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株迎春花

中國盆景大師王永康,作品曾連續三屆在中國盆景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中國唐風盆景展”上獲得金獎,他因此被國際盆栽協會授予“國際盆栽大師”的稱號。有次採訪,王永康對記者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毛孩子蛻變成大師:

1951年,我出生在江蘇常州一個普通家庭。15歲時,我的鄰居中有一位早年的國民黨軍醫。這個老軍醫整日侍弄盆景,不辭勞苦。我見老人家身單力薄,搬運盆景時顯得很吃力,一得空就去幫助他。在與老人相處的時光裡,我耳濡目染,漸漸喜歡上了那些造型別緻的花花草草,也逐步學到了一些基本的栽培和修剪技藝。

在老軍醫的熏陶下,我15歲就做出了人生第一盆盆景。我很興奮。此後,我對盆景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我家一個一百八十平米的院子被我弄得滿園春色,金銀花、雀梅、月季花,各類雜木盆景應有盡有。

次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上山下鄉的浪潮中,我來到江蘇省溧陽市。下鄉期間,我夏季忙農活,冬季農閒,就到山上找些合適的樹材做成盆景,供人欣賞。

下鄉的日子一待就是8年。8年後我終於回到自己的家鄉。我先後在好幾個工廠當過工人。33歲時,我到常州四藥廠當了一名花工。能夠和自己喜愛的花花草草打交道,我很知足。這期間我成了家,也有了孩子,過著平靜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以到北京去參加第一屆花卉博覽會。參觀期間,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看到了無數聞所未聞的盆景植物以及先進的種植技術,眼界一下子放寬。回到家裡之後,我難以抑制對盆景的嚮往,於是辭去工作,要去追逐盆景夢。

為生活計,我沒有直接做盆景,而是在常州郊區租下幾畝地辦了一個花圃,專門種植鮮花。我種植的鮮花主要運到上海的花店去售賣,自己也開鮮花店。花店生意穩定,收入還不錯,我就把更多精力放在盆景上。一有時間,我就給盆景修枝、造型。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才決定把盆景作為終身事業。

每個玩盆景的人,都想得到一個黃楊製成的盆景。我有次聽朋友說上海崇明島有一個150多年歷史的私家花園,裡面育有大批瓜子黃楊木。我連忙趕去,花了8萬多元錢買回800株瓜子黃楊。培育幾年之後,我的這些黃楊盆景身價倍增,有次出售,一株就賣到了16萬元。

我敏銳地感覺到盆景市場將來一定大有作為,於是開始大量收集和購買盆景樹材,然後利用業餘時間製作盆景。隨著盆景數量不斷增加,2000年,我在常州市武進區專門修建了一座盆景園,取名“隨園”,專門用來存放盆景。正是隨園的出現,讓我的盆栽聲名鵲起。

講述到這裡,王永康問記者:“你是否覺得我的成功來之不易?”

記者點頭。

王永康說:“那我再跟你講一個迎春花的故事吧。我15歲那年準備做第一個盆栽時,選的素材是迎春花。我不知從哪裡下手,就問老軍醫。老軍醫對我說:‘迎春花的特性是叢生,即很多株長在一起。你想把它做成盆景,那就選擇一個單株,別讓它的主枝條冒出其他植株來。你要一直控制住這棵單株,讓它集中精力長大,這樣它才會慢慢地變粗,最終成為一棵理想的盆景。’那時我聽了老軍醫的話,做出了第一盆也是伴隨我一生的盆景。我覺得,我的盆栽夢好比那株迎春花,不管我到哪兒,從事什麼職業,但夢想一直在心裡堅強成長,於是才有了今天這點小成就。你說,無論何人,有何夢想,只要他像我一樣也在心裡種單株迎春花,是不是一定也會實現?”

記者用力點了點頭。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