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縣令馴虎

童縣令馴虎

東漢和帝年間,膠東大邑即墨流民成患,政府為地方豪強所操控,逐漸不服王化。朝廷採納司徒楊賜的建議,分割即墨為不其、壯武、皋虞三縣,並派能員童恢到形勢最為嚴峻的不其縣出任不其縣令。

童恢到任之後,先是重拳出擊,令地方豪強收斂不軌之心,接著便精簡機構,裁撤冗員,並把居無定所的流民組織起來,由被裁撤的冗員各自帶領,到一些蠻荒之地定居屯田。如此一來,不但轄境之內的流民之患很快平定,還使國家和百姓實現了雙贏得利。

只是苦了那些帶領流民們屯田作了屯守的胥吏。他們本來安坐縣城,享受著各路豪強的賄賂供奉,何等優哉游哉!如今卻在荒郊野外和一幫墾荒種地的流民混到一起受苦受累,哪裡受得了。因此他們無不盤算著讓童恢從不其縣滾蛋。

這一天,不其縣內最大的屯堡南山屯突然傳出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令屯守連回籠覺都睡不安穩。派屯兵前去查問,這才知道有一名屯田流民,昨夜不慎喪身於南山上下來的猛虎之口。屯堡裡失聲痛哭的,是那喪生流民年逾七十孤苦無依的老母。

南山屯背依南山,一馬平川,荒草之下的黑土均是潛在的良田。可因為南山山深林密野獸成群,也常常使屯所流民的生命受到威脅。南山屯屯守數次以猛虎傷人為由,請求童恢准許他們另擇屯所,均被童恢拒絕。現如今發生猛虎吃人事件,屯守暗想正好趁機煽動屯田流民,給這個不通情理的不其縣令上上眼藥。

於是那屯守便告訴喪子老婦:我們的縣令童恢童大人,公正廉明愛民如子。你兒子被老虎吃了,自有童大人與你作主!其時膠東大地地廣人稀,被猛虎傷害的人家不在少數。如果童恢受了老婦申訴,消息傳開眾人效仿,就夠他忙活一陣子。而如果他不肯受理,那還談什麼愛民如子?當什麼老百姓的父母官?到時候自有官員彈劾他。

雖說轄境逐漸安定,但童縣令最為關注的,還是對眾多粗野刁蠻流民的教化馴服。可各屯堡屯守以及地方豪強士紳卻以流民生性如此為由,暗暗抵制。童縣令正為這件事無從著手犯愁,南山屯的流民們居然又進城鬧事。升堂聽得老婦哭訴及眾多流民的七嘴八舌,馬上便明白了流民不安分背後的原因。

看樣子,現在說什麼他們也聽不進去的。童縣令向堂下掃了一眼,努力控制情緒緊張思索。可若是順了流民之意為他們另劃屯居之所,那連鎖反應之下屯田固民的大計勢必毀於一旦!不行,一定要頂住!主意一定,童縣令馬上一拍桌案高聲喝道: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竟有這等孽畜不服教化,行兇吃人,這還了得!既然案發南山屯,即令南山屯所有屯民獵戶,不分老幼齊上南山,把行兇猛虎捉拿歸案,不得有誤!若是捉不到猛虎,南山屯屯守和屯民一併治罪!

南山屯屯守和流民沒想到童縣令倒打一耙來這一手,無奈之下只得先回去組織人手上山捉拿猛虎。上千人的流民一起圍獵,聲勢自然非比尋常。南山之上頓時風聲鶴唳,狼奔豕突。不到三天,南山屯不但捕獲猛虎一隻,而且把山上其他猛獸也驅個十之七八。奸滑的南山屯屯守怕童縣令把猛虎殺死償命了事,就提前囑咐那失子老婦,見了縣令大人只管痛哭討要兒子,再也不能讓他鑽了空子。屯守暗想:你童恢就算有三頭六臂,總不能把已經被老虎吃了的老婦兒子變回來吧!

上千人一齊出獵,捕獲猛虎早在童恢意料之中。於是童恢一邊吩咐把猛虎押入大牢嚴加看管,一面出告示曉諭全城百姓,第二天在縣大堂公開審虎。

一隻會吃人的猛虎如何能夠審訊!消息傳開,第二天天不亮,縣大堂門前就人山人海。人們都想看看,童大人如何使一隻不通人語的猛虎認罪伏法。

日上三竿,三班衙役到堂一派依仗列畢,但見大堂書案後面端坐的童恢童大人一拍驚堂木,不慌不忙發籤傳令道:帶罪犯孽畜猛虎到堂!眾衙役得令,不一會工夫便在幾名獵戶的環衛之下,把身帶特製枷鎖的猛虎抬上公堂。童縣令再度一拍堂木大聲喝問:大漢王法,殺人償命,人畜同理,罪在不赦。你這孽畜食人之子使人無嗣,可知罪否?

那猛虎剛被抬上大堂時似還低頭沉睡,奇的是此時聽童縣令喝問,馬上驚恐地圓睜雙目不住頷首。到最後甚至伏地呼號,似向童縣令討饒一般。

大堂上下,頓時啞然無聲。所有人都驚呆了。不知是童縣令神通廣大懾服猛獸,還是這隻老虎成了精真能聽得懂人話?

童縣令可不管這些,冷笑一聲接著喝道:現在知道求饒,已經晚了!即使我肯饒你,大漢律法也斷不可饒你!來呀!

眼看童縣令就要把猛虎拉出去處死,受了屯守囑咐的那失子老婦這才回過神來,忙大哭著上前阻攔道:我兒身入虎口,這老虎身上便有我兒之肉,成了我兒的肉身。老婦既已失子,哪忍心我兒肉身再被刑法!大人既然能令孽畜服化,就讓這猛虎變成我的兒子,給我養老送終吧!

都道是窮山惡水出刁民,果然不假。童縣令暗暗慍怒。堂下眾人雖也轟然大笑,卻都豎起耳朵睜大眼睛,看童縣令如何應對老婦的胡攪蠻纏。

童縣令低頭看了看堂下猛虎,沉吟一番這才說道:既然如此……你這孽畜聽了!既然原告替你求情,本縣就法外施恩,饒你不死!你既食原告之子,本縣就罰你捨身為原告子,自明日起,提供原告衣食,奉養原告天年。待原告百年之後,你方可遠遁遼東,無令不得返回原籍!

那猛虎聽得有活命機會,忙不迭地點頭低吼,似是唯唯稱喏。

可任是老虎如何恭順,那刁蠻老婦也無膽把這樣的兒子帶回家同居一室,只得灰溜溜地下堂而去。於是童縣令下令,把這猛虎抬出城外,放歸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服判,量它也不敢不履行判罰而逃走。

奇怪的是,自第二天起,那失子老婦的院內,果然隔三岔五就出現一些獐啊鹿啊野兔之類的野味,老婦一個人吃不了,就拿到集市上去賣,日子過得比有兒子時還好。消息傳開,不其縣境內的流民百姓徹底賓服了:童大人治下,連老虎都能變成孝子。我們若再不服教化,真就是連畜生都不如了。於是不其縣很快大治,又成了膠東地區良田成片、商賈雲集的繁庶之地。從那之後,人們便把南山改名為「馴虎山」,南山屯改稱為「虎兒屯」,並且一直叫到今天。

童恢主政不其縣七年,政績卓著奉調回京,年輕的漢和帝劉肇親自接見他並讚譽道:貴縣興屯田,修水利,施教化。不單使蠻荒之地成為大邑,且能令猛獸也服王化,真乃朝廷之棟樑臣也!

童恢聽了趕緊跪倒:微臣不敢欺君。臣作為一方邑令,牧民或有微功,令畜生服王化實不敢當。臣不過是在那猛虎麻醉之後,於其咽喉之處刺了一根魚刺,令它醒來之後不適而不得不連續吞嚥點頭罷了。至於那刁蠻老婦所食野味,臣弓馬也還嫻熟,射獵供養她何足道哉!劉肇聽了大喜,當即提升他作了丹陽太守。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