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1819 年5 月24 日生於倫敦。她的父親肯特公爵是喬治三世的第四個兒子;她的大伯父是後來繼位的喬治四世;她的舅舅利奧波德後來成了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

維多利亞8 歲時,父親去世了。他父親的3 位兄長都沒有子女。1830 年喬治四世死後,克拉倫斯公爵繼位為威廉四世,11 歲的維多利亞成為假定繼承人。

維多利亞的父親死後,母親受到她家的總管康羅伊的影響。康羅伊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愛爾蘭人,他完全控制了公爵夫人一家,包括維多利亞在內。

謠傳國王威廉四世一旦死去,因維多利亞不滿18 歲而由公爵夫人攝政時,康羅伊計劃在幕後掌權。康羅伊在英國北部和中西部,為肯特公爵夫人偕同維多利亞公主組織了多次規模盛大的「旅行」,聲勢近於國王的出巡,這使國王大為惱火而下令各地降低歡迎的規格。

康羅伊在攝政期間掌權的希望幻滅了。1837 年,威廉四世去世前28 天,維多利亞於5 月20 日滿了18 週歲。她由於不喜歡康羅伊,也不願受他控制,當了女王后所採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把自己從康羅依和母親的影響下解放出來。使公爵夫人傷心的是,康羅伊還被驅逐出王宮。

即位的最初幾年,維多利亞最親信的知己,是她的家庭女教師——德國的馮列真男爵夫人,還有首相梅爾本勳爵。

梅爾本在維多利亞即位時已58 歲,他是老派輝格黨人。他對礦山、工廠和車間裡窮人的苦難毫不關心,當有人向他提出要改革時,他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還是算了吧!」而這些正是社會不安的起因。這種不安的現象之一,就是1840 年曾經有人襲擊在倫敦驅車行進的女王。這種事件在1842 年、1849 年、1850 年和1882 年也發生過,每次維多利亞女王都倖免於難。

梅爾本首相的魅力、風度、對女子的慇勤,使他成為倫敦社交界的中心。

而且,他對女王發展了一種值得尊敬的、慈父般的親密關係。他非常樂於親近這位年輕的女王並成為她的朋友。維多利亞女王對他很欣賞。從政局分析到分析莎士比亞名劇的妙處,女王處處聽從梅爾本的意見。

女王對梅爾本的態度導致1839 年的政治危機。梅爾本在議會被擊敗而辭職。維多利亞女王邀請保守黨領袖羅伯特·皮爾爵士組織政府。皮爾堅持認為,根據慣例,後宮中女王身邊的輝格黨女官們應換成托利黨女官。女王不同意,皮爾就拒不組閣。於是,梅爾本和輝格黨人又執政兩年。女王的勝利只是暫時的,因為王室官員應該與政府官員一起更換是一條原則,她以後沒有再向這條原則挑戰。

同年,維多利亞由於沒能正確對待弗洛拉而很不得人心。弗洛拉是女王的一名侍女,因患肝癌,肝腹水看上去像是懷了孩子,由於未婚,引起非議。

女王有一次偶然看見弗洛拉和康羅伊爵士同乘一輛馬車,對他們的關係產生了懷疑。弗洛拉最後被迫接受醫生檢查,證明她是清白的,而且幾個月後就死於癌症。公眾輿論強烈譴責女王的行徑和宮廷在這一事件中的態度。女王在賽馬場看賽馬時受到噓聲責罵,而且有人喊出:「梅爾本太太!」

1838 年6 月加冕典禮以後,女王的顧問馬上為她考慮婚事。1839 年,物色的候選對像之一、也就是女王的表弟艾伯特王子訪問倫敦時,女王愛上了他,他倆於1840 年2 月在倫敦舉行婚禮,新娘和新郎都是20 歲。並不是各界都歡迎這一聯姻。使女王憤怒的是,議會在表決給艾伯特王子的一筆年俸時,處處刁難。一些新聞記者和民謠作家,也嘲弄這位「叫化子王子」,說他行乞來到英國,沒有像其他乞兒一樣被送進濟貧院,反而娶了英國女王當妻子。

不管外界如何議論,維多利亞女王的婚姻非常幸福。他倆生下9 個兒女——1840 年生下維多利亞公主,公主與未來的德皇腓特烈三世結婚;1841 年生下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即未來的英王愛德華七世;接著又生下3 男4 女。

艾伯特王子非常漂亮,在宮廷中引人注目。但他處之非常冷漠。他的這種態度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王室之外。19 世紀初,威爾伯福斯與他的剷除罪惡協會,發動了大規模的復活道德風尚活動,作為向工人階級反覆灌輸紀律觀念和宗教精神的一部分,以肅清當時的社會不良風尚。開始時,吃喝嫖賭在上層社會盛極一時,而且始終不衰。盡避那些貴族人士表面上是道貌岸然,背地裡卻無惡不作。他們的罪惡以及那些皇親國戚的種種見不得人的醜事家喻戶曉。在艾伯特王子和維多利亞領導下,王室風氣很正,成為一代楷模。

艾伯特王子也影響了維多利亞女王對社會問題的態度。前面提到的梅爾本勳爵是女王的第一位良師益友,卻教她不要讀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因為書中儘是貧兒、罪犯以及其它不愉快的事,她用不著去管。而艾伯特就截然相反,他把議員阿什利請進宮來,讓他向女王講述煤礦中童工所受的苦難。

阿什利邀請艾伯特主持勞工之友協會的委員會會議;艾伯特置政府和宮廷的優慮於不顧,出席了會議。在女王的支持下,艾伯特在鼓勵工商業方面也下了功夫。他在這方面最雄心勃勃的計劃是1851 年舉行的萬國博覽會。這個項目當時遭到許多人反對,但是艾伯特排除阻力,克服困難,萬國大博覽會取得很大成功。

1841 年,梅爾本政府倒台,使托利黨人掌權。對梅爾本去職,維多利亞女王深感痛苦,並且直截了當地告訴了新首相皮爾。不過,她很快就不再跟梅爾本商量國事了。部分是由於受丈夫艾伯特的影響,她逐漸非常信任新首相皮爾了。女王支持外交大臣與法國搞緩和的外交政策,並且身體力行,於1843 年出訪法國,拜訪法國路易·菲利普。這是自亨利八世以來,在位英國君主第一次拜訪外國君主。第二年,法王菲利普對英國進行了回訪。

輝格黨於1846 年重新上台,首相是羅素勳爵,外交大臣是帕麥斯頓。女王和她丈夫不久就和外交大臣發生衝突。而更嚴重的分歧產生於1848 年及其以後。當時,歐洲許多國家爆發了革命,而首相羅素和外交大臣帕麥斯頓仍然極其保守、反對革命、反對民主。他倆堅信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大大優於歐洲大陸上的君主專制。他倆熱衷於困擾和削弱外國政府,以相對地提高英國的地位。而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則主張與歐洲各國政府團結,因為歐洲很多君主是他倆的親戚和朋友。

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都比較有政治頭腦,秉性寬宏大量。而首相羅素和外交大臣帕麥斯頓就差遠了。一方面,在聽說奧地利軍事當局,在意大利和匈牙利鞭打起義的愛國者時,他倆聲嘶力竭地怒斥「奧地利人是不折不扣的最殘酷的畜生,簡直不配稱為文明人」。另一方面,幾乎在同一天,他們卻下令,對反抗英國統治的起義農民,一個不漏地進行鞭打。

女王有她丈夫艾伯特作她的私人秘書,她認為,根據憲法,她有權審閱有關外交方面的所有文件。女王和艾伯特常常改動帕麥斯頓起草的內容,刪去或緩和那些帶挑釁性的段落。因此,帕麥斯頓有時就不送審而擅自將文件發出。女王和外交大臣的矛盾越來越激化了。

1850 年夏,維多利亞女王要求首相羅素免去帕麥斯頓的外交大臣職務。

羅素說,這辦不到,因為帕麥斯頓在議會以至全國都很有威望。女王只好等待時機。

1851 年12 月,帕麥斯頓向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未來的拿破侖三世,祝賀法國政變、王室復辟。這一行動在大多數英國人中不得人心。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抓住這一機會,說服羅素把帕麥斯頓攆出了外交部。但是6 個星期以後,帕麥斯頓在下院搞垮了羅素的政府;離開外交部一年以後,他又進了新首相阿伯丁的內閣,擔任內務大臣。由此可見這個帕麥斯頓並不是好對付的。

1854 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英、法支持土耳其對俄國宣戰。宣戰以前,新首相阿伯丁在近一年中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設法避免戰爭。而帕麥斯頓卻在內閣中,敦促採取強硬政策。他認為那是阻止俄國進攻土耳其的唯一辦法。艾伯特支持首相的政策,並且草擬了一個備忘錄,附有一項他認為可以防止戰爭的計劃。艾伯特這一招把自己和女王弄得都很被動。

當時,英國是一片對俄開戰叫嚷聲,並且要求帕麥斯頓領導這場戰爭。

謠言紛壇,說艾伯特是俄國間諜,他與俄國人的通訊已被截獲,已被逮捕並被送進倫敦塔..攻擊艾伯特的小冊子也出版了,指出這位女王的大夫應該以叛君罪接受審判。

英法聯軍在克利米亞失利並且一觸即潰的消息傳來,由於公眾輿論都相信唯有帕麥斯頓能夠贏得戰爭,維多利亞女王被迫違心地於1855 年任命帕麥斯頓為首相。盡避帕麥斯頓上台以後,聯軍的作戰能力改進不大,但戰爭還是打贏了。而且,多虧帕麥斯頓在締結和約時的堅決態度,俄國被迫割地給土耳其,並放棄在黑海留駐艦隊的權利。

維多利亞女王讚賞帕麥斯頓在和平談判中的表現,同她的關係開始好轉。女王同首相關係好轉的另一個原因是,帕麥斯頓成功他說服議會,最終滿足女王的願望,將「女王之夫」這一頭銜正式授與艾伯特。

維多利亞女王同首相較好的關係只維持了幾年。1864 年,德國和丹麥爆發了戰爭,帕麥斯頓和他的外交大臣羅素支持丹麥,而女王卻同情德國,所以出現了新的緊張關係。帕麥斯頓1865 年就去世了。女王說:「上帝知道,在外交事務方面我們與他有多少分歧。不過,作為首相,他在國內搞得不錯,對我也很好。可我從來就不喜歡他。」

1861 年12 月,維多利亞女王經歷了個人最大的悲劇:艾伯特死於傷寒,享年42 歲。女王因丈夫之死而身心交瘁,她幾次哭昏迷過去。

丈大去世後,維多利亞女王完全隱居起來了,大臣們要求她親自主持議會開幕式,要求她至少偶爾在臣民中露面,她一概不予理會。但在丈夫去世的最初幾天裡,女王仍強忍悲痛審閱外交文件。後來,女王大部分時間住在蘇格蘭高地的別墅中,那是她與艾伯特於1847 年得到的,他倆曾在那裡度過快樂的時光。

艾伯特死後的10 年中,維多利亞女王處於一名蘇格蘭臣僕布朗的影響之下。布朗的率直態度和善意關心很使女王高興。當他把一條圍巾披在女王雙肩上,防止她著涼並訓斥她不注意照顧自己身體時,竟稱呼「女人」而不是「女王」。女王並不在意。維多利亞女王在這一點上和丈夫生前一樣,認為勞動人民忠於君主而不遵守宮廷禮儀的常規,遠比那些傲慢、虛偽而且常常道德敗壞的貴族強得多。女王遺憾的是,她的兒子威爾士親王就成了他們那一夥。

維多利亞女王理想的政府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國王,根據憲法治理心滿意足的忠實臣民。女王認為她的這一理想被自私而一心追求享樂的貴族和信仰民主的激進派,雙雙破壞了。

1868 年,本傑明·迪斯雷利成為首相。盡避他在職僅僅9 個月,但與維多利亞女王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在他1874 年第二次出任為期6 年的首相時更為密切。迪斯雷利告訴一位朋友說:「人人喜歡奉承。見到女王,竭力奉承就行了。」他求見女王或給女王上書,言詞都非常誇張,到了肉麻程度,但並沒達到女王反感的程度。

維多利亞女王給了迪斯雷利非凡的榮耀,在他倒台時,女王親自到他的鄉間別墅看望他。第二年,迪斯雷利死時,女王也十分悲痛。

維多利亞女王回憶迪斯雷利生前,曾勸說同意授予她印度女皇尊號,這使她感到滿足。維多利亞女王津津樂道於這一頭銜,對她的殖民地印度帝國,表現出強烈的關心。

1857 年5 月,在英國軍隊中佔絕大多數的印度高等種姓軍人起義時,由於英國殖民者及其家族在坎普爾等地遭到殺害,英國國內輿論要求對印度人大開殺戒,以示報復,而維多利亞女王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保持冷靜的人之一。

維多利亞女王回憶,那時艾伯特還健在,精明能幹的丈夫協助他妥善處理了印度的突發事件。女王授意印度總督坎寧勳爵發表通告,勸說戰場上的各級指揮官,在處死印度人時一定要克制。女王對她的印度臣民具有高度責任感。對印度就像對英國一樣,她的理想是家長式的政府。當她看到在印度的英國軍官流露出種族偏見時,總是怒不可遏。

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晚年,她由於與一名印度臣僕關係密切而激怒了朝臣。當時在南非的布爾人——荷蘭人的後裔,對當地黑人大肆殺戮;英軍在女王號召下,發動了兩次對布爾人的戰爭,並且消滅了兩個布爾人的共和國。

由此可見維多利亞女王反對種族歧視的開明態度,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然而,畢竟因為歷史的局限性,當沾滿中國太平軍戰士鮮血的英軍將領戈登,在非洲蘇丹被起義的人民殺死時,維多利亞女王卻「非常震驚」,並且堅決譴責首相沒有採取迅速行動去援救戈登。

維多利亞女王保守主義的、帝國主義的觀點,與相當數量的英國人不謀而合。由索爾茲伯裡勳爵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在她一生最後的15 年中執政12 年。晚年的女王極受英國公眾的崇敬以至於崇拜。

1896 年9 月23 日,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中寫道:她的在位期已比喬治三世的長了一天,任何一位以前的英王,在位都不如她的長。1887 年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 週年大典,成了全國的狂歡節日。而10 年後的1897 年慶祝她統治60 週年的狂熱場面,使10 年前那次大典黯然尖色。慶祝登基60 週年大典的高潮是,女王光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萬民歡呼,女王喃喃地說:「我太感動了,也太感激了。」

在業餘時間,女王喜歡閱讀文學作品。當她讀完《愛麗斯漫遊奇境》一書後,為其中情節所吸引,命人轉達作者,下一部書一定要先送她一本。女王果然很快又收到了作者寄來的新書。

維多利亞女王與中國也有過交往。當時中國的女統治者慈禧太后曾向維多利亞女王贈送過條幅,這條幅至今還存放在伊麗莎白二世的行宮溫莎城堡中。

1890 年,維多利亞女王送給清朝德宗皇帝一座自鳴鐘,鍾上鐫刻賀聯:「日月同明,極十二時吉祥如意;天地合德,慶億萬年富貴壽康。」沒想到慈禧生平最恨。「明」字,「日月同明」,在她看來,與民間反清秘密組織的口號「扶明滅清」無異,時鐘被搬出大殿,封進庫房之中,1900 年4 月,81 歲高齡的雛多利亞女王,一改每年去法國南部度假的慣例,前往愛爾蘭,以表示對愛爾蘭為英布戰爭提供兵源的感謝。她在首都柏林住了3 個星期,身體略感不適,此後一天不如一天,於1901 年1 月22 日病筆於懷特島,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間如此之長,以致全國絕大多數人從記事起,就一直在她的統治之下生活。她的去世,使不少英國人驚恐萬狀,不知所措;官員們手忙腳亂,不知道新國王應該如何繼位,因為這種事情已經中斷了整整62 年。

女王的家族中已有37 個曾孫曾外孫,遍佈歐洲各國宮廷。

女王死後,59 歲的王子威爾士親土即位,他就是愛德華七世。

(賀文)

《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