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斷爭妻案

清朝道光年間。江西崇仁縣有戶人家,戶主藍大順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家有一位年過半百的老母和結婚未滿兩年的嬌妻米氏,雖然生活比較清苦,但夫婦兩人相敬如賓,孝敬老母,男耕女織,勤儉持家,日子倒也過得安穩踏實、幸福美滿。不料這一年邊境發生戰爭,官府下發徵召令,藍大順自然在徵召之列,不得不參軍從戎。接到軍令後,藍家三口哭成一團。自古從軍打仗,如闖鬼門關,凶多吉少、生死難料。但軍令難違,國事為重,藍大順只好收拾行裝,灑淚辭別老母和嬌妻,遠戍邊關,從軍打仗去了。

一年後,從邊關傳來噩耗,藍大順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身亡。婆媳倆聞訊,如同晴天霹靂,頓時肝膽俱裂,哭得死去活來。自此,兩個女人終日以淚洗面,極度悲傷。米氏因思念丈夫.寢不寐,食無味,淚哭干,嗓吼啞,原本一個豐腴飽滿、如花似玉的少婦,瞬間變得瘦骨嶙峋,如同枯枝一般。婆母也是過來人,知道喪夫是什麼樣的滋味,又見媳婦這般愁眉不展,失魂落魄的樣子,更是心疼和憐憫,就勸兒媳改嫁:「年紀輕輕的.不能因為大順而耽誤一輩子。」米氏也默許了。

不久,鄰村邱彬托人前來提媒,婆婆知道邱家是個殷實富戶,兒媳過去不會受罪,就欣然應允。於是,邱家很快就送來聘禮,擇日成婚。婚禮那天,邱家張燈結綵,鼓樂喧天,用八抬大轎將米氏娶回家中,拜天地、入洞房等禮節更是一項都沒有少。邱家富足,夫婦恩愛,很快米氏便愁容換笑顏,俊俏的面孔又有了光澤,不到半年,又成了一個鮮活明麗、光彩照人的女子。

一日,米氏去村外橋邊洗衣服,忽見水中有個人影直愣愣地看著自己,那身材面容很像前夫大順。米氏不禁心跳加速,立馬扭頭望去,真的是大順!「大順,你……你還活著?」米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喜得舌頭都打戰了。藍大順也興奮地說: 「死裡逃生,總算活著回家了。賢妻,自別後的兩年裡,我無時無刻不在想你,想得都快發瘋了。今天終於見到你了!」米氏頓時也熱淚滾滾,真想撲到大順懷裡訴說衷腸、痛哭一場,但她馬上意識到自己已經改嫁邱彬,不再是藍家的人了,眼淚雙流,只得抱起洗衣盆,掩面扭身匆匆而去。

藍大順跟著妻子走了幾步,又見妻子進了別人的家門.很是狐疑,只得踅轉身回到家中,母子見面,抱頭痛哭,想念、驚喜、悲痛……各種心情全都糅合在了一起。母親笑中帶淚,驚奇地問大順是怎麼生還的,大順將自己如何被敵軍圍困,如何跳下懸崖被樹枝托住而遇山民獲救等經歷,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當大順問及米氏時,母親抹了一把淚.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出原委。大順一下子愣住了,等回過神來,粗聲粗氣地嚷道:「我這就去把媳婦要過來,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媳婦是我先娶到家的,既然我回來了,就得歸還於我。」母親連忙攔住:「兒啊,人家也是徵得我同意,明媒正娶,並且用八抬大轎抬過去的。你去要媳婦,人家會給你麼?」一席話讓大順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但是大順思前想後,無論如何嚥不下這口氣,心想:自己從軍打仗,保家衛國,為了大清王朝差點把命都搭上了。自己從軍前並沒有休妻,回來後竟連媳婦也沒有了,我這是圖的啥?真是窩囊透了!不行,我一定要把媳婦要回來!倘若邱家不給,我就告到縣衙!

大順氣沖沖地跑到邱家去要媳婦,邱家果然不給,並說米氏是他們正大光明用八抬大轎抬回來的,兩廂情願,明媒正娶,沒有觸犯律例條令,憑什麼把媳婦歸還給你?大順聽罷,一怒之下,便將邱家告到了縣衙公堂。

崇仁縣縣衙見有人來告狀,即刻升堂,一拍驚堂木,問道: 「下跪何人,因何告狀?」藍大順說:「大人,小人名叫藍大順,家住城西,幾年前與村女米氏結為夫妻,家境雖窮,過得卻也算安穩幸福。因國家邊境戰亂,小人接到官府徵集令,便別母離妻,奔赴邊關,為國禦敵。如今,小人退役歸來,競得知妻子米氏已被鄰村邱彬娶走,成為邱家之人。望大人看在小人為國效勞的分上,讓邱家歸還我妻子,使我們夫妻團聚。」縣衙聽後,怒不可遏,當即傳來邱彬,當堂質問:「好你個邱彬,藍大順為保大清王朝,遠戍邊關,捨生忘死,奮勇殺敵,你卻趁此機會奪佔他妻子,你知道自己犯下滔天大罪了嗎?」邱彬戰戰兢兢,連忙回答:「大人明察,容小人稟告。小人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奪軍人之妻啊。只因軍中傳來音訊,說藍大順已為國捐軀,小人打聽米氏有改嫁的念頭,才托媒人前去提親,並且徵得其婆母的同意,才與米氏結為夫婦。小人是明媒正娶,且米氏也心甘情願的。奪占軍人妻子之罪,小人可擔當不起啊!」縣衙聽後,一下子愣住了,回過神後忙問原告:「藍大順,你為國捐軀之事,是何緣故?」大順回道:「在一次戰鬥中我軍被敵人圍困,小人捨身跳下懸崖,幸好被半崖上的樹枝托住,被山民救起,背至家中,才終於保住了性命。可能當時軍中認為小人已死,就把死訊傳回家中。但這是謠傳,小人全然不知啊。後來,小人傷癒後就返回軍中,領取哀恤,昨日才光榮返鄉。現有軍中文書為證,請大人過目。」縣衙接過來一看,果然不假,心想:「原告藍大順是為國殺敵的有功之人,返回後理應與妻子團聚。」於是,縣衙又問被告:「邱彬,本官意欲讓藍大順與米氏團聚,仍為夫婦,你可同意?」邱彬慌了,忙哭喪著臉說:「稟大人,小人不能同意。小人與米氏是明媒正娶,已結為夫妻,並且夫妻恩愛,感情深厚,大人怎能忍心將我們拆散呢?」縣衙一聽,也覺得有理,暗自想了想,還是不拆散為好。藍大順見狀又大聲請求:「請大人明斷.一定將米氏歸還於我,否則以後誰還願意為國戍邊啊!」被告也磕頭作揖:「大人明斷,此事萬萬不可!」縣衙看看原告,又瞅瞅被告,誰說的都有道理,究竟該判給誰,真是左右為難,猶豫了半天,不得已便說:「此案本官今日暫不判決,容思慮成熟後.再作決斷。退堂。」

縣衙對這一案件冥思苦想了數日,也沒想出一個能夠妥善處理的辦法,最後只好求助上司,將案卷呈送給臨江府通判張澍正,以求公斷。

張通判是個認真細緻、忠厚正直之人。他曾經斷過不少案子.每件都要追根究底、力求公正,因此受到百姓讚揚,在臨江府一帶有口皆碑。當他看罷此案的卷宗,也覺得十分棘手,不好處理。一陣思索後,他決定微服私訪,一來深入細緻地調查案情,弄清此案的來龍去脈,好下決斷;二來聽聽百姓的意見,看他們對此案有何看法。想到這裡,張通判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當即喬裝打扮,深入民間,進行私訪。

張通判來到藍大順所在的村莊,碰到一位老者,先閒聊一番,很快就切入正題,向老者求教。老者說:「依我看,應將米氏斷給前夫藍大順。若不如此,日後誰還願意應徵從軍,保家衛國呢?再說,那邱彬年輕貌俊,家富業豐,捨了米氏,再娶一房又有何難?可藍大順就不行了,他家境貧苦,尋個媳婦很不容易。如果官府不將米氏斷給他,那就苦了他,恐怕這輩子也尋不上媳婦,要打一輩子光棍了。」張通判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又詢問了其他百姓,大多都同情藍大順,說應該把米氏斷給他,這時張通判的心裡已有了譜。回府後,他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較為妥善處理的方法來順應民意、樹立軍威。

這天,張通判升堂問案。原告、被告和米氏均到府衙聽判。百姓們聽說此事後也擁到堂前旁觀,府衙外被圍得水洩不通。

開審時,張通判命衙役拿來三個蒲團,分前、中、後擺到堂下。然後讓邱彬跪在最前面的蒲團上,米氏跪在中間,而藍大順則在最後的蒲團上跪下,這才開始問案。首先原告和被告又都說了一番理由,張通判聽後點點頭說:「你們二人各說各有理,叫本官左右為難,不好決斷。常言說,強扭的瓜不甜。不如讓米氏開口,尊重其意願,她願意跟誰,本官就把米氏斷給誰,你們可有意見?」

原告和被告見通判說得在理,都點頭同意。張通判又問米氏:「民女米氏,你是願意跟前面的丈夫,還是願意跟後面的丈夫?」米氏想了想,覺得藍家不如邱家富有,去藍家受窮,在邱家享福。藍大順長得粗獷平庸,不及邱彬英俊標緻,再說這一段時間也和邱彬過熱了,有了感情。她看了看跪在自己前面的邱彬,羞羞答答地說:「稟大人,民女願意跟前面的丈夫。」

張通判當即宣判:「那好,原告被告,聽本官定判:既然米氏願跟前面的丈夫,那就把米氏斷給其前面的丈夫藍大順,特此決斷,此案到此結束。」

府衙外的百姓們一聽,個個拍手叫好,稱讚張通判判案合情合理,既考慮到國家利益,又順應民意,讓藍、邱兩家都口服心服。只有米氏暗暗叫苦,意欲分辨,但仔細一想,覺得通判大人是早已有了主意,無非要借自己的口讓邱家心服,無論自己怎麼回答,都會把自己判給藍大順。說「前面的丈夫」,藍大順不就是自己早先的丈夫嗎?可如果回答願意跟「後面的丈夫」,後面蒲團上跪的也是藍大順呀。看來這是天意,只能乖乖地跟藍大順過一輩子了。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