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分紅

未雨綢繆防意外,巴菲特的分紅會別有一番意義。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沃倫·巴菲特收購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該公司本來是一家大型的紡織企業,原始股東有近20人,但經濟效益一直不是太好。

在巴菲特的精心運作下,收購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快速地演變成為世界上一家著名的保險和投資公司,第6年的盈利總額便達到了難以想像的2億美元!這讓股東們大為滿意和興奮,在當年的年底分紅會上,大家都卯足了勁,覺得總算等到腰包能狠狠地鼓一回了。

但出乎意外的是,在這次分紅會上,巴菲特卻聲稱只願意拿出5000萬美元,也就是利潤總額的四分之一來給股東們分,剩下的1。5億美元則被結餘了下來,“以備不時之需,應對意外狀況!”

這樣的決定,股東們自然不同意,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是股東,就有權將利潤分掉,更何況有經驗老道的巴菲特親自來掌控伯克希爾哈撒韋,它就不可能會發生什麼意外狀況,所謂的“意外”只是巴菲特為不分錢所找的一個“借口”,他一定是另有所圖。

面對義憤填膺,堅決要把那2億全分掉的股東們,巴菲特神定氣閒地對他們說道:“我要跟諸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如果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後,還有超過一半的人堅持分錢,那麼我就同意分。”

巴菲特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紐約年輕人去歐洲進行一次重要的商務旅行,但在中途時接到姐姐打來的一個電話,得知他們的父親突然意外死亡了,姐姐希望他立即回來策劃和參與父親的葬禮,可這個傷心的年輕人告訴姐姐,自己不能趕回去,因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合同要簽,自己能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但是父親的葬禮一定要不惜代價地辦得隆重、風光,由此所需的所有開銷自己將全部承擔,“葬禮的一切費用,你先賒賬,把賬單留著,回來後我來付清。”

姐姐感到弟弟的態度很堅決,也就不再勉強了。

半個月後,年輕人回到了美國,姐姐告訴他,父親的葬禮非常隆重,並且給了他一張8500美元的賬單,年輕人當即把賬單給付清了。

可是,一個月後,他收到了一張30美元的賬單,下一個月,他又收到了一張45美元的賬單,之後每個月都是如此,而且一月比一月高。這讓他覺得很是不解,因為所有的賬單都付過了。

於是,年輕人打電話問姐姐是怎麼回事,“天呀,我忘了告訴你一件事,我埋葬父親時,他穿的那身高檔西裝是租來的。如果不能按時歸還,每月都得付租金,外加50%的違約金,而且時間越久,違約金越多!”

故事講完後,全場一片沉默,巴菲特趁機又補充說道:“我不是神,很多意外也難以預料到,因此我們必須要為那些未知的不利因素和變數做好準確,這樣當它們真的來臨時,我們就不至於被動挨打!”

結果,90%的股東都改變了態度,同意只分那5000萬,在巴菲特看來,只有未雨綢繆,才能在暴風雨之夜安然入眠。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