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大師薩特

1980年4月15日,薩特逝世於巴黎魯塞醫院,終年75歲。當時的法國總統德斯坦發表談話:「我們這個時代隕落了一顆明亮的智慧之星。」唁電像雪片一樣從法國各地飛來,世界各國的輿論也紛紛表示哀悼。4月19日,薩特遺體下葬蒙巴那斯公墓,數萬群眾自發跟隨靈車,哀榮之盛,無疑是法國20世紀最隆重、最觸動公眾感情的一次葬禮。

薩特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20世紀世界思想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數十年多方面創造性的活動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學著作、政治評論和文學作品的創作。他在政治上傾向進步與革命,屬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左翼;在哲學上屬於主觀唯心主義;在思想上,肯定人的價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誕世界裡的出路與歸宿,主張人道主義思想。薩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領袖。

薩特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海軍軍官,在他一歲多時就去世了。薩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外祖父是一位語言學教授,家中擁有大量藏書,使兒童時代的薩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獲得了大量豐富的知識。1915年,他考入亨利中學,學習成績優異,期間他接受了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影響。1924年至1928年薩特在具有現代法蘭西思想家搖藍之稱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1929年,他在全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獲得第一名,並結識了一同應試、獲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此後的歲月中,波伏娃成為薩特的終身伴侶與戰友。

1933年薩特赴德留學,悉心研讀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等人的哲學,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體系,這就是一切從人的意識出發來研究人和這個世界,把人的主觀意識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但當時薩特關注的「人」僅僅局限在學術研究中。與此同時他開始了文學創作。二戰爆發後,薩特應徵入伍,次年在洛林地區被德軍俘虜,隨後在戰俘營中度過了10個月的鐵窗生涯。

戰爭與現實使薩特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戰前的個人主義和純粹個人轉向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開始用文學干預生活。1941年獲釋後,他繼續從事教學和創作活動。40年代是薩特創作的黃金時期,有大量作品問世。1945年與他人合作創辦了《現代雜誌》,評論當時國內外重大事件,並從此成為職業作家。

薩特是法國戰後重要文學流派存在主義的倡導者。他的代表作《噁心》是存在主義的著名小說。小說通過一個神經質的、孤獨的知識分子洛根丁的眼睛透視了一個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孤獨、空虛荒謬的現實世界,揭示了自己早期的存在主義哲學觀點: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虛無的,人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無益。小說通過洛根丁對人生目的的懷疑和探索,概括了一代人的感受,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洛根丁也因此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存在主義人物。

薩特主張「介入文學」,也就是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會的活動中去,對各種政治事件和社會問題表明自己的見解;文學作品要干預社會現實。在創作方法上,他主張寫真實,不講究藝術雕琢和浮華的辭藻,但求文字樸質自然。他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法國文學有重要影響。

作為精神文化領域裡的一位巨人,薩特留下了豐厚的業績,其論著、作品有50卷之多。在哲學上,他是20世紀存在主義首屈一指的代表,其專著《想像》、《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辯證理性批判》與《方法論若干問題》等,已成為20世紀西方哲學思想發展史中的經典。

哲學家薩特的非凡之處在於,他不僅是體系與思辨的大師,而且善於把他的哲學帶進人的生活,與人的生存狀態活生生地結合起來。他哲學思想的核心「自我選擇」已發展成為一種生活哲理,影響著二戰後一代又一代人,在法蘭西乃至全球範圍,生命力都強盛不衰。

薩特可謂是轟轟烈烈地度過了一生。在20世紀的思想史、文學史上,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能在生前不斷地享受著巨大的社會轟動效應,也沒有人像他那樣善於製造社會轟動效應。例如,在戰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他的哲學思想與文學作品大為流行,風靡歐美以及日本等國,狂熱的青年甚至在服飾與語言上都力求標榜出對薩特的信仰。此時,薩特儼然一代宗師、一朝教主接受著青年一代的膜拜,雖然他在1945年的一次會上還這樣宣稱過:「存在主義,我不知此乃何物。」

1964年,瑞典皇家學院決定授予薩特諾貝爾獎,他堅決予以拒絕,表示「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諾貝爾獎的授獎台這個高不可攀的地方有史以來竟頭一次受到了輕視與冷落。薩特的缺席比他的出席更引起全世界的驚愕與震動。

《世界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