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水長流

1.愛茶,散盡家底

燕一哥生得儀表堂堂,愛讀書卻不愛功名,好廝混但不胡來,只有一樣嗜好讓他上心:喝茶。

無論是何種茶、無論貴賤,他都要想方設法弄來嘗上一嘗,一隻花了百兩紋銀買來的紫砂小茶壺,整天就托在手上東遊西逛,到哪兒也忘不了啜上一口。

父母年歲大了,眼見他整日不思正業不學農桑,唯以茶為念,不知苦勸了多少次,誰知燕一哥總是振振有詞地回答說:「喝茶是賞心雅事,怎能叫不思正業?再說,單憑個喝茶難道還能喝光家產不成?」

誰知貧富從來不由人,不久燕一哥的父母竟雙雙亡故,接著連年大旱,家裡田產收成銳減,燕一哥哪懂得打理生計,任憑下人藉機鑽營,時間一長竟現出那下世的光景來。可他依舊癡戀著茶,沒有銀子買茶葉了就賣田產。忽然有一日,他發現喝不起茶了,原來不知不覺中竟把田產全賣光了,除了幾間祖屋和一刻也不離身的茶壺外,他已別無他物了。

不知不覺,清明將至,燕一哥忽然想起南山頂上的幾棵百年老茶樹來,那絕好的茶葉以往都是流水一樣花銀子買來喝的,現如今是買不起了,只好親自採了來喝。

這天,他正一步一步走在山溝樹林中,耳畔忽聽到若有若無的呻吟聲,燕一哥循著聲音仔細一找,卻驚見一個渾身是血的人被綁著扔在草叢間。

燕一哥連忙上前解開繩索,又撕了衣衫給他包了傷口。那人說他叫白生,也是來看老茶樹的,不想被強盜盯上了,不僅搶了銀兩,還險些傷了性命。

燕一哥二話不說,立即背了白生走出山溝,一路上直累得他汗如雨下喘氣如牛,終於趕到了鎮上藥房。

藥房郎中看了看白生的傷勢說:「我心裡有數了,不過給他用的藥都很金貴,你要先付藥錢。」說著伸出手來。

燕一哥一聽,急得滿臉通紅,他現在哪裡還有銀子,只得哀求郎中說:「您先給他上藥,錢我去想想辦法,一定給您補上。」

「哼,想辦法?誰不知道你燕一哥喝茶把家底都喝光了,哪裡還有錢。不行,不付錢就不給藥。」說罷那郎中理也不理他們。

燕一哥這下沒了辦法,他見白生已經疼得昏了過去,咬咬牙從懷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樣東西,正是他的寶貝茶壺。這茶壺自他喝茶起,就沒有離過身,最困難的時候,飯都沒的吃,他都捨不得把茶壺賣出去,現在為了救人,他咬咬牙,把茶壺遞上前去,說:「這總夠你的藥資了吧?」

郎中接過茶壺,笑著點點頭,這才給白生敷了藥包紮好。

白生在燕一哥家養傷數日,見已能下床走動便要告辭,臨分手時他說:「燕兄,大恩不言謝,不過小弟有一事要問,看燕兄不像是個勞苦之人,為何淪落到這般田地?」

燕一哥聽了,咧嘴笑了,毫不在意地說:「不瞞你說,我本來也頗有一些家產,只是全被我喝茶喝光了,可就是這樣還是捨不下這一口。可以三天不餐,不可一日無茶,否則就像丟了魂啊。」

白生一聽仰頭大笑起來,說:「這可巧了,我也不瞞燕兄,越州城裡最大的茶莊就是我開的,茶莊字號『細流』,燕兄日後若想喝茶,盡避找我,保你喝個夠。」

2.戀茶,受盡羞辱

一晃個把月過去了,燕一哥的日子越發淒涼起來,唯一的祖屋也被他換成茶葉流進了肚中,現在甭說茶,連個茶味也聞不到了,燕一哥饞得難過,不得已中他想到了白生。

燕一哥當下興沖沖地趕到越州,找到茶莊一看,霍,果然好氣派!黑底綠字的「細流茶莊」在陽光裡熠熠生輝,一字排開的鋪面氣勢不凡,各樣的名茶更是清香四溢,能坐擁茶城不就是極樂世界嗎?燕一哥禁不住心花怒放。

不一會兒,一個氣度不凡的人走了出來,正是白生。

燕一哥興沖沖地正要迎上去,卻見白生手略一拱,說:「來了?進來吧!」

就聽這一聲,燕一哥頓時像被澆了一盆冷水,心都涼透了,這白生根本沒有自己想像中的熱情。

他訕訕地跟進去,卻見白生拿出幾錠銀子,說:「本來早就想把銀子送去了,只是冗事太多,就耽擱下來了,現在你自己來了正好,這點銀子請收下,不要嫌少。」

燕一哥臉漲得通紅,喃喃地說:「我不是來要回報的,不瞞白兄,我今日投奔你沒有他意,只是想討口茶喝喝,至於銀子,還是請白兄收回去吧。」

白生一聽痛快地說:「不就是茶葉嗎?行啊,小茶莊別的沒有,茶葉可有的是,像你這樣的閒人,我還是養得起的。」說罷拂袖而去。燕一哥聽了,窘得只恨地上沒條縫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開始時,燕一哥倒也過得自在,每天托了個新置的小茶壺,愛喝什麼茶便信手抓來,可是才過了十多天便覺得不對勁了,夥計們越來越給他臉色看,整天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

這日,他伸手又要抓茶葉時,一個夥計卻攔了上來,只見那夥計板著臉說:「動不得,份量少了,東家可是要我賠的。」

燕一哥一笑,說:「無妨的,你就說是我喝的好了。」

誰知夥計卻冷笑著說:「正是因為你,東家才要我賠的。」

燕一哥一聽就呆了,他臉皮再厚,這回也無論如何呆不下去了。回到屋內他忿忿地收拾行李,走到門口正準備離開,白生卻進來了。

燕一哥見白生依舊板著一張臉,沒好氣地說:「以後你再也不用給我臉色看了,我這就走,遂你的意了吧?」

白生卻歎口氣,說:「燕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現在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所以這才得罪了燕兄,還請燕兄見諒。」

燕一哥聽了,心頭久已壓著的火氣頓時冒了出來,當下冷冷說道:「可是,你別忘了你的命是誰救的!我在你這兒打擾了十多天,咱們算是扯平了,告辭!」

白生一伸手攔住燕一哥,說:「敢問燕兄哪裡高就?」

燕一哥沒好氣地回答:「天下之大,難道獨獨餓死我不成?」

白生賠笑說:「我不是這意思,我是說如果燕兄一時還找不到事做的話,我倒有一件事要勞煩燕兄。下江邊上正好有一趟茶葉要運回來,如果燕兄肯為我跑一趟的話,工錢雙倍給,怎樣?」

燕一哥本想立即拒絕,可轉念一想,自己出去又能幹什麼?便回答說:「行,不過雙倍工錢就不必了,我只要我該得的一份買茶喝,省得再看人臉色。」

第二天,燕一哥便領著船沿江而下,一上船他就命船老大收了帆,讓船順流慢淌,好讓自己一邊喝茶一邊欣賞兩岸風景,一路好茶好景,燕一哥好不自在。

過了好些日子,船才到了目的地,燕一哥當即付了銀子購得了好茶葉,又繼續慢悠悠地喝著新茶看回程風景。誰知來時一帆風順,回頭時老天卻不遂人意了,竟然沒頭沒腦地下起大雨來,這一下就是五天,直下得燕一哥叫苦連連,好容易等雨停了回到越州,一收貨,那茶葉已霉了一成多。

白生的臉這回不再綠了,而是黑得發亮,他「劈哩啪啦」地打了一氣算盤後一拱手說道:「恭喜燕兄,燕兄走這趟貨沒虧本,不過賺得不多,只賺了一杯茶的銀子,」說著,又隨手倒上一杯茶來,說,「這就是付你的工錢。」

燕一哥聽了半晌不作聲,忽然他一咬牙、一發狠,猛揮手把那昔日視如性命的茶潑了個精光。

3.棄茶,重任在肩

接下來的幾天,燕一哥一直窩在屋內,茶也沒心思喝了。這時白生又找他販趟茶,燕一哥二話不說就上了船。這回他不敢風雅了,上了船就催著快走,一路上那茶葉聞也不聞一下,收了茶之後不用說也是日夜兼程地往回趕,生怕又遇到風雨。

這回,燕一哥心底倒不全是為了掙著工錢買好茶了,而是隱隱地想跟白生爭口氣:我姓燕的也不是一無是處!

誰知老天偏偏跟燕一哥過不去,這天茶船泊在沿途的岸邊,早上燕一哥醒來發現跟班的夥計不見了,更要命的是那夥計身上,還裝著沒花完的一半銀票。

燕一哥放聲大哭起來,這回虧本是肯定的了,頓時他連跳江的念頭都有了。

船老大湊過來神秘地說:「先生回去,白老闆這一關可不好過啊,依我看,我和先生不如把這一船茶葉私分了,然後來個遠走高飛,你我二一添作五……不,你六我四,怎麼樣?我知道先生愛喝茶,這些茶葉只怕先生喝上個幾年也喝不完,既喝個痛快,又不用看人臉色,如何?」

燕一哥聽了慢慢抬起頭來,原本呆滯的眼裡竟射出一絲寒光,厲聲喝道:「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雖無用,可絕不是個豬狗不如的小人,你快給我起帆去。想動這茶葉的主意,你先殺了我!」那船老大一聽不敢再多言,只好嘟囔了幾句,起錨揚帆奔越州城而去。

不多日船靠了碼頭,燕一哥鬱悶地交了茶葉,然後直奔茶莊去,他心裡打定主意:這回是任憑白生處置了。

誰知進了茶莊,燕一哥卻發現不對勁,那些夥計們見了自己,一改往日倨傲的神情,神色恭敬。

一個夥計彎腰說:「燕爺,東家急等你哩,你再回來遲了,就見不著東家了!」

4.戒茶,細水長流

燕一哥嚇了一大跳,趕忙進了屋,卻見白生躺在床上,形容枯槁,那眼窩都陷進去老深,臉卻越發黑了。燕一哥先是一驚,轉而一陣心痛,搶步上前問道:「白兄,幾日不見,你怎麼病成這樣了?」

白生伸出骨瘦如柴的手,握住燕一哥的手,笑著說:「總算熬到燕兄回來了!實際上我早就病了,往日給你看的臉色不全是裝的,一多半倒是病出來的。」說著,他吃力地轉過臉對站在屋內的眾夥計道,「我死後,燕兄就是新東家,你們得像往日對我一樣對待他。」他握緊了燕一哥的手,說,「他們都是跟我多年的老夥計,絕對忠心耿耿。」

燕一哥大驚,忽又看到那攜款外逃的夥計及船老大也進來了,臉上滿是悲傷。

卻聽白生又說:「自從那日燕兄救了我,我就知道燕兄為人正直重情重義,我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當下有了把這茶莊送給燕兄的念頭。只是燕兄為人散漫,不善經營,加之嗜茶如命不知生計艱難,於是我便三次折磨燕兄:一是,你剛來時我故意冷淡你,你除了窘迫,並沒有大怒,為人確實厚道;二是,我明知下江將有暴雨,卻仍叫你運茶,導致茶葉受霉,我這樣讓你受挫折,就是讓你切身體會到經商的萬難;三是,故意叫人偷走銀票,並讓船老大用言語引誘你,你卻堅如磐石不為所動,這意志一關算是過了。燕兄沒有讓我失望,我沒看錯人,從今以後,這細流茶莊就是燕兄的了,萬望燕兄好好待之。細流細流,細水長流,正所謂無儉不能致富,而德也如流水一樣,細緻綿長方能服眾啊!」

燕一哥如夢方醒,喉頭哽咽,看著白生說不出話來。又見白生顫巍巍地拿出一樣東西,正是那只自己視之如命的紫砂茶壺。白生說:「我早就把這只茶壺贖回來了,現在還給兄長,我忘不了兄長的救命之恩,兄長也勿忘了我啊!」

……

從此以後細流茶莊越發興旺了,而燕一哥身處無數好茶中,卻只是把那紫砂茶壺高高地供著,再也不喝一口茶了。

《民間故事》