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有怨報怨

41 有怨報怨 

晉文公護送周襄王回去,接收了四座城回來以後,宋成公[宋襄公的兒子]打發公孫固跑到晉國來請救兵,說是楚國派成得臣帶著陳、蔡、鄭、許四國諸侯來攻打宋國。晉文公召集大臣們商量怎麼辦。將軍先軫說:「楚是蠻族,老欺負中原。主公打算幫助中原諸侯,做個霸主,這可是時候了。」狐偃說:「曹國和衛國本來跟咱們有仇,新近又歸附了楚國,咱們只要去征伐他們,楚國一定去救,宋國的圍也能解了。」晉文公就答應公孫固的要求,叫他先回去,晉國的兵馬隨後就到。

晉文公一早就看出要作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可是單靠晉國原來這點兵力是不夠的。他把這個意思告訴了大傢伙兒。趙衰出個主意,說:「依照厲來的規矩,大國能有三個軍,中等國兩個軍,小國一個軍。先君武公開始建立了一個軍。獻公擴充到兩個軍,合併了虞、虢等十多個小國,添了一千幾百里土地。到現在難道晉國還不能算大國嗎?咱們早就該有三個軍了。」晉文公就擴充軍隊,很快地編成了上中下三個軍。拜郤縠[hu二聲]為中軍大將,郤溱為中軍副將;狐十毛十為上軍大將,狐偃為上軍副將;欒枝為下軍大將,先軫為下軍副將;趙衰、荀林父、魏犨等各有各的職位和官銜。隊伍整齊,士氣高漲。三軍人馬浩浩蕩蕩,殺奔曹國而來。

他們雖說是去攻打曹國,可先向衛國借個道,說是要去征伐曹國。衛國的大夫元咺[xuan一聲]對衛成公[衛文公燬的兒子]說:「先前晉公子重耳逃難到這兒,先君[指衛文公燬]不准他進城,已經結下了冤仇。如果這回再不借道,恐怕這冤仇越結越深。依我說,還是答應的好!」衛成公說:「咱們已經跟曹國一同歸附了楚國,要是咱們借道給晉國,讓他們去打曹國,這不是窩裡反嗎?咱們不答應晉國,還有楚國幫咱們,要是得罪了楚國,那可叫咱們去依靠誰吶?」他就不答應晉國的要求。

晉文公一聽衛國不借道,氣上加氣,就叫郤縠帶領大隊人馬繞到南邊渡過黃河先打衛國。他們到了五鹿城外那個地方,晉文公瞧見那棵大樹,不由得觸景生情,歎了一口氣,說:「唉,這兒正是介子推大十腿上割肉的地方!」說著掉下眼淚來,旁邊的將士也覺得鼻子酸溜溜的。魏犨可沒有那麼些眼淚,他大聲嚷嚷地說:「別唉聲歎氣了!大丈夫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先打進城,才是道理!」先軫也說:「對呀!咱們動手吧!」晉文公點了點頭。

先軫和魏犨帶著兵馬使勁地攻城。五鹿城哪兒抵擋得住吶?沒有多大工夫,五鹿城給打下來了。先軫派人向晉文公報告。晉文公理著十胡十子得意洋洋地對狐偃說:「當初這兒的莊稼人給咱們一塊土疙瘩,你還打哈哈,說這是咱們得到土地的先兆。如今得了五鹿城,可真應了你那句話了。」他就叫老將郤步揚鎮守五鹿城,大軍還是前進。沒有多大工夫到了歛盂[歛lian三聲;衛國的地名,在河北省濮十陽十縣],大軍駐紮下來。

晉文公打發使臣去和齊國通好。這時候齊孝公已經死了,他的異母兄弟公子潘[齊桓公的兒子]剛即位,就是齊昭公。齊昭公不敢怠慢,親自到歛盂來跟晉文公會盟。衛成公一聽五鹿城丟十了,已經後悔沒借道給晉國,這會兒又聽說齊國也去幫助晉國,連忙打發寧俞[就是寧武子]到晉國兵營裡去求和,可是已經晚了。晉文公氣沖沖地說:「衛國不但不肯借道,反倒歸附蠻子,還像個中原諸侯嗎?現在我早晚得踩平楚丘。他這時候才來講和,可見不是出於真心。」晉文公是主張以怨報怨的,凡是得罪他的,他是很少不報復的。寧俞沒法兒辦,碰了一鼻子灰回去。

寧俞回去報告了衛成公,這下兒可把衛成公急壞了。他知道晉國人就要打到楚丘來了。衛國憑什麼去抵抗吶?一天到晚,老是提心吊膽。只要聽見街上有人打架,或是有頭驢在那兒叫,他就當作晉國的兵馬到了。寧俞對他說:「晉侯這會兒正在氣頭上,什麼事全做得出來。咱們不如先躲一躲,然後再想法兒去托個人說說情吧!」衛成公也琢磨不出什麼好主意來,只好囑咐大夫元咺幫助他的兄弟叔武管理朝政,自己逃往襄牛[衛地,在河南省葵丘縣西]去了,一面派人到楚國兵營裡去求救。

晉國的中軍大將郤縠死在軍中。晉文公因為先軫奪取五鹿有功,就拜他為中軍大將,另外再派胥臣為下軍副將,接替了先軫原來的職位。先軫率領中軍,打下了楚丘。晉文公想滅了衛國,先軫反對說:「咱們原來是為了幫助宋國而來的,今天宋國的圍還沒解除,衛國倒先給咱們滅了。這怎麼說得過去吶?扶助弱小的和有困難的諸侯,才是霸主的事業!咱們不如離開這兒,去打曹國。趕到楚國的救兵到這兒,咱們早已到了那邊了,好叫楚國人撲個空。」

晉文公就照先軫的話去圍攻曹國。曹共公也是個寶貝兒。當初衛懿公喜歡仙鶴,拿大夫坐的篷兒車去裝仙鶴,拉出來玩兒,已經夠瞧的了。哪兒知道曹共公比他更進一步。他覺著仙鶴哪兒有美十女風光吶?再說,才幾十輛篷兒車又有什麼意思吶?他拿了三百多輛大夫坐的篷兒車去給三百多個宮女坐。她們一出來,地面上滿街是胭脂粉的香味。曹共公正在那兒樂得出神,晉國的兵馬已經到了城外了。他只好把這股高興勁兒收起來,召集大臣商議商議。

大夫僖負羈說:「從前晉公子重耳逃難到這兒,受了咱們的氣,這回他發兵來報仇,來勢挺凶。咱們不如向他賠不是,求和,省得老百姓受罪。」曹共公說:「他不答應衛國求和,能答應咱們嗎?」另外有一個大夫,他知道國君準不能聽僖負羈的話,就說:「當初重耳逃到這兒,僖負羈偷偷地送他酒席。今天又說要去求和,他明明是個吃裡爬外的十奸十賊。我說,先殺十奸十賊,再打敵人。」曹共公說:「得了。瞧他過去的功勞,免了他的死罪,革去他的官職吧!」說完,他就發兵去對敵。

兩國一開戰,曹國就打敗了。魏犨和顛頡在這一仗裡非常賣力氣。他們逮住了曹共公,獻給晉文公。晉文公把他關在五鹿,打算逮住衛成公以後,一塊兒治罪。

評:從重耳的表現來看,他確實是一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人。衛國再次拒絕了重耳借道的要求徹底惹惱了他,晉文公也是公仇私仇、新仇舊恨一塊算,必欲將衛成公除之而後快。面對晉國的大軍,衛成公確實沒有辦法,只能出逃,至於能否逃脫被重耳報復的命運就要看他的造化了。曹國亦是如此,曹共公連逃都沒逃掉,直接被晉文公抓住,關在了五鹿。當然,晉楚間的爭霸才是鬥爭的根源所在,晉伐衛、曹和楚伐宋不過是晉楚十十交十十兵的前奏而已,春秋開始進入一個晉楚爭霸的時代。

晉國的三軍統帥某種程度上是晉國世家(世卿)政治的體現,從三軍將領的更替中可以看出晉國政壇的聯合、鬥爭、十十交十十替等等。晉文公在世時,他有足夠的聲望和能力掌控晉國,而三軍統帥也基本是由他直接委任,所以三軍統帥能夠在他的領導下同心協力地作戰。晉國的軍隊在此時可以說是一支不敗之師,之後的城濮之戰就證明了這點。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