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玩轉足球

勝利到來的那一刻,廣州天河體育場裡的紅色人浪快要把看台震塌了!這一天是2013年11月9日,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奪得了亞足聯冠軍聯賽冠軍,距離中國球隊上一次奪得亞洲賽事冠軍過去了24年,距離“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口號的提出過去了34年。當晚,人民日報微博轉發評論:“沒白瞎習大大對你們的關注和期待”。

十幾年來,包括國足在內,從沒有一支球隊讓中國球迷如此瘋狂,恆大做到了。完成這一創舉的,是用商人邏輯玩轉足球的許家印。

曾經的苦孩子

“大躍進”中的1958年,許家印出生在河南周口太康縣的一個村莊。許家印的母親在他1歲時去世,奶奶和父親吃糠咽菜把他帶大,想盡一切辦法讓他讀書。當時的小學簡陋至極,課桌是用黃土夯的長檯子,沒有凳子的許家印只能蹲著聽課、寫作業,直到高中。

16歲時,許家印想找點活幹,給家裡賺點錢。當時他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賣力氣,用最原始的轱轆車拉一些農工業原料,翻過山去賣。同去的人回憶說,因為沒經驗,許家印下山的時候一路狂奔,結果人仰車翻。

高中畢業後的幾年,為了離開農村,許家印想過不少辦法。他學會了開拖拉機,在村裡當駕駛員,他甚至給鄰居在城裡的親戚寫信,求人家給他找個臨時工干。種種辦法都行不通後,他等到了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恢復高考。

第一年匆匆忙忙沒考上。第二年許家印在拖拉機站找了一間破屋複習,啃了5個月的饅頭和地瓜。寒冬臘月屋子裡能結冰,他靠著一床破棉被挺了過來。到了夏天,許家印囤的窩頭都長毛了,他用水洗一下繼續吃。

1978年,許家印以周口市前三名的成績考入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選擇了就業艱難的冶金系。當時他腦子裡轉的念頭是“至少能當個煉鋼工人,不會再回農村了”。

1982年,許家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在他看來是另一個大農村的河南舞陽鋼鐵廠。兩個月後,他根據自己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拿出了一套“生產管理300條”的制度,其中提出:值班人員身體打開幅度超過150度,就可認定為上班睡覺,要罰款。

這套考核辦法讓許家印在廠裡出了名,第二年他就升為車間主任。廠領導在對他的評語裡這樣寫:“專業強,人樸實,能吃苦,很聰明,善於搞人際關係,管理上有一套。”這些特長和他在舞鋼創建的管理制度,後來都被他帶進了恆大。

在舞陽待了10年後,許家印借“下海”的大潮毅然奔向深圳,從處級幹部變成了打工仔。在這座新興城市裡,他經歷了先是夫妻兩地分居,之後帶著全家三代與人合租的生活。艱苦打拼了3年後,他第一次接觸到房地產。不久,他肩負著幫老闆開疆闢土的責任去開發廣州市場,以“小面積、低價格”的策略很快打開局面,一個項目為老闆賺了2億多,而他當時的月工資才3000多元。

1997年,許家印另立山頭,創立了恆大集團。

“野心膨脹”的地產商

現在要讀完許家印的全部頭銜恐怕得花上幾分鐘時間,但在很多人眼裡,他就是一個房地產商人。這個身份在當下的中國,有著複雜的涵義。

恆大擴張史與過去1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爆炸式發展史是同步的。跟很多大老闆一樣,許家印的第一桶金來自於“賭”。恆大的第一個項目是開發廣州農藥廠的地皮,許家印看了無數地方後最終押了這塊寶。他延續之前“快、快、快”的風格,迅速開盤,迅速回籠資金。1999年,恆大地產擠進廣州房地產企業前十名。

從2004年開始,中國房地產行業上演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狂飆突進運動”。許家印也帶領恆大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跑馬圈地,一邊瘋狂囤地,一邊快產快銷。與碧桂園等走高端路線的地產公司不同,恆大搶佔的是二線城市,以相對更高的性價比吸引顧客。

2008年,恆大擁有的地皮數在全國已經數一數二。2008年初,恆大首次啟動赴港上市計劃,期望融資15億美元。沒想到在拿到一半訂單的時候,被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攔腰一刀”,投資者報價遠低於期望值,上市計劃無奈擱淺。這直接導致恆大地產出現巨大資金缺口,伴隨著政府調控力度的加大,恆大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與此同時,外界對許家印本人的抨擊聲不斷,“恆大要完了”的說法不絕於耳。

許家印似乎充耳不聞。在幾種解決方案中,他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增資擴股。在幾個月的時間裡,他東奔西跑,充分施展交際能力,利用人脈資源為自己鋪路。據媒體披露,許家印在香港住了3個月,每週都會與周大福主席鄭裕彤吃飯、打牌,包括“鋤大地”和“斗地主”,有時一打一個通宵。80多歲的鄭裕彤與剛滿50的許家印很快成了忘年交。事後證明,這些牌局或許就是挽救恆大於危難的關鍵所在。

一年後,已渡過難關的許家印再次赴港上市,為他打底的正是鄭裕彤等投資家和機構貢獻的6億美元資本。同年11月,恆大成功上市,以705億港元的市值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公司,許家印也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

“先花錢,再掙錢”的足球老闆

一些人說,恆大俱樂部的勝利是許家印用錢砸出來的;另一些人說,許家印只是做了一件最簡單的事:讓專業的人來搞足球。

3年半之前,恆大集團用1億元收購了因涉嫌踢假球而被罰入中甲的廣州隊,更名為恆大。當時,許家印放出豪言壯語:3到5年內問鼎亞冠。傳到公眾耳朵裡,這更像是對陷入泥潭的中國足球的一次嘲諷,而在商界人士眼中,這是類似於股市抄底一樣的賭博。

許家印不懂足球,這一點連恆大內部的人也不否認。但在他們看來,許老闆的長處是會用人。“他不是足球專家,但他是管理大師,他請專業的人來幫他管理,而他負責管理專業的人。”一位恆大員工說。

一位業內人士說:“足球燒錢,關鍵看錢用到什麼地方。”不懂足球的許家印十分懂得怎麼花錢。2010年3月,剛剛易主的恆大隊開始招兵買馬,買外援與挖國腳雙管齊下,接連開出的幾個天價讓整個中國足壇都震了。600萬人民幣簽郜林,350萬美元買穆裡奇,1000萬美元招來孔卡,聘請教練裡皮,更是傳出了1000萬歐元的年薪,排名世界第三。不止如此,2011年許家印還給球隊開出了贏一場中超賽獎勵500萬元的巨額誘惑。有媒體計算,許家印砸給恆大隊的錢是普通俱樂部的幾十倍。

恆大俱樂部的運作模式帶著鮮明的許家印風格:管理嚴格,賞罰分明。2011年的中超,許家印最初設想的方案是“505”:贏一場獎500萬,輸一場罰500萬,踢平沒獎勵。在別人的勸說下,他才改成了“513”:贏獎500萬,平獎100萬,輸罰300萬。郜林在球場上衝動犯規,正在看直播的許家印馬上打電話給俱樂部負責人,要求按照規定,對郜林處以3萬—10萬元的罰款。

許家印把企業管理的狼性帶到恆大足球。即使有同行用“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來形容恆大的未來,他的思路也從未變過:先花錢,再掙錢。

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許家印成就了中國足球,中國足球成就了許家印。

前半句話不容置疑:恆大亞冠稱王給低迷十幾年的中國足球打了一劑強心針。裡皮的先進執教理念和外援的專業技巧及敬業精神,都能讓中國足球獲益良多。對於在泥潭中掙扎的中國足球而言,恆大模式或許不是最優方案,但絕對是值得稱讚的。

而後半句話,則暗含著一些誅心的成分:投資足球是否只是許家印的一個營銷手段?3年多來重金打造的恆大足球,把許家印和恆大集團送上了名譽的頂峰。連他自己都說:“我們每場比賽給廣東體育台4萬元的轉播費,換來的是90分鐘品牌曝光……要知道,央視的廣告每秒15萬元,而我只用了很少的錢就換回了這麼多的回報,你說這個投資值不值得?”不懂足球的許家印,是否“醉翁之意不在球”?

“外界在某種程度上把他理解偏了。”恆大一位管理層人士說,“他們總問他,你搞足球的初衷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擴大品牌?不錯,目前為止,恆大在品牌上的收穫最大,但我覺得這是結果。做事的初衷和實際得到的東西是兩個概念。他搞足球的初衷很簡單,中國足球很差,他從商人的角度權衡了一下,覺得可以投資,於是就做了,然後把品牌價值也開發了,就這麼簡單。”

或許真的這麼簡單,或許不是,但這並不重要。以中國足球和中國企業的發展現狀,這種相互成就的模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