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嫦娥這個人嗎?嫦娥本名叫「恆娥」

昨天凌晨,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國人無不歡欣鼓舞。在我國,嫦娥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嫦娥並非這位月中女神原來的名字,她的名字原本叫「恆娥」。

西漢時,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伍被等人著《鴻烈》。此書後來稱《淮南鴻烈》,又稱《淮南子》。《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恆娥竊以奔月。」東漢高誘《淮南子注》曰:「恆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恆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后羿從西王母那裡求到長生不老之藥,沒有來得及吃,被他的妻子恆娥偷著吃了。恆娥偷吃仙藥後得了仙氣,飛到月亮上,成為月中精靈。

「恆」有經常、長久、固定不變的意思,也意味著持久不變的意志。東漢許慎所撰《說文·二部》曰:「恆,常也。」南朝梁陳之間顧野王所撰《玉篇·心部》亦曰:「恆,常也;久也。」

今天的「恆」字在上古時期有兩種寫法。一種寫法從「月」,左邊是「」(有的無「」),右邊是「二」字之間夾一「月」字,即「亙」字(見圖一)。《說文》:「古文『恆』從月。」《詩》曰:「如月之恆。」古文字學家商承祚教授《〈說文〉中之古文考》曰:「(甲骨文、金文中,『恆』字)皆從月。既雲古文從月,又引《詩》釋之,則原本作『亙』。」可見由「」和「亙」組成的「恆」字是「恆」的本字。

「恆」字的另一種寫法從「日」,即左邊「」不變,右邊「二」字之間夾一「日」字,即「亙」字。這種寫法也不少,最著名、與今天的「恆」最接近的要數東漢時期《郙閣頌》裡的「恆」。

所以「恆」與「恆」在古代是通用字,也可以說「恆」是「恆」的俗字。明末張自烈《正字通·心部》曰:「恆,俗『恆』字。」

由於「恆」、「恆」通用,所以在不少古籍中,恆娥常常被寫作「恆娥」。後來,有人根據恆娥的性別,把「」旁兒改作女字旁兒,派生出一個「姮」字。於是恆娥又寫作「姮娥」,有時候還簡稱「姮」。南朝梁陳之間顧野王所撰《玉篇·女部》曰:「姮,姮娥也。」可見最晚南朝時「姮」字已出現,恆娥可以寫作「姮娥」了。

「姮」既然是「恆」的俗字,姮娥便經常出現在古人不同的著作中。如:五代和凝《柳枝》詞:「不是昔年攀桂樹,豈能月裡索姮娥?」北宋晏幾道《鷓鴣天》詞:「姮娥已有慇勤約,留著蟾宮第一枝。」清人蒲松齡《聊齋誌異·邢子儀》:「朱在雲中言曰:『下界人勿須驚怖,我,月府姮娥也。」古人用恆娥借指月亮時,也經常把恆娥寫作「姮娥」。

恆娥後來又被叫做「常娥」。這與古代的避諱有關。在我國封建時代,君主和尊長的名字是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的。著書、言談、寫文章時遇到這些字,要設法避免,這叫「避諱」。

常用的避諱手法有三種:改字、空字、缺筆。其中改字用得最為普遍。北嶽恆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可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沒有恆山,只有常山。因為漢文帝姓劉名恆,「恆」字是不能出現在書中的,於是司馬遷採用改字的避諱手法,將「恆」改成了「常」。同樣,商紂王之同母庶兄,名微子啟,在《史記》中被寫成了微子開。因為漢景帝姓劉名啟。

也是由於漢文帝姓劉名恆,為了避文帝諱,恆娥必須改名。又由於「恆」、「恆」的意思是「常」,恆娥於是被改成了常娥。唐朝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詠嫦娥的詩。詩曰:「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常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詩的題目就是《常娥》。

後來,人們又根據常娥的性別,在「常」的左邊加上了女字旁,於是常娥又被寫作「嫦娥」。

今天,人民大眾不再叫她的曾用名恆娥、恆娥、姮娥或者常娥了,統統都稱嫦娥。

《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