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理髮店的億元生意經

源自日本的QBHouse理髮店從來不為顧客做髮型設計、不染髮、不剃鬚,連頭都不肯幫你洗。但就是這麼一家要什麼沒什麼的理髮店,從1996年創立至今,已經開設超過500家分店,年收入40億日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擁有一群忠實的“QB粉絲”。

QBHouse的口號所宣誓的是,只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剪髮,再加上不用大排長龍,沒有人絮絮叨叨讓你辦卡,這樣的理髮店會讓你心動嗎?

QBHouse的創始人叫小西國義,靈感是他坐在一間髮廊裡想到的:1995年的一天,小西國義想去剪頭髮,他在一家理髮店等了很久,終於坐上了理發椅,原以為開始剪頭髮了,髮型師助理卻給他遞上一條又一條熱毛巾,然後沒完沒了地按摩,為他推薦各種護髮產品。最後剪完頭髮,一個小時過去了,因為這些“周到”的服務,共花費6000日元。小西國義突然覺得,這種煩瑣冗長的服務,根本就是在大把大把地浪費時間,最後還要收取斑額費用。“我只不過是想趕快把頭髮剪短點兒。我想,肯定有其他人和我一樣,不喜歡那些花樣服務。我們需要一家方便快捷、收費合理的剪髮店。”

1996年小西國義在銀座開設了第一家QBHouse——10分鐘快剪理髮店。他的理念是,“把時間還給客人”。

他將顧客劃分為兒童、老人、男士、女士四類,各自製定了兩三種標準髮型,這恰好迎合了消費者對“簡單快捷”的追求。

在小西國義的規劃下,QBHouse店內設備也統一了“極簡”的標準,不再有洗髮台、吹風機、熱水設備、洗髮水、護髮素、指甲剪和修胡工具這些傳統理髮店的必需設備,常用的工具只有剪刀、鏡子和毛巾。QBHouse只在大型商場敖近、地鐵口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小西國義意識到,削減的項目都是傳統理髮店的高利潤附加服務,要維持盈利,QBHouse首先面臨的就是成本問題。小西國義限定了店舖面積,QBHouse都非常迷你,一般6~8平方米,僅擺放3張理發椅。

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人們都是收納狂,為了更好地利用空間,小西國義也開發出一套剪髮組合櫃:櫃子正面是操作台,還有消毒櫃,以及毛巾、梳子、鏡子等用品的隔斷,每個物件都有卡槽,還有個小盒子專門裝眼鏡。櫃子背面也被充分利用,客人的衣物可以掛在這裡。這樣的每個組合櫃就是一個理髮師的工位,配套的椅子尺碼也明顯小於那些傳統理髮店裡的舒適座椅,用以節省空間。幾平方米的屋子井然有序。

在傳統理髮店的等候區,一般都擺放著幾張寬大舒適的真皮沙發,QBHouse卻只有幾把普通座椅。不過這些看似簡陋的座椅卻另有玄機,因為裝上了感知器,只要有人坐下超過6秒,就會自動記錄,傳送到店門外的三色燈,讓路過的人瞭解店內的狀況:綠燈亮,表示馬上可以剪;黃燈亮,最多需要等5分鐘;紅燈亮,最多需要等10分鐘,一目瞭然。同時,這些信息也被傳送到理髮店的後台系統,總部收集數據得以掌握每家分店的客流量。

QBHouse另一項深得人心的改變是,使用一次性用品和消毒工具。這裡提供一次性紙質圍巾,成本2日元的梳子則在理完發後送給顧客當禮物。而其他非一次性的工具,比如剪刀都存放在消毒櫃內,用時取出,甚至理髮師的手也做到了一客一消毒,在為每一位客人剪頭髮前,他們都會將手放在感應龍頭下,用噴出的霧狀酒精清洗。

在小西國義看來,10分鐘快剪意味著高效率、高“翻檯率”,所以除了控制成本,要解決的還有“客流量”問題。他只將QBHouse開在大型商場敖近、地鐵口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這為每家店帶來每天100人次的顧客。盡避租金不低,但QBHouse本就是迷你店,因此花費也算合理。

“免洗”是QBHouse提高效率、提升流量的一大關鍵。QBHouse有一項已經獲得專利的發明——清潔碎發的小型吸塵器。吸塵器的頂端附有軟毛,插上電呼啦兩下子就能清理完顧客頭上和頸部的碎發,只需要幾十秒。顧客對此很喜歡,“這比洗頭方便舒服得多”。

營業管理系統也是一絕。QBHouse不設收銀櫃檯,店門口擺放著一台不找零錢的排號機,只收1000日元面值的鈔票,或者是刷卡付款。顧客確定要理髮後,通過排號機獲得票號。店內也沒有叫號服務,顧客按照門口座椅順序依次進入,把小票遞給理髮師,立馬就能坐下剪髮。

小西國義為理發做了減法和創新,獲得了巨大成功。2004年,QBHouse成功上市,如今更是已經進軍中國台灣、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引得競爭對手爭相效仿。而面對後起者的模仿,小西國義卻不以為意:“‘敵人’多多益善,我們做了有人模仿,總比只懂得一味模仿別人好。”

不過,直到今天,QBHouse的創新仍有爭議,很多理髮師仍覺得惱火。“但我們贏得了顧客,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小西國義說。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