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的故事

滿門忠勇楊家將

在山西省代縣縣城裡,有一座頗有氣勢的鐘鼓樓,在其正面和背面,分別懸掛著「威震三關」「聲聞四達」兩塊巨大的題匾。相傳這是人們為了紀念楊家將的不朽功勳而建的。說起楊家將的故事,幾天幾夜 都說不完,滿門忠烈,鬚眉巾幗皆是蓋世英豪。

一說楊家將,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楊業了。楊業自小就善騎射,武藝高強,每次打獵他的收穫總是比別人多一倍。他對同伴說:「我將來帶兵打仗,也要如獵鷹追逐野兔一般。」楊業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善於領兵作戰,所以很受北漢皇帝的信任,官拜侍衛新軍都虞侯。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了宋朝,全國統一大局已定。楊業建議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宋朝,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遭到反對之後,他並未變節投宋,而是報劉氏知遇之恩,捨命保護北漢政權。後來北漢戰敗,楊業仍在城南與宋軍作戰。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覺得他是一員勇將,在將他收降之後,仍任命他為左領軍衛大將軍。於是楊業和潘仁美一起擔負起防禦契丹入侵的重任。實際上,潘仁美只是掛名的將軍,重任都落在楊業一個人身上。

楊業沒有辜負宋太宗的重托,980年3月,契丹十萬大軍來攻,楊業率部一路堵截奇襲,將契丹大軍殺得片甲不留,契丹節度使蕭咄李被斬殺,大將李重誨被俘虜。這一仗讓契丹人魂飛魄散,從此,他們只要一見到「楊」字軍旗,便嚇得膽戰心驚,不戰自退,稱楊業為「楊無敵」。

楊業駐守雁門關達八年之久,在此期間,契丹軍始隊終不敢入侵一步。楊業戰功顯赫,難免招來一些同僚的忌妒,有人秘密上奏詆毀楊業,但是太宗皇帝沒有輕信,而是將密折交給楊業,表示了對他的信任。986年,宋太宗決定徹底解決契丹的騷擾,執意全面進攻契丹。楊業兵出雁門關,出師兩個月就大獲戰果,但是由於其他幾支部隊潰敗,如果楊業孤軍深入敵部,非常危險。楊業本想保護百姓離開戰地,然後再謀攻敵之策,可是主帥潘仁美堅決反對,他好大喜功,執意讓楊業攻打寰州。楊業解釋說這樣會失敗,監軍王銑就陰險地說:「你不是號稱楊無敵嗎?手握幾萬大軍卻不敢和敵人正面交戰,難道你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楊業氣憤地說:「我只是為了減少傷亡,好完成皇上交託的使命。」最後楊業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出兵前往。兩場惡戰之後,楊業寡不敵眾,潘仁美和王銑竟然沒有接應他突圍,楊業雖英勇作戰,但最後還 是受傷被俘。楊業鐵骨錚錚,不願屈服契丹,最後絕食而死。

楊業雖死,但是他的愛國血脈卻留傳了下來。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即楊六郎深得父親真傳,智勇善戰,軍紀嚴明。楊延昭兒童時代就受到父親的熏陶,喜歡做軍事遊戲。楊業常對朋友說:「這個孩子最像我。」楊延昭長大之後,父親就帶他上陣作戰,很快他就成長為一名成熟勇猛的大將。986年,楊延昭隨父親在朔城激戰,手臂被亂箭射中,卻毫不介意,繼續浴血奮戰,大懾敵軍。999年,契丹軍又一次向宋朝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宋軍節節失利,楊延昭奉命守衛遂城。在契丹圍攻之下,遂城人人自危,楊延昭神情泰然自若。時值寒冬,楊延昭命士兵在城牆上澆水成冰,使契丹軍無法攻城,契丹久攻不下,還 損失大半人馬,只好去攻打別處。楊業死後,楊延昭守衛北方二十多年,屢敗契丹軍隊,繼承和發揚了楊家忠心報國的優良家風。

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也是楊家將裡著名的英雄。他們祖孫三代,在當時的北宋幾乎是家喻戶曉,深得民眾欽佩。

楊家將那種盡忠為國、浴血殺敵的愛國主義精神被歷史長河滌蕩得閃閃發光。至今,他們的英姿仍然留存在人們的心中。

《愛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