」的方法,即「大而化之」。須知凡夫心量狹隘,所以執著有我,愈是執著則愈加狹隘。若發廣度無邊之心,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覺間,執著之心便會泯滅了。「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一句即是講事實,同時也是一面作為觀照的鏡子,讓我們用它來比照一下「降伏其心」了沒有?如果已經「降伏其心」了,那麼他對「度眾生」這件事的看法就會像世尊說的那樣「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

觀照,並非單指「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一個例子而言,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應與之相類。就像鏡子照什麼裡面就現什麼,照這個現這個,照那個現那個,而實際上裡邊什麼也沒有;不是照這個有,照那個沒有,而是照什麼都不會有;要心如明鏡,毫無分別,毫無執著。

這裡有個問題:為什麼是「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呢?

這並不是說要把我們看問題的觀念改成這個樣子,而是「降伏了妄心」的人看一切事物都是這個樣子,這是證果之人的真實看法。因為事實真相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要修行功夫到一定程度才能認識到這個真相。當然,這個說法在凡夫聽起來好像是互相矛盾的,怎麼講呢?事實上,佛菩薩只是把理論、事實真相、修行證果的方法告訴我們,佛對我們的幫助就到此為止,真正去修行一定要靠自己。眾生斷惑證真、修行證果,是他自己的成就,佛菩薩沒有渡過人呀。你自己不學,佛也幫不上忙,所以說「佛不度眾生」。

如果,你說「是我最初將佛法介紹給他的,他後來證果了,從因上說他應該算我渡的。」那麼,你就有了對我和他的分別心,把他和我分開了。有這個分別心,妄相就放不下,你就無法破無明,無明破不了,在成佛的路上就無法前進,並且不進則退呀。這一退就不知道會退到哪裡去,三惡道是一定會去的。

所以,我們為了不再到三惡道去受苦,一定要發大菩提心,在這一生就要有所成就。而普通人要想有成就,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到了那裡就不會再回來了,然後再慢慢修,一直到成佛為止都不會有問題了。

佛告:是佛對啟請人的開示。告是告訴,上對下,老師對學生,告訴須菩提就是告訴我們。

諸菩薩:是指發大心之善男信女,就是前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

摩訶薩:大菩薩。性德究竟,體用圓滿,稱為大菩薩。心地清淨而一無所住,這是真心顯露,就是明心見性,又能上成下化,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從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位次。

眾生:眾緣合和而生。緣合現生,緣散即滅,包括一切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

滅度:使人證入不生不滅境界,得以渡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究竟的涅槃彼岸。度,同渡。

有:即執著,執著四相就是分別心。

相:一切所執著的能見聞覺知、能思維、能想像的事物的形象。如後面所講的人我四相、法相、非法相,都被有情眾生所執著,念念不忘、不離、不棄。

壽者相:是事物的真相。一個相生起,滅掉後,換個地方又現一個相,相的生滅是連續的,生滅之間的時間極短、空間位置的變化極小,我們根本覺察不到,只能看到它在一定時間之內的生滅相相續不斷而表現出來的宏觀現象,即「壽者相」,是我們凡夫的眼根能見之相。「壽者相」並不是我、人、眾生的生生滅滅的那些個個獨立的相,而是這些相連續不斷疊加起來所現的假象,是因我們眼睛分辨能力不足而產生的錯覺,是誤會。比如顯示器上所現的畫面,一秒鐘二十四禎,我們無從分辨。

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祝

譯文:

「其次,須菩提!菩薩對於一切事物,應當沒有任何執著,廣做一切佈施。也就是說不因物質的得失而佈施,不因音聲的好壞、氣味的香臭、味道的甘苦、感覺的疏爽、想法的不同而佈施。須菩提!菩薩應當這樣佈施,不執著任何現象。為什麼呢?倘若菩薩不執著任何現象而佈施,所修得的福德便會大得不可思義。須菩提!你怎麼看?東方的虛空可以想像和丈量嗎?」「不可以,世尊!」「須菩提!再加上南方、西方、北方,這四方以及上方和下方的虛空,可以想像和丈量嗎?」「不可以,世尊!」「須菩提!菩薩不執著任何現象而佈施,所得福德也像虛空一樣大得不可思義。須菩提!菩薩只能按照我所教的方法來守護菩提心。」

提示:

「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比如一個圓,佈施就像圓週一樣有相,我們的心就像圓心一樣無住;圓心雖有但找不到,所以無住;若不佈施,圓周即不存在,圓周沒有了,圓心也沒有了,所以若要心住,只能行於佈施。若心有住處,便是不應住之處;好比給一個圓心,無論多大,都會包含無數個圓心,也就有無數個圓同時出現了,哪個圓是真的呢?行於佈施那個圓周,才是真的,它的心是真的,這個心雖有但找不到,所以無有住處,它的存在完全靠那個圓周標示。這個真是妙。

法:一切能執著的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故稱一切法。就一切因妄想而顯現的萬事萬物。

佈施:菩薩道。菩薩修行的法門,六度萬行無量無邊,可歸納為六大類,叫六度、六波羅蜜。

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實際上,一個「佈施」全都包括了。佈施,屬於財佈施,有外財和內財,外財指財物,內財如體力等;持戒、忍辱,屬於無畏佈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佈施。所以,菩薩修行菩薩道,佈施而已。

色:色相,指物質及物質的變化。眼根所見之萬象皆是「色」,耳根所聽者為「聲」,鼻根所聞者皆為「香」,舌根所嘗者為「味」,身根所接者為「觸」,心中所想皆是「法」。

不住:即不執著。本來就不能住,也沒什麼可以住,心應該像鏡子一樣,相在鏡中現卻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這是不祝住,心就好比攝相機,拍著什麼留什麼,那個就真的有住了。

福德:即是佈施所修積的福,於未來世可以得到善報。財佈施,得財富;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法佈施,得聰明、智慧。常講的「五福」:(一)長壽,命不夭折而且壽數綿長;(二)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三)康寧,身體健康而且內心安寧;(四)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順應自然,為其餘四福之本;(五)善終,安詳離世而且飾終以禮。

《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