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步步為營的白鹿精為何會功虧一簣?

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此激勵人們要有宏圖大志,不可庸庸碌碌。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生來都適合當將軍,並不是當上將軍就一定是最完美的人生。在《西遊記》第七十回比丘國的故事裡,私自逃下界的白鹿精也許命該在南極壽星身邊安分地當一名腳力,想當國王固然可以讓人稱讚一句「有理想」,但爛泥糊不上牆的事實更勝於任何雄辯,他實在是缺乏當領袖的潛質。

白鹿精是個有耐心的主兒,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來實現自己的春秋大夢。他首先趁南極壽星不注意,偷得壽星的蟠龍枴杖作為兵器,下界與一隻白面狐狸狼狽為奸,並以乾爹的名義將青春貌美的狐狸精獻給了比丘國國王,自己當起國丈來。由於那白面狐狸精風姿綽約,甚得比丘國國王寵幸,白鹿國丈的身份自然越發重要與強勢。「美人計」虧空了君主的身體,他又用練仙藥作為誘餌,再次鞏固自己的地位,真是機關算盡,步步為營。「只聽得當駕官奏道:『國丈爺爺來矣。』那國王即扶著近侍小宦,掙下龍床,躬身迎接。」白鹿國丈儼然已經在「垂簾聽政」了,實權在握的他又何懼區區一個撐場面的傀儡呢?

白鹿精用1111個小孩心肝作為藥引子,他打著治病救人的幌子,表面上是為了當朝君主能夠長命百歲,國家長治久安;實則無非是讓當朝君主更加依賴自己,並且週而復始地深陷在自己設下的「美人計」中無法自拔,從而造成大權旁落,由自己一周遮天的局面。

唐僧看見於心不忍,讓孫悟空解救無辜的孩童。孫悟空曾變作一直蜜蜂兒鑽進鵝籠幔裡觀看,「都是小孩兒。卻是男身,更無女子。」《西遊記》第七十九回(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那國丈聽見,急睜睛仔細觀看,見那和尚變了面皮,不是那般模樣。咦!認得當年孫大聖,五百年前舊有名。卻抽身,騰雲就起,被行者翻觔斗,跳在空中喝道:「那裡走!吃吾一棒!」那國丈即使蟠龍枴杖來迎。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如意棒,蟠龍拐,虛空一片雲靉靉。原來國丈是妖精,故將怪女稱嬌色。國主貪歡病染身,妖邪要把兒童宰。相逢大聖顯神通,捉怪救人將難解。鐵棒當頭著實凶,拐棍迎來堪喝彩。殺得那滿天霧氣暗城池,城裡人家都失色。文武多官魂魄飛,嬪妃繡女容顏改。唬得那比丘昏主亂身藏,戰戰兢兢沒布擺。棒起猶如虎出山,拐輪卻似龍離海。今番大鬧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那妖精與行者苦戰二十餘合,蟠龍拐抵不住金箍棒,虛幌了一拐,將身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宮內院,把進貢的妖後帶出宮門,並化寒光,不知去向。孫悟空神勇無比,白鹿精哪裡抵得住神出鬼沒的如意金箍棒,悟空、八戒齊心協力,搗毀妖精魔穴,正要打殺鹿精變成的國丈時,南極壽星趕到,迫使國丈現出白鹿的本相,收服了白鹿。

白鹿精耗費了三年的光陰,眼看要成功的計劃被俠肝義膽的孫悟空釜底抽薪,無法實現了。這個時候,白鹿精仍然沒有回頭,他沒有半分後悔和害怕,相反,走火入魔的他又想利用比丘國國王的權勢來吃唐僧肉,實現長生不老的美夢中,絲毫沒有注意到危險的來臨。這回孫悟空就與他短兵相接了,他哪裡是孫悟空的對手,若不是南極壽星及時趕到,他就會跟他的相好白面狐狸一樣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正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白鹿精並不是一個想腳踏實地實現自己飛躍夢的主兒,他的眼裡只有速成法而沒有遵守法。他想坐擁江山、長生不老,但又想不通過艱苦的修煉去完成。可這世上哪有不勞而獲的便宜、唾手可得的財富呢?白鹿精不努力修煉,不積功德,卻只想要最後的結果。這樣的想法當然只能成為妄想。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但很多人卻不思努力,不肯耐下心來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去賺取,一心只想走捷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顧法律和道德,走火入魔,走上了坑蒙拐騙、制假販假等邪路,最終自然沒有好下場。

《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