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小時候的故事:學館外面的旁聽生

岳飛童年時,家境清貧,學習讀書都是母親姚氏找幾本舊書教讀,無錢買紙筆,母親便在沙上畫字教他寫。一年春天,岳飛幫助父親岳和做完了田里的事,又去砍柴,回來的時候,發現在村側柳林後面,開了一所學館。於是,岳飛便在學館外邊偷聽,他發現老師書講得非常好,向人一打聽,才知老師周侗是陝西人,年已60多歲,人很精神,非但書教得好,還會教學生騎馬、射箭和諸般武藝。岳飛很想去學館學習,可是因為家裡十分貧困,於是岳飛每天做完農活後都會到學館外偷聽周侗老師講課。

周侗老師教書的方法實在不同尋常,最重要的是內容講解和師徒間的互相問難。特別是對於兵法和行軍打仗之學,講起來有聲有色,使人聽而忘倦。

岳飛少年所處的時代是宋徽宗崇寧二年。他從小就聽父老鄉親談論朝廷無道、外患日深和敵人的殘暴,家庭又是那麼寒苦,這一切激起了他愛國愛民的心志和對敵人的仇恨,讀書習武的願望也就日益迫切起來。

無奈這位周侗老師是當地幾家財主費了許多心力聘請而來的,錢還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老師的脾氣很古怪,所收學生均要經過他的選擇。如果看不上,不管學生的家長有多大官位,送多少金銀,說不收就一定不收,托誰也沒有用。

岳飛剛想附讀,便受到旁人的譏嘲,說他不僅不自量力,而且家境貧寒,出不起學錢。學館中多是富家子弟,穿得好,吃得好,來去都有人接送,貧富懸殊,如何能與之為伍?岳飛的附學之念雖被打消,可是在門外偷聽了幾次講書之後,越聽越愛,老是放不下,一天不去,寢食難安。

農村中的孩子是要幫助家裡下地做農活的,岳飛又深知家裡條件貧苦,平日刻苦耐勞,所做的事很多,一身不能兼顧。仗著聰明會算計,幾次去過,發現周侗老師講書是在清早和黃昏前,單日習文,雙日習武。柳林以內就是演武場,可以暗中偷看,學些武藝。這之後,便把聽讀老師講書和砍柴下田做雜事的時間,仔細盤算,調配了一下,又和母親說好,按時前往。不久以後,岳飛便成了周家學館門外的旁聽生。後來,周侗老師也非常賞識岳飛,收岳飛為自己的學生,讓岳飛受到了真傳。

岳飛就這樣靠著自己的辛苦努力,一點點學文習武。

《岳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