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裡德裡希大王

兩百多年前,在德意志民族發展史上出現了一位引起世人矚目的君主。

他雄才大略,南征北戰,使普魯士從眾多邦國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與英、法、俄、奧井立爭雄於歐洲的強國,從而為德國統一奠定了基礎。這位君主就是普魯士王國的第三代國王弗裡德裡希二世。由於他功績顯赫,威震四方,同時代人尊稱他為「弗裡德裡希大王」。

弗裡德裡希1712 年1 月24 日生於柏林的王宮。當天,王宮內外一片喜氣洋洋。他的祖父、普魯士王國的開國君主弗裡德裡希一世更是喜出望外,立即表示要把自己的名字「弗裡德裡希」傳給這個孫子。這位老國王十幾年前不過是神聖羅馬帝國幾百個諸侯國中的一國之主,後因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中,積極為羅馬皇帝效力,皇帝便於1701 年封他為普魯士國王,普魯士也由侯國升格為王國。但是,在歐洲諸國中,普魯士王國依舊是排不上號的小柄。眼下,老國王年老力衰,來日無多,雖然有兒子威廉繼位,但兩個孫子均夭折於襁褓之中,普魯士王位說不定會斷了男嗣。正當老國王為此焦慮不安時,又一個小孫子出世,王位後繼有人了,他怎麼能不高興呢!一周後,柏林城鐘聲齊鳴,老國王正式為孫子命名為弗裡德裡希。

一年後,即1713 年2 月25 日,老弗裡德裡希病筆。威廉繼承王位,他就是崇尚武力的「軍人國王」弗裡德裡希·威廉一世。

為增強國力,威廉一世一反父王豪奢的作風,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使普魯士面目一新。隨後,他利用積聚起來的雄厚財力,大力擴充軍備,建立起一支8 萬多人的強大軍隊,他對宮廷禮儀和經濟文化毫無興趣,唯獨熱衷於軍事活動,把盈餘的錢財都花在軍隊上了。因此,人們稱他為「軍人國王」。

威廉對軍隊的迷戀過於偏執,一心想把兒子也培養成「軍人國王」。小哎裡德裡希自幼聰明伶俐,3 歲時就愛做敲軍鼓的遊戲,6 歲與夥伴們玩耍時就自任一隊之長,到12 歲時就熟知指揮的戰術,儼然是個天生的軍事家。父王對此感到由衷的高興,更加著力培養,給兒子置備各種武器,讓他參加炮兵作戰演習,向他灌輸軍事和國家管理知識。

然而,性情暴烈的父王出於「恨鐵不成鋼」的心理,過於嚴厲,重武輕文達到極端的程度,結果事與願違,與崇尚自由、生性執拗的兒子在思想感情上產生了日趨尖銳的對立。

小哎裡德裡希的母親、王后索菲·德羅蒂婭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妹妹,她品性賢淑,樂於求知,對文學、音樂頗有興趣。小王子身受母教,自幼酷愛讀書,酷愛法國文學和藝術。王后專門聘請一位法籍宮廷教師教王子法文和法國文學。但威廉卻反對兒子研習「文人學者那套東西」,尤其反對法國的那些談情說愛的作品。一天,小王子正跟宮廷教師學習法國文學,威廉國王突然破門而入,來勢之凶令師生二人不寒而慄。弗裡德裡希剛想解釋,威廉已經破口大罵起教師來:「你這個混蛋,竟讓我兒子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邊罵邊拎起手中的權杖。劈頭蓋腦地朝教師打過來,接著又踢上兩腳,把教師趕出書房。小王子。嚇得一頭鑽到桌子底下。父王轉身一把抓住他的頭髮,把他拖出來,然後又是一頓耳光。

自小從母后那裡受到音樂的熏陶,弗裡德裡希迷上了樂器,尤其喜歡吹奏橫笛。而這又是父王最討厭的事。因此每當他演奏樂器時,都派有專人望風。可有一次不小心被父王發現。威廉一邊大罵:「你這個逆子,竟敢違抗父命!」一邊把兒子一腳踢到樓下,並且把所有樂器砸爛。從此,父子倆的感情完全破裂,弗裡德裡希常被體罰,父王動不動就拿鞭子抽打他,甚至在吃飯時,飯碗也成了父王施暴的武器。有時父王還將他關禁閉,只給他麵包和清水。父子矛盾衝突日甚,老皇帝威脅要廢掉他的太子身份另立王儲。弗裡德裡希性格倔強,不能容忍父王如此霸道,於是他就在暗中計劃逃往他的外婆家英國。

父子關係惡化畢竟於國於王室都不利,做父親的便想用娶親來束縛兒子那桀驁不馴的個性。不料竟由此引發一場風波。

威廉決定讓兒子和奧地利女皇的侄女伊麗莎白·克麗斯蒂娜訂婚,以此穩定鄰邦關係。而王后德羅蒂婭卻執意反對,她想讓兒子親上加親,娶英國公主為妻。年輕的弗裡德裡希在母后的影響下從小就傾慕英國的表妹。因此,他抗拒父王的決定。

1730 年8 月,弗裡德裡希趁隨父王到安斯已赫巡視的機會,企圖逃離普魯士,經由法國去英格蘭。那一天,他與摯友凱特剛一騎馬動身,就被父王派的人盯上了,將要到達邊境時就被擒獲,當時威廉國王正在萊茵河的遊艇上,接到這一消息龍顏大怒。父子一見面,威廉就不容分說要當場處死兒子,幸虧侍臣們苦苦哀求,才算留下太子一命。父王怒氣未消,下令把弗裡德裡希關進庫斯特林要塞。年僅18 歲的王子備嘗鐵窗生活之苦。囚房內只有一張床和兩把椅子,平日只准他讀聖經和讚美詩。為防止他自殺,吃飯時只給他木製餐具,沒有刀叉。父王還要求召開「特別軍事法庭」,準備以軍法會審把兒子處死。這可怕的消息不脛而走。駐普魯士的各國公使大為震驚,聯合起來為弗裡德裡希請命。一名普魯士老將軍跪在國王面前苦諫,願以自己的老命代太子去死。可是頑固的威廉國王不為所動,最後還是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出面講情,他才打消了判處兒子死刑的想法。

年輕的王子並未因自己被免除死罪而放下心來,因為他的「同謀者」凱特卻被判處極刑。為此,弗裡德裡希痛不欲生,整整哭泣了兩個小時,嘴裡還不住地叨念著:「讓父王殺掉我吧!這不關凱特的事!只要能救他,我情願自己去死!」但父王根本不加理睬,他不僅要處死凱特,還要當著兒子的面施刑。

1730 年11 月6 日黃昏,幾個刀斧手押著凱特來到王子鐵窗前的臨時刑場。弗裡德裡希抓住囚牢的窗欄,絕望地大喊:「親愛的凱特,原諒我吧!看在上帝的面上,原諒我一千次!」凱特高聲答道:「請不要提原諒,我的王子,我為您萬死不辭!」還未等到站在他身後的牧師祈禱完畢,凱特已經首級落地了。弗裡德裡希目睹這慘景,頓時昏倒在牢房裡。威廉國王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是要「徹底撕碎兒子的心,從而醫治他的精神」。

牧師交給弗裡德裡希一封凱特臨刑前留下的親筆信,上面寫著:「王子殿下,請服從神命,遵守父王之教誨,進而成為一代賢君,使普魯士臍身於富強之林!如能這樣,凱特我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弗裡德裡希深為感動,決心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為重,拋棄與父王的個人恩怨。他動筆給父王寫了一封,『富於感情」的家信,請求「最寬厚的國王和最慈愛的父親恕罪」。

還表示完全順從父王安排的婚事。威廉接信後轉怒為喜,不僅釋放了兒子,而且還及時為他完婚,准許王儲酌情與新娘在萊茵斯貝格宮自由自在地生活。

萊茵斯貝格宮是遠離都城的離官,風光明媚,氣候宜人。弗裡德裡希在那裡心情舒暢地生活了4 年。他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自在地研習法國文學和藝術。他常常邀集志趣相同的朋友,或高談闊論,或吟詩奏樂,或暢遊於綠草如茵的亭園之間,他稱自己是「啟蒙運動的朋友」,尤其崇拜作為啟蒙運動旗手的法國大文豪伏爾泰。這一段逍遙自在的生活,孕育了他日後稱雄歐洲的宏大氣魄。

1740 年5 月,威廉國王剛滿52 歲,就因病逝世了,28 歲的弗裡德裡希繼位普魯士國王,號稱弗裡德裡希二世。

弗裡德裡希討厭父王的狂暴性格,在興趣愛好上也格格不入,但有一點父子倆卻如出一轍,即相信軍隊,崇尚武力。他迅速擴大和加強了父親留下的軍隊,為進一步向外擴張做好準備。

同年10 月,神聖羅馬皇帝、奧地利大公查理六世駕崩,因沒有男嗣,便由長女瑪麗亞·特蕾西亞繼位。弗裡德裡希二世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瞧不起這位23 歲的奧地利女皇,他趁諸國反對女皇繼位之機,發動了西裡西亞戰爭。

12 月的一天夜裡,普魯士王宮正在舉行一次盛大的化裝舞會。王公貴族、各國使節與艷裝麗人翩翩起舞。作為主人的弗裡德裡希二世更是喜氣洋洋,與客人們談笑風生,絲毫看不出他心中有什麼牽掛。然而,就在當天深夜,他一返回寢宮就下令整裝待發的3 萬普魯士雄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奧地利的西裡西亞發動了閃電戰。

弗裡德裡希親自率軍開赴普奧交界處。由於反對特蕾西亞女皇繼位的西班牙、法國和巴伐利亞等國都站在普魯士一邊,普軍處於優勢。奧軍雖頑強抵抗,但仍節節敗退。1742 年5 月,雙方在喬圖西茨戰役中,弗裡德裡希巧妙佈陣,奧軍陷入重圍,死傷達6000 餘人。普軍取得決定性勝利,迫使特蕾西亞女皇謀求和談。雙方在6 月11 日達成協議:奧地利將西裡西亞及格拉茨伯爵領地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代奧地利向英國償還170 萬塔勒的借款。第一次西裡西亞戰爭結束,普魯士國土由此擴大了三分之一。

特蕾西亞女皇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先後與英國、薩克森、撒丁締結盟約。弗裡德裡希密切注視著對手的一舉一動,同樣也與巴伐利亞、黑森、普法爾茨以及法國結成同盟。

1744 年8 月,好大喜功的弗裡德裡希又發動了第二次西裡西亞戰爭。他率領8 萬大軍迅速佔領薩克森,又長驅直入,攻克奧地利波希米亞地區的布拉格城。第二年6 月,雙方在霍恩弗裡德貝格再燃戰火。普魯士軍隊驍勇善戰,果敢迅速,打敗了奧、英等四國聯盟。12 月,弗裡德裡希又重演單獨議和伎倆,與女皇締結了普魯和約:奧地利最後確認普魯士對西裡西亞的所有權,普魯士承認瑪麗亞·特蕾西亞的丈夫——弗蘭茨。斯特凡大公爵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弗裡德裡希得勝還朝,普魯士人首次對他冠以,『大王」稱號。兩次西裡西亞戰爭結束後,普魯士漸漸強盛起來,在神聖羅馬帝國疆域內,形成普、奧對峙的局面。

面對普魯士的威脅,奧地利一反常態,疏遠它的海上盟友英國,而與世仇法國結成同盟。敏感的弗裡德裡希也如法炮製,於1756 年1 月與英國簽訂了互助盟約。中歐形成了新的兩盟對壘的局面。

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得知英國已與普魯士結盟,頓時大怒,決定派8 萬大軍支持「女友」瑪麗亞·特蕾西亞。俄國的強硬態度使戰爭氣氛更加濃烈。

弗裡德裡希不為對方所嚇倒,搶先一步下手。他仍以薩克森為首先目標。

1756 年8 月底,閃電戰爆發,薩克森陷落,不久便向普魯士投降。

第二年,形勢有了變化。奧地利從防禦轉入進攻戰,法、俄軍隊也開始調赴戰場。弗裡德裡希決定先集中全力打擊奧軍。普軍10 萬人在5 月6 日進攻布拉格,大獲全勝。同年11 月和12 月又分別打敗法國和奧地利的軍隊,弗裡德裡希二世在歐洲名噪一時,普國人爭相傳頌他的卓著戰功和軍事天才。而英國人則把他譽為「天下第一英雄」。

到了1758 年夏天,隨著俄國大軍的到來,形勢開始對弗裡德裡希不利。

1759 年8 月,俄軍在庫納爾斯道夫一戰給普魯士主力部隊以毀滅性打擊。弗裡德裡希本人也被一顆流彈擊中胸部,所幸子彈力度不大,被身上的鼻煙盒擋住,才使他死裡逃生。這次失敗使這位國王產生了悲觀情緒。他暗中在襯衣裡面藏了18 粒烈性鴉片丸,準備萬一全軍覆沒,自己就吞下毒藥,為國捐軀。

數月後,俄奧聯軍35000 人攻入普魯士首都柏林城,整個國家處於炭發可危的境地。

就在這危急存亡關頭,1761 年12 月25 日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病亡,彼得三世即位,事態頓時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彼得三世與德意志有著血統關係,他的母親安娜是彼得大帝的長女。彼得大帝為了將勢力滲透到德意志沿海,把安娜嫁給了德意志北部的一位叫卡爾·弗裡德裡希的親王,他們在1782 年生一子,即卡爾·彼得。彼得出生後,安娜就病筆了。安娜的胞妹葉麗薩維塔於1741 年當上了俄國女皇。由於沒有兒子,女皇便把外甥卡爾·彼得從普魯士接到俄國並定為皇位繼承人。彼得缺少天資,又不愛學習,來彼得堡18 年,還講不好俄語。而他對自己的出生地及父親的原籍普魯士卻一往情深,對弗裡德裡希二肚崇拜得五體投地。繼位之後,他立即下令俄軍停火,釋放所有普魯十戰俘,放棄俄國在戰爭中所佔領的所有地區。1762 年6 月8 日,與普魯士締結了和約,並且發兵兩萬協同普軍對奧作戰。普魯士絕處逢生,弗裡德裡希免除了北方後顧之憂,又準備集結大軍南下西裡西亞。

豈料事情變中生變,彼得三世在同年6 月28 日被皇后葉卡特琳娜廢黜,7 月17 日他又在離宮被刺死。33 歲的皇后踩著她丈夫的屍體,登上了俄皇寶座而成為葉卡特琳娜二世。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猶如晴天霹靂,一下子把站在慶功台上的弗裡德裡希大王打到了萬丈懸崖的邊緣。他以為女皇會改變她丈夫的外交政策,葉卡特琳娜二世原本也對弗裡德裡希不滿,認為他對女性持有極大的偏見。但她在整理彼得三世的遺物中,發現很多弗裡德裡希寫給她丈夫的信。她——閱讀後,才知道弗裡德裡希二世並非如外間所傳那樣壞,而是頗有作為的一代明君,對女性也沒有什麼偏見,在信中幾度勸諫彼得三世要恩待皇后,和睦夫妻感情。發現這幾封信後,葉卡特琳娜二世的觀念完全改變,加上連年征戰,國家急需休養生息,因此她決定批准丈夫與普魯士簽訂的和約,並主動向弗裡德裡希二世表示親善友好。至此,普魯士才真正脫離險境。這一神奇的化險為夷的大轉折,歷史上稱之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跡」。

1763 年2 月15 日,奧普簽訂胡貝爾茨堡和約,奧地利放棄了收復西裡西亞的要求。「七年戰爭」結束了。普魯士以一國之力抗拒歐洲三大強國之舉,使其威震全歐,為日後稱霸德意志打下了基礎。

戰後,弗裡德裡希二世以十多年時間致力於普魯士的經濟復興。他建立起嚴格的管理體制,其特點是集中統一,講求實效。國王大權在握,不容忍下屬機構的輕率和怠慢,從而使「管理與軍隊構成了普魯土的基石」。他重視農業生產和都市的復興,並對普魯土法律進行了改革。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普魯士就從戰爭的廢墟中站了起來,整個社會欣欣向榮,全國人口也從200 萬激增到600 萬。

弗裡德裡希二世在位46 年,對普魯士王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實行的開明君主制,有利於國家的進步。他有句名言:「國王是國家的第一僕人」,他畢生以過人的精力躬身朝政,馳騁疆場,確實以行動實踐著他的這一諾言。但他如此崇尚武功,連年征戰,對外擴張,不僅給鄰國人民帶來戰禍,也使國內廣大農民承受繁重捐稅,飽受戰爭的痛苦。

1785 年7 月,普魯士與漢諾威、薩克森結成三國同盟。其後,又有普法爾茨一茨威布呂肯、美茵茨等15 個諸侯國相繼加入,組成了德意志諸侯聯盟。這標誌著神聖羅馬帝國即將消亡,德國統一己成了必然趨勢。這也是弗裡德裡希二世去世前一年為德意志民族作出的又一貢獻。

1785 年夏未,西裡西亞按慣例舉行一年一度的閱兵式。年逾七旬的弗裡德裡希瘦骨鱗峋,心力交瘁,但還是強打精神去閱兵。騎不上馬,便步行進行了檢閱。

一年後,即1786 年8 月17 日,74 歲的弗裡德裡希二世病逝於。「無憂宮」。這位在歐洲顯赫一時的君主,終於結束了他對普魯士王國將近半個世紀的統治。

(陳濟眾)

《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