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攻城和守城

103 攻城和守城 

這時候,楚國國內又出了亂子。楚國已經被吳國弄得國破人亡,幸虧仗著申包胥借了秦兵,總算上下一心把楚國恢復過來。這回一見吳王夫差在黃池大會上佔了晉國的上風,大夥兒又都擔心起來。這時候,楚昭王死了,他的兒子即位,就是楚惠王。他仍然讓子西為令尹,子期為司馬。令尹和司馬兩個人為了害怕吳國,就叫白公勝加緊防衛著邊疆,不讓吳國的士兵進來。

這個白公勝就是當初跟著伍子胥逃難的太子建的兒子公孫勝,孫武曾經勸夫差立他為楚王。自從楚國和吳國講和之後,令尹子西把公孫勝叫回國來,楚昭王封他為白公,在邊疆上蓋了一座城,叫白公城。本族的人都住在那兒,就叫白家。白公勝沒忘了鄭國殺了他父親的仇恨,一心惦記著報仇。當初伍子胥為了看在那個打魚的老頭兒的面上,饒了鄭國,又搭著鄭國挺小心地服事著楚昭王,一點沒有失禮的地方,白公勝沒法兒出去打鄭國,只好忍耐著。後來楚昭王和伍子胥接連著都死了,他就對令尹子西說:「鄭國害死先太子,這事令尹是知道的。殺父之仇報不了,我哪兒還有臉做人吶?令尹要是顧念先太子的話,請發兵去打鄭國,我情願當先鋒!」令尹子西也不說應當不應當去打鄭國,只是敷衍了事地說:「新王剛即位,國裡頭還沒十分安定,還不能跟人家開仗。你再等些日子吧。」

白公勝不死心,這回藉著加緊防禦邊疆的名義,就在白公城招兵買馬,訓練軍隊。呆了些日子,他又向令尹子西請求。令尹子西沒有法子,只好答應他去打鄭國。剛要發兵的時候,晉國的趙鞅倒先打起鄭國來了。鄭國還像過去一樣,向楚國求救。令尹子西已經答應了白公勝去打鄭國,這時候怎麼能去救鄭國吶?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嗎?可是令尹子西就十愛十打自己的嘴,他帶著兵馬去救鄭國,還跟鄭國訂了盟約。這一來,簡直把白公勝氣死了。他大罵子西不講信義。他說:「既然答應我去打鄭國,不幫著我倒也罷了,怎麼反倒救了鄭國吶?」打這兒起,他就決心要殺子西。

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黃池開會之後的第三年),白公勝打到吳國的邊界,打了一個勝仗,搶了不少盔甲、武器。他把這些東西拿到朝堂上報功。楚惠王坐著聽他報告。令尹子西、司馬十子期在兩旁伺候著。楚惠王一眼瞧見堂下站著兩個武上,就問:「這兩個人是誰?」白公勝說:「是我手下的兩個將官,一個叫石乞,一個叫熊宜僚。這回打敗吳國,全是他們的功勞。」說著,他就叫他們上來,拜見君王。他們兩個人剛要上去,司馬十子期馬上大聲說:「將官們只准在台底下磕頭,不准上來!」石乞、熊宜僚哪兒聽他這一套。全都帶著武器,大模大樣地上去了。司馬十子期趕緊叫衛兵去攔,熊宜僚用手一推,把衛兵們推得東倒西歪。石乞一見熊宜僚動手,拉出劍來就砍令尹子西。熊宜僚回頭一把揪住了司馬十子期。白公勝逮住了楚惠王。台底下站著的白公勝的士兵都擁上來了。一會兒工夫,朝堂變成了戰場。令尹子西給白公勝殺了,司馬十子期和熊宜僚一塊兒全死了,嚇得楚惠王直打哆嗦。石乞把大夥兒殺得五零四散,就指著楚惠王對白公勝說:「把他殺了,您就即位吧。」白公勝沒有那份狠心,他說:「小孩子家有什麼罪過,把他廢了就完了。」石乞說:「小孩子本人不要緊,可是他活著,就有人死不了心。」白公勝終究沒聽石乞的話,只把楚惠王押起來,另外叫王子啟[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的哥哥]為國王。王子啟再三不答應,白公勝一生氣也把他殺了。他自己繼承了平王的系統當了楚王。沒想到那個小孩子惠王竟給人家偷出去了。據說有人把牆挖了個窟窿偷出去的,又有人說是從裡頭背出去的。不管是怎麼偷出去的,反正白公勝手下的人不是疏忽了,就是有人當了十奸十細。

大概過了一個月光景,葉公[葉she四聲]沈諸梁發兵來救楚惠王。這個沈諸梁是司馬沈尹戍、就是帶領著群眾打死費無極和鄢將師的那個將軍[見第84篇]的兒子。當初楚昭王為了他們爺兒倆對國家有功勞,上回和吳王闔閭打仗的時候,沈尹戍死在戰場上,楚昭王就封沈諸梁為葉公。楚國的民眾對沈家一向是佩服的,尤其是對葉公,差不多沒有不尊敬他的。這回聽說葉公發兵來了,就有好些人跑到城外去迎接。他知道人心都歸向他,就挑十起一面大旗子來。城裡一瞧見大旗子上有個「葉」字,知道葉公到了。大夥兒開了城門讓他的兵馬進來,跟著他去打白公勝。

打仗雖說要靠兵力,可是兵力也得有人擁護才有用。楚國人既然歸向葉公,白公勝的失敗就注定了。石乞打了敗仗,打算保護著白公勝逃到別國去。剛逃到半道上,葉公的兵馬十眼瞧著就追上來了,十逼十得白公勝沒有主意,自十殺了。石乞把他的十十屍十十首埋在一個挺秘密的地方。不大的工夫,葉公的兵馬到了,把石乞活活地逮住。葉公問他:「白公勝在哪兒?」石乞說:「自十殺了!」又問:「十十屍十十首吶?」石乞說:「埋了,還問它幹什麼?」葉公說:「亂臣的十十屍十十首還得示眾,你怎麼能把它私自埋了吶?埋在哪兒?快說!」石乞裝作沒聽見。葉公氣急了,叫人預備了一口大鍋,燒開了一鍋水。又對石乞說:「你要是說了,我就饒你不死;再要不說,我可要煮你了!」石乞寧死不屈,立刻脫了衣裳,說:「事情辦成了,我就是個功臣;失敗了,我只有一死。這是頂簡單的道理!要我說出白公的十十屍十十首,叫你們隨便去污辱,哼!別妄想了。我石乞可不是那種人!」說著,他跳到大鍋裡,當時就煮爛了。葉公歎息了半天,終究找不著白公勝的十十屍十十首。

葉公回到新郢,恢復了楚惠王的王位,自己告老,回到葉城去了。楚惠王請子西的兒子子寧為令尹,子期的兒子子寬為司馬,整頓朝政,發憤圖強,從此楚國轉危為安,接連著兼併了陳國(公元前447年)、蔡國(公元前447年)、杞國(公元前445年)、莒國(公元前431年)。這一來,楚國又強大起來。

當楚惠王發憤圖強的時候,他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匠人,他是魯國人,叫公輸般,就是後世土木工人奉為祖師的魯班爺[班,是名,也寫做「般」,字公輸,所以叫公輸般]。公輸般做了楚國的大夫,替楚王設計了一種攻城的工具叫雲梯。從前楚莊王派公子側攻打宋國的時候,造了幾座跟城牆一般高的兵車叫「樓車」[見第61篇]。公輸般造的梯子比樓車還高,看起來簡直可以碰到雲端似的,所以叫「雲梯」。公輸般一面趕緊製造雲梯,一面準備向宋國進攻。這種新的攻城的雲梯一傳揚出去,列國諸侯都有些擔心,宋國人認為大禍臨頭,更加害怕,有的還真大哭起來。

公輸般的雲梯,還有撞車、飛石、連珠箭等新的武器嚇壞了某些人,可是也引起了另一些人的反抗,其中反抗最厲害的是那位主張互相親十愛十、反對侵略戰爭的大師墨子。墨子名翟[di二聲],也是魯國人[也有人說是宋國人]。他也像孔子那樣收了不少弟子,可是他的弟子跟孔子的弟子大不相同。因為墨子自己是農民出身,他反對不勞而食,反對鋪張十浪十費,反對儒家所提倡的禮樂(歌舞),反對三年之喪的「久喪」和厚葬,主張勞動,提倡節約,他所收的弟子大多都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學者。墨子和他所創導的墨家代表當時「庶民」的利益。所謂庶民就是真正從事生產的廣大的勞動群眾。墨家反對那種封建領主爭城奪地而使老百姓掉在水裡火裡的封建混戰,他們要求挨餓的要有飯吃,受凍的要有衣穿,勞累的要有休息的權利。墨子的理論在廣大的農民中起了很大的影響。

這會兒墨子聽到楚國要利用雲梯、撞車等去侵略宋國,就派了三百個弟子幫助宋國人守城,自己急急地跑到楚國去,腳底起了泡,他撕了衣裳裹十著腳再走,十天十夜,到了新郢。他勸公輸般不要去打宋國。公輸般自己以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楚王也以為這次非把宋國攻下來不可。墨子就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佔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繫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牆,再拿了幾塊小木板當做對付攻城的機械。公輸般採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抵抗;公輸般改換一種攻城的工具,墨子就改換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一個用火箭;一個用撞車,一個用滾木檑石;一個挖地道,一個用煙熏。公輸般一連用了九種攻城的方法,墨子就用了九種守城的辦法把他打回去。公輸般的九種方法使完了,墨子還有好幾種守城的高招沒使出來。末了,公輸般說:「我還有辦法打勝你,我可不讓你知道。」墨子說:「我還有辦法抵制你,我也不讓你知道。」兩個人就這麼結束了爭論。

楚王偷偷地問墨子:「他說他有辦法打勝你,他可不說;你說你有辦法抵制他,可是你也不說。你們耍的到底是什麼花招?」墨子老實告訴他,說:「公輸子的意思我知道。他啊,他想殺我。他以為殺了我,他就能夠攻破宋國了。他錯了。就算殺了我,他也不能成功。我已經派了我的弟子禽滑厘他們三百多個人守住宋城,他們每一個人都能用我的辦法和機械對付楚國人。你們侵略別人是佔不到便宜的。我很誠懇地告訴您:楚國地方五千里,地大物博,你們只要好好地幹,就可以大量地增加生產。宋國地方五百里,土壤並不肥沃,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麼扔了自己華貴的車馬去偷別人家的破車吶?為什麼扔了自己繡花的綢緞長袍去偷別人家的一件破短褂?」楚王紅著臉,點點頭,說:「先生的話說得對!我決定不去進攻宋國了。」

評:說起來楚國宗室於太子建及白公勝這一支是有所虧欠的,所以白公勝在自己的意願得不到重視的時候搞政變是可以理解的。從最後的結果來看,葉公的歸向無疑是決定十性十的,當他決定恢復楚惠王的王位而發兵時,白公勝的失敗就已注定了。前面提到太史公評價他說「白公如不自立為君者,其功謀亦不可勝道者哉」,指出他稱王是不智之舉,而實際上這只是他失敗的因素之一。總的來說,白公勝在那種情況下並沒有擔任楚國執政乃至楚王的條件,所以他失敗了,很可惜。必須說明的是,以上只是我們馬後炮式的分析,實際在當時所謂實力、所謂資歷、所謂人心所向這些因素是很難把握的,白公勝的起事本就是一場豪賭,最後輸的傾家蕩產或是贏得盆滿缽滿都不稀奇。

石乞有勇有謀還忠心耿耿,不能不說他是一個一等的人才。「事情辦成了,我就是個功臣;失敗了,我只有一死。這是頂簡單的道理!」這確實一語道出事情的本質。這種事情上失敗的人才就不被人們看重了,因為他只有死路一條,而死掉的人就沒有再展示自己的機會了,會很快被其他人忘掉。所謂的成王敗寇就是這個道理了。

「春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孔丘,戰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墨翟。」(張蔭麟《中國史綱》)我認為這樣的評價是不過分的。墨子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先把他最具代表十性十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非攻·上》引於下: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黑白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墨子》講究邏輯,文章淺顯易懂而又結構嚴謹的特點表露無遺。而我認為,邏輯學,還有學十習十、思考、做事的系統化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所最缺少的東西之一,而這些正是科學十精十神最本質的一些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講,五四運動提出的「賽先生」雖然距今已有近一百年了,卻似乎離我們還是那樣的遙遠。喊幾句口號容易,真正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跟上世界的步伐很難。可悲的是當你連想追上別人的想法都沒有時,又怎能不自欺欺人般的說假話吹噓自己來麻痺自己呢?良藥苦口,改掉說空話假話的十毛十病還得從自身做起。

墨子還提出過很多根本十性十的問題,我想真的沒有多少中國人能將這些問題回答好,即使是在今天!「為什麼殘殺一個人是死罪,另一方面,在侵略戰爭中殘殺成千上萬的人卻被獎賞,甚至受歌頌?為什麼攘奪別人的珠寶以致雞犬的叫做盜賊,而攘奪別人的城邑國家的卻叫做元勳?為什麼大多數的人民應當縮食節衣,甚至死於饑寒,以供統治者窮奢極欲的享樂?為什麼一個人群統治權應當十十交十十給一家族世世掌握,不管他的子孫怎樣愚蠢凶殘?為什麼一個貴人死了要把幾十百的活人殺了陪葬?為什麼一條死十十屍十十的打發要弄到貴室匱乏,庶人傾家?為什麼一個人死了,他的子孫得在兩三年內做到或裝成『哀毀骨立』的樣子,叫做守喪?總之,一切道德禮俗,一切社會制度,應當為的是什麼?」墨子的答案未必就是就是最好的答案,尤其是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但他敢於思考、敢於提問、敢於說出自己觀點的十精十神無疑也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所最缺少的東西之一。各位看官有誰能將這些問題回答好呢?

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有一篇就是根據公輸般和墨翟之間的故事改寫來的,非常有意思,推薦大家讀一下。當然,《故事新編》的其他故事也非常有意思,同樣強烈推薦。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