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企業需邁過七道分水嶺

一個企業發展中有幾個等級?我們今天是站在哪個等級上?資產、銷售、盈利,雖然這些很重要,可如果這些就可以代表企業,為什麼原來好好的企業突然不好了?

因為這些常用的尺度,都是結果性的、外表性的,很多時候也是暫時性或者說是機遇性的衡量。

如果把企業生命歷程拉長一百年看,如果把企業展開不同行業和國家看,我們會發現,看起來撲朔迷離的企業還是有些規律的,企業每往前走一步都必須做個選擇,這個選擇就像是分水嶺把企業分開了。

如果走對了三個就是及格,走對了五個就是成功,走對了七個就是偉大。

最怕入錯行

行業選擇是第一道分水嶺。

你選的行業與經濟大勢吻合嗎?有成長性嗎?競爭格局你應付得了嗎?你有優勢嗎?

雖然有人說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但十年前同樣的資本同樣的勤勞,做了服裝和做了地產今天會是天壤之別。不論是有意進入巧合進入還是半路調整,反正行業的選擇,行業的調整,行業的擴展都把企業的未來在這個點上分開了。

這個題目不僅僅是對一個新企。

即使是有了規模的企業,在發展中,在行業細分中,在可能的多元化經營中也要不斷地回答這個問題。

行行出狀元

第二道分水嶺就是在同樣的行業中企業應該怎樣做好?也可以叫企業的競爭戰略。

做多大,做多快,風險多大?收益多大?如何定位?成本領先?差異化?不同的行業的確有不同的答案。

事實上,很多企業在這一步上不斷地摸索調整,能順利跨過這道坎不容易,因為這道分水嶺區分了企業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管理水平。

建立運營系統

第三道分水嶺與前兩道的不同在於,能否基於對行業規律的深刻認識,強化企業管理,建立並優化運營系統。

一般目標性的鼓勁和對市場環境的被動應付被科學的運營系統所替代,無論是戰略還是產品,無論是市場還是創新,各種系統在有序有活力並協調地運轉著,因為有了方法所以認識在不斷深入,效率在不斷提升,這是企業由混沌轉向清醒的開始。

文化價值觀

表面看企業是物質的,企業是金錢的。但能否把這物質金錢的企業轉換成精神的、理念的、價值觀的和使命感的團隊是區分不同企業的第四道分水嶺。

這道分水嶺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是根植於企業經營之中的,它也不是在企業成長的某個階段上才出現的,個體與組織、理想與現實、精神與物質能否在企業中得到良好平衡並形成廣泛認同的文化則是在企業從小團隊走向大組織過程中可否保持不竭動力的核心。

這個分水嶺分開了機械擴張和有機成長,在這道分水嶺之後,企業的活力、持續性、創造力都不同。

創造的能力

前面的四道分水嶺已把企業區分開了很多,但第五道分水嶺企業的創新優化不斷提升產品的能力如何會把企業在競爭中徹底分開。持續創新的企業具有更高的市場敏感性、系統協調性、產品的前瞻性、研發的持續性。

合而為一

歷經一道道分水嶺,越往前走,企業規模越大,管理難度也越高,企業的組織架構也越複雜。這時的大企業能協同嗎?企業上下是一體的嗎?企業的力量是集中的還是分成了各自為政的小蚌體?企業所謂規模帶來的力量在內耗中浪費了多少?

很多企業資產增加了不少,可市場競爭力沒有提高,成本沒有因為規模效應而降低,質量沒有因為設備好了而改善,企業的上下游並不能有機協同去服務客戶,企業的各種不同職能也難以有效配合去完成任務。

這是所謂大企業經常出現的問題,能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就形成了企業進程中的第六道分水嶺。

這道分水嶺就是要看企業能否在架構、制度、文化上讓企業形成整體,讓客戶感受到益處。

從過往經驗來看,如果解決不好這些問題,大企業也長久不了,還不如小企業。

隨勢而為

第七道分水嶺是企業與社會的關係定位。

在社會中被公眾認為是很崇高的事業的公司在經營上也較容易成功。與社會發展的趨勢相吻合,與公眾的渴求相吻合,不僅從市場出發,也從社會關愛出發,引領改造一個產業,從而使公眾得益,公司也得到發展。這第七道分水嶺讓前面六道分水嶺取得的成績有了昇華,也讓企業與社會融為一體,成為了持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高尚力量。如果這七道分水嶺是張地形圖,你現在處於什麼位置?你又正在往哪裡走?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