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巧降米價

令狐楚是唐代的一名大臣,有一年,朝廷任命他為兗州太守,當時的兗州,剛剛經歷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民不聊生。更讓人來氣的是,有些糧商趁火打劫,哄抬米價,百姓本來就沒錢買米,米價上漲之後,他們更買不起了,所以,整個兗州怨聲載道。令狐楚對兗州的災情早有耳聞,他考慮,必須想個辦法平抑兗州的米價,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但怎麼才能讓米價降下來呢?他當時也沒有主意。

上任那天,兗州當地的官員前來迎接他,他與那些官員一邊寒暄,一邊聊天,問起了米價問題,官員一一作答。令狐楚聽後,忽然問道:“我們兗州城不是有官倉嗎?現在有幾個官倉?每個官倉裡還有多少存糧?”官員說:“稟告大人,現有糧倉八個,每個倉存十萬擔米。”令狐楚接著說:“如果我們把這八個倉庫打開來,拿出這八十萬擔米,統統定個低價錢,全賣給農民,不就會緩和了現在的局勢嗎?”

令狐楚的這一番話,很快便長了腳,傳遍了兗州城,傳到了那些糧商耳朵裡,糧商們頓時慌了手腳,他們想:“新太守這麼做,自家的存米賣不出去,不是大蝕血本了嗎?”於是,他們便爭先恐後地將自家的存糧按平價售出,兗州城的米價便降了下來,百姓因此度過了災荒。而官倉裡的糧食,根本沒有動一粒。

官倉裡的糧食,是上繳的皇糧,是不能隨便動的。令狐楚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只是巧妙地放出“要將官倉中的糧食平價出售”的口風,以此來促使那些糧商主動降價售米,從而達到穩定糧價、救濟災民的目的。令狐楚的做法,實在是一種高明的智慧。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